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亂糟糟,群臣起而彈劾者眾。
六部尚書,隻有開濟、薛祥沒有出班,其他尚書唾沫都飛過了,主事、給事中、監察禦史,那跟著湊熱鬧的更多。
這也不能完全怪官員,華夏大地之上,幾千年來壓根就不見畝產如此高的農作物,固有的認知是畝產一石到三石,少一點,是老天爺懲罰,多一點,是老天爺賞臉。
突然有人跳出來說,一畝地可以產出十石、二十石,官員能信嗎?
但凡有點生活常識,基本認知,那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既然不可能,那就說明定遠侯撒了謊,騙了皇帝,所以,為了皇帝不受蒙騙,群臣需要站出來……
官員這一套邏輯是對的。
別說官員了,就是湯和、李文忠等人,當時不也這樣認為的。
說到底,這產量之高,突破了這些有識之士的認知。
朱元璋理解官員,也清楚官員說的並不是沒道理,隻是顧正臣敢說出來,敢做出來,還迴來了,送來了幸不辱命的話,這說明他做到了,水師做到了!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需要表態,哪怕是畝產多少的事還沒有個定論,這個迎接的態度總需要給。
“夠了!”
朱元璋抬手,壓去了所有雜音。
袖子向一旁掃去,腳落台階。
朱元璋麵色威嚴,緩緩地說:“外界曾盛傳馬克思至寶,現在朕可以告訴你們了,真正的馬克思至寶,就是顧正臣帶領水師,經過數萬裏航行,拿到的高產農作物!”
“是不是高產,畝產到底是多少,等顧正臣抵京將東西拿出來,種到田地裏去,半年之後便足見分曉!到時,若畝產當十石不足五石,畝產當二十石不足十石,朕取定遠侯人頭!”
“但在今時今日,朕沒這個心思與你們計較!水師船隊正浩浩蕩蕩朝著金陵而來,留給你們籌備禮儀與迎接的時日不多了!要論,要爭,要彈劾,那也要等定遠侯迴來之後!”
“一應命令,各部當奉旨而動,誰出了問題,朕拿誰是問!李尚書,禮部有問題嗎?”
李叔正臉色一白,手中笏板向下低去:“臣領旨!”
朱元璋側身看向李文忠等人:“五軍都督府呢?”
李文忠、鄧愈等人走出:“臣等領旨!”
“太子!”
“父皇,兒臣領旨!”
朱標肅然應道。
朱元璋拂袖轉身,登上禦台:“諸位,定遠侯帶來的是祥瑞,造福大明六千萬百姓,還是一篇謊言,以身遭難!朕說了,等一等日後再論。所以,各自去準備吧!”
內侍見朱元璋向一旁走去,拂塵一擺:“退朝!”
在恭送朱元璋離開之後,群臣在議論紛紛中走出了奉天殿。
雖然朱元璋用強權暫時壓製了群臣言論,可出了這大殿就準備寫個三千言,往死裏罵顧正臣的大有人在,想趁著顧正臣來之前,說服皇帝取消如此超規格迎接之禮的官員也不在少數。
勳貴武將還好,都是老粗,看不慣誰要麽喝趴下他,要麽打趴下他,要麽就直接找皇帝,彈劾這種事做得不多,彈劾顧正臣,那這事做的人更少了。
再說了,這麽大的禮儀,給的不隻是顧正臣一個,還有自家孩子也在裏麵呢。
李文忠的長子李景隆,湯和的兒子湯鼎,鄧愈的兒子鄧鎮,還有金朝興的兒子金鎮也跟著出海了……
薛祥與開濟並肩而行。
春陽帶不來多少暖意,寒風依舊冷得人麵疼。
薛祥目視天日:“這定遠侯人還沒迴來,風波已經起了。開尚書怎麽看?”
開濟歎了口氣:“這次的動靜遠遠勝過往日,說是地動山搖都不為過。看那些官員的臉色與神情,彈劾奏折少不了。隻是——這些人記吃不記打啊,定遠侯的事,輕易有過錯嗎?”
薛祥抬手抓了下胡須,眼神中帶著幾分笑意:“馬克思至寶竟是高產農作物,說實話,我很希望這是真的。”
開濟有些糾結:“我相信定遠侯,可總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這不太可能。”
一方麵是顧正臣曆經風波不倒,從來都是他對的深刻印象,一方麵是自我對世界的客觀認知,這兩個觀點碰撞在一起,如同兩匹馬將人向外撕扯,一匹馬向東,一匹馬向西。
薛祥背過去一隻手,認真地說:“懷疑自己也不要懷疑定遠侯,他是個聰明人,也是一個絕不可能拿自己身家性命開玩笑的人。皇帝信了,太子信了,曹國公等人也信了,我們如何能不信?”
“隻是,半年之後當真能證明這個驚人的畝產,那定遠侯的功勞之高,可就難以想象了,遠不是開疆拓土一個澳洲可比。”
開濟麵色凝重。
到那時,全天下的百姓都將顧正臣與水師的恩,而朱元璋也將憑此超越一幹帝王,成為曆史上少有的明君。
即便是唐太宗在他麵前,恐怕也會稍遜起色。畢竟,填飽天下人的肚子,貞觀盛世之下的李世民也沒做到。
薛祥嗬嗬笑了笑,腳步放得更是輕鬆了,聲音也高了幾分:“興許,大明盛世的元年就要到了,定遠侯,你可莫要讓人失望啊!”
定遠侯府。
周王朱橚親自登門,對迎接的張和、顧老夫人、張希婉等人言道:“昨日夜間,東南水師送來急報,先生已平安抵達長樂港,這個時候應該已經在返京途中了。”
張希婉驚喜不已。
顧老夫人笑嗬嗬地連說了幾聲“好”,讓張和好好招待朱橚,轉身就去了後院。
林誠意聽聞之後,抱起女兒就開始打扮,等打扮好了才想起來,夫君這一時半會還到不了家,看不了自己也抱不了閨女……
張希婉將自己關在屋子裏,直至半個時辰後,才紅著眼走了出來,對呂常言吩咐道:“給府裏的每個人發十兩銀,告訴他們,侯爺要迴家了,都收拾利索點……”
顧老夫人、張希婉還是走得早了,沒聽到朱橚後麵的話,張和都被朝廷的大動靜給嚇到了。這禮儀之高,規格之大,哪裏是定遠侯府可以承受的……
疾驛終至金陵。
顧正臣與水師的行蹤終於從一日一報,在進入長江之後,轉為了半日一報。
浩浩蕩蕩的船隊,迎接滾滾長江水,逆行而上撞出的水花朵朵,在陽光下閃爍著七彩……
「感謝昵稱審核未通過打賞,打賞加更,感謝各位的打賞與月票,驚雪謝過!你們的支持是驚雪寫作最大的動力,感謝大家讓寒門越走越好!」
六部尚書,隻有開濟、薛祥沒有出班,其他尚書唾沫都飛過了,主事、給事中、監察禦史,那跟著湊熱鬧的更多。
這也不能完全怪官員,華夏大地之上,幾千年來壓根就不見畝產如此高的農作物,固有的認知是畝產一石到三石,少一點,是老天爺懲罰,多一點,是老天爺賞臉。
突然有人跳出來說,一畝地可以產出十石、二十石,官員能信嗎?
但凡有點生活常識,基本認知,那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既然不可能,那就說明定遠侯撒了謊,騙了皇帝,所以,為了皇帝不受蒙騙,群臣需要站出來……
官員這一套邏輯是對的。
別說官員了,就是湯和、李文忠等人,當時不也這樣認為的。
說到底,這產量之高,突破了這些有識之士的認知。
朱元璋理解官員,也清楚官員說的並不是沒道理,隻是顧正臣敢說出來,敢做出來,還迴來了,送來了幸不辱命的話,這說明他做到了,水師做到了!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需要表態,哪怕是畝產多少的事還沒有個定論,這個迎接的態度總需要給。
“夠了!”
朱元璋抬手,壓去了所有雜音。
袖子向一旁掃去,腳落台階。
朱元璋麵色威嚴,緩緩地說:“外界曾盛傳馬克思至寶,現在朕可以告訴你們了,真正的馬克思至寶,就是顧正臣帶領水師,經過數萬裏航行,拿到的高產農作物!”
“是不是高產,畝產到底是多少,等顧正臣抵京將東西拿出來,種到田地裏去,半年之後便足見分曉!到時,若畝產當十石不足五石,畝產當二十石不足十石,朕取定遠侯人頭!”
“但在今時今日,朕沒這個心思與你們計較!水師船隊正浩浩蕩蕩朝著金陵而來,留給你們籌備禮儀與迎接的時日不多了!要論,要爭,要彈劾,那也要等定遠侯迴來之後!”
“一應命令,各部當奉旨而動,誰出了問題,朕拿誰是問!李尚書,禮部有問題嗎?”
李叔正臉色一白,手中笏板向下低去:“臣領旨!”
朱元璋側身看向李文忠等人:“五軍都督府呢?”
李文忠、鄧愈等人走出:“臣等領旨!”
“太子!”
“父皇,兒臣領旨!”
朱標肅然應道。
朱元璋拂袖轉身,登上禦台:“諸位,定遠侯帶來的是祥瑞,造福大明六千萬百姓,還是一篇謊言,以身遭難!朕說了,等一等日後再論。所以,各自去準備吧!”
內侍見朱元璋向一旁走去,拂塵一擺:“退朝!”
在恭送朱元璋離開之後,群臣在議論紛紛中走出了奉天殿。
雖然朱元璋用強權暫時壓製了群臣言論,可出了這大殿就準備寫個三千言,往死裏罵顧正臣的大有人在,想趁著顧正臣來之前,說服皇帝取消如此超規格迎接之禮的官員也不在少數。
勳貴武將還好,都是老粗,看不慣誰要麽喝趴下他,要麽打趴下他,要麽就直接找皇帝,彈劾這種事做得不多,彈劾顧正臣,那這事做的人更少了。
再說了,這麽大的禮儀,給的不隻是顧正臣一個,還有自家孩子也在裏麵呢。
李文忠的長子李景隆,湯和的兒子湯鼎,鄧愈的兒子鄧鎮,還有金朝興的兒子金鎮也跟著出海了……
薛祥與開濟並肩而行。
春陽帶不來多少暖意,寒風依舊冷得人麵疼。
薛祥目視天日:“這定遠侯人還沒迴來,風波已經起了。開尚書怎麽看?”
開濟歎了口氣:“這次的動靜遠遠勝過往日,說是地動山搖都不為過。看那些官員的臉色與神情,彈劾奏折少不了。隻是——這些人記吃不記打啊,定遠侯的事,輕易有過錯嗎?”
薛祥抬手抓了下胡須,眼神中帶著幾分笑意:“馬克思至寶竟是高產農作物,說實話,我很希望這是真的。”
開濟有些糾結:“我相信定遠侯,可總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這不太可能。”
一方麵是顧正臣曆經風波不倒,從來都是他對的深刻印象,一方麵是自我對世界的客觀認知,這兩個觀點碰撞在一起,如同兩匹馬將人向外撕扯,一匹馬向東,一匹馬向西。
薛祥背過去一隻手,認真地說:“懷疑自己也不要懷疑定遠侯,他是個聰明人,也是一個絕不可能拿自己身家性命開玩笑的人。皇帝信了,太子信了,曹國公等人也信了,我們如何能不信?”
“隻是,半年之後當真能證明這個驚人的畝產,那定遠侯的功勞之高,可就難以想象了,遠不是開疆拓土一個澳洲可比。”
開濟麵色凝重。
到那時,全天下的百姓都將顧正臣與水師的恩,而朱元璋也將憑此超越一幹帝王,成為曆史上少有的明君。
即便是唐太宗在他麵前,恐怕也會稍遜起色。畢竟,填飽天下人的肚子,貞觀盛世之下的李世民也沒做到。
薛祥嗬嗬笑了笑,腳步放得更是輕鬆了,聲音也高了幾分:“興許,大明盛世的元年就要到了,定遠侯,你可莫要讓人失望啊!”
定遠侯府。
周王朱橚親自登門,對迎接的張和、顧老夫人、張希婉等人言道:“昨日夜間,東南水師送來急報,先生已平安抵達長樂港,這個時候應該已經在返京途中了。”
張希婉驚喜不已。
顧老夫人笑嗬嗬地連說了幾聲“好”,讓張和好好招待朱橚,轉身就去了後院。
林誠意聽聞之後,抱起女兒就開始打扮,等打扮好了才想起來,夫君這一時半會還到不了家,看不了自己也抱不了閨女……
張希婉將自己關在屋子裏,直至半個時辰後,才紅著眼走了出來,對呂常言吩咐道:“給府裏的每個人發十兩銀,告訴他們,侯爺要迴家了,都收拾利索點……”
顧老夫人、張希婉還是走得早了,沒聽到朱橚後麵的話,張和都被朝廷的大動靜給嚇到了。這禮儀之高,規格之大,哪裏是定遠侯府可以承受的……
疾驛終至金陵。
顧正臣與水師的行蹤終於從一日一報,在進入長江之後,轉為了半日一報。
浩浩蕩蕩的船隊,迎接滾滾長江水,逆行而上撞出的水花朵朵,在陽光下閃爍著七彩……
「感謝昵稱審核未通過打賞,打賞加更,感謝各位的打賞與月票,驚雪謝過!你們的支持是驚雪寫作最大的動力,感謝大家讓寒門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