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名大長和騎兵齊刷刷調轉馬頭向西疾馳而去,步軍見狀哪裏還敢繼續傻站著,紛紛像被驚擾的蜂群一樣,爭先恐後地撒開雙腿,緊緊跟在騎兵的屁股後麵狂奔起來。
人群之中有一些自作聰明的家夥並沒有盲目地跟隨大部隊,而是朝著南邊狂奔。
這一舉動讓正在奮力登城的大長和士兵瞬間傻眼,一時間竟然不知道究竟是該繼續前進,還是應該轉身撤退。
周誌當機立斷,迅速指揮軍隊一分為二,其中一支追擊逃竄的逃兵,另一支則徑直衝向城牆下那些被嚇得魂飛魄散的步軍。
“跑啊!”
不知道是哪個士兵驚恐地大喊了一聲,瞬間點燃了所有人內心的恐懼。
許多士兵像是被抽走了脊梁骨一樣,雙腿發軟,連兵器都顧不得拿,轉身就拚命逃竄。
大長和的軍隊在這一瞬間完全失去了控製,陣型瞬間土崩瓦解,亂作一團。
那些已經成功登上城牆的士兵們開始心慌意亂,士氣就像被戳破的氣球一樣,迅速地跌落穀底。
“殺光他們!”
守城將領見狀,怒不可遏地大吼一聲,揮舞著手中長槍,聲嘶力竭地指揮著士兵們展開反擊。
城頭上的大長和士兵雖然人數眾多,但此刻卻毫無還手之力,隻能在守城士兵的猛烈攻擊下節節敗退。
不過片刻功夫,城頭上便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大長和士兵的屍體,鮮血染紅了城牆。
不少士兵嚇得魂飛魄散,紛紛丟下手中的兵器,跪地求饒。
上千精銳的騎兵對付區區數百名毫無鬥誌的步軍,簡直易如反掌,如砍瓜切菜一般,整個戰鬥異常迅速,還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便以大長和軍隊的慘敗而告終。
往南邊跑的士兵沒跑出多遠,就被周誌安排好的騎兵截住,追擊趙嵯政的那支軍隊很快就追上了騎兵和步軍,刀光劍影中,大長和士兵紛紛倒地。
趙嵯政見局勢已經無法挽迴,連忙拋下手中的兵器,高聲喊道:“我願意投降!”
幾名小首領見狀,也紛紛效仿,毫不猶豫地扔下兵器,表示願意投降。
趙炎一臉鄙夷,高聲喊道:“收兵!”
幾路兵馬陸續解決完戰鬥,趙炎和周誌來到山丘旁向司徒博迴稟。
司徒博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對身旁的周誌說道:“你去城下喊話,讓他們立刻打開城門投降!”
“末將遵命!”
周誌領命後,帶著幾名士兵迅速來到城下,高聲喊道:“我乃大唐飛騎軍定遠將軍!盧鹿和東川兩城已經歸降,你們還不快快打開城門!”
守將陳仁海得到消息後,臉色瞬間變得蒼白,急匆匆地登上城樓,“多謝唐軍搭救之情,但守城乃是陳某的職責所在,未得上官命令,陳某不會開城投降!”
周誌聽了陳仁海的迴答,心中有些惱怒。
“給你半個時辰考慮,若到時還不投降,後果自負!”
說完懶得再與陳仁海多費口舌,轉身便向司徒博迴稟去了。
“將軍,他們似乎沒有那麽容易投降,我們這次並未攜帶攻城武器,是否需要等待後續軍隊抵達後再做打算?”
司徒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將那一兩千俘虜集中起來,他們不是想攻城嗎,讓他們接著打。”
“讓俘虜攻城?這是什麽奇思妙想啊?那剛才為何不等大長和士兵破城之後再出手?”
“嗬嗬,剛才大長和的士兵是為了他們自己而戰,一旦攻破城池必然士氣大振,到時候我們再想對付他們就難了,但現在不同,這些俘虜是為了我們而戰。”
周誌聽後眼睛一亮,“妙啊!無論這場攻城戰的結果如何,對我們都有利,如果失敗了,死的是大長和的人,若是成功了,城池就歸我們所有!”
趙炎卻麵露擔憂之色,“話萬一這些俘虜消極出戰,不肯賣力攻城,那該如何是好?”
“消極?”
司徒博冷笑一聲,“你率兵在後麵督陣,一旦發現有後退者,格殺勿論!”
趙炎領命而去,迅速將一千多大長和俘虜集中起來。
“休息半個時辰,準備繼續攻城!”
趙嵯政一臉詫異,以為自己聽錯了,“既然要攻城,剛才為何又要對付我們?”
“哼!剛才若你們占了城池還會輕易投降嗎?”
“這....”
趙嵯政被噎得說不出話來來。
一名小首領抱怨道:“你們這明擺著是想我們去送死!”
趙炎麵色一沉,“攻城不一定會死,若是不肯,現在就會死!”
在唐軍的威逼下,那些俘虜們終於無法再猶豫,隻得硬著頭皮,如潮水般朝城門湧去。
城樓上的陳仁海看到這一幕,頓時有些懵了,“這……這是什麽情況?唐軍剛剛還幫我們解了圍,怎麽這會兒又用大長和的俘虜來攻城呢?”
“將軍,既然盧鹿和東川已經丟了,我們不如降了吧!將士們堅持不了多久了。”
“不行!唐軍素來狡詐,東川不可能這麽快就陷落,這次過來的隻是一支騎兵,說不定是繞過東川詐我們的。”
“既然唐軍能繞過東川,說明不會有援軍過來了,我們一座孤城,如何守得住?”
陳仁海猶豫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唐軍沒有攻城武器,大長和士兵士氣低落,我們還有勝算,先試一次再說,若真守不住再投降也不遲。”
幾位將領還想出言再勸,城下的俘虜已在趙炎的督陣下接近城門。
“放箭!”
陳仁海緊咬牙關,麵色凝重地喊出了這兩個字。
刹那間,箭雨如蝗蟲過境般密集地傾瀉而下。
被驅趕上戰場的俘虜們根本無處可躲,許多人瞬間中箭倒地,發出一聲聲淒厲的慘叫。
在他們身後,趙炎手持長槍,冷酷地逼迫著他們繼續向前衝鋒,沒有人敢停下腳步。
半個時辰過去,大長和的士兵再次登上了城頭,雙方短兵相接,殺得難解難分。
一名斥候急匆匆跑到了司徒博的麵前,“啟稟將軍,東川有信使前來,自稱李繼瀾。”
司徒博眉頭微微一動,“哦?看來東川已經被我們拿下了,把人帶過來。”
李繼瀾來到司徒博麵前,從懷中掏出一封信,“我奉命前來勸降石城守將!”
司徒博接過信,迅速拆開看了一眼,毫不猶豫地對周誌下達了命令:“鳴金收兵!”
正在城頭激烈廝殺的雙方士兵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撤兵信號,都不禁一愣,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大長和的士兵如蒙大赦,毫不猶豫地撤退,守軍這次沒有趁機追殺。
陳仁海望著退去的敵軍,心中暗自嘀咕:唐軍這是鬧得哪一出?難道東川派援兵來了?
人群之中有一些自作聰明的家夥並沒有盲目地跟隨大部隊,而是朝著南邊狂奔。
這一舉動讓正在奮力登城的大長和士兵瞬間傻眼,一時間竟然不知道究竟是該繼續前進,還是應該轉身撤退。
周誌當機立斷,迅速指揮軍隊一分為二,其中一支追擊逃竄的逃兵,另一支則徑直衝向城牆下那些被嚇得魂飛魄散的步軍。
“跑啊!”
不知道是哪個士兵驚恐地大喊了一聲,瞬間點燃了所有人內心的恐懼。
許多士兵像是被抽走了脊梁骨一樣,雙腿發軟,連兵器都顧不得拿,轉身就拚命逃竄。
大長和的軍隊在這一瞬間完全失去了控製,陣型瞬間土崩瓦解,亂作一團。
那些已經成功登上城牆的士兵們開始心慌意亂,士氣就像被戳破的氣球一樣,迅速地跌落穀底。
“殺光他們!”
守城將領見狀,怒不可遏地大吼一聲,揮舞著手中長槍,聲嘶力竭地指揮著士兵們展開反擊。
城頭上的大長和士兵雖然人數眾多,但此刻卻毫無還手之力,隻能在守城士兵的猛烈攻擊下節節敗退。
不過片刻功夫,城頭上便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大長和士兵的屍體,鮮血染紅了城牆。
不少士兵嚇得魂飛魄散,紛紛丟下手中的兵器,跪地求饒。
上千精銳的騎兵對付區區數百名毫無鬥誌的步軍,簡直易如反掌,如砍瓜切菜一般,整個戰鬥異常迅速,還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便以大長和軍隊的慘敗而告終。
往南邊跑的士兵沒跑出多遠,就被周誌安排好的騎兵截住,追擊趙嵯政的那支軍隊很快就追上了騎兵和步軍,刀光劍影中,大長和士兵紛紛倒地。
趙嵯政見局勢已經無法挽迴,連忙拋下手中的兵器,高聲喊道:“我願意投降!”
幾名小首領見狀,也紛紛效仿,毫不猶豫地扔下兵器,表示願意投降。
趙炎一臉鄙夷,高聲喊道:“收兵!”
幾路兵馬陸續解決完戰鬥,趙炎和周誌來到山丘旁向司徒博迴稟。
司徒博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對身旁的周誌說道:“你去城下喊話,讓他們立刻打開城門投降!”
“末將遵命!”
周誌領命後,帶著幾名士兵迅速來到城下,高聲喊道:“我乃大唐飛騎軍定遠將軍!盧鹿和東川兩城已經歸降,你們還不快快打開城門!”
守將陳仁海得到消息後,臉色瞬間變得蒼白,急匆匆地登上城樓,“多謝唐軍搭救之情,但守城乃是陳某的職責所在,未得上官命令,陳某不會開城投降!”
周誌聽了陳仁海的迴答,心中有些惱怒。
“給你半個時辰考慮,若到時還不投降,後果自負!”
說完懶得再與陳仁海多費口舌,轉身便向司徒博迴稟去了。
“將軍,他們似乎沒有那麽容易投降,我們這次並未攜帶攻城武器,是否需要等待後續軍隊抵達後再做打算?”
司徒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將那一兩千俘虜集中起來,他們不是想攻城嗎,讓他們接著打。”
“讓俘虜攻城?這是什麽奇思妙想啊?那剛才為何不等大長和士兵破城之後再出手?”
“嗬嗬,剛才大長和的士兵是為了他們自己而戰,一旦攻破城池必然士氣大振,到時候我們再想對付他們就難了,但現在不同,這些俘虜是為了我們而戰。”
周誌聽後眼睛一亮,“妙啊!無論這場攻城戰的結果如何,對我們都有利,如果失敗了,死的是大長和的人,若是成功了,城池就歸我們所有!”
趙炎卻麵露擔憂之色,“話萬一這些俘虜消極出戰,不肯賣力攻城,那該如何是好?”
“消極?”
司徒博冷笑一聲,“你率兵在後麵督陣,一旦發現有後退者,格殺勿論!”
趙炎領命而去,迅速將一千多大長和俘虜集中起來。
“休息半個時辰,準備繼續攻城!”
趙嵯政一臉詫異,以為自己聽錯了,“既然要攻城,剛才為何又要對付我們?”
“哼!剛才若你們占了城池還會輕易投降嗎?”
“這....”
趙嵯政被噎得說不出話來來。
一名小首領抱怨道:“你們這明擺著是想我們去送死!”
趙炎麵色一沉,“攻城不一定會死,若是不肯,現在就會死!”
在唐軍的威逼下,那些俘虜們終於無法再猶豫,隻得硬著頭皮,如潮水般朝城門湧去。
城樓上的陳仁海看到這一幕,頓時有些懵了,“這……這是什麽情況?唐軍剛剛還幫我們解了圍,怎麽這會兒又用大長和的俘虜來攻城呢?”
“將軍,既然盧鹿和東川已經丟了,我們不如降了吧!將士們堅持不了多久了。”
“不行!唐軍素來狡詐,東川不可能這麽快就陷落,這次過來的隻是一支騎兵,說不定是繞過東川詐我們的。”
“既然唐軍能繞過東川,說明不會有援軍過來了,我們一座孤城,如何守得住?”
陳仁海猶豫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唐軍沒有攻城武器,大長和士兵士氣低落,我們還有勝算,先試一次再說,若真守不住再投降也不遲。”
幾位將領還想出言再勸,城下的俘虜已在趙炎的督陣下接近城門。
“放箭!”
陳仁海緊咬牙關,麵色凝重地喊出了這兩個字。
刹那間,箭雨如蝗蟲過境般密集地傾瀉而下。
被驅趕上戰場的俘虜們根本無處可躲,許多人瞬間中箭倒地,發出一聲聲淒厲的慘叫。
在他們身後,趙炎手持長槍,冷酷地逼迫著他們繼續向前衝鋒,沒有人敢停下腳步。
半個時辰過去,大長和的士兵再次登上了城頭,雙方短兵相接,殺得難解難分。
一名斥候急匆匆跑到了司徒博的麵前,“啟稟將軍,東川有信使前來,自稱李繼瀾。”
司徒博眉頭微微一動,“哦?看來東川已經被我們拿下了,把人帶過來。”
李繼瀾來到司徒博麵前,從懷中掏出一封信,“我奉命前來勸降石城守將!”
司徒博接過信,迅速拆開看了一眼,毫不猶豫地對周誌下達了命令:“鳴金收兵!”
正在城頭激烈廝殺的雙方士兵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撤兵信號,都不禁一愣,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大長和的士兵如蒙大赦,毫不猶豫地撤退,守軍這次沒有趁機追殺。
陳仁海望著退去的敵軍,心中暗自嘀咕:唐軍這是鬧得哪一出?難道東川派援兵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