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謀略草原!
朱標這一次很是認真,也很是投入,以至於親自來抓這件事。
在朱標看來,這將是自己參政以來,信訪司之後的第二件大事。
成了,說明自己多年所學能夠致用。
敗了,說明自己的學問與智慧還不夠,能力還不足,還需要更多修習、沉澱與曆練。
格物學院主張檢驗一個人是不是有真本事,不是憑幾場考試的結果,而是實幹中能不能做事,能不能做成事。
隻不過這件事,不同其他。
尋常人想運作都不能運作,即便是朱標親自布局,那也是危險重重,步步驚心,稍有不慎,死人是小,實控草原的戰略失敗才是大。
徐達看著一揮而就,提筆沉思的朱標,上前壓低聲音:“殿下的意思是,開互市?”
朱標將毛筆擱下,平靜地說:“互市自然不可能開,再說了,互市隻是一交易之地,咱們的人不可能深入蒙古各部落,調查各方情報也就無從談起。”
徐達皺眉,拱手道:“臣愚鈍。”
朱標大笑兩聲,一雙鳳眼微微眯了下來:“魏國公不是愚鈍,而是想到了一種可能,卻又認為那不可能。但偏偏,孤要做的就是你所想的那不可能之事。”
徐達深吸了一口氣,老臉之上滿是震驚之色。
不開互市,還要搞調查做買賣,那唯一的法子那就是:
走私貿易。
可走私貿易之所以掛著走私兩個字,那就是因為朝廷禁止,一旦抓住,輕則流放幾千裏,重則殺頭抄家。這屬於偷偷摸摸的行當,誰也不敢公開了說我家是幹走私買賣的……
徐達的神情從震驚轉而欽佩,感歎不已:“殿下這是欲借商人之手,以利為驅動,拿到詳實全麵的元廷各部落情報,繼而圖謀元廷!如此奇思之策,老臣敬佩!”
朱標看著表情甚多,過於浮誇流於表麵的徐達笑了。
他知道自己的心思,還在那配合逢迎。
這個老家夥……
畢竟徐達不是尋常武將,別說神馬走私貿易,就是這會買的裏八剌帶人到了城關之外,徐達也不帶震驚的,他經曆的事太多了,若是沒有城府,沒點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淡定從容,朱標是不信。
朱標沒計較徐達的“演技”,指了指輿圖:“孤不能久留大同,這件事需要交給魏國公、行都指揮使王約來負責,出關走私的人孤會選派,你們主要負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該撤去巡視時就撤走,一旦抓到,該放的就放了。”
徐達明白了朱標的目的與方法,沉思了下,隻問了一句:“陛下的意思是?”
“父皇讓孤便宜行事,若魏國公不放心,大可在冬日迴京後當麵問詢。”
朱標坦言。
徐達放心了。
走私貿易這種事十分犯忌諱,沒人背書,萬一老朱追究下來那可是會死人的。
既然朱元璋許可,又是太子牽頭布局,那這事就沒問題。
朱標心中有幾分憂慮:“這件事雖然是孤力推,父皇許可,可此番走私交易所得利潤最終都會做另外一件大事,也就是孤來這裏的第二件事。所以,任何知情的將官不得借走私之事夾帶私貨,勾結商人謀取私利。”
“若是讓孤知曉走私換情報之事演變為走私牟利,將官腐敗,那從上到下,孤會徹查到底,一個不留。所以,魏國公在選人時,務必慎重,不可大意。”
大同邊鎮範圍相對較大,隻徐達、王約二人並不能看管全部,必然選擇一些可信、得力將官負責,而這些人才是真正與走私商隊聯絡較多的將官,若他們想要染指商隊,那再容易不過。
可這次走私貿易不是真正的走私,走私隻是形式,全麵的情報探尋才是目的。
一旦演變為官員集體參與的走私,那事情的性質就變了。
計劃得好好的,執行的時候走樣,這種事發生過無數次,即便是信訪司,考慮再周全,那不也出現了一些紕漏。
朱標深知人心欲求無度,知道利益熏心四個字如何寫,所以將警告說在前麵。
徐達深以為然,肅然保證:“臣會選好人手,絕不會毀了殿下大計。”
這是太子第一次謀劃於外,也是第一次針對元廷布置大局,無論如何都必須全力配合,好好推動,而不是暗中掣肘,借機圖財。雖說徐達對朱標實控草原的計劃並不太看好,但太子想要做點事,皇帝還允許他曆練,作為臣屬自然要支持到底。
朱標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徐達這才意識到朱標是何等的認真,他甚至考慮到格物學院出身的人不適合帶隊,而應該偽裝為夥計,考慮到走私商隊的安全,減輕草原各部落的疑慮,準備使用山西本地不出名的商人,走私也不是一下子打開口子,而是徐徐圖之。
也就是說,先走私做點小買賣,然後一點點做大,一步步深入草原。
這個計劃是以年為單位的,如同一個深沉的老者極有耐心地布置一個又一個棋子,沒有半點急功近利的意味。
徐達領略到了朱標的沉穩與睿智,也認識到了這個年輕太子的思維十分縝密。
這次計劃明麵上是商人主導的走私貿易,實際上則是格物學院主導下的長期對外情報偵查行動,畢竟朱標選擇的主力是格物學院中結業的兵學院、商學院、外宣學院的人……
徐達記在心中,麵對朱標的虛心詢問,微微搖頭:“這個計劃相當龐大周密,臣一時半會也沒察覺到有什麽不足。但格物學院參與其中,想來即便有些問題,以他們的機智也能化解。”
朱標頷首:“孤也是這個意思,給他們任務,至於他們用什麽方式來完成,那是他們的事。深入草原,唯有臨機應變,才能完成安然而歸。”
徐達知道格物學院出來的人都不簡單,文官多有治理之能,武官更是猖狂,一個個嗷嗷叫地想要建功立業,就因為叫得太兇了,被朱元璋給送到了邊鎮吃風沙。
即便如此,那些人也是瘋子,當個總旗,帶五十個人就他娘的敢請令出征,就好像他們有九條命……
“至於這第二件事——”
朱標結束了走私貿易的談話,轉而道:“魏國公可知當下山西有多少戶,多少口百姓?”
「感謝東大熊貓打賞盟主,感謝火日生吟力、不知何時了打賞!驚雪謝過!
到地方都淩晨兩三點了,今天更新晚了,抱歉。因為徹底沒存稿了,後麵更新時間調整為晚上八九點鍾,等存出稿的時候,再調迴上午更新。
求月票,求支持,感謝!」
朱標這一次很是認真,也很是投入,以至於親自來抓這件事。
在朱標看來,這將是自己參政以來,信訪司之後的第二件大事。
成了,說明自己多年所學能夠致用。
敗了,說明自己的學問與智慧還不夠,能力還不足,還需要更多修習、沉澱與曆練。
格物學院主張檢驗一個人是不是有真本事,不是憑幾場考試的結果,而是實幹中能不能做事,能不能做成事。
隻不過這件事,不同其他。
尋常人想運作都不能運作,即便是朱標親自布局,那也是危險重重,步步驚心,稍有不慎,死人是小,實控草原的戰略失敗才是大。
徐達看著一揮而就,提筆沉思的朱標,上前壓低聲音:“殿下的意思是,開互市?”
朱標將毛筆擱下,平靜地說:“互市自然不可能開,再說了,互市隻是一交易之地,咱們的人不可能深入蒙古各部落,調查各方情報也就無從談起。”
徐達皺眉,拱手道:“臣愚鈍。”
朱標大笑兩聲,一雙鳳眼微微眯了下來:“魏國公不是愚鈍,而是想到了一種可能,卻又認為那不可能。但偏偏,孤要做的就是你所想的那不可能之事。”
徐達深吸了一口氣,老臉之上滿是震驚之色。
不開互市,還要搞調查做買賣,那唯一的法子那就是:
走私貿易。
可走私貿易之所以掛著走私兩個字,那就是因為朝廷禁止,一旦抓住,輕則流放幾千裏,重則殺頭抄家。這屬於偷偷摸摸的行當,誰也不敢公開了說我家是幹走私買賣的……
徐達的神情從震驚轉而欽佩,感歎不已:“殿下這是欲借商人之手,以利為驅動,拿到詳實全麵的元廷各部落情報,繼而圖謀元廷!如此奇思之策,老臣敬佩!”
朱標看著表情甚多,過於浮誇流於表麵的徐達笑了。
他知道自己的心思,還在那配合逢迎。
這個老家夥……
畢竟徐達不是尋常武將,別說神馬走私貿易,就是這會買的裏八剌帶人到了城關之外,徐達也不帶震驚的,他經曆的事太多了,若是沒有城府,沒點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淡定從容,朱標是不信。
朱標沒計較徐達的“演技”,指了指輿圖:“孤不能久留大同,這件事需要交給魏國公、行都指揮使王約來負責,出關走私的人孤會選派,你們主要負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該撤去巡視時就撤走,一旦抓到,該放的就放了。”
徐達明白了朱標的目的與方法,沉思了下,隻問了一句:“陛下的意思是?”
“父皇讓孤便宜行事,若魏國公不放心,大可在冬日迴京後當麵問詢。”
朱標坦言。
徐達放心了。
走私貿易這種事十分犯忌諱,沒人背書,萬一老朱追究下來那可是會死人的。
既然朱元璋許可,又是太子牽頭布局,那這事就沒問題。
朱標心中有幾分憂慮:“這件事雖然是孤力推,父皇許可,可此番走私交易所得利潤最終都會做另外一件大事,也就是孤來這裏的第二件事。所以,任何知情的將官不得借走私之事夾帶私貨,勾結商人謀取私利。”
“若是讓孤知曉走私換情報之事演變為走私牟利,將官腐敗,那從上到下,孤會徹查到底,一個不留。所以,魏國公在選人時,務必慎重,不可大意。”
大同邊鎮範圍相對較大,隻徐達、王約二人並不能看管全部,必然選擇一些可信、得力將官負責,而這些人才是真正與走私商隊聯絡較多的將官,若他們想要染指商隊,那再容易不過。
可這次走私貿易不是真正的走私,走私隻是形式,全麵的情報探尋才是目的。
一旦演變為官員集體參與的走私,那事情的性質就變了。
計劃得好好的,執行的時候走樣,這種事發生過無數次,即便是信訪司,考慮再周全,那不也出現了一些紕漏。
朱標深知人心欲求無度,知道利益熏心四個字如何寫,所以將警告說在前麵。
徐達深以為然,肅然保證:“臣會選好人手,絕不會毀了殿下大計。”
這是太子第一次謀劃於外,也是第一次針對元廷布置大局,無論如何都必須全力配合,好好推動,而不是暗中掣肘,借機圖財。雖說徐達對朱標實控草原的計劃並不太看好,但太子想要做點事,皇帝還允許他曆練,作為臣屬自然要支持到底。
朱標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徐達這才意識到朱標是何等的認真,他甚至考慮到格物學院出身的人不適合帶隊,而應該偽裝為夥計,考慮到走私商隊的安全,減輕草原各部落的疑慮,準備使用山西本地不出名的商人,走私也不是一下子打開口子,而是徐徐圖之。
也就是說,先走私做點小買賣,然後一點點做大,一步步深入草原。
這個計劃是以年為單位的,如同一個深沉的老者極有耐心地布置一個又一個棋子,沒有半點急功近利的意味。
徐達領略到了朱標的沉穩與睿智,也認識到了這個年輕太子的思維十分縝密。
這次計劃明麵上是商人主導的走私貿易,實際上則是格物學院主導下的長期對外情報偵查行動,畢竟朱標選擇的主力是格物學院中結業的兵學院、商學院、外宣學院的人……
徐達記在心中,麵對朱標的虛心詢問,微微搖頭:“這個計劃相當龐大周密,臣一時半會也沒察覺到有什麽不足。但格物學院參與其中,想來即便有些問題,以他們的機智也能化解。”
朱標頷首:“孤也是這個意思,給他們任務,至於他們用什麽方式來完成,那是他們的事。深入草原,唯有臨機應變,才能完成安然而歸。”
徐達知道格物學院出來的人都不簡單,文官多有治理之能,武官更是猖狂,一個個嗷嗷叫地想要建功立業,就因為叫得太兇了,被朱元璋給送到了邊鎮吃風沙。
即便如此,那些人也是瘋子,當個總旗,帶五十個人就他娘的敢請令出征,就好像他們有九條命……
“至於這第二件事——”
朱標結束了走私貿易的談話,轉而道:“魏國公可知當下山西有多少戶,多少口百姓?”
「感謝東大熊貓打賞盟主,感謝火日生吟力、不知何時了打賞!驚雪謝過!
到地方都淩晨兩三點了,今天更新晚了,抱歉。因為徹底沒存稿了,後麵更新時間調整為晚上八九點鍾,等存出稿的時候,再調迴上午更新。
求月票,求支持,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