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張拯醒來之後,鄒國公府的門檻便被踏破了。
是真正意義上的踏破了,不是形容詞,而是字麵意思。
除了張公瑾的門生故舊聽得張拯遇刺,大包小包的禮物往著國公府裏送。
還有元氏娘家的一些故交,以及敦煌張氏本家的故舊。
而來得最多的,還是張拯那些狐朋狗友。
張拯嚴重懷疑,這些家夥就是專門來國公府裏混飯的。
秦太醫這兩個月,可謂是把張拯照顧得“好”得過分。
油膩的食物不能吃,酸冷辛辣的食物不能吃。每日裏隻能進一點流食。
沒有味道的粥,隻有鹽味的肉糜。
以及各種各樣的蔬菜。
張拯覺得再這樣下去,自己就要營養不良餓死了。
偏偏這些無良的紈絝,還就喜歡在張拯麵前狂炫國公府那些廚子做出來的美食。
看著張拯咬牙切齒的模樣,似乎身心都得到了巨大的滿足。
“滾出去。”
張拯指著自己臥房的大門,對著眼前正在啃肘子啃得不亦樂乎嘴角流油的程家三兄弟還有李懷仁說道。
“嘖,拯哥兒,你賺大了,我這是來給你通風報信來的,咋不識好呢。”
程處默瞥了張拯一眼,一副好心幫你,你還要咬我表情,非常的欠揍。
張拯怒了,對著身旁一臉無奈的丫鬟綠珠說道:
“叫陳瑀把他們丟出去,再去寫張紙貼在府門上,就寫傻子與狗,不得入內。”
“拯哥兒,說誰傻子呢,這就有點不尊重人了。”
程處默聞言一愣,不滿的說道。
“哈哈哈哈……”
程處默此話一出,旁邊的李懷仁哈哈大笑起來,程處弼程處亮也反應過來,咧著嘴傻笑起來。
隻有後知後覺的程處默,摸著後腦勺不明白他們到底在笑什麽。
“嘖,不打自招。還真是個傻子。”
張拯咧了咧嘴,嫌棄的說道。
張拯不明白,自己這麽聰明的一個人,怎麽會有這樣的傻子兄弟。
程處默今天還真是來給張拯報信的。
張拯臥床這兩個多月,世家的反擊終於隨著山東已經遮天蔽日的蝗蟲一起來了。
不出張拯的預料,三天前,一位姓楊的禦史以一篇山東齊州先是大旱,後又蝗蟲漫天,百姓顆粒無收,隻得流離失所的折子,拉開了朝爭的序幕。
折子的開篇就是君王失德,上天震怒,先是降下旱災,後又降下蝗災。
請陛下為天下蒼生計,下罪己詔,向上天反省自己的過失。
否則蒼天震怒,現在隻齊州一地,恐將禍延山東,河南,河北,關中等大旱之地。
這可把李世民氣得暴跳如雷。
其中又以秘書監魏徵措辭最為刻薄嚴厲。
雖然沒有直言讓李世民下罪己詔,卻直接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大罵李世民昏君。
唾沫星子噴了李世民一臉。
而李世民的反應也很微妙,先在大朝會上被氣得不行,先是直接將那楊姓禦史拿下大獄。
下了朝後直言要將魏徵杖斃,還好被長孫皇後以隻有君王聖明,臣子才敢諫言的理由給勸住。
估摸著李二是實在咽不下這口氣,今日朝會,魏征依舊措辭兇厲。
便步了楊姓禦史的後塵,被李世民拿下了大獄。
這下可算是捅了馬蜂窩了,魏徵一向以直言敢諫聞名於世,如今竟因言獲罪,這還得了。
於是,無數自詡清流的禦史朝臣紛紛罷工,全部跑到太極宮大門外跪下以示抗議。
要求李世民馬上釋放魏征,不然他們就一頭撞死在太極宮外。
李世民對此直接視而不見下令關閉宮門。
此時,還有數百人跪在太極宮前。
有陰謀,有大陰謀,這是張拯的第一反應。
“魏徵這老兒,是真敢說啊,你們沒看見,陛下當時那個氣啊,臉都氣白了。”
程處默眉飛色舞的給張拯講述著魏徵的壯舉,仿佛他當時就在第一現場似的。
“報,太極宮前跪著的大臣們,全數被陛下拿進了大理寺詔獄。”
就在這時,有國公府下人快馬來報。
“什麽?”
房間內的四人一下站了起來。
就連躺在床上的張拯,也被驚得一下子做了起了。
劇烈的動作扯動了胸前已經結痂的傷口。
疼得張拯差點咬到了舌頭。
“陛下瘋了嗎?”
五人麵麵相覷,張拯率先說道。
“這事兒透著古怪。”
李懷仁說了一句,引來幾人的白眼。
張拯的眼睛眯了起來,感覺陰謀的氣息越來越濃重。
“你們去打聽下,那位楊禦史被拿下大獄之後有沒有遭受什麽不公正的對待,有沒有被用刑審問之類的。”
張拯對著眼前幾位紈絝說道。
主要是對著李懷仁說,程家三兄弟是屬於那種無腦型“人才”。張拯對他們根本不抱什麽希望。
“對了,順便關注一下魏徵和這些大臣被拿下獄後的後續發展,看看他們之中有多少人會被用刑。”
張拯摸摸下巴,心裏有了一絲猜測。
“拯哥兒,你是說……”
李懷仁也似乎想通了什麽。
“噓!”
張拯將食指放到嘴邊做出噤聲的手勢,打斷了李懷仁的話,輕聲說道:
“隻是猜測,陛下的思緒如羚羊掛角,誰也不知道他下一步會怎麽做。”
“行,交給我了。”
李懷仁打了包票。
隻有程家三兄弟,在一旁大眼瞪著小眼,完全不明白張拯和李懷仁在打什麽啞謎。
一副蠢萌的模樣異常滑稽。
“行了,你們先走吧,這事兒我得琢磨一下。”
張拯開口趕人了,四人也識趣,嘻嘻哈哈的打鬧著退出了張拯的臥房。
“去把這三天的報紙找來給我看看。”
張拯朝著一旁的綠裳吩咐道。
“是,少郎君稍等。”
綠裳嫋嫋的走出了臥房去書房取報紙。
自從張拯臥床之後,李世民就派人接手了報紙的發型。
每日的發行量已經達到了恐怖的近百萬份。
主編依舊是馬周,原來的人手也沒換,但是主事的人從張二狗換成了一個太監。
而張二狗,則去負責公關部門了。
沒一會兒,綠裳就拿著三份報紙迴到臥房。
張拯接過來,看看日期,找到三天前發行的那一份。
隻在開頭,張拯便發現了自己關心的東西。
“以工代賑。”
是真正意義上的踏破了,不是形容詞,而是字麵意思。
除了張公瑾的門生故舊聽得張拯遇刺,大包小包的禮物往著國公府裏送。
還有元氏娘家的一些故交,以及敦煌張氏本家的故舊。
而來得最多的,還是張拯那些狐朋狗友。
張拯嚴重懷疑,這些家夥就是專門來國公府裏混飯的。
秦太醫這兩個月,可謂是把張拯照顧得“好”得過分。
油膩的食物不能吃,酸冷辛辣的食物不能吃。每日裏隻能進一點流食。
沒有味道的粥,隻有鹽味的肉糜。
以及各種各樣的蔬菜。
張拯覺得再這樣下去,自己就要營養不良餓死了。
偏偏這些無良的紈絝,還就喜歡在張拯麵前狂炫國公府那些廚子做出來的美食。
看著張拯咬牙切齒的模樣,似乎身心都得到了巨大的滿足。
“滾出去。”
張拯指著自己臥房的大門,對著眼前正在啃肘子啃得不亦樂乎嘴角流油的程家三兄弟還有李懷仁說道。
“嘖,拯哥兒,你賺大了,我這是來給你通風報信來的,咋不識好呢。”
程處默瞥了張拯一眼,一副好心幫你,你還要咬我表情,非常的欠揍。
張拯怒了,對著身旁一臉無奈的丫鬟綠珠說道:
“叫陳瑀把他們丟出去,再去寫張紙貼在府門上,就寫傻子與狗,不得入內。”
“拯哥兒,說誰傻子呢,這就有點不尊重人了。”
程處默聞言一愣,不滿的說道。
“哈哈哈哈……”
程處默此話一出,旁邊的李懷仁哈哈大笑起來,程處弼程處亮也反應過來,咧著嘴傻笑起來。
隻有後知後覺的程處默,摸著後腦勺不明白他們到底在笑什麽。
“嘖,不打自招。還真是個傻子。”
張拯咧了咧嘴,嫌棄的說道。
張拯不明白,自己這麽聰明的一個人,怎麽會有這樣的傻子兄弟。
程處默今天還真是來給張拯報信的。
張拯臥床這兩個多月,世家的反擊終於隨著山東已經遮天蔽日的蝗蟲一起來了。
不出張拯的預料,三天前,一位姓楊的禦史以一篇山東齊州先是大旱,後又蝗蟲漫天,百姓顆粒無收,隻得流離失所的折子,拉開了朝爭的序幕。
折子的開篇就是君王失德,上天震怒,先是降下旱災,後又降下蝗災。
請陛下為天下蒼生計,下罪己詔,向上天反省自己的過失。
否則蒼天震怒,現在隻齊州一地,恐將禍延山東,河南,河北,關中等大旱之地。
這可把李世民氣得暴跳如雷。
其中又以秘書監魏徵措辭最為刻薄嚴厲。
雖然沒有直言讓李世民下罪己詔,卻直接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大罵李世民昏君。
唾沫星子噴了李世民一臉。
而李世民的反應也很微妙,先在大朝會上被氣得不行,先是直接將那楊姓禦史拿下大獄。
下了朝後直言要將魏徵杖斃,還好被長孫皇後以隻有君王聖明,臣子才敢諫言的理由給勸住。
估摸著李二是實在咽不下這口氣,今日朝會,魏征依舊措辭兇厲。
便步了楊姓禦史的後塵,被李世民拿下了大獄。
這下可算是捅了馬蜂窩了,魏徵一向以直言敢諫聞名於世,如今竟因言獲罪,這還得了。
於是,無數自詡清流的禦史朝臣紛紛罷工,全部跑到太極宮大門外跪下以示抗議。
要求李世民馬上釋放魏征,不然他們就一頭撞死在太極宮外。
李世民對此直接視而不見下令關閉宮門。
此時,還有數百人跪在太極宮前。
有陰謀,有大陰謀,這是張拯的第一反應。
“魏徵這老兒,是真敢說啊,你們沒看見,陛下當時那個氣啊,臉都氣白了。”
程處默眉飛色舞的給張拯講述著魏徵的壯舉,仿佛他當時就在第一現場似的。
“報,太極宮前跪著的大臣們,全數被陛下拿進了大理寺詔獄。”
就在這時,有國公府下人快馬來報。
“什麽?”
房間內的四人一下站了起來。
就連躺在床上的張拯,也被驚得一下子做了起了。
劇烈的動作扯動了胸前已經結痂的傷口。
疼得張拯差點咬到了舌頭。
“陛下瘋了嗎?”
五人麵麵相覷,張拯率先說道。
“這事兒透著古怪。”
李懷仁說了一句,引來幾人的白眼。
張拯的眼睛眯了起來,感覺陰謀的氣息越來越濃重。
“你們去打聽下,那位楊禦史被拿下大獄之後有沒有遭受什麽不公正的對待,有沒有被用刑審問之類的。”
張拯對著眼前幾位紈絝說道。
主要是對著李懷仁說,程家三兄弟是屬於那種無腦型“人才”。張拯對他們根本不抱什麽希望。
“對了,順便關注一下魏徵和這些大臣被拿下獄後的後續發展,看看他們之中有多少人會被用刑。”
張拯摸摸下巴,心裏有了一絲猜測。
“拯哥兒,你是說……”
李懷仁也似乎想通了什麽。
“噓!”
張拯將食指放到嘴邊做出噤聲的手勢,打斷了李懷仁的話,輕聲說道:
“隻是猜測,陛下的思緒如羚羊掛角,誰也不知道他下一步會怎麽做。”
“行,交給我了。”
李懷仁打了包票。
隻有程家三兄弟,在一旁大眼瞪著小眼,完全不明白張拯和李懷仁在打什麽啞謎。
一副蠢萌的模樣異常滑稽。
“行了,你們先走吧,這事兒我得琢磨一下。”
張拯開口趕人了,四人也識趣,嘻嘻哈哈的打鬧著退出了張拯的臥房。
“去把這三天的報紙找來給我看看。”
張拯朝著一旁的綠裳吩咐道。
“是,少郎君稍等。”
綠裳嫋嫋的走出了臥房去書房取報紙。
自從張拯臥床之後,李世民就派人接手了報紙的發型。
每日的發行量已經達到了恐怖的近百萬份。
主編依舊是馬周,原來的人手也沒換,但是主事的人從張二狗換成了一個太監。
而張二狗,則去負責公關部門了。
沒一會兒,綠裳就拿著三份報紙迴到臥房。
張拯接過來,看看日期,找到三天前發行的那一份。
隻在開頭,張拯便發現了自己關心的東西。
“以工代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