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被震得眼冒金星,武將也被驚得開口瞠目。
開濟掐了一下自己腰間的肉,疼得直吸了口冷氣,嘴角抽動著。
這不是夢境,而是現實!
天啊,皇帝瘋了嗎?
什麽情況,顧正臣不過是一介侯爵,哪裏當得起文武官員全體親迎,還帝後一起?這不是十四年冬的送行,你規格搞大一點,是寄予厚望,破格了,能理解。
可現在,沒聽說顧正臣立下什麽不世之功。
再說了,開疆拓土澳洲這軍功已經給他們了啊,複爵的時候用了,這次水師歸航,無論如何不至於如此大陣仗!
薛祥看著朱元璋站在禦台之上,神情嚴肅,舉手投足的話語透著強硬,不容拒絕。
隻是——
這一道道旨意是不是太大了,大到了顧正臣接不住的地步?
禮部尚書李叔正、任昂都傻眼了。
顧正臣帶船隊迴來就迴來,這群人什麽身份,能用祭天地的大禮儀、大禮樂?
可是與天地同壽級別的東西,與皇帝禮儀、禮樂層次一樣的,給他們用這些東西,這不是破壞禮製,而是將禮製丟長江水裏去了啊。
將官怎配用這些東西?
哪怕顧正臣在海外再弄三個澳洲那麽大的地盤,他終究還是臣子,是臣子那就不能用皇帝、天地這種高規格的禮儀、禮樂。
鄧愈、李文忠、湯和也吃了一驚,傅友德、藍玉等人也駭然不已。
聽說過晚輩候迎長輩,下官候迎上官的,還沒見過皇室候迎外臣的。
不僅是太子,連皇子都算上了,不隻是朱橚了,還有楚王朱楨、齊王朱榑等皇子,就連歐陽倫這駙馬也需要跟著去!
這陣仗,也太大了吧?
朱標沒意見,朱橚點頭認可。
超越規格的迎接,不是因為顧正臣,而是因為顧正臣帶來了太過珍貴的農作物!
禮重了嗎?
可這禮,重得過江山社稷,重得過六千萬百姓嗎?
李叔正、趙仁、趙俊等尚書、侍郎走出,準備反對。
朱元璋揮袖,厲聲喊道:“朕知道你們會反對,但朕告訴你們,定遠侯為何擔得起如此重禮。若是你們當中有誰可以如定遠侯一樣,可以為大明拿到畝產十石、二十石以上的農作物——”
“別說是這般禮儀,就是讓朕率皇室子弟,為你們磕頭,讓國公為你們牽馬墜蹬,讓侯爵為你們壓陣隨後,朕也答應!”
對於產量問題,顧正臣往低了說,是擔心實際產量跟不上,保險了說。
朱元璋往低了說,考慮的卻不是產量問題,而是擔心官員瘋了。
別一個個聽到高產量,就認定了是假,唾沫橫飛,稍微降低點,應該能控製住場麵……
可即便是畝產十石、二十石,那也足夠驚世駭俗。
在一陣令人窒息的沉默之後,群臣頓時紛紛嚷嚷起來,莊嚴肅穆的奉天殿,比菜市場還喧鬧。
“畝產十石、二十石?”
“這是何等荒誕不經之言!”
“定遠侯竟敢欺騙皇帝,此等賊臣該殺啊!”
“自古以來,不見如此高產之物,絕對是虛妄之言!”
“定遠侯騙了陛下,還想讓陛下施以重禮儀,若是此等禮儀成了,皇室是笑柄,我們也是笑柄啊!”
新上任的吏部尚書李信忍不住,站了出來直言道:“陛下,自三皇五帝以來,就沒出現過畝產十石、二十石的農作物,定遠侯深得聖心,竟以此蒙騙陛下,臣懇請陛下收迴旨意,待定遠侯抵京之時,將其抓拿正法!”
工部侍郎趙俊也是一腔怒火,走出附議:“陛下隆恩於臣,本是臣之幸。然定遠侯誆騙天下,蒙蔽皇室,詐說取來畝產十石、二十石農作物,實則不過是博名納威罷了!陛下當目光如炬,不讓此人得逞!”
監察禦史黃諄走出:“臣彈劾定遠侯,詐言高產祥瑞,欺瞞陛下!若以重禮迎此賊,臣心不服,天下人心不順!”
廖永忠板著臉看著,一旁的耿炳文用腳碰了碰廖永忠:“上位如此重禮,給的可不是定遠侯,而是定遠侯所言的高產農作物,是祥瑞之物。隻是德慶侯,你相信這世上有畝產十石、二十石的東西嗎?”
耿炳文出身其實也算是個農民,畢竟老爹耿君用就是因為吃不起飯才投靠的朱元璋。
鳳陽那裏的一畝地,任憑你如何辛勞,如何疲憊,哪怕是佝僂了腰杆子,直都直不起來,它最多也就兩石產出,頂破天了三石。
顧正臣若是說拿到了畝產四五六石的祥瑞,那大家覺得誇張,脫離實際了點,但多少還能接受。
可你非要說畝產十石、二十石?
你他娘的當土地是什麽東西,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了不成?
咋不說畝產一百石去,反正都是胡說八道!
廖永忠也知道畝產十石、二十石太過胡扯,就是酒蒙子也說不出這樣的話——
等等!
酒蒙子?
廖永忠微微凝眸。
臘月裏秦國使臣來京,百戶楊東振酒後狂言,說定遠侯出海是為了拿到畝產十五石、三十石的高產農作物!這數字雖然與皇帝所言不同,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超出人想象的高產!
當時以為隻是個酒瘋子,可現在看……
秦國使臣來自澳洲啊!
廖永忠深吸了一口氣,對耿炳文道:“你說——若是定遠侯胡言亂語,博取名聲,那為何他不在出航之前放出風聲,這樣一來,不管官員信不信,那必然會有不少百姓信他,等他歸來時,可以立地成聖人啊。”
耿炳文臉色一變。
這麽一想,多少還是有些道理。
造勢這東西,勢越大,那結果對顧正臣自然更為有利!可十四年出航時,顧正臣也好,水師上下也好,沒一個人說他們要去幹嘛了,高產農作物的事,壓根沒人提起過。
若是顧正臣有心運作,這事不應該如此保密,捂到現在他要迴來了才爆出來。
廖永忠見耿炳文沒反駁,看向李文忠、湯和、鄧愈三人,這三個家夥沒穿朝服已經算是過分了,還喝了酒,這更過了……
看看太子、周王,嗯,還有皇帝,那也是喝了酒的。
這說明什麽?
說明他們已經提前慶賀過一場了,還沒喊咱們這些侯爵。丫的,成小孩那桌了……
開濟掐了一下自己腰間的肉,疼得直吸了口冷氣,嘴角抽動著。
這不是夢境,而是現實!
天啊,皇帝瘋了嗎?
什麽情況,顧正臣不過是一介侯爵,哪裏當得起文武官員全體親迎,還帝後一起?這不是十四年冬的送行,你規格搞大一點,是寄予厚望,破格了,能理解。
可現在,沒聽說顧正臣立下什麽不世之功。
再說了,開疆拓土澳洲這軍功已經給他們了啊,複爵的時候用了,這次水師歸航,無論如何不至於如此大陣仗!
薛祥看著朱元璋站在禦台之上,神情嚴肅,舉手投足的話語透著強硬,不容拒絕。
隻是——
這一道道旨意是不是太大了,大到了顧正臣接不住的地步?
禮部尚書李叔正、任昂都傻眼了。
顧正臣帶船隊迴來就迴來,這群人什麽身份,能用祭天地的大禮儀、大禮樂?
可是與天地同壽級別的東西,與皇帝禮儀、禮樂層次一樣的,給他們用這些東西,這不是破壞禮製,而是將禮製丟長江水裏去了啊。
將官怎配用這些東西?
哪怕顧正臣在海外再弄三個澳洲那麽大的地盤,他終究還是臣子,是臣子那就不能用皇帝、天地這種高規格的禮儀、禮樂。
鄧愈、李文忠、湯和也吃了一驚,傅友德、藍玉等人也駭然不已。
聽說過晚輩候迎長輩,下官候迎上官的,還沒見過皇室候迎外臣的。
不僅是太子,連皇子都算上了,不隻是朱橚了,還有楚王朱楨、齊王朱榑等皇子,就連歐陽倫這駙馬也需要跟著去!
這陣仗,也太大了吧?
朱標沒意見,朱橚點頭認可。
超越規格的迎接,不是因為顧正臣,而是因為顧正臣帶來了太過珍貴的農作物!
禮重了嗎?
可這禮,重得過江山社稷,重得過六千萬百姓嗎?
李叔正、趙仁、趙俊等尚書、侍郎走出,準備反對。
朱元璋揮袖,厲聲喊道:“朕知道你們會反對,但朕告訴你們,定遠侯為何擔得起如此重禮。若是你們當中有誰可以如定遠侯一樣,可以為大明拿到畝產十石、二十石以上的農作物——”
“別說是這般禮儀,就是讓朕率皇室子弟,為你們磕頭,讓國公為你們牽馬墜蹬,讓侯爵為你們壓陣隨後,朕也答應!”
對於產量問題,顧正臣往低了說,是擔心實際產量跟不上,保險了說。
朱元璋往低了說,考慮的卻不是產量問題,而是擔心官員瘋了。
別一個個聽到高產量,就認定了是假,唾沫橫飛,稍微降低點,應該能控製住場麵……
可即便是畝產十石、二十石,那也足夠驚世駭俗。
在一陣令人窒息的沉默之後,群臣頓時紛紛嚷嚷起來,莊嚴肅穆的奉天殿,比菜市場還喧鬧。
“畝產十石、二十石?”
“這是何等荒誕不經之言!”
“定遠侯竟敢欺騙皇帝,此等賊臣該殺啊!”
“自古以來,不見如此高產之物,絕對是虛妄之言!”
“定遠侯騙了陛下,還想讓陛下施以重禮儀,若是此等禮儀成了,皇室是笑柄,我們也是笑柄啊!”
新上任的吏部尚書李信忍不住,站了出來直言道:“陛下,自三皇五帝以來,就沒出現過畝產十石、二十石的農作物,定遠侯深得聖心,竟以此蒙騙陛下,臣懇請陛下收迴旨意,待定遠侯抵京之時,將其抓拿正法!”
工部侍郎趙俊也是一腔怒火,走出附議:“陛下隆恩於臣,本是臣之幸。然定遠侯誆騙天下,蒙蔽皇室,詐說取來畝產十石、二十石農作物,實則不過是博名納威罷了!陛下當目光如炬,不讓此人得逞!”
監察禦史黃諄走出:“臣彈劾定遠侯,詐言高產祥瑞,欺瞞陛下!若以重禮迎此賊,臣心不服,天下人心不順!”
廖永忠板著臉看著,一旁的耿炳文用腳碰了碰廖永忠:“上位如此重禮,給的可不是定遠侯,而是定遠侯所言的高產農作物,是祥瑞之物。隻是德慶侯,你相信這世上有畝產十石、二十石的東西嗎?”
耿炳文出身其實也算是個農民,畢竟老爹耿君用就是因為吃不起飯才投靠的朱元璋。
鳳陽那裏的一畝地,任憑你如何辛勞,如何疲憊,哪怕是佝僂了腰杆子,直都直不起來,它最多也就兩石產出,頂破天了三石。
顧正臣若是說拿到了畝產四五六石的祥瑞,那大家覺得誇張,脫離實際了點,但多少還能接受。
可你非要說畝產十石、二十石?
你他娘的當土地是什麽東西,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了不成?
咋不說畝產一百石去,反正都是胡說八道!
廖永忠也知道畝產十石、二十石太過胡扯,就是酒蒙子也說不出這樣的話——
等等!
酒蒙子?
廖永忠微微凝眸。
臘月裏秦國使臣來京,百戶楊東振酒後狂言,說定遠侯出海是為了拿到畝產十五石、三十石的高產農作物!這數字雖然與皇帝所言不同,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超出人想象的高產!
當時以為隻是個酒瘋子,可現在看……
秦國使臣來自澳洲啊!
廖永忠深吸了一口氣,對耿炳文道:“你說——若是定遠侯胡言亂語,博取名聲,那為何他不在出航之前放出風聲,這樣一來,不管官員信不信,那必然會有不少百姓信他,等他歸來時,可以立地成聖人啊。”
耿炳文臉色一變。
這麽一想,多少還是有些道理。
造勢這東西,勢越大,那結果對顧正臣自然更為有利!可十四年出航時,顧正臣也好,水師上下也好,沒一個人說他們要去幹嘛了,高產農作物的事,壓根沒人提起過。
若是顧正臣有心運作,這事不應該如此保密,捂到現在他要迴來了才爆出來。
廖永忠見耿炳文沒反駁,看向李文忠、湯和、鄧愈三人,這三個家夥沒穿朝服已經算是過分了,還喝了酒,這更過了……
看看太子、周王,嗯,還有皇帝,那也是喝了酒的。
這說明什麽?
說明他們已經提前慶賀過一場了,還沒喊咱們這些侯爵。丫的,成小孩那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