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督察院、農學院分別稱量之後,統算出最終結果後,也不相互對照,便站在了高台之下。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目光中滿是期待,問道:“戶部稱量出來是多少斤?”
曾泰上前一步:“迴陛下,戶部稱量一畝土豆,合計是三千一百四十三斤八兩,折二十石九鬥有餘!”
此言一出,嘩然一片。
二十石!
不是說隻有十五石嗎?
怎麽竟稱出來了二十石,這也太驚世駭俗了!
朱元璋也被這個數字給驚了下,感情顧正臣這小子報的時候已經有所保留了啊!
馬皇後笑得很是燦爛,沒了往日笑不露齒的藏掖,就是想笑,發自內心地笑。
朱標緊握著拳頭,心頭火熱。
二十石的高產!
這不是土豆,而是大明江山的基石,是讓所有人填飽肚子,吃飽飯的國器!
有了這東西,大明可以少死很多人,隻要不是遇到連續多年災荒,多重災荒,假以時日,待土豆普及開來時,甚至可以做到不餓死人!
朱棡拍打著朱棣的後背,力道很大。
朱棣咬牙忍住了。
這個產量確實很高,甚至比先生所說的十五石還多了五石!不要小看了這五石,要知道農作物想增產一石都難如登天!
徐允恭、李景隆、趙海樓、黃森屏、高令時等人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遠航水師將士頓時心安。
雖說大家知道土豆產量不低,畢竟庫斯科輕而易舉就能拿出來如此多的土豆,可土豆畝產到底多少,這沒人挖過,始終缺點底氣。
現在好了,底子十足!
“娘,你聽到了嗎?他們說是二十石!”
陸北冥急切地問。
陸氏看了看兒子,含笑點了點頭:“娘聽到了。”
二十石!
這簡直是不敢想的產量!
辛辛苦苦一茬稻子,畝產不過兩三石的產量,可這一畝土豆那就有二十石。
陸賢,你聽到了吧。
定遠侯他們不僅帶迴來了土豆,還在大明的田地裏種了出來,畝產二十石!
現在,你總可以安心了。
老顧氏抓著顧老夫人的手,有些激動。
顧安拿著帕子擦了擦額頭的汗,對張書道:“畝產二十石啊,我就知道這產量很高!”
張書白了一眼顧安,你知道個頭啊,之前惴惴不安的是你,待在六合時罵人的也是你,現在你知道了……
不過,還真是驚世駭俗的產量。
看看對麵的那些百姓,那也是激動壞了。
大明開國才十幾年啊,餓殍滿地的日子許多人還有印象,知道饑餓是什麽滋味,也清楚高產意味著什麽。
張希婉的雙手按著顧治平的肩膀,俯身低聲道:“你爹是娘的大英雄,你就是娘的小英雄,這往後啊,看看誰還敢欺負咱家。”
顧治平很不習慣被按著,可也逃脫不了,隻好悶了句:“現在也沒誰欺負咱們啊……”
“你懂什麽!”
張希婉拍了下顧治平,秀眼冷冷地掃了一眼藍玉與常茂。
這兩個家夥與夫君可不怎麽對付,尤其是周召死後,常茂、藍玉力主出兵討伐日本,唯夫君反對,自那之後,三家不合的事基本上公開化了。
他們的身份、地位可都比顧家強不少,尤其是太子妃,那可是東宮之主,未來的皇後,出自常家,也與藍家親厚。
以前還多少顧慮些,可有了這土豆、番薯的功勞,張希婉徹底安心了。
至少,隻要夫君不腦子發昏,做出了十惡不赦的事,那顧家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常茂聽到這個產量,很想問問戶部是不是稱錯了,怎麽就這麽高的產量了。可湯和、李文忠不動,自己多少還需要顧慮點國公的威儀,隻好忍住了。
藍玉眯著眼,麵色清冷。
這功勞,無人能敵,也無人可比。
馬克思至寶!
神秘至極的馬克思到底是什麽人,竟知道如此多海外之事,他為何偏偏選擇了顧正臣這種人當弟子,讓這小子得以封侯!
我藍玉為何就沒這麽好的命?
我也想找到馬克思,也想掌握更多的秘密!
傅友德、金朝興、黃彬等人也忍不住感歎,這下子,誰還敢說定遠侯欺君?
百姓中。
馬哈隻激動地抓著馬文銘,這產量聽了都不敢信,有些恍惚啊。
李存遠吃驚地看著那一堆麻袋,難以置信地對黃時雪道:“產量竟是如此之高,這消息一旦傳開,必定舉世震驚。”
黃時雪暼了一眼李存遠,目光盯著遠處的顧正臣,輕聲道:“他既然說出來了,那產量隻會高不會低,等著吧,九月的番薯產量恐怕更是驚人。以後他說什麽就是什麽,沒他聰明,就不要懷疑他。”
李存遠直點頭,問道:“我們什麽時候迴去?”
黃時雪尋思了下,迴道:“等一等吧,看看這金陵有多少戶府院要換牌匾,當然,我也想看看,這一份功勞如此之大,皇帝還會不會吝嗇,若是不能給他個公爵,嘻嘻,這寒的可不隻是軍心,還有人心……”
高台之上。
朱元璋看著議論的大臣,心情甚是舒暢,繼續問道:“督察院稱量出來是多少斤?”
詹徽走出,恭敬地迴道:“三千一百四十五斤二兩。”
“農學院?”
袁生迴道:“三千一百四十四斤七兩。”
三本冊子,全部交了上去。
當著所有人的麵,這結果可做不了假。
朱標走出,沉聲道:“父皇,稱量時難免會有少許偏差,然三方皆是三千一百四十餘斤,兒臣相信,這一畝土豆收成達到了二十石!可謂亙古以來,華夏大地第一次大豐收!”
朱元璋笑了笑,目光看向文臣,開了口:“任尚書,這土豆畝產二十石,你看看——要不要親自稱量稱量,也省得戶部、督察院、農學院的人,一起蒙蔽朕?”
任昂想哭,走出來跪下:“臣有罪!”
朱元璋沒理任昂,繼續點名:“李尚書,趙侍郎,任尚書不去稱,你們要不要去?”
吏部尚書李信,工部侍郎趙俊走出,也跟著跪了下來。
朱元璋抬了抬手。
十個內侍托著托盤而出,在朱元璋的示意之下,將托盤上的一摞摞奏折倒在了地上。
這下子,走出來跪下的官員更多了。
朱元璋站起身來,銳利的目光掃過眾人,厲聲道:“現在說說,朕有沒有被定遠侯蒙蔽欺君?一個個急不可耐,為了彈劾而彈劾,為了攻訐而攻訐,卻不能為國事盡心盡力!朕——對你們很失望啊!”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目光中滿是期待,問道:“戶部稱量出來是多少斤?”
曾泰上前一步:“迴陛下,戶部稱量一畝土豆,合計是三千一百四十三斤八兩,折二十石九鬥有餘!”
此言一出,嘩然一片。
二十石!
不是說隻有十五石嗎?
怎麽竟稱出來了二十石,這也太驚世駭俗了!
朱元璋也被這個數字給驚了下,感情顧正臣這小子報的時候已經有所保留了啊!
馬皇後笑得很是燦爛,沒了往日笑不露齒的藏掖,就是想笑,發自內心地笑。
朱標緊握著拳頭,心頭火熱。
二十石的高產!
這不是土豆,而是大明江山的基石,是讓所有人填飽肚子,吃飽飯的國器!
有了這東西,大明可以少死很多人,隻要不是遇到連續多年災荒,多重災荒,假以時日,待土豆普及開來時,甚至可以做到不餓死人!
朱棡拍打著朱棣的後背,力道很大。
朱棣咬牙忍住了。
這個產量確實很高,甚至比先生所說的十五石還多了五石!不要小看了這五石,要知道農作物想增產一石都難如登天!
徐允恭、李景隆、趙海樓、黃森屏、高令時等人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遠航水師將士頓時心安。
雖說大家知道土豆產量不低,畢竟庫斯科輕而易舉就能拿出來如此多的土豆,可土豆畝產到底多少,這沒人挖過,始終缺點底氣。
現在好了,底子十足!
“娘,你聽到了嗎?他們說是二十石!”
陸北冥急切地問。
陸氏看了看兒子,含笑點了點頭:“娘聽到了。”
二十石!
這簡直是不敢想的產量!
辛辛苦苦一茬稻子,畝產不過兩三石的產量,可這一畝土豆那就有二十石。
陸賢,你聽到了吧。
定遠侯他們不僅帶迴來了土豆,還在大明的田地裏種了出來,畝產二十石!
現在,你總可以安心了。
老顧氏抓著顧老夫人的手,有些激動。
顧安拿著帕子擦了擦額頭的汗,對張書道:“畝產二十石啊,我就知道這產量很高!”
張書白了一眼顧安,你知道個頭啊,之前惴惴不安的是你,待在六合時罵人的也是你,現在你知道了……
不過,還真是驚世駭俗的產量。
看看對麵的那些百姓,那也是激動壞了。
大明開國才十幾年啊,餓殍滿地的日子許多人還有印象,知道饑餓是什麽滋味,也清楚高產意味著什麽。
張希婉的雙手按著顧治平的肩膀,俯身低聲道:“你爹是娘的大英雄,你就是娘的小英雄,這往後啊,看看誰還敢欺負咱家。”
顧治平很不習慣被按著,可也逃脫不了,隻好悶了句:“現在也沒誰欺負咱們啊……”
“你懂什麽!”
張希婉拍了下顧治平,秀眼冷冷地掃了一眼藍玉與常茂。
這兩個家夥與夫君可不怎麽對付,尤其是周召死後,常茂、藍玉力主出兵討伐日本,唯夫君反對,自那之後,三家不合的事基本上公開化了。
他們的身份、地位可都比顧家強不少,尤其是太子妃,那可是東宮之主,未來的皇後,出自常家,也與藍家親厚。
以前還多少顧慮些,可有了這土豆、番薯的功勞,張希婉徹底安心了。
至少,隻要夫君不腦子發昏,做出了十惡不赦的事,那顧家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常茂聽到這個產量,很想問問戶部是不是稱錯了,怎麽就這麽高的產量了。可湯和、李文忠不動,自己多少還需要顧慮點國公的威儀,隻好忍住了。
藍玉眯著眼,麵色清冷。
這功勞,無人能敵,也無人可比。
馬克思至寶!
神秘至極的馬克思到底是什麽人,竟知道如此多海外之事,他為何偏偏選擇了顧正臣這種人當弟子,讓這小子得以封侯!
我藍玉為何就沒這麽好的命?
我也想找到馬克思,也想掌握更多的秘密!
傅友德、金朝興、黃彬等人也忍不住感歎,這下子,誰還敢說定遠侯欺君?
百姓中。
馬哈隻激動地抓著馬文銘,這產量聽了都不敢信,有些恍惚啊。
李存遠吃驚地看著那一堆麻袋,難以置信地對黃時雪道:“產量竟是如此之高,這消息一旦傳開,必定舉世震驚。”
黃時雪暼了一眼李存遠,目光盯著遠處的顧正臣,輕聲道:“他既然說出來了,那產量隻會高不會低,等著吧,九月的番薯產量恐怕更是驚人。以後他說什麽就是什麽,沒他聰明,就不要懷疑他。”
李存遠直點頭,問道:“我們什麽時候迴去?”
黃時雪尋思了下,迴道:“等一等吧,看看這金陵有多少戶府院要換牌匾,當然,我也想看看,這一份功勞如此之大,皇帝還會不會吝嗇,若是不能給他個公爵,嘻嘻,這寒的可不隻是軍心,還有人心……”
高台之上。
朱元璋看著議論的大臣,心情甚是舒暢,繼續問道:“督察院稱量出來是多少斤?”
詹徽走出,恭敬地迴道:“三千一百四十五斤二兩。”
“農學院?”
袁生迴道:“三千一百四十四斤七兩。”
三本冊子,全部交了上去。
當著所有人的麵,這結果可做不了假。
朱標走出,沉聲道:“父皇,稱量時難免會有少許偏差,然三方皆是三千一百四十餘斤,兒臣相信,這一畝土豆收成達到了二十石!可謂亙古以來,華夏大地第一次大豐收!”
朱元璋笑了笑,目光看向文臣,開了口:“任尚書,這土豆畝產二十石,你看看——要不要親自稱量稱量,也省得戶部、督察院、農學院的人,一起蒙蔽朕?”
任昂想哭,走出來跪下:“臣有罪!”
朱元璋沒理任昂,繼續點名:“李尚書,趙侍郎,任尚書不去稱,你們要不要去?”
吏部尚書李信,工部侍郎趙俊走出,也跟著跪了下來。
朱元璋抬了抬手。
十個內侍托著托盤而出,在朱元璋的示意之下,將托盤上的一摞摞奏折倒在了地上。
這下子,走出來跪下的官員更多了。
朱元璋站起身來,銳利的目光掃過眾人,厲聲道:“現在說說,朕有沒有被定遠侯蒙蔽欺君?一個個急不可耐,為了彈劾而彈劾,為了攻訐而攻訐,卻不能為國事盡心盡力!朕——對你們很失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