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衝動的懲罰
王謙連忙開口道:“大將軍,末將並不反對撤離,隻是覺得不戰而走實在太影響士氣,末將願率領兩千騎兵襲擊敵營,如果能夠成功,我們就不必放棄這座經營了數年之久的城池。”
孫將軍冷笑一聲,毫不客氣地譏諷道:“王都尉,你也太不自量力了吧!兩千騎兵去對抗一萬精銳唐軍?這不是以卵擊石?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王謙心中的火氣一下子就被激了起來,正要與孫將軍爭辯,卻被一旁的王宗佶抬手打斷。
“好了!都別吵了!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大家要以大局為重,活著才是最重要的,若想打仗,等我們到了永昌府之後再從長計議。”
見王宗佶主意已定,王謙雖然心中有些不甘,但也隻好忍了下來。
王宗佶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對王謙吩咐道:“你率領一千騎兵出城監視唐軍的動向,防止他們的騎兵提前抵達,千萬不要輕敵,也不要和他們硬碰硬,隻需牽製住對方即可。”
王謙臉上立刻露出了喜色,連忙應道:“末將遵命!”
王宗佶看著王謙,語重心長地叮囑道:“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可莽撞行事,不可與唐軍糾纏。”
“大將軍放心,末將心中有數!”
王謙對於王宗佶的提醒完全不以為意,他帶領騎兵部隊與大長和軍隊交戰了數十次,幾乎從未嚐過失敗的滋味。
在他看來,就算是強大的唐軍也絕對不至於讓他心生畏懼、不敢應戰。
待眾人離去之後,王宗佶忽然叫住了朱厭景,麵色凝重地問道:“關於撤離的事情,是否需要通知一下王宗翰?”
朱厭景稍作思索,緩緩開口道:“屬下認為還是等我們成功撤離之後再告訴他比較妥當,如果他先一步撤離,我們就會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麵。”
王宗佶聽後深以為然,在這種情況下,誰能先一步采取行動,誰就更有可能順利脫身,誰也說不準王宗翰是否也和自己有著同樣的想法。
幾個時辰之後,劉知俊收到了一封來自會川的飛鴿傳書。
他展開信紙,匆匆瀏覽了一遍內容,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冷笑:“嗬嗬!果不其然,陛下的猜測完全正確,這王宗佶果真是個不折不扣的廢物!”
一旁的劉嗣業趕忙湊上前去,好奇地問道:“叔父,到底發生什麽事了?”
“王宗佶打算棄城逃跑!”
劉嗣業一臉驚訝:“什麽?那我們現在要不要立刻出發前去追擊?”
劉知俊擺了擺手,“不必如此匆忙,我們此次出兵的目的本就是奪取這座城池,既然王宗佶主動放棄,我們豈不是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城池收入囊中?如此美事,何樂而不為!”
劉嗣業心中憤憤不平,滿臉不甘地說道:“就這樣讓他逃走了?那我們豈不是又白白錯過了一次立下戰功的機會?”
“你呀,別總是一門心思地想著殺敵立功,隻要能順利攻下城池,那就是大功一件!陛下這樣安排自然有他的深意,千萬不能擅自行動!”
劉嗣業明白其中的道理,於是點頭應道:“侄兒明白了!”
“據情報所言,王宗佶最遲會在後日清晨出城,他還特意派出了一千騎兵在城外警戒,你率領兩千騎兵出發,伺機把這支騎兵解決掉,然後緊跟著王宗佶的大部隊,以襲擾為主,絕對不能讓他們順利離開!”
劉嗣業一聽,頓時喜出望外,興奮地說道:“叔父放心,我一定會讓他們吃盡苦頭!”
太陽逐漸西沉,王謙率領的騎兵隊伍在一座山丘旁邊停下,開始生火做飯。
正當士兵們忙碌著準備晚餐時,一名斥候如疾風般疾馳而來,“啟稟都尉,五裏外發現唐軍騎兵,有一百人左右!”
王謙臉上露出驚喜之色,急忙追問道:“這消息可靠嗎?”
斥候趕忙答道:“屬下不敢靠得太近,隻是在遠處觀察了一炷香的時間,並未發現有任何異常情況,這些應該是唐軍派出的小股探路騎兵。”
王謙略作思考,心中暗忖:“唐軍果然提前出現了,既然隻是小股探路的隊伍,正好是一個立威的機會。”
想到此處,他果斷下令:“周校尉,你帶領一營士兵留在此地看守營地,我親率五百騎兵去消滅這支唐軍。”
周燦心中一緊,麵露擔憂之色,連忙勸道:“都尉,切莫大意!唐軍向來狡詐多端,說不定這是他們設下的陷阱引您上鉤!”
王謙不以為意,自信滿滿地說道:“畏首畏尾怎麽能成就大事?你隻管執行命令,即便對方真有埋伏,以我的本事也能輕易脫身!”
周燦深知王謙的脾氣,知道再怎麽勸阻也無濟於事,隻得無奈地歎息一聲,“都尉萬事小心!切不可追擊太遠!”
“守好營地,飯菜給我留著,不用半個時辰我便能迴來!”
劉嗣業立馬於一座山丘上,望著遠處王謙率兵離開,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傳我軍令,一營截斷敵軍後路,二營三營衝擊敵軍營地,速戰速決!”
命令很快傳達下去,三股騎兵疾馳而出,向著遠處山腳下的營地衝了過去。
周燦正在營中裏焦急等待王謙歸來,突然聽到馬蹄聲如雷。
“怎麽這麽快就返迴了?難道唐軍沒有埋伏?”
一名斥候急匆匆奔來,口中高唿道:“敵襲!唐軍殺過來了!”
周燦心中一驚,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見唐軍騎兵如潮水般湧來。
他急忙大喊:“敵襲!準備迎敵!”
士兵們大多還在吃飯,突遭敵襲,一時陣腳大亂。
二營和三營直接衝入營地,一陣亂砍。
周燦指揮士兵倉促抵抗,但唐軍來勢洶洶,很快就占據了上風,營地裏頓時火光衝天,喊殺聲震耳欲聾。
王謙正帶著五百騎兵追擊那“小股唐軍”,可追了十裏地,唐軍總是保持著百步的距離。
王謙心中暗叫不好,“我們上當了,馬上迴營地!”
沒等他跑出去幾裏地,前麵突然湧出數百氣勢洶洶的騎兵攔住了去路,剛剛一路逃跑的那一小股唐軍騎兵也折返追了上來。
親信一臉焦急,“都尉,我們中了唐軍圈套了!”
王謙悔恨不已,咬牙道:“隨我向南突圍!”
“營地那邊不管了嗎?”
王謙沉著臉道:“營地那邊隻怕兇多吉少了!”
唐軍將領大喊道:“你們被包圍了,下馬投降吧!”
王謙審視著眼前局勢,注意到雙方兵力大致相當,心中頓時湧起一股豪氣。
“真是大言不慚!就憑你們這些人想要攔住我,簡直是癡人說夢!眾將士隨我殺出去!”
為了逃脫生天,王謙麾下的騎兵們個個都像打了雞血一樣,跟隨在王謙身後齊聲呐喊,氣勢如虹。
唐軍將領對他們的突圍行為嗤之以鼻,冷哼一聲後率領唐軍鐵騎迎了上去。
王謙身先士卒,手中的長刀上下翻飛,所過之處不少唐軍騎兵落馬。
唐軍畢竟訓練有素,且早有準備,迅速調整戰術將包圍圈越縮越小,不給王謙任何喘息的機會。
王謙揮舞著長刀左衝右突,試圖殺出一條血路,唐軍騎兵卻源源不斷地圍上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謙漸漸感到力不從心,身邊的騎兵越來越少。
就在他感到絕望的時候,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喊殺聲。
王謙心中一喜,以為是自己的援軍到了,當他看清楚來者麵目時,心中的希望瞬間破滅,那竟然是更多的唐軍騎兵,看來留在營地的幾百騎兵已經兇多吉少了。
麵對如潮水般湧來的唐軍,王謙終於支撐不住,手中的刀也變得越來越沉,一個不留神被唐軍一名將領挑落馬下失去了知覺。
王謙連忙開口道:“大將軍,末將並不反對撤離,隻是覺得不戰而走實在太影響士氣,末將願率領兩千騎兵襲擊敵營,如果能夠成功,我們就不必放棄這座經營了數年之久的城池。”
孫將軍冷笑一聲,毫不客氣地譏諷道:“王都尉,你也太不自量力了吧!兩千騎兵去對抗一萬精銳唐軍?這不是以卵擊石?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王謙心中的火氣一下子就被激了起來,正要與孫將軍爭辯,卻被一旁的王宗佶抬手打斷。
“好了!都別吵了!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大家要以大局為重,活著才是最重要的,若想打仗,等我們到了永昌府之後再從長計議。”
見王宗佶主意已定,王謙雖然心中有些不甘,但也隻好忍了下來。
王宗佶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對王謙吩咐道:“你率領一千騎兵出城監視唐軍的動向,防止他們的騎兵提前抵達,千萬不要輕敵,也不要和他們硬碰硬,隻需牽製住對方即可。”
王謙臉上立刻露出了喜色,連忙應道:“末將遵命!”
王宗佶看著王謙,語重心長地叮囑道:“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可莽撞行事,不可與唐軍糾纏。”
“大將軍放心,末將心中有數!”
王謙對於王宗佶的提醒完全不以為意,他帶領騎兵部隊與大長和軍隊交戰了數十次,幾乎從未嚐過失敗的滋味。
在他看來,就算是強大的唐軍也絕對不至於讓他心生畏懼、不敢應戰。
待眾人離去之後,王宗佶忽然叫住了朱厭景,麵色凝重地問道:“關於撤離的事情,是否需要通知一下王宗翰?”
朱厭景稍作思索,緩緩開口道:“屬下認為還是等我們成功撤離之後再告訴他比較妥當,如果他先一步撤離,我們就會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麵。”
王宗佶聽後深以為然,在這種情況下,誰能先一步采取行動,誰就更有可能順利脫身,誰也說不準王宗翰是否也和自己有著同樣的想法。
幾個時辰之後,劉知俊收到了一封來自會川的飛鴿傳書。
他展開信紙,匆匆瀏覽了一遍內容,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冷笑:“嗬嗬!果不其然,陛下的猜測完全正確,這王宗佶果真是個不折不扣的廢物!”
一旁的劉嗣業趕忙湊上前去,好奇地問道:“叔父,到底發生什麽事了?”
“王宗佶打算棄城逃跑!”
劉嗣業一臉驚訝:“什麽?那我們現在要不要立刻出發前去追擊?”
劉知俊擺了擺手,“不必如此匆忙,我們此次出兵的目的本就是奪取這座城池,既然王宗佶主動放棄,我們豈不是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城池收入囊中?如此美事,何樂而不為!”
劉嗣業心中憤憤不平,滿臉不甘地說道:“就這樣讓他逃走了?那我們豈不是又白白錯過了一次立下戰功的機會?”
“你呀,別總是一門心思地想著殺敵立功,隻要能順利攻下城池,那就是大功一件!陛下這樣安排自然有他的深意,千萬不能擅自行動!”
劉嗣業明白其中的道理,於是點頭應道:“侄兒明白了!”
“據情報所言,王宗佶最遲會在後日清晨出城,他還特意派出了一千騎兵在城外警戒,你率領兩千騎兵出發,伺機把這支騎兵解決掉,然後緊跟著王宗佶的大部隊,以襲擾為主,絕對不能讓他們順利離開!”
劉嗣業一聽,頓時喜出望外,興奮地說道:“叔父放心,我一定會讓他們吃盡苦頭!”
太陽逐漸西沉,王謙率領的騎兵隊伍在一座山丘旁邊停下,開始生火做飯。
正當士兵們忙碌著準備晚餐時,一名斥候如疾風般疾馳而來,“啟稟都尉,五裏外發現唐軍騎兵,有一百人左右!”
王謙臉上露出驚喜之色,急忙追問道:“這消息可靠嗎?”
斥候趕忙答道:“屬下不敢靠得太近,隻是在遠處觀察了一炷香的時間,並未發現有任何異常情況,這些應該是唐軍派出的小股探路騎兵。”
王謙略作思考,心中暗忖:“唐軍果然提前出現了,既然隻是小股探路的隊伍,正好是一個立威的機會。”
想到此處,他果斷下令:“周校尉,你帶領一營士兵留在此地看守營地,我親率五百騎兵去消滅這支唐軍。”
周燦心中一緊,麵露擔憂之色,連忙勸道:“都尉,切莫大意!唐軍向來狡詐多端,說不定這是他們設下的陷阱引您上鉤!”
王謙不以為意,自信滿滿地說道:“畏首畏尾怎麽能成就大事?你隻管執行命令,即便對方真有埋伏,以我的本事也能輕易脫身!”
周燦深知王謙的脾氣,知道再怎麽勸阻也無濟於事,隻得無奈地歎息一聲,“都尉萬事小心!切不可追擊太遠!”
“守好營地,飯菜給我留著,不用半個時辰我便能迴來!”
劉嗣業立馬於一座山丘上,望著遠處王謙率兵離開,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傳我軍令,一營截斷敵軍後路,二營三營衝擊敵軍營地,速戰速決!”
命令很快傳達下去,三股騎兵疾馳而出,向著遠處山腳下的營地衝了過去。
周燦正在營中裏焦急等待王謙歸來,突然聽到馬蹄聲如雷。
“怎麽這麽快就返迴了?難道唐軍沒有埋伏?”
一名斥候急匆匆奔來,口中高唿道:“敵襲!唐軍殺過來了!”
周燦心中一驚,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見唐軍騎兵如潮水般湧來。
他急忙大喊:“敵襲!準備迎敵!”
士兵們大多還在吃飯,突遭敵襲,一時陣腳大亂。
二營和三營直接衝入營地,一陣亂砍。
周燦指揮士兵倉促抵抗,但唐軍來勢洶洶,很快就占據了上風,營地裏頓時火光衝天,喊殺聲震耳欲聾。
王謙正帶著五百騎兵追擊那“小股唐軍”,可追了十裏地,唐軍總是保持著百步的距離。
王謙心中暗叫不好,“我們上當了,馬上迴營地!”
沒等他跑出去幾裏地,前麵突然湧出數百氣勢洶洶的騎兵攔住了去路,剛剛一路逃跑的那一小股唐軍騎兵也折返追了上來。
親信一臉焦急,“都尉,我們中了唐軍圈套了!”
王謙悔恨不已,咬牙道:“隨我向南突圍!”
“營地那邊不管了嗎?”
王謙沉著臉道:“營地那邊隻怕兇多吉少了!”
唐軍將領大喊道:“你們被包圍了,下馬投降吧!”
王謙審視著眼前局勢,注意到雙方兵力大致相當,心中頓時湧起一股豪氣。
“真是大言不慚!就憑你們這些人想要攔住我,簡直是癡人說夢!眾將士隨我殺出去!”
為了逃脫生天,王謙麾下的騎兵們個個都像打了雞血一樣,跟隨在王謙身後齊聲呐喊,氣勢如虹。
唐軍將領對他們的突圍行為嗤之以鼻,冷哼一聲後率領唐軍鐵騎迎了上去。
王謙身先士卒,手中的長刀上下翻飛,所過之處不少唐軍騎兵落馬。
唐軍畢竟訓練有素,且早有準備,迅速調整戰術將包圍圈越縮越小,不給王謙任何喘息的機會。
王謙揮舞著長刀左衝右突,試圖殺出一條血路,唐軍騎兵卻源源不斷地圍上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謙漸漸感到力不從心,身邊的騎兵越來越少。
就在他感到絕望的時候,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喊殺聲。
王謙心中一喜,以為是自己的援軍到了,當他看清楚來者麵目時,心中的希望瞬間破滅,那竟然是更多的唐軍騎兵,看來留在營地的幾百騎兵已經兇多吉少了。
麵對如潮水般湧來的唐軍,王謙終於支撐不住,手中的刀也變得越來越沉,一個不留神被唐軍一名將領挑落馬下失去了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