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郡,南鄭城。
劉璋還在成都準備稱王典禮,而割據漢中的張魯,已在漢中稱王。
張魯這個人,雖然是靠其母傍上劉焉的老鳥才發家的,但張魯能力還是有的,短短幾年時間,就牢牢掌控了漢中全境,在漢中實現了政教合一。
深秋的陽光,灑在這座秦嶺腳下的古城上,城牆上新漆的朱紅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街道上人頭攢動,五鬥米教的信徒手持桃木符籙,口中誦念著“大道無形,生育天地”的經文。
今日不同尋常,城中處處張燈結彩,家家戶戶門前都懸掛著繪有八卦圖案的青色旗幟。
郡守府…不,現在應該稱之為漢寧王宮了。
門前,兩列身著玄色鎧甲的衛兵持戟而立。
他們胸前的護心鏡擦得鋥亮,映照著往來官員們喜氣洋洋的麵容。
府內,工匠們連夜趕製的蟠龍柱剛剛立起,雖然雕工略顯粗糙,但那盤旋而上的龍形已足夠彰顯此地主人的新身份。
“吉時已到——”
隨著禮官一聲長喝,頓時鼓樂齊鳴。
身著絳紗王袍的張魯,緩步登上新搭建的高台;他頭戴九旒冕冠,腰間玉帶上的每一塊玉片都經過五鬥米教法師的祝禱。
台下,漢中各級官員按官階排列,最前排是張魯的心腹大將楊昂、楊任等人,他們鎧甲外披著嶄新的錦袍,臉上寫滿了與有榮焉的喜悅。
“臣等恭賀漢寧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山唿聲中,張魯微微抬手,冕冠上的玉串輕輕晃動,他的目光掃過台下眾人,在功曹閻圃那張平靜得過分的臉上稍作停留,隨即示意禮官宣讀封王詔書:
“皇帝詔曰:漢中張魯,鎮守西陲,教化百姓......
…….今特封為漢寧王,欽此!”
當禮官將一封長長的封王詔書宣讀完後,張魯嘴角微微上揚。
這一刻,他等了太久。
這些年,很多人暗地裏笑他,是母親傍上劉焉,才讓他有了統禦漢中的資格。
但今天,他要讓天下人知道,沒有劉焉,他一樣能主宰漢中。
“眾卿平身。”
張魯聲音洪亮,“今日孤王登位,當與諸位共享榮華!”
隨著一道道封賞令頒布,堂上氣氛愈發熱烈…..
楊昂受封鎮國將軍,楊任為鎮軍將軍,就連一向低調的閻圃也被加封為光祿大夫。
侍從們端上美酒佳肴,樂師奏起新編的《漢寧王破陣樂》。
然而在這片歡騰中,閻圃獨自站在角落,輕輕搖晃著酒杯。
酒液中倒映出他緊鎖的眉頭,他不禁想起去年那出鬧劇…..
去年,張魯指使親信弄了一出挖到玉印的把戲,欲效仿袁紹、呂布等人稱王。
當時他連忙勸阻張魯,說天下雖有袁、呂等人稱王,但實力比袁、呂更強大的趙雲,都沒有狂妄到稱王,主公你怎麽能如此呢?
當時,張魯無法反駁,才按下了稱王之心。
而今,趙雲稱帝了,兗州朝廷也送來了封王詔書,他再也勸不住張魯了。
“閻卿為何獨飲?”
張魯不知何時走到閻圃身旁,冕冠上的玉串在燭光下泛著冷冽的光。
閻圃連忙躬身:“臣在思索如何完善戶籍製度,以便為王上籌措更多軍糧。“
張魯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今日不談政務!來,與孤共飲此杯!”
閻圃舉杯一飲而盡,喉間的灼熱卻驅不散心中的寒意。
他望著張魯意氣風發的背影,不禁暗歎:人貴自知,而主公已迷失了!”
---
涼州隴西,狄道城。
與漢中喜慶氣氛截然不同,這裏的官署內彌漫著令人窒息的壓抑。
安狄將軍馬騰背對大門而立,粗糙的大手摩挲著案幾上那卷燙金詔書。
詔書上“封馬騰為隴王“幾個大字在油燈下閃閃發光,卻照不亮他陰鬱的麵容。
“父親!”
伴隨著一聲清亮的唿喊,官署大門被猛地推開。
一名白袍銀甲的少年將軍大步而入,鎧甲上的鱗片隨著他的動作嘩嘩作響。
他摘下頭盔,露出一張棱角分明的年輕麵孔,劍眉下的雙眼,好似燃燒著炙熱的火焰。
“父親,金城那邊傳來消息,韓遂已應詔稱王了,你還在猶豫什麽?”
馬騰緩緩轉過身來,這位常年征戰的老將身材魁梧,臉上刀刻般的皺紋裏藏著無數沙場記憶。
他盯著兒子年輕氣盛的臉龐,沉聲道:“你以為稱王是兒戲嗎?一旦接下這詔書,就等於向天下宣告我們與趙雲為敵!”
“那又如何?”馬超一拳砸在案幾上,震得茶盞叮當作響。
馬騰怒氣頓生:“去年,呂布就能把我們逼入絕境,而呂布這樣兇猛的人,最後都死在了趙雲手裏。由此可見,趙雲比呂布更可怕!”
馬超極為不屑,“父親何時變得如此怯懦?當年你單槍匹馬在西涼闖出一片天地的氣魄去哪了?”
說著,馬超拔出佩劍,劍鋒在燈光下泛著寒芒,“父親,給我一萬鐵騎,我定讓趙雲嚐嚐我西涼男兒的厲害!“
“放肆!”
馬騰怒喝一聲,須發皆張,“你可知趙雲麾下白袍軍有多強?呂布的並州狼騎在他們麵前都不堪一擊!”
“如今,我們好不容易在隴西站穩腳跟,豈能因一時意氣毀於一旦?“
馬超冷笑:“父親若不敢稱王,那就由我來!“
說罷,馬超轉身就走。
“站住!”馬騰厲聲喝道,“你又要去做什麽?”
馬超在門口迴頭,年輕的臉龐上寫滿桀驁:“我已派人向偽明下戰書。不管父親稱不稱王,來年我都要討伐趙賊,好讓天下人知曉,我馬孟起的厲害!”
“逆子!”
馬騰抓起案上硯台擲去,硯台砸在門框上碎成數塊,墨汁飛濺如血,他沒想到這逆子已去招惹趙雲了。
而馬超,早已大步離去,白袍在走廊盡頭一閃而逝。
馬騰頹然坐迴席上,粗糙的手指撫過詔書上“隴王”二字。
造反這麽多年,他何嚐不想稱王?
當年在羌地浴血奮戰時,他就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像先祖馬援那樣封侯拜將。
如今,王位唾手可得,他卻猶豫了。
窗外,狄道城的黃昏格外漫長…..
馬騰望著天邊如血的晚霞,仿佛看到了即將席卷西北的戰火......
劉璋還在成都準備稱王典禮,而割據漢中的張魯,已在漢中稱王。
張魯這個人,雖然是靠其母傍上劉焉的老鳥才發家的,但張魯能力還是有的,短短幾年時間,就牢牢掌控了漢中全境,在漢中實現了政教合一。
深秋的陽光,灑在這座秦嶺腳下的古城上,城牆上新漆的朱紅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街道上人頭攢動,五鬥米教的信徒手持桃木符籙,口中誦念著“大道無形,生育天地”的經文。
今日不同尋常,城中處處張燈結彩,家家戶戶門前都懸掛著繪有八卦圖案的青色旗幟。
郡守府…不,現在應該稱之為漢寧王宮了。
門前,兩列身著玄色鎧甲的衛兵持戟而立。
他們胸前的護心鏡擦得鋥亮,映照著往來官員們喜氣洋洋的麵容。
府內,工匠們連夜趕製的蟠龍柱剛剛立起,雖然雕工略顯粗糙,但那盤旋而上的龍形已足夠彰顯此地主人的新身份。
“吉時已到——”
隨著禮官一聲長喝,頓時鼓樂齊鳴。
身著絳紗王袍的張魯,緩步登上新搭建的高台;他頭戴九旒冕冠,腰間玉帶上的每一塊玉片都經過五鬥米教法師的祝禱。
台下,漢中各級官員按官階排列,最前排是張魯的心腹大將楊昂、楊任等人,他們鎧甲外披著嶄新的錦袍,臉上寫滿了與有榮焉的喜悅。
“臣等恭賀漢寧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山唿聲中,張魯微微抬手,冕冠上的玉串輕輕晃動,他的目光掃過台下眾人,在功曹閻圃那張平靜得過分的臉上稍作停留,隨即示意禮官宣讀封王詔書:
“皇帝詔曰:漢中張魯,鎮守西陲,教化百姓......
…….今特封為漢寧王,欽此!”
當禮官將一封長長的封王詔書宣讀完後,張魯嘴角微微上揚。
這一刻,他等了太久。
這些年,很多人暗地裏笑他,是母親傍上劉焉,才讓他有了統禦漢中的資格。
但今天,他要讓天下人知道,沒有劉焉,他一樣能主宰漢中。
“眾卿平身。”
張魯聲音洪亮,“今日孤王登位,當與諸位共享榮華!”
隨著一道道封賞令頒布,堂上氣氛愈發熱烈…..
楊昂受封鎮國將軍,楊任為鎮軍將軍,就連一向低調的閻圃也被加封為光祿大夫。
侍從們端上美酒佳肴,樂師奏起新編的《漢寧王破陣樂》。
然而在這片歡騰中,閻圃獨自站在角落,輕輕搖晃著酒杯。
酒液中倒映出他緊鎖的眉頭,他不禁想起去年那出鬧劇…..
去年,張魯指使親信弄了一出挖到玉印的把戲,欲效仿袁紹、呂布等人稱王。
當時他連忙勸阻張魯,說天下雖有袁、呂等人稱王,但實力比袁、呂更強大的趙雲,都沒有狂妄到稱王,主公你怎麽能如此呢?
當時,張魯無法反駁,才按下了稱王之心。
而今,趙雲稱帝了,兗州朝廷也送來了封王詔書,他再也勸不住張魯了。
“閻卿為何獨飲?”
張魯不知何時走到閻圃身旁,冕冠上的玉串在燭光下泛著冷冽的光。
閻圃連忙躬身:“臣在思索如何完善戶籍製度,以便為王上籌措更多軍糧。“
張魯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今日不談政務!來,與孤共飲此杯!”
閻圃舉杯一飲而盡,喉間的灼熱卻驅不散心中的寒意。
他望著張魯意氣風發的背影,不禁暗歎:人貴自知,而主公已迷失了!”
---
涼州隴西,狄道城。
與漢中喜慶氣氛截然不同,這裏的官署內彌漫著令人窒息的壓抑。
安狄將軍馬騰背對大門而立,粗糙的大手摩挲著案幾上那卷燙金詔書。
詔書上“封馬騰為隴王“幾個大字在油燈下閃閃發光,卻照不亮他陰鬱的麵容。
“父親!”
伴隨著一聲清亮的唿喊,官署大門被猛地推開。
一名白袍銀甲的少年將軍大步而入,鎧甲上的鱗片隨著他的動作嘩嘩作響。
他摘下頭盔,露出一張棱角分明的年輕麵孔,劍眉下的雙眼,好似燃燒著炙熱的火焰。
“父親,金城那邊傳來消息,韓遂已應詔稱王了,你還在猶豫什麽?”
馬騰緩緩轉過身來,這位常年征戰的老將身材魁梧,臉上刀刻般的皺紋裏藏著無數沙場記憶。
他盯著兒子年輕氣盛的臉龐,沉聲道:“你以為稱王是兒戲嗎?一旦接下這詔書,就等於向天下宣告我們與趙雲為敵!”
“那又如何?”馬超一拳砸在案幾上,震得茶盞叮當作響。
馬騰怒氣頓生:“去年,呂布就能把我們逼入絕境,而呂布這樣兇猛的人,最後都死在了趙雲手裏。由此可見,趙雲比呂布更可怕!”
馬超極為不屑,“父親何時變得如此怯懦?當年你單槍匹馬在西涼闖出一片天地的氣魄去哪了?”
說著,馬超拔出佩劍,劍鋒在燈光下泛著寒芒,“父親,給我一萬鐵騎,我定讓趙雲嚐嚐我西涼男兒的厲害!“
“放肆!”
馬騰怒喝一聲,須發皆張,“你可知趙雲麾下白袍軍有多強?呂布的並州狼騎在他們麵前都不堪一擊!”
“如今,我們好不容易在隴西站穩腳跟,豈能因一時意氣毀於一旦?“
馬超冷笑:“父親若不敢稱王,那就由我來!“
說罷,馬超轉身就走。
“站住!”馬騰厲聲喝道,“你又要去做什麽?”
馬超在門口迴頭,年輕的臉龐上寫滿桀驁:“我已派人向偽明下戰書。不管父親稱不稱王,來年我都要討伐趙賊,好讓天下人知曉,我馬孟起的厲害!”
“逆子!”
馬騰抓起案上硯台擲去,硯台砸在門框上碎成數塊,墨汁飛濺如血,他沒想到這逆子已去招惹趙雲了。
而馬超,早已大步離去,白袍在走廊盡頭一閃而逝。
馬騰頹然坐迴席上,粗糙的手指撫過詔書上“隴王”二字。
造反這麽多年,他何嚐不想稱王?
當年在羌地浴血奮戰時,他就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像先祖馬援那樣封侯拜將。
如今,王位唾手可得,他卻猶豫了。
窗外,狄道城的黃昏格外漫長…..
馬騰望著天邊如血的晚霞,仿佛看到了即將席卷西北的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