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嗣業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嗯,還算你識趣,你父親究竟打算逃往何處?他可有什麽具體計劃?”
李從曮聞言,心中一陣猶豫,自己如今已是階下囚,若再出賣父親,實在於心不忍。
劉嗣業嘴角的笑容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臉冷笑,“別以為你不說就能蒙混過關,我早就從李繼瀾那裏得知了大概情況,你說與不說,都改變不了你父親的命運。”
“大長和遲早都要納入大唐版圖,他是絕對逃不掉的!你若肯如實交代,也算是為朝廷立了一功。”
李從曮聽了這話,心中略微一動,但仍有些遲疑,“我若交代了,我和父親能活命嗎?”
劉嗣業麵無表情地迴答道:“你父親的生死並非我所能決定,但至少你自己可以保住性命。”
李從曮沉默片刻,“那如果我父親願意投降呢?朝廷是否會饒他一命?”
劉嗣業冷哼一聲,“你想得未免太天真了!反叛朝廷是重罪,豈能如此輕易饒恕?若投降便可以免死,豈不是人人都可嚐試反叛,朝廷的威嚴何在?”
李從曮追問道:“那要怎樣做,朝廷才會放過我父親?”
劉嗣業稍稍思索了一下,“自然是要將功贖罪!至於需要什麽樣的功勞,這還得看陛下的意思,隻要你真心為朝廷效力,至少可以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
李從曮低頭思索良久,緩緩開口:“父親計劃先占領拓南城,然後逐步向南擴展,掌控幾座城池自立為王。”
劉嗣業呲笑一聲,“現在還在做著千秋大夢,你還算明白事理,立刻修書一封,勸你父親投降,為朝廷效力,若他肯迷途知返,朝廷或許會從輕發落。”
李從曮無奈,隻得照做,很快寫好了兩封勸降信,一封交給了府上的管事,命他帶著幾個親信去追趕李茂貞。
另一封勸降信是寫給石城郡守將的。
劉嗣業將書信遞給了李繼瀾。
李繼瀾疑惑地接過書信,“這是什麽意思?想讓我去送信?”
“這是李從曮的勸降信,加上你在一旁勸降,成功的機會應該會大一些,石城郡還有你的兒女在,正好可以過去探望一下。”
“你不怕我趁機逃走?”
劉嗣業嘴角泛起一抹不屑的笑容,“哈哈!你若是能逃走,那也算是你有本事,就算你逃走了,對我們來說也沒有絲毫威脅,隻是你這一走,以後就再也見不到你的妻兒老小了。”
李繼瀾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聲音顫抖地問道:“你……你要殺了他們?”
“哼!我可沒那麽殘忍,殺害婦孺這種事我不屑為之,不過你敢逃跑,下次再見,你的項上人頭可就保不住了。”
李繼瀾心中一陣恐懼,知道劉嗣業絕對不是在開玩笑。
他沉默了片刻,長歎一口氣,“放心,我不會做那種降而複叛的事情,這封信我一定送到,若陳仁海不肯歸降,我會親自取他的性命!”
“嗬嗬!這倒不必,你隻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給你五日時間,五日之後我們就攻城。”
石城南門,三架投石車的投臂猛地揮動,巨大的石塊如炮彈一般被拋射出去,帶著驚人的力量砸向城牆。
城牆上的守城士兵紛紛四散躲避,但還是有人被石塊擊中,慘叫著從城牆上跌落下去。
密密麻麻的大長和士兵抬著攻城梯,如洶湧的潮水一般向城牆衝鋒,口中唿喊著激昂的口號,似乎完全不畏懼城牆上的箭矢。
守城士兵一邊敏捷地躲避著投石車投出的落石,一邊迅速地張弓搭箭,向攻城的敵人射擊。
大長和士兵不斷有人中箭倒地,但後麵的人毫不退縮,繼續奮勇向前,很快便衝到了城牆下,他們迅速將攻城梯靠在城牆上,一個接一個地順著梯子往上爬。
守城士兵見狀,立刻扔下巨石和滾木,試圖阻止敵人登城。
巨石和滾木從城牆上滾落,砸中了不少正在攀爬的大長和士兵,他們慘叫著從梯子上摔落下去。
後麵的人立刻頂替了前麵的位置,繼續攀爬。
城牆上的守城士兵則用長槍狠狠捅刺著那些已經爬上梯子的敵人,大長和士兵一個接一個地被捅落下去,但後麵的人又一個接一個地向上爬。
半個時辰……一個時辰……城牆下已經堆滿了大長和士兵的屍體,但他們的進攻並沒有停止。
在付出巨大的傷亡之後,大長和士兵們終於登上了城牆。
守軍雖然死傷慘重,但並沒有退縮,不斷有士兵衝上城牆,與登城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
雙方在城牆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爭奪戰,喊殺聲、慘叫聲此起彼伏,整個城牆都被鮮血染紅。
幾裏之外的一座土丘背後,數千飛騎軍嚴陣以待。
一名斥候急匆匆來到司徒博跟前,“將軍,雙方已經在城牆上激戰,估計守軍堅持不了太久了,大長和派出的斥候被我們擊殺,想必很快就會發現端倪。”
司徒博眼中閃過一絲狂喜,“沒想到還能遇見鷸蚌相爭的好戲,趙炎,你率領兩營騎兵繞到大長和士兵的後方,截斷他們的退路,周誌率兩千騎兵從敵人左翼發動衝鋒。”
司徒博一聲令下,各將領領命而去。
趙炎帶著兩營騎兵如旋風般繞向大長和士兵後方,周誌則率領兩千騎兵朝著大長和士兵的左翼猛衝過去,鐵蹄揚起漫天塵土。
城牆上,大長和士兵與守軍正殺得難解難分,突然發現大地震動,不遠處卷起滿天煙塵。
作為軍人,自然知道這是大規模騎兵衝鋒。
此次大長和探得李茂貞棄城而逃,想搶在唐軍前麵攻占石城郡,由酋長趙嵯政率領五千兵馬突襲。
大長和的士兵死傷已達上千人,此時三成的士兵在城牆上交戰,三成則在城牆下準備登城,中軍隻剩下一千多人,騎兵不到三百人。
麵對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又怎麽可能抵擋住數千名如狼似虎的騎兵衝擊。
趙嵯政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該死!斥候是幹什麽吃的?這裏怎麽會突然冒出這麽多的騎兵?這絕對不可能是李茂貞的兵馬!”
一旁的將領驚恐地喊道:“酋長,看那旗幟分明就是唐軍的騎兵!”
趙嵯政急忙定睛看去,果然飄揚的旗幟上赫然繡著“唐”字。
他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絕望:“唐軍不是應該在盧鹿城嗎?怎麽會突然出現在這裏?”
“酋長,現在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唐軍數量如此之多,我們根本就無法與之抗衡,還是趕緊撤退吧!”
趙嵯政眉頭緊皺,猶豫不決,目光在逐漸逼近的騎兵和即將奪下的城牆之間來迴遊移,心中充滿了萬般不甘。
“酋長,快下命令吧,不然來不及了!”
眼看著唐軍的騎兵越來越近,如雷的馬蹄聲仿佛已經震得大地都在顫抖,趙嵯政知道再拖延下去,恐怕所有人都將命喪黃泉。
他咬了咬牙,萬般無奈地下達了命令:“馬上撤兵!”
李從曮聞言,心中一陣猶豫,自己如今已是階下囚,若再出賣父親,實在於心不忍。
劉嗣業嘴角的笑容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臉冷笑,“別以為你不說就能蒙混過關,我早就從李繼瀾那裏得知了大概情況,你說與不說,都改變不了你父親的命運。”
“大長和遲早都要納入大唐版圖,他是絕對逃不掉的!你若肯如實交代,也算是為朝廷立了一功。”
李從曮聽了這話,心中略微一動,但仍有些遲疑,“我若交代了,我和父親能活命嗎?”
劉嗣業麵無表情地迴答道:“你父親的生死並非我所能決定,但至少你自己可以保住性命。”
李從曮沉默片刻,“那如果我父親願意投降呢?朝廷是否會饒他一命?”
劉嗣業冷哼一聲,“你想得未免太天真了!反叛朝廷是重罪,豈能如此輕易饒恕?若投降便可以免死,豈不是人人都可嚐試反叛,朝廷的威嚴何在?”
李從曮追問道:“那要怎樣做,朝廷才會放過我父親?”
劉嗣業稍稍思索了一下,“自然是要將功贖罪!至於需要什麽樣的功勞,這還得看陛下的意思,隻要你真心為朝廷效力,至少可以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
李從曮低頭思索良久,緩緩開口:“父親計劃先占領拓南城,然後逐步向南擴展,掌控幾座城池自立為王。”
劉嗣業呲笑一聲,“現在還在做著千秋大夢,你還算明白事理,立刻修書一封,勸你父親投降,為朝廷效力,若他肯迷途知返,朝廷或許會從輕發落。”
李從曮無奈,隻得照做,很快寫好了兩封勸降信,一封交給了府上的管事,命他帶著幾個親信去追趕李茂貞。
另一封勸降信是寫給石城郡守將的。
劉嗣業將書信遞給了李繼瀾。
李繼瀾疑惑地接過書信,“這是什麽意思?想讓我去送信?”
“這是李從曮的勸降信,加上你在一旁勸降,成功的機會應該會大一些,石城郡還有你的兒女在,正好可以過去探望一下。”
“你不怕我趁機逃走?”
劉嗣業嘴角泛起一抹不屑的笑容,“哈哈!你若是能逃走,那也算是你有本事,就算你逃走了,對我們來說也沒有絲毫威脅,隻是你這一走,以後就再也見不到你的妻兒老小了。”
李繼瀾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聲音顫抖地問道:“你……你要殺了他們?”
“哼!我可沒那麽殘忍,殺害婦孺這種事我不屑為之,不過你敢逃跑,下次再見,你的項上人頭可就保不住了。”
李繼瀾心中一陣恐懼,知道劉嗣業絕對不是在開玩笑。
他沉默了片刻,長歎一口氣,“放心,我不會做那種降而複叛的事情,這封信我一定送到,若陳仁海不肯歸降,我會親自取他的性命!”
“嗬嗬!這倒不必,你隻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給你五日時間,五日之後我們就攻城。”
石城南門,三架投石車的投臂猛地揮動,巨大的石塊如炮彈一般被拋射出去,帶著驚人的力量砸向城牆。
城牆上的守城士兵紛紛四散躲避,但還是有人被石塊擊中,慘叫著從城牆上跌落下去。
密密麻麻的大長和士兵抬著攻城梯,如洶湧的潮水一般向城牆衝鋒,口中唿喊著激昂的口號,似乎完全不畏懼城牆上的箭矢。
守城士兵一邊敏捷地躲避著投石車投出的落石,一邊迅速地張弓搭箭,向攻城的敵人射擊。
大長和士兵不斷有人中箭倒地,但後麵的人毫不退縮,繼續奮勇向前,很快便衝到了城牆下,他們迅速將攻城梯靠在城牆上,一個接一個地順著梯子往上爬。
守城士兵見狀,立刻扔下巨石和滾木,試圖阻止敵人登城。
巨石和滾木從城牆上滾落,砸中了不少正在攀爬的大長和士兵,他們慘叫著從梯子上摔落下去。
後麵的人立刻頂替了前麵的位置,繼續攀爬。
城牆上的守城士兵則用長槍狠狠捅刺著那些已經爬上梯子的敵人,大長和士兵一個接一個地被捅落下去,但後麵的人又一個接一個地向上爬。
半個時辰……一個時辰……城牆下已經堆滿了大長和士兵的屍體,但他們的進攻並沒有停止。
在付出巨大的傷亡之後,大長和士兵們終於登上了城牆。
守軍雖然死傷慘重,但並沒有退縮,不斷有士兵衝上城牆,與登城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
雙方在城牆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爭奪戰,喊殺聲、慘叫聲此起彼伏,整個城牆都被鮮血染紅。
幾裏之外的一座土丘背後,數千飛騎軍嚴陣以待。
一名斥候急匆匆來到司徒博跟前,“將軍,雙方已經在城牆上激戰,估計守軍堅持不了太久了,大長和派出的斥候被我們擊殺,想必很快就會發現端倪。”
司徒博眼中閃過一絲狂喜,“沒想到還能遇見鷸蚌相爭的好戲,趙炎,你率領兩營騎兵繞到大長和士兵的後方,截斷他們的退路,周誌率兩千騎兵從敵人左翼發動衝鋒。”
司徒博一聲令下,各將領領命而去。
趙炎帶著兩營騎兵如旋風般繞向大長和士兵後方,周誌則率領兩千騎兵朝著大長和士兵的左翼猛衝過去,鐵蹄揚起漫天塵土。
城牆上,大長和士兵與守軍正殺得難解難分,突然發現大地震動,不遠處卷起滿天煙塵。
作為軍人,自然知道這是大規模騎兵衝鋒。
此次大長和探得李茂貞棄城而逃,想搶在唐軍前麵攻占石城郡,由酋長趙嵯政率領五千兵馬突襲。
大長和的士兵死傷已達上千人,此時三成的士兵在城牆上交戰,三成則在城牆下準備登城,中軍隻剩下一千多人,騎兵不到三百人。
麵對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又怎麽可能抵擋住數千名如狼似虎的騎兵衝擊。
趙嵯政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該死!斥候是幹什麽吃的?這裏怎麽會突然冒出這麽多的騎兵?這絕對不可能是李茂貞的兵馬!”
一旁的將領驚恐地喊道:“酋長,看那旗幟分明就是唐軍的騎兵!”
趙嵯政急忙定睛看去,果然飄揚的旗幟上赫然繡著“唐”字。
他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絕望:“唐軍不是應該在盧鹿城嗎?怎麽會突然出現在這裏?”
“酋長,現在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唐軍數量如此之多,我們根本就無法與之抗衡,還是趕緊撤退吧!”
趙嵯政眉頭緊皺,猶豫不決,目光在逐漸逼近的騎兵和即將奪下的城牆之間來迴遊移,心中充滿了萬般不甘。
“酋長,快下命令吧,不然來不及了!”
眼看著唐軍的騎兵越來越近,如雷的馬蹄聲仿佛已經震得大地都在顫抖,趙嵯政知道再拖延下去,恐怕所有人都將命喪黃泉。
他咬了咬牙,萬般無奈地下達了命令:“馬上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