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京兆尹。
渭水兩岸的蘆葦,褪去了青翠,染上了一層枯黃,在蕭瑟的秋風中瑟瑟搖曳。
渾濁的河水,裹挾著枯枝敗葉,嗚咽著向東流去…..
長安城頭的秦字大旗,在凜冽西風中獵獵作響,旗角撕裂的聲響,如同垂死巨獸的喘息。
京兆尹府內,青銅燭台上的火光忽明忽暗;司馬防枯瘦的手指顫抖著展開那道燙金詔書,絹帛上“雍王”二字在燭光下泛著詭異的血色。
半個月前,曹操使者送來的這道敕封,本該是司馬家百年難遇的榮耀,此刻卻像塊燒紅的烙鐵灼燒著他的掌心。
“父親,這是趙雲派人送來的。”
司馬懿的聲音從陰影處傳來,青白的麵容在燭光映照下如同戴了張玉雕麵具。他手中捧著個黑漆木匣,匣角滲出的暗紅液體在地磚上洇開點點紅梅。
司馬防突然劇烈咳嗽起來,喉間湧上的腥甜讓他想起二十年前在洛陽刑場看到的場景。
那時,他還是個意氣風發的青年,看著宦官們的頭顱像熟透的果子般滾落。
而現在,他分明聞到了同樣的死亡氣息。
“打開吧。”
司馬防嘶啞的嗓音裏帶著垂死野獸般的喘息,每一個字都像是從肺腑深處擠出來的
當木匣掀開的瞬間,司馬懿的瞳孔驟然收縮。醃漬的鹽粒間,那條慘白的人腿像截枯朽的樹幹橫陳其中。
大腿內側那塊暗紅斑記刺得他眼前發黑,那是長兄司馬朗出生時就有的胎記,當年接生的穩婆曾說這是“朱砂痣”,主大貴之相。
“朗兒啊~!”
司馬防的哀嚎撕破了夜的寂靜,他枯枝般的手指撫過那道胎記,鹽粒簌簌落下如同淚滴….
司馬防腦中不禁浮現光和初年,年幼的司馬朗在庭院裏背誦《孝經》的模樣,那時春光正好,梨花落滿少年的肩頭。
陰影中的司馬懿攥緊了袖中的《陰符經》。竹簡的棱角深深硌入掌心,這痛楚讓他保持著可怕的清醒。
“明日...明日就派人去華陰...”
司馬防的嘴唇哆嗦著,渾濁的淚水流過溝壑縱橫的麵頰,在下巴匯聚成珠,“向明國...遞降表...”
司馬懿的喉結上下滾動,欲言又止….案幾上的燭火,突然爆了個燈花,將他修長的影子投在牆上,像柄出鞘的利劍。
他不禁想起李儒曾說過的話:這世上最毒的招術,不是屠龍術,而是攻心局。趙雲這一手,當真是誅心之極。
“父親三思。”
司馬懿突然撲通一聲跪地,“如今曹操已糾集各地諸侯…”
“混賬,你就如此冷血嗎?”
司馬防突然暴起,案上茶盞被掃落在地,碎瓷片飛濺到司馬懿腳邊,有幾片甚至劃破了他的衣袍,“趙雲捏著你七個兄弟的性命啊!”
司馬防的聲音因憤怒而顫抖,“還有…你的母親!她最疼的就是你啊!”
司馬懿渾身一震,他閉上眼睛,記憶中母親梳著墮馬髻的身影漸漸清晰…她總愛用帶著並州口音的腔調喚他“二郎”,那雙溫暖的手曾無數次撫過他幼時的額頭。
而現在,自己的母親就捏在趙雲手裏,這一次送來兄長的一條腿,下一次,會不會就是母親的頭顱?
“你還有什麽要說?”
司馬防怒目微闔,胸口劇烈起伏著,像隻受傷的老獸。
“若沒有,就退下!”
“孩兒告退!”
司馬懿深吐一口氣,他雖不願投降,但他不能背上不顧生母死活,不顧兄弟死活的不孝不義之名。
室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連燭火都停止了跳動。
邁出房門的一瞬間,秋夜的寒風撲麵而來,吹散了司馬懿心中鬱結。
他忽然想起少時讀過的《韓非子》——“夫龍之為蟲也,可擾狎而騎也”。
可見,即便是條龍,終究也要先低下高傲的頭顱。
……
五日後。
華陰城頭的“秦”字旗,在蕭瑟秋風中緩緩降落…..旗杆摩擦發出的吱呀聲,宛若垂死者的歎息。
城下,司馬父子身著素服,向大司馬賈詡上交關中印綏,正式向明國投降。
而公交車張寧,這個見風使舵的投機者,自然不願跟著失勢的司馬防。
當夜,張寧帶著手下黑山賊將趁著月色西遁涼州,馬蹄聲在寂靜的夜裏格外清晰……
然而,張寧這樣的小角色,很難引起賈詡的注意。
此刻,這位明國大司馬正站在華陰城頭,展目關中大地。
隨即,之前屯駐河東的兩萬白袍軍,在賈詡一聲令下,浩浩蕩蕩進駐關中….
….
數日後。
關中,陳倉。
賈詡接手京兆尹長安後,馬不停蹄趕來了陳倉這座軍事重鎮。
秋日的陽光照在城牆上,將夯土染得金黃,但這份溫暖卻驅散不了空氣中彌漫的肅殺之氣。
陳倉位於關中平原西端,坐落在渭水與秦嶺之間,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城牆上的每一塊磚石都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戰事,比如漢初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奇謀,就曾在這裏上演。
另外正史上,曹操占據關中後,討伐張魯也是從此地出兵。
而史上諸葛亮北伐一輩子,也未能攻克這座堅城。
如今,鎮守在此的秦軍大將是宋憲,一個滿臉風霜的老行伍。
同時,之前在河東高平關外吃了大敗仗的侯成,也在這裏。
自從二人得知呂布被趙雲截殺於魯陽的消息後,二人雖有點難以接受,但二人更關心自己的未來。
數日前,二人甚至密謀起兵除掉司馬父子,以此向趙雲投誠。
但後來聽聞司馬父子已準備投降,二人才按下了起兵的念頭。
這天清晨,宋憲、侯成二將早早就在陳倉西門外等候,因為二人已得到明國大司馬賈詡將至的消息。
不久後,遠處官道上出現了一支白袍黑甲的大軍。
大軍中,招展的旌旗,在朝陽下熠熠生輝,肅殺浩蕩。
當先一人,身著紫袍,麵容沉靜,正是明國大司馬賈詡。
賈詡這個大司馬官職,屬於在外臨時職務,在關中有臨機專斷之權,但迴朝後就會卸任。
此行跟在賈詡身邊的大將是郝昭,在趙雲稱帝前,郝昭的官職是陽平都尉,駐守在黃河北岸魏郡一線。
如今,趙雲已經稱帝,郝昭自然也升官了,受封從三品安西將軍,鑿鄉侯,調任關中。
“降將宋憲、侯成,恭迎天軍!”
待賈詡、郝昭領著一萬白袍軍來到陳倉城外,宋憲侯成二人領著一眾部下趨身上前。
見宋憲侯成皆已卸甲,賈詡頗為滿意,虛手相扶:
“二位將軍請起,我離開邯鄲時,陛下就特別交待,二位將軍乃陛下舊友!”
一聽此言,宋憲侯成二人頓覺投對了人,欣喜道:“每每想起當年,我等跟隨陛下馬踏彈漢山,痛飲廣武,是何等暢快!”
賈詡眼中閃過一絲不可察覺的譏諷,剛才他那句話,不過是客套話,沒想到這兩貨還直接蹭上了,跟陛下攀舊情。
隨即,宋憲侯成二人將白袍軍迎入城中,並一五一十向賈詡匯陳倉的情況。
如今,宋憲手中有兩萬兵馬,不過分散在西麵散關,北麵番須口,以及南麵褒斜道北口,所以陳倉城中隻有五千兵卒。
聽後,賈詡點了點頭,目光投向身旁一身明光鎧,威風凜凜的大將郝昭。
郝昭會意,取出錦盒裏的聖旨遞給賈詡。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天授,以啟明運,雲中宋憲、定襄侯成,驍勇果敢,衛邊護民,忠勇可嘉,今特封宋憲,為從四品安眾將軍,特封侯成,為從四品安夷將軍,另,陳倉眾將士,皆有封賞!”
“謝吾皇聖恩!”
宋憲侯成二人雖不知道從四品是多大的官,但聽有將軍稱號,連忙叩首謝恩。
“二位將軍,陛下交代,請二位將軍收到聖旨後,啟程邯鄲,陛下另有重用!”
賈詡將聖旨交給二人;陳倉這樣的重地,自然不會繼續交到兩個降將手上。
所以,在賈詡來關中受降前就有了安排,以後郝昭坐鎮陳倉,節製此地兩萬多降兵,以及來此的一萬白袍軍。
就在交接儀式即將結束時,官署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和鎧甲碰撞的聲響。
“報~”
轉眼間,一名風塵仆仆的赤衣黑甲軍士疾步奔入,單膝跪地時膝蓋重重砸在地上。他手中捧著的戰書,在空氣中微微顫動。
“啟稟將軍,隴西馬騰派人送戰書至番須口,大罵趙…..”
報信甲士口快,差點就直唿趙雲名諱,來了一個急刹改口,“馬騰大罵大明陛下!”
廳內頓時一片死寂,連唿吸聲都清晰可聞!
賈詡眯起眼睛,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印綏,暗道:馬壽成也這麽狂了嗎?
渭水兩岸的蘆葦,褪去了青翠,染上了一層枯黃,在蕭瑟的秋風中瑟瑟搖曳。
渾濁的河水,裹挾著枯枝敗葉,嗚咽著向東流去…..
長安城頭的秦字大旗,在凜冽西風中獵獵作響,旗角撕裂的聲響,如同垂死巨獸的喘息。
京兆尹府內,青銅燭台上的火光忽明忽暗;司馬防枯瘦的手指顫抖著展開那道燙金詔書,絹帛上“雍王”二字在燭光下泛著詭異的血色。
半個月前,曹操使者送來的這道敕封,本該是司馬家百年難遇的榮耀,此刻卻像塊燒紅的烙鐵灼燒著他的掌心。
“父親,這是趙雲派人送來的。”
司馬懿的聲音從陰影處傳來,青白的麵容在燭光映照下如同戴了張玉雕麵具。他手中捧著個黑漆木匣,匣角滲出的暗紅液體在地磚上洇開點點紅梅。
司馬防突然劇烈咳嗽起來,喉間湧上的腥甜讓他想起二十年前在洛陽刑場看到的場景。
那時,他還是個意氣風發的青年,看著宦官們的頭顱像熟透的果子般滾落。
而現在,他分明聞到了同樣的死亡氣息。
“打開吧。”
司馬防嘶啞的嗓音裏帶著垂死野獸般的喘息,每一個字都像是從肺腑深處擠出來的
當木匣掀開的瞬間,司馬懿的瞳孔驟然收縮。醃漬的鹽粒間,那條慘白的人腿像截枯朽的樹幹橫陳其中。
大腿內側那塊暗紅斑記刺得他眼前發黑,那是長兄司馬朗出生時就有的胎記,當年接生的穩婆曾說這是“朱砂痣”,主大貴之相。
“朗兒啊~!”
司馬防的哀嚎撕破了夜的寂靜,他枯枝般的手指撫過那道胎記,鹽粒簌簌落下如同淚滴….
司馬防腦中不禁浮現光和初年,年幼的司馬朗在庭院裏背誦《孝經》的模樣,那時春光正好,梨花落滿少年的肩頭。
陰影中的司馬懿攥緊了袖中的《陰符經》。竹簡的棱角深深硌入掌心,這痛楚讓他保持著可怕的清醒。
“明日...明日就派人去華陰...”
司馬防的嘴唇哆嗦著,渾濁的淚水流過溝壑縱橫的麵頰,在下巴匯聚成珠,“向明國...遞降表...”
司馬懿的喉結上下滾動,欲言又止….案幾上的燭火,突然爆了個燈花,將他修長的影子投在牆上,像柄出鞘的利劍。
他不禁想起李儒曾說過的話:這世上最毒的招術,不是屠龍術,而是攻心局。趙雲這一手,當真是誅心之極。
“父親三思。”
司馬懿突然撲通一聲跪地,“如今曹操已糾集各地諸侯…”
“混賬,你就如此冷血嗎?”
司馬防突然暴起,案上茶盞被掃落在地,碎瓷片飛濺到司馬懿腳邊,有幾片甚至劃破了他的衣袍,“趙雲捏著你七個兄弟的性命啊!”
司馬防的聲音因憤怒而顫抖,“還有…你的母親!她最疼的就是你啊!”
司馬懿渾身一震,他閉上眼睛,記憶中母親梳著墮馬髻的身影漸漸清晰…她總愛用帶著並州口音的腔調喚他“二郎”,那雙溫暖的手曾無數次撫過他幼時的額頭。
而現在,自己的母親就捏在趙雲手裏,這一次送來兄長的一條腿,下一次,會不會就是母親的頭顱?
“你還有什麽要說?”
司馬防怒目微闔,胸口劇烈起伏著,像隻受傷的老獸。
“若沒有,就退下!”
“孩兒告退!”
司馬懿深吐一口氣,他雖不願投降,但他不能背上不顧生母死活,不顧兄弟死活的不孝不義之名。
室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連燭火都停止了跳動。
邁出房門的一瞬間,秋夜的寒風撲麵而來,吹散了司馬懿心中鬱結。
他忽然想起少時讀過的《韓非子》——“夫龍之為蟲也,可擾狎而騎也”。
可見,即便是條龍,終究也要先低下高傲的頭顱。
……
五日後。
華陰城頭的“秦”字旗,在蕭瑟秋風中緩緩降落…..旗杆摩擦發出的吱呀聲,宛若垂死者的歎息。
城下,司馬父子身著素服,向大司馬賈詡上交關中印綏,正式向明國投降。
而公交車張寧,這個見風使舵的投機者,自然不願跟著失勢的司馬防。
當夜,張寧帶著手下黑山賊將趁著月色西遁涼州,馬蹄聲在寂靜的夜裏格外清晰……
然而,張寧這樣的小角色,很難引起賈詡的注意。
此刻,這位明國大司馬正站在華陰城頭,展目關中大地。
隨即,之前屯駐河東的兩萬白袍軍,在賈詡一聲令下,浩浩蕩蕩進駐關中….
….
數日後。
關中,陳倉。
賈詡接手京兆尹長安後,馬不停蹄趕來了陳倉這座軍事重鎮。
秋日的陽光照在城牆上,將夯土染得金黃,但這份溫暖卻驅散不了空氣中彌漫的肅殺之氣。
陳倉位於關中平原西端,坐落在渭水與秦嶺之間,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城牆上的每一塊磚石都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戰事,比如漢初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奇謀,就曾在這裏上演。
另外正史上,曹操占據關中後,討伐張魯也是從此地出兵。
而史上諸葛亮北伐一輩子,也未能攻克這座堅城。
如今,鎮守在此的秦軍大將是宋憲,一個滿臉風霜的老行伍。
同時,之前在河東高平關外吃了大敗仗的侯成,也在這裏。
自從二人得知呂布被趙雲截殺於魯陽的消息後,二人雖有點難以接受,但二人更關心自己的未來。
數日前,二人甚至密謀起兵除掉司馬父子,以此向趙雲投誠。
但後來聽聞司馬父子已準備投降,二人才按下了起兵的念頭。
這天清晨,宋憲、侯成二將早早就在陳倉西門外等候,因為二人已得到明國大司馬賈詡將至的消息。
不久後,遠處官道上出現了一支白袍黑甲的大軍。
大軍中,招展的旌旗,在朝陽下熠熠生輝,肅殺浩蕩。
當先一人,身著紫袍,麵容沉靜,正是明國大司馬賈詡。
賈詡這個大司馬官職,屬於在外臨時職務,在關中有臨機專斷之權,但迴朝後就會卸任。
此行跟在賈詡身邊的大將是郝昭,在趙雲稱帝前,郝昭的官職是陽平都尉,駐守在黃河北岸魏郡一線。
如今,趙雲已經稱帝,郝昭自然也升官了,受封從三品安西將軍,鑿鄉侯,調任關中。
“降將宋憲、侯成,恭迎天軍!”
待賈詡、郝昭領著一萬白袍軍來到陳倉城外,宋憲侯成二人領著一眾部下趨身上前。
見宋憲侯成皆已卸甲,賈詡頗為滿意,虛手相扶:
“二位將軍請起,我離開邯鄲時,陛下就特別交待,二位將軍乃陛下舊友!”
一聽此言,宋憲侯成二人頓覺投對了人,欣喜道:“每每想起當年,我等跟隨陛下馬踏彈漢山,痛飲廣武,是何等暢快!”
賈詡眼中閃過一絲不可察覺的譏諷,剛才他那句話,不過是客套話,沒想到這兩貨還直接蹭上了,跟陛下攀舊情。
隨即,宋憲侯成二人將白袍軍迎入城中,並一五一十向賈詡匯陳倉的情況。
如今,宋憲手中有兩萬兵馬,不過分散在西麵散關,北麵番須口,以及南麵褒斜道北口,所以陳倉城中隻有五千兵卒。
聽後,賈詡點了點頭,目光投向身旁一身明光鎧,威風凜凜的大將郝昭。
郝昭會意,取出錦盒裏的聖旨遞給賈詡。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天授,以啟明運,雲中宋憲、定襄侯成,驍勇果敢,衛邊護民,忠勇可嘉,今特封宋憲,為從四品安眾將軍,特封侯成,為從四品安夷將軍,另,陳倉眾將士,皆有封賞!”
“謝吾皇聖恩!”
宋憲侯成二人雖不知道從四品是多大的官,但聽有將軍稱號,連忙叩首謝恩。
“二位將軍,陛下交代,請二位將軍收到聖旨後,啟程邯鄲,陛下另有重用!”
賈詡將聖旨交給二人;陳倉這樣的重地,自然不會繼續交到兩個降將手上。
所以,在賈詡來關中受降前就有了安排,以後郝昭坐鎮陳倉,節製此地兩萬多降兵,以及來此的一萬白袍軍。
就在交接儀式即將結束時,官署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和鎧甲碰撞的聲響。
“報~”
轉眼間,一名風塵仆仆的赤衣黑甲軍士疾步奔入,單膝跪地時膝蓋重重砸在地上。他手中捧著的戰書,在空氣中微微顫動。
“啟稟將軍,隴西馬騰派人送戰書至番須口,大罵趙…..”
報信甲士口快,差點就直唿趙雲名諱,來了一個急刹改口,“馬騰大罵大明陛下!”
廳內頓時一片死寂,連唿吸聲都清晰可聞!
賈詡眯起眼睛,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印綏,暗道:馬壽成也這麽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