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看見騎士們這幅打扮,不用他們多說,使節隊伍便自覺的取出白綾係在頭頂。
隻是許多人不免在心中猜測,又是哪個大人物去世了?
離得近了,騎士們大喊道:“皇後崩逝於立正殿,訃告傳於天下,使四方聞之!
皇後崩逝於立正殿,訃告傳於天下,使四方聞之!
皇後崩於……”
“什麽?”
“竟然是皇後娘娘?”
此言一出,將士們頓時驚愕不已。
皇後病重的消息,一直隻在宮禁之中流傳。
尋常將士自然是不知道的。
驟然聽聞賢良淑德的皇後娘娘崩逝,許多將士都難以接受這個事實。
因為皇後娘娘明明還那麽年輕啊。
張拯心裏也是一驚,隨後忽然想起,似乎曆史上的長孫正是死於貞觀十年六月份。
報喪的騎士們並未在使節隊伍前停留,隻是將皇後崩逝的消息傳達給眾人後。
便又打馬朝四方擴散而去。
崔淑給自己係好一塊白綾,有些沉重的喊道:“夫君。”
陳堪將小太平遞給她,起身說道:“看來我們得盡快趕迴長安了。”
得知皇後崩逝的消息,趙德楷也是滿臉凝重之色。
顧不得隊伍剛剛開始休整,下令道:“全軍聽令,所有人披麻戴孝,即刻啟程,趕迴長安!”
將士們本來得以歸家的高昂情緒,被一個來自長安的消息擊得七零八落。
聞言,將士們默默的整理好著裝,再次翻身上馬。
走著走著,使節隊伍裏,悲傷的氣氛開始逐漸彌漫開來。
長孫是賢後,不論在朝野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他是一位真正做到了母儀天下的皇後,深得百姓們的愛戴。
但是現在,他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母親。
……
現在的長安已經陷入了一片悲痛的海洋。
百姓們自發的為長孫皇後披麻戴孝,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掛上了潔白的綾羅。
立政殿中,李世民眼神空洞,雙目無神。
靜靜的守候長孫的棺槨旁,既沒有流淚,也沒有表露出悲傷的表情。
長孫的棺槨還未合攏,因為在各地就藩的藩王,以及許多外嫁的公主們都還沒有到達長安。
需要他們最後瞻仰一下長孫的遺容,才會將棺槨合攏。
李世民就這麽靜靜的看著棺材裏長孫那精致的麵容。
她就好像睡著了似的,嘴角輕輕向上,在臉上扯出兩個酒窩。
“觀音婢,你就這麽走了,朕該怎麽辦呢?”
李世民有些迷茫。
腦海之中忽然閃過十多年前,那個坐在秋千上的明媚少女,她的音容笑貌,就好像還在昨天。
他迷茫極了。
他想起玄武門之變的那個夜晚,長孫將李承乾,李泰抱在懷裏。
明明心裏怕得要死,還一個勁的安慰他,讓他放心去。
他想起政變成功後,他抱著長孫嚎啕大哭,長孫將他攬進懷裏,像哄小孩似的輕輕拍打著他的背。
他看著長孫那張就好像睡著了似的笑臉,很想伸手去摸一摸。
但他又有點不敢,他生怕自己一伸手,長孫就會消失不見。
李世民張著嘴,想要再叫她一聲。
但話到嘴邊,卻沒了聲音。
最終,李世民選擇抿著嘴唇,繼續蹲在棺槨旁邊。
而李世民的身前,是已經哭暈過去的李泰和長樂。
他們蜷縮在李世民的腳下,紅腫的眼睛還掛著淚滴。
即便是在睡夢之中,身體也會不自覺的顫抖,仿佛正在經曆什麽可怕的事情。
李承乾跪在棺槨前方,時不時的往前麵的火盆裏扔上一把紙錢。
但他呆滯的麵容,足以說明,他扔紙錢的動作不過是身體的本能反應。
他,變成了一具行屍走肉。
大殿外,王德滿臉悲切之意的端著一盞羹湯。
先是來到李世民身旁,輕聲說道:“陛下,您已經三天三夜滴水未進了,老奴鬥膽,請陛下保住龍體,用一點羹湯吧。”
李世民恍若未聞。
王德見狀,忍不住低聲歎息了一聲。
然後端著羹湯來到李承乾身後,低聲道:“殿下,太子殿下。”
李承乾機械似的扭過頭來,看著王德,沙啞道:“王大伴,母後她隻是睡著了對不對?”
王德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搭話,瞬間得悲從中來。
哽咽道:“殿下,皇後她,她崩逝了。”
說完,再也不忍留在殿中,一迴頭掩麵而去。
空曠的立政殿裏,隨侍的宮人皆忍不住潸然淚下,小聲的啜泣起來。
最終,殿中的哭聲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
當張拯迴到長安,已經是第二天下午。
張拯來不及迴家,讓崔淑帶著小太平去鄒國公府等他。
便打馬來到皇宮門前。
張拯也算是皇宮的常客了,守門的大漢將軍也都認識他。
見張拯風塵仆仆的樣子,又道明了來意。
便放他進了皇宮。
但來到太極宮後麵的宮牆處,張拯便被內宮的宦官攔了下來。
一個老太監苦口婆心的說道”:張縣伯,咱家知道你剛從西州迴來,也知道您想去看皇後娘娘最後一眼,但如今非常時節。沒有陛下的命令,咱家也不敢放您進入後宮啊。”
張拯臉色有些焦急,拱手道:“煩請您老去通稟陛下一聲,就說張拯求見可以嗎?”
“伯爺,您還是先迴去吧,陛下現在連趙國公都不見。”
無論張拯如何軟語哀求,那太監就是不放張拯進去。
張拯也沒轍了,隻好先出宮,迴到鄒國公府。
一進府門,元氏便迎了上來,先是上下打量了一下張拯,見張拯沒有缺斤少兩之後。
便一臉急切的問道:“兒子,怎麽樣,你見到陛下了嗎?”
張拯頹喪的搖了搖頭道:“母親,現在陛下誰都不見。孩兒料想,陛下此時隻怕是悲傷過度,已經沒了見人的念想。”
“這這這,這可如何是好啊。”
長孫皇後去世,照理說李世民就算再是悲傷,也不可能誰都不見。
許多人不免在心中猜測,難道李世民也出什麽事了?
但張拯卻是不相信的,李世民就算再悲傷,他也是無敵的存在。
任何宵小想要在這個時候搞事,一定會迎來滅頂之災。
</p>
看見騎士們這幅打扮,不用他們多說,使節隊伍便自覺的取出白綾係在頭頂。
隻是許多人不免在心中猜測,又是哪個大人物去世了?
離得近了,騎士們大喊道:“皇後崩逝於立正殿,訃告傳於天下,使四方聞之!
皇後崩逝於立正殿,訃告傳於天下,使四方聞之!
皇後崩於……”
“什麽?”
“竟然是皇後娘娘?”
此言一出,將士們頓時驚愕不已。
皇後病重的消息,一直隻在宮禁之中流傳。
尋常將士自然是不知道的。
驟然聽聞賢良淑德的皇後娘娘崩逝,許多將士都難以接受這個事實。
因為皇後娘娘明明還那麽年輕啊。
張拯心裏也是一驚,隨後忽然想起,似乎曆史上的長孫正是死於貞觀十年六月份。
報喪的騎士們並未在使節隊伍前停留,隻是將皇後崩逝的消息傳達給眾人後。
便又打馬朝四方擴散而去。
崔淑給自己係好一塊白綾,有些沉重的喊道:“夫君。”
陳堪將小太平遞給她,起身說道:“看來我們得盡快趕迴長安了。”
得知皇後崩逝的消息,趙德楷也是滿臉凝重之色。
顧不得隊伍剛剛開始休整,下令道:“全軍聽令,所有人披麻戴孝,即刻啟程,趕迴長安!”
將士們本來得以歸家的高昂情緒,被一個來自長安的消息擊得七零八落。
聞言,將士們默默的整理好著裝,再次翻身上馬。
走著走著,使節隊伍裏,悲傷的氣氛開始逐漸彌漫開來。
長孫是賢後,不論在朝野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他是一位真正做到了母儀天下的皇後,深得百姓們的愛戴。
但是現在,他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母親。
……
現在的長安已經陷入了一片悲痛的海洋。
百姓們自發的為長孫皇後披麻戴孝,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掛上了潔白的綾羅。
立政殿中,李世民眼神空洞,雙目無神。
靜靜的守候長孫的棺槨旁,既沒有流淚,也沒有表露出悲傷的表情。
長孫的棺槨還未合攏,因為在各地就藩的藩王,以及許多外嫁的公主們都還沒有到達長安。
需要他們最後瞻仰一下長孫的遺容,才會將棺槨合攏。
李世民就這麽靜靜的看著棺材裏長孫那精致的麵容。
她就好像睡著了似的,嘴角輕輕向上,在臉上扯出兩個酒窩。
“觀音婢,你就這麽走了,朕該怎麽辦呢?”
李世民有些迷茫。
腦海之中忽然閃過十多年前,那個坐在秋千上的明媚少女,她的音容笑貌,就好像還在昨天。
他迷茫極了。
他想起玄武門之變的那個夜晚,長孫將李承乾,李泰抱在懷裏。
明明心裏怕得要死,還一個勁的安慰他,讓他放心去。
他想起政變成功後,他抱著長孫嚎啕大哭,長孫將他攬進懷裏,像哄小孩似的輕輕拍打著他的背。
他看著長孫那張就好像睡著了似的笑臉,很想伸手去摸一摸。
但他又有點不敢,他生怕自己一伸手,長孫就會消失不見。
李世民張著嘴,想要再叫她一聲。
但話到嘴邊,卻沒了聲音。
最終,李世民選擇抿著嘴唇,繼續蹲在棺槨旁邊。
而李世民的身前,是已經哭暈過去的李泰和長樂。
他們蜷縮在李世民的腳下,紅腫的眼睛還掛著淚滴。
即便是在睡夢之中,身體也會不自覺的顫抖,仿佛正在經曆什麽可怕的事情。
李承乾跪在棺槨前方,時不時的往前麵的火盆裏扔上一把紙錢。
但他呆滯的麵容,足以說明,他扔紙錢的動作不過是身體的本能反應。
他,變成了一具行屍走肉。
大殿外,王德滿臉悲切之意的端著一盞羹湯。
先是來到李世民身旁,輕聲說道:“陛下,您已經三天三夜滴水未進了,老奴鬥膽,請陛下保住龍體,用一點羹湯吧。”
李世民恍若未聞。
王德見狀,忍不住低聲歎息了一聲。
然後端著羹湯來到李承乾身後,低聲道:“殿下,太子殿下。”
李承乾機械似的扭過頭來,看著王德,沙啞道:“王大伴,母後她隻是睡著了對不對?”
王德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搭話,瞬間得悲從中來。
哽咽道:“殿下,皇後她,她崩逝了。”
說完,再也不忍留在殿中,一迴頭掩麵而去。
空曠的立政殿裏,隨侍的宮人皆忍不住潸然淚下,小聲的啜泣起來。
最終,殿中的哭聲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
當張拯迴到長安,已經是第二天下午。
張拯來不及迴家,讓崔淑帶著小太平去鄒國公府等他。
便打馬來到皇宮門前。
張拯也算是皇宮的常客了,守門的大漢將軍也都認識他。
見張拯風塵仆仆的樣子,又道明了來意。
便放他進了皇宮。
但來到太極宮後麵的宮牆處,張拯便被內宮的宦官攔了下來。
一個老太監苦口婆心的說道”:張縣伯,咱家知道你剛從西州迴來,也知道您想去看皇後娘娘最後一眼,但如今非常時節。沒有陛下的命令,咱家也不敢放您進入後宮啊。”
張拯臉色有些焦急,拱手道:“煩請您老去通稟陛下一聲,就說張拯求見可以嗎?”
“伯爺,您還是先迴去吧,陛下現在連趙國公都不見。”
無論張拯如何軟語哀求,那太監就是不放張拯進去。
張拯也沒轍了,隻好先出宮,迴到鄒國公府。
一進府門,元氏便迎了上來,先是上下打量了一下張拯,見張拯沒有缺斤少兩之後。
便一臉急切的問道:“兒子,怎麽樣,你見到陛下了嗎?”
張拯頹喪的搖了搖頭道:“母親,現在陛下誰都不見。孩兒料想,陛下此時隻怕是悲傷過度,已經沒了見人的念想。”
“這這這,這可如何是好啊。”
長孫皇後去世,照理說李世民就算再是悲傷,也不可能誰都不見。
許多人不免在心中猜測,難道李世民也出什麽事了?
但張拯卻是不相信的,李世民就算再悲傷,他也是無敵的存在。
任何宵小想要在這個時候搞事,一定會迎來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