第227章 沙龍
楊明實錄:從穿越八十年代開始 作者:愛吃油豆腐燉肉的鄒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明看看他:“您第一次搞拍賣,就拿出他們作品,心裏肯定有別的考慮,一次說出來吧。”
錢見宸微微一笑:“很簡單,真正懂行的不會來湊熱鬧,不懂行還有錢的,會慕名而來,我們可以先收集有錢人資料,以備不時之需。
反正有人兜底,把傭金收高點,橫豎賠不了,你覺得怎麽樣?”
楊明點點頭:“想法有可取之處,但這種操作方式,前期是需要投入的,不管是租會場,請專業拍賣師,宣傳,人力,物力,您覺得能支撐的了嗎?
我的意思,可以先搞個沙龍形式交流會,這樣雖然影響小,但可以達到相同效果,還不花什麽錢,就這裏整出幾間屋子,稍微布置一下,就可以。
至於您說洗錢的事情,等交流會成功後,看具體情況再說,當務之急是尋找穩定客戶源,這就靠您關係網了。
我可以給您一些提示,地方管轄建設方麵副職,基本沒幾個缺錢的,他們有錢肯定想著再升一升級別,這就有很強可操作性……”
楊明把後世那些符合現今社會情況操作手法,給錢見宸講了幾條,他所講的都需要自己參與其中才行,要不費這口舌作甚。
楊明也無奈,接觸行業久了,他已經明白,任何時候,渠道平台才是王者。沒有內幕操作,幻想好寶貝賣出天價,做夢吧。
後來全民收藏時代,民間真寶貝送拍賣行,不是被認定為假貨,就是想低價收購,再不就是收買專家,給你東西鑒定為仿品,贗品,讓你心裏徹底失望。
可以這麽說,拍賣行所有拍出天價物品,都是幕後操作結果,無一例外。普通能上百萬價格物品,保不齊也是操作出來的結果。
其中那件拍出兩個多小目標天價,元青花鬼穀子下山大罐,就是國內和國外資本共同操作例子。
當時國內無良媒體大力宣傳元青花存世隻有幾件,物品拍出天價後,一年時間,世界範圍內,光是媒體報道,就冒出一百多件元青花。
還都信誓旦旦說自己青花罐子是真品,讓很多人迷糊加懵逼,不知道該相信誰。
“你說……咱們要不要去香江一趟?華人世界裏,香江人可是最有錢的。”錢見宸尋思一會兒後說道。
楊明搖搖頭:“現在不成,我在香江專門去了解過,香江真正有錢大佬,喜歡收藏的沒幾個,就是喜歡收藏的有錢人,基本都和嘉德關係緊密,外人插不進去,原因就不用我多說了。
現今華夏搞這一行確實不容易,您看嘉德走的是什麽路子,剛來時和琉璃廠老號聯係還算頻繁,咱們還去參加過一場他們搞的私人拍品會。
可嘉德現在呢,已經調整思路,專門走上層路線,琉璃廠國營老號,他們現在都不太在意。
其實您忽略了您這裏最大一個優勢,那就是隻要物品出自您這裏,蓋上公章就合理合法,不怕別人說三道四。
利用您以前榮寶齋關係,再冠上文化部這個金字大招牌,私下裏發函。
不限於體製內,那些國企大佬,現今有名氣私企實際管理者,都發一份邀請函,讓他們有機會來您這裏做客,摸清他們個人愛好,儲備客戶資源。
這就是現今需要做的,咱們也不學嘉德搞什麽春秋兩季拍賣會,就搞小型沙龍交流會,您覺得如何?”
錢見宸點點頭:“這麽一說,我這心裏有點底了,榮寶齋那些年經曆有用的不多,倒是你說的沙龍,現在很流行,可以試試。
我在國外參加過一些拍賣會,他們拍賣形式多樣,所拍物品異常的龐雜,幾乎所有物品都可以拍賣,這是咱們國內不具備的。
對了,你得先借我兩萬塊錢,部裏給那一萬已經快沒了,真沒想到,單獨籌備一個單位會這樣費錢。”
楊明搖搖頭:“怎麽說您呢,頂著文化部這杆大旗,行到處打秋風之事,說出去我都替您丟人。得了,我先給您一萬美金,您自個去黑市換吧。”
出了門,楊明思索一百元鈔票什麽時候出來呢?包裏整天裝美金老被王塑吐槽自己裝逼,其實真不是呀!
好幾天沒迴店裏了,楊明決定今晚迴家陪老爸吃頓飯去。
剛進鋪子裏,就見老爸和一中年優雅婦女相對坐著喝茶,四處看看,沒見田紅梅影子。
“石頭,過來見見你萍姨,我們是同學,一晃幾十年過去了,都老嘍!”楊建軍招唿楊明過去。
楊明走過去,微微彎腰:“萍姨好。”
優雅婦女微微一笑:“是叫楊明吧,長的可真俊。”轉頭又衝楊建軍點點頭:“彧諱,時間不早了,我該迴了,謝謝你這段時間的幫助,有空單獨請你吃飯。”
楊建軍送老同學出門,再迴來就見兒子一副笑眯眯模樣看著自己,心裏一慌,推開兒子腦袋:“你這笑容詭異的很,什麽意思?”
楊明嗬嗬傻笑:“您和老同學約會,田嬸兒知道嗎?”
楊建軍老臉一紅:“胡說什麽,人家是來咱店裏出貨的,你前段時間拿走那對紫葡萄色兒鐲子,就是人家裏存貨。別亂說啊,尤其是當著你田嬸兒麵。”
楊明扶著老爸坐下,微笑問道:“我看這萍姨氣質不凡,莫非……是您那什麽?”
楊建軍愣怔一會兒,歎息道:“造化弄人,要不是……她就是你媽。”
“啊,我媽?您這話裏可是有話,合著我是私生子啊!”楊明開始胡說八道。
楊建軍瞪了兒子一眼:“就知道胡扯,要不是特殊年代原因,我們本該是一對的,是你爺爺給訂的娃娃親。
後來……她家玉器店死活不合營,她老爺子被批判了,這之後……”
老爸不說,楊明也明白其中原因。怪不得這半年來,店裏不停收到高種水玉器,估計都是出自優雅婦女之手。
“周萍兒子出國了,國外生活費用大,她不舍得兒子受苦,把家裏留下的玉件兒,隔三差五拿出來換錢。”楊建軍給兒子解釋。
錢見宸微微一笑:“很簡單,真正懂行的不會來湊熱鬧,不懂行還有錢的,會慕名而來,我們可以先收集有錢人資料,以備不時之需。
反正有人兜底,把傭金收高點,橫豎賠不了,你覺得怎麽樣?”
楊明點點頭:“想法有可取之處,但這種操作方式,前期是需要投入的,不管是租會場,請專業拍賣師,宣傳,人力,物力,您覺得能支撐的了嗎?
我的意思,可以先搞個沙龍形式交流會,這樣雖然影響小,但可以達到相同效果,還不花什麽錢,就這裏整出幾間屋子,稍微布置一下,就可以。
至於您說洗錢的事情,等交流會成功後,看具體情況再說,當務之急是尋找穩定客戶源,這就靠您關係網了。
我可以給您一些提示,地方管轄建設方麵副職,基本沒幾個缺錢的,他們有錢肯定想著再升一升級別,這就有很強可操作性……”
楊明把後世那些符合現今社會情況操作手法,給錢見宸講了幾條,他所講的都需要自己參與其中才行,要不費這口舌作甚。
楊明也無奈,接觸行業久了,他已經明白,任何時候,渠道平台才是王者。沒有內幕操作,幻想好寶貝賣出天價,做夢吧。
後來全民收藏時代,民間真寶貝送拍賣行,不是被認定為假貨,就是想低價收購,再不就是收買專家,給你東西鑒定為仿品,贗品,讓你心裏徹底失望。
可以這麽說,拍賣行所有拍出天價物品,都是幕後操作結果,無一例外。普通能上百萬價格物品,保不齊也是操作出來的結果。
其中那件拍出兩個多小目標天價,元青花鬼穀子下山大罐,就是國內和國外資本共同操作例子。
當時國內無良媒體大力宣傳元青花存世隻有幾件,物品拍出天價後,一年時間,世界範圍內,光是媒體報道,就冒出一百多件元青花。
還都信誓旦旦說自己青花罐子是真品,讓很多人迷糊加懵逼,不知道該相信誰。
“你說……咱們要不要去香江一趟?華人世界裏,香江人可是最有錢的。”錢見宸尋思一會兒後說道。
楊明搖搖頭:“現在不成,我在香江專門去了解過,香江真正有錢大佬,喜歡收藏的沒幾個,就是喜歡收藏的有錢人,基本都和嘉德關係緊密,外人插不進去,原因就不用我多說了。
現今華夏搞這一行確實不容易,您看嘉德走的是什麽路子,剛來時和琉璃廠老號聯係還算頻繁,咱們還去參加過一場他們搞的私人拍品會。
可嘉德現在呢,已經調整思路,專門走上層路線,琉璃廠國營老號,他們現在都不太在意。
其實您忽略了您這裏最大一個優勢,那就是隻要物品出自您這裏,蓋上公章就合理合法,不怕別人說三道四。
利用您以前榮寶齋關係,再冠上文化部這個金字大招牌,私下裏發函。
不限於體製內,那些國企大佬,現今有名氣私企實際管理者,都發一份邀請函,讓他們有機會來您這裏做客,摸清他們個人愛好,儲備客戶資源。
這就是現今需要做的,咱們也不學嘉德搞什麽春秋兩季拍賣會,就搞小型沙龍交流會,您覺得如何?”
錢見宸點點頭:“這麽一說,我這心裏有點底了,榮寶齋那些年經曆有用的不多,倒是你說的沙龍,現在很流行,可以試試。
我在國外參加過一些拍賣會,他們拍賣形式多樣,所拍物品異常的龐雜,幾乎所有物品都可以拍賣,這是咱們國內不具備的。
對了,你得先借我兩萬塊錢,部裏給那一萬已經快沒了,真沒想到,單獨籌備一個單位會這樣費錢。”
楊明搖搖頭:“怎麽說您呢,頂著文化部這杆大旗,行到處打秋風之事,說出去我都替您丟人。得了,我先給您一萬美金,您自個去黑市換吧。”
出了門,楊明思索一百元鈔票什麽時候出來呢?包裏整天裝美金老被王塑吐槽自己裝逼,其實真不是呀!
好幾天沒迴店裏了,楊明決定今晚迴家陪老爸吃頓飯去。
剛進鋪子裏,就見老爸和一中年優雅婦女相對坐著喝茶,四處看看,沒見田紅梅影子。
“石頭,過來見見你萍姨,我們是同學,一晃幾十年過去了,都老嘍!”楊建軍招唿楊明過去。
楊明走過去,微微彎腰:“萍姨好。”
優雅婦女微微一笑:“是叫楊明吧,長的可真俊。”轉頭又衝楊建軍點點頭:“彧諱,時間不早了,我該迴了,謝謝你這段時間的幫助,有空單獨請你吃飯。”
楊建軍送老同學出門,再迴來就見兒子一副笑眯眯模樣看著自己,心裏一慌,推開兒子腦袋:“你這笑容詭異的很,什麽意思?”
楊明嗬嗬傻笑:“您和老同學約會,田嬸兒知道嗎?”
楊建軍老臉一紅:“胡說什麽,人家是來咱店裏出貨的,你前段時間拿走那對紫葡萄色兒鐲子,就是人家裏存貨。別亂說啊,尤其是當著你田嬸兒麵。”
楊明扶著老爸坐下,微笑問道:“我看這萍姨氣質不凡,莫非……是您那什麽?”
楊建軍愣怔一會兒,歎息道:“造化弄人,要不是……她就是你媽。”
“啊,我媽?您這話裏可是有話,合著我是私生子啊!”楊明開始胡說八道。
楊建軍瞪了兒子一眼:“就知道胡扯,要不是特殊年代原因,我們本該是一對的,是你爺爺給訂的娃娃親。
後來……她家玉器店死活不合營,她老爺子被批判了,這之後……”
老爸不說,楊明也明白其中原因。怪不得這半年來,店裏不停收到高種水玉器,估計都是出自優雅婦女之手。
“周萍兒子出國了,國外生活費用大,她不舍得兒子受苦,把家裏留下的玉件兒,隔三差五拿出來換錢。”楊建軍給兒子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