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中的李承乾隻感覺丟人丟大發了,崔禮那麽明顯的提醒自己都沒聽懂。
還需要一個閹人來提醒自己,真的沒臉見人了。
難怪張拯剛才看自己的眼神如此古怪,仿佛在看一坨屎似的。
可在東宮的時候,老師們不是都誇自己機敏好學,聰慧過人嗎?
難道老師們在騙我,大臣們也在騙我,我其實沒有那麽聰明?
李承乾陷入了迷茫,仿佛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更想不到張拯已經在考慮,以後要怎麽規勸李世民“折磨”自己了。
李承乾在馬車裏傲嬌,張拯在馬車外麵腦袋都快想破了。
換位處之,若是讓張拯處在世家的位置上,也不會讓欽差隊伍就這麽順利的踏進晉陽地界。
但是讓張拯想不通的是,世家會用什麽樣的手段呢。
以往世家煽動百姓無往而不利,但如今各地官府相對還算吏治清明。
總的來說,大唐如今的政治環境還算幹淨,各地並不缺少願意為百姓辦實事的官員。
以工代賑這樣的政策,除了在少數別有用心的地方受到阻撓,大部分州府還是實施得很好。
想要煽動百姓流民衝撞欽差隊伍,也得有流民可以煽動才行。
出動死士則更不可能,刺殺張拯那一次,很大程度上是李世民和世家達成了默契。
也就是說,其實是李世民默許的。
但是這一次,太子李承乾也在隊伍當中,應該沒有哪一家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對太子動手。
那已經不在爭鬥的範疇了,而是直接宣布造反了。
這個結果,對世家來說,是不能承受的。
那麽剩下的唯一一個可能,就是派遣出武功高強的刺客,遊俠兒之流。
但任憑張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什麽樣的刺客遊俠兒,能在一千兩百人的精銳之師的保護下殺掉自己。
所謂的以一擋十的勇士,可能會有。但能以一敵百的無雙猛將,張拯真沒見過。
更不要說以一擋千。
張拯就這麽滿頭霧水的度過了十天時間,而這十天,一路太平,什麽意外都沒有發生。
十天過去,眾人馬不停蹄的趕路,已經踏出蒲州地界進入晉州。
一路走來,別說危險,流民都沒有遇見幾個,倒是南北往來的商賈,一波一波的行色匆匆。
這讓張拯都忍不住有些懷疑,難道自己會錯了崔禮話中的意思?
人家隻是單純的想表示河東的道路不好走而已?
那也不應該啊,崔禮如果隻是單純的想要告知張拯河東路不好走,根本沒必要攔駕拜見。
還編了那麽爛的一個借口來糊弄李承乾。
“段恆,將斥候派出去六十裏,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即刻迴稟。
從現在開始,隊伍裏的食物,我們隻吃自己從長安帶過來的。
路上補充的清水,必須先由牲口飲用過後,沒問題了燒開之後再喝。”
張拯對段恆下令道。
“是,末將領命。”
段恆依照張拯的命令,前後派出十數波斥候小隊,以每隊五人,兩個時辰迴稟一次。
然後對張拯問道:“張縣男是怕有人下毒?”
張拯點點頭說道:“有備無患,這麽多天過去,對方都沒有出手,總不能是認慫了吧,指不定再憋什麽大招呢。”
“咱家對用毒這方麵,還有些心得,若是張縣男不嫌棄,驗毒這一步,可交由咱家來處理。”
原本在李承乾的馬車另一邊伴駕的常言,聽到張拯的話後,打馬來到張拯身旁出聲說道。
段恆一怔,脫口而出道:“常內侍還會用毒,末將怎麽不知道?”
常言對著段恆,露出一個陰惻惻的笑容笑道:“嘿嘿,咱家能在陛下身邊侍候那麽久,豈能沒有點手段。”
張拯沉思了一下,對著常言說道:“行,你辦事,我放心。”
“嗬嗬,張縣男放心吧,咱家辦事什麽樣您最清楚。”
常言對著張拯說了一句,然後調轉馬頭朝後方的輜重部隊趕去。
張拯又對著陳瑀吩咐道:“你去找軍中匠人,給我取點工具,我打算做個小玩意兒。”
陳瑀點頭應道:“是,不知少郎君需要一些什麽工具?”
“鋸子,木條,小刀,鑿子……”
張拯需要的都是軍中匠人常備的一些小工具。
沒一會兒陳瑀便取迴來這些東西。
張拯下馬,拿上這些東西,一頭鑽進了李承乾的馬車。
雖然馬車有些顛簸,但好在張拯也不是要做什麽精巧的玩意兒,影響倒也不大。
“拯哥兒,你幹啥?”
李承乾看張拯用鑿子搗鼓著小木條,忍不住出聲問道。
張拯沒有出聲迴答李承乾,而是自顧自的搗鼓著手上的工具,神情認真且嚴肅。
李承乾討了個沒趣,見張拯不搭理自己,又繼續靠迴去馬車的座位上,開始隨著車廂的起伏打盹。
傍晚時分,由於軍中兩位主將都在馬車上,一個在打盹一個不知道在幹什麽。
段恆請示了兩遍都沒得到迴應。
隻得挑了一個合適的地方,然後下令紮營。
紮好了大營,段恆再一次來到馬車前請示兩位主將。
“你看著安排就是,別來打擾我。”
馬車內傳來李承乾不耐煩的聲音。
段恆隻好摸著後腦勺一臉疑惑的離開。
太子殿下和張縣男已經在馬車上待了一個下午了,隻聽說似乎是張縣男在搗鼓什麽新奇玩意兒。
而馬車上,李承乾手中正拿著一個由許多木條組成的像鎖一樣的玩具,翻來覆去的研究。
“奇了,拯哥兒,你怎麽什麽都會,連這公輸家的不傳之秘魯班鎖都能弄出來,還有什麽是你不會的嗎。”
李承乾好奇的打量著張拯,抽出一根小木條,手上的鎖就變成了幾根散亂的木方。
然後又一塊一塊的組裝好,再次抽掉。
解鎖,組裝,玩得不亦樂乎。
張拯收拾好鑿子等小工具,手中拿著一個更複雜的魯班鎖。
張拯做了一下午的東西,正是後世用來給小朋友開智的小玩具。
‘魯班鎖。’
魯班鎖,民間又叫孔明鎖,八卦鎖。
在後世幾乎是每個小朋友都會玩的一種小玩具。
但在這個時代,在大唐,卻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公輸家不傳之秘。
還需要一個閹人來提醒自己,真的沒臉見人了。
難怪張拯剛才看自己的眼神如此古怪,仿佛在看一坨屎似的。
可在東宮的時候,老師們不是都誇自己機敏好學,聰慧過人嗎?
難道老師們在騙我,大臣們也在騙我,我其實沒有那麽聰明?
李承乾陷入了迷茫,仿佛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更想不到張拯已經在考慮,以後要怎麽規勸李世民“折磨”自己了。
李承乾在馬車裏傲嬌,張拯在馬車外麵腦袋都快想破了。
換位處之,若是讓張拯處在世家的位置上,也不會讓欽差隊伍就這麽順利的踏進晉陽地界。
但是讓張拯想不通的是,世家會用什麽樣的手段呢。
以往世家煽動百姓無往而不利,但如今各地官府相對還算吏治清明。
總的來說,大唐如今的政治環境還算幹淨,各地並不缺少願意為百姓辦實事的官員。
以工代賑這樣的政策,除了在少數別有用心的地方受到阻撓,大部分州府還是實施得很好。
想要煽動百姓流民衝撞欽差隊伍,也得有流民可以煽動才行。
出動死士則更不可能,刺殺張拯那一次,很大程度上是李世民和世家達成了默契。
也就是說,其實是李世民默許的。
但是這一次,太子李承乾也在隊伍當中,應該沒有哪一家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對太子動手。
那已經不在爭鬥的範疇了,而是直接宣布造反了。
這個結果,對世家來說,是不能承受的。
那麽剩下的唯一一個可能,就是派遣出武功高強的刺客,遊俠兒之流。
但任憑張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什麽樣的刺客遊俠兒,能在一千兩百人的精銳之師的保護下殺掉自己。
所謂的以一擋十的勇士,可能會有。但能以一敵百的無雙猛將,張拯真沒見過。
更不要說以一擋千。
張拯就這麽滿頭霧水的度過了十天時間,而這十天,一路太平,什麽意外都沒有發生。
十天過去,眾人馬不停蹄的趕路,已經踏出蒲州地界進入晉州。
一路走來,別說危險,流民都沒有遇見幾個,倒是南北往來的商賈,一波一波的行色匆匆。
這讓張拯都忍不住有些懷疑,難道自己會錯了崔禮話中的意思?
人家隻是單純的想表示河東的道路不好走而已?
那也不應該啊,崔禮如果隻是單純的想要告知張拯河東路不好走,根本沒必要攔駕拜見。
還編了那麽爛的一個借口來糊弄李承乾。
“段恆,將斥候派出去六十裏,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即刻迴稟。
從現在開始,隊伍裏的食物,我們隻吃自己從長安帶過來的。
路上補充的清水,必須先由牲口飲用過後,沒問題了燒開之後再喝。”
張拯對段恆下令道。
“是,末將領命。”
段恆依照張拯的命令,前後派出十數波斥候小隊,以每隊五人,兩個時辰迴稟一次。
然後對張拯問道:“張縣男是怕有人下毒?”
張拯點點頭說道:“有備無患,這麽多天過去,對方都沒有出手,總不能是認慫了吧,指不定再憋什麽大招呢。”
“咱家對用毒這方麵,還有些心得,若是張縣男不嫌棄,驗毒這一步,可交由咱家來處理。”
原本在李承乾的馬車另一邊伴駕的常言,聽到張拯的話後,打馬來到張拯身旁出聲說道。
段恆一怔,脫口而出道:“常內侍還會用毒,末將怎麽不知道?”
常言對著段恆,露出一個陰惻惻的笑容笑道:“嘿嘿,咱家能在陛下身邊侍候那麽久,豈能沒有點手段。”
張拯沉思了一下,對著常言說道:“行,你辦事,我放心。”
“嗬嗬,張縣男放心吧,咱家辦事什麽樣您最清楚。”
常言對著張拯說了一句,然後調轉馬頭朝後方的輜重部隊趕去。
張拯又對著陳瑀吩咐道:“你去找軍中匠人,給我取點工具,我打算做個小玩意兒。”
陳瑀點頭應道:“是,不知少郎君需要一些什麽工具?”
“鋸子,木條,小刀,鑿子……”
張拯需要的都是軍中匠人常備的一些小工具。
沒一會兒陳瑀便取迴來這些東西。
張拯下馬,拿上這些東西,一頭鑽進了李承乾的馬車。
雖然馬車有些顛簸,但好在張拯也不是要做什麽精巧的玩意兒,影響倒也不大。
“拯哥兒,你幹啥?”
李承乾看張拯用鑿子搗鼓著小木條,忍不住出聲問道。
張拯沒有出聲迴答李承乾,而是自顧自的搗鼓著手上的工具,神情認真且嚴肅。
李承乾討了個沒趣,見張拯不搭理自己,又繼續靠迴去馬車的座位上,開始隨著車廂的起伏打盹。
傍晚時分,由於軍中兩位主將都在馬車上,一個在打盹一個不知道在幹什麽。
段恆請示了兩遍都沒得到迴應。
隻得挑了一個合適的地方,然後下令紮營。
紮好了大營,段恆再一次來到馬車前請示兩位主將。
“你看著安排就是,別來打擾我。”
馬車內傳來李承乾不耐煩的聲音。
段恆隻好摸著後腦勺一臉疑惑的離開。
太子殿下和張縣男已經在馬車上待了一個下午了,隻聽說似乎是張縣男在搗鼓什麽新奇玩意兒。
而馬車上,李承乾手中正拿著一個由許多木條組成的像鎖一樣的玩具,翻來覆去的研究。
“奇了,拯哥兒,你怎麽什麽都會,連這公輸家的不傳之秘魯班鎖都能弄出來,還有什麽是你不會的嗎。”
李承乾好奇的打量著張拯,抽出一根小木條,手上的鎖就變成了幾根散亂的木方。
然後又一塊一塊的組裝好,再次抽掉。
解鎖,組裝,玩得不亦樂乎。
張拯收拾好鑿子等小工具,手中拿著一個更複雜的魯班鎖。
張拯做了一下午的東西,正是後世用來給小朋友開智的小玩具。
‘魯班鎖。’
魯班鎖,民間又叫孔明鎖,八卦鎖。
在後世幾乎是每個小朋友都會玩的一種小玩具。
但在這個時代,在大唐,卻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公輸家不傳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