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水車
綜武:長生萬古,每天自動變強 作者:維周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詡最近十分得意,因為他麵對阿青與白公公聯手,總算能擋住二人大部分招式,不必如之前那樣每次都被揍得鼻青臉腫,走路都一瘸一拐的。
隻不過令王詡意外的是翟變得形容消瘦,日日神思不屬,喃喃自語,宛如著了魔,入了邪。
“你這是怎麽了?”
這天,王詡找到翟,按捺不住好奇,盯著他雙眼問道。
翟取出竹簡:“阿青仙子讓我先將李先生的竹簡拿來看看,說裏麵有李先生要打造的東西,我可以嚐試一下,然而我看了之後,隻覺得裏麵好多都無法理解,簡直就是一份天書。”
王詡聽著,摩挲下頜,他好奇的道:“給我看看,給我看看。”
翟將竹簡遞給王詡,王詡看著上麵的許多東西也一時間琢磨不透。
“的確是很難理解,不過我們倆可以一起,嚐試著鑽研一下,或許會有意外收獲。”
王詡知道老師學究天人,懂得很多別人不懂的知識,說不定這竹簡上的知識就很珍貴。
翟小心翼翼的道:“這樣可以嗎?這可是天書!”
王詡笑道:“放心吧,阿青姑姑既然給你,就說明這天書上的東西本就是你可以學的。”
翟聽了王詡的話,一顆心放下來,旋即便是忍耐不住的激動,這可是神仙的東西,要是學會了一定會有很大的作用。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裏,虞氏一族的族人們還有阿青,都發現王詡和翟形影不離,每日嘀嘀咕咕,翟所在的石屋也是日日敲敲打打,不知道在搞些什麽。
尤其是阿青發現原本已經可以擋住自己和白公公聯手幾招的王詡竟然在最近的戰鬥中經常走神,這讓阿青十分不滿意。
如果是真正的搏殺,王詡早就不知死了幾次。
阿青推開房門,隻見翟的院子裏一片狼藉,到處都是木屑,王詡和翟正拿著竹簡不斷討論、對照,然後又敲打。
“你們在做什麽?”
阿青的聲音夾雜著一點點怒氣,王詡和翟這才發現阿青來了,二人像是被老師抓包的學生,一時間竟有些手忙腳亂。
麵對阿青嚴厲的目光,翟渾身冰冷,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王詡也內心顫顫,他可是記得從小老師和阿青姑姑對他最嚴格了。
自己這幾日對戰經常走神,隻怕阿青姑姑生氣了。
王詡連忙拿起竹簡:“阿青姑姑,我是和翟在研究老師的竹簡,有些沉迷,您別生氣,我想給老師一個驚喜!”
阿青微蹙的雙眉緩緩舒展開,她倒是沒有想到王詡和翟竟然在研究哥哥竹簡裏麵的東西。
“研究可以,但是劍術才是根本,不可荒廢。”
“明日對戰再走神,我就打的你下不來床,看你還怎麽研究!”
王詡一個激靈,臉色一苦,知道明日的對戰怕是難了。
他訕笑道:“姑姑放心,我一定努力練劍。對了,姑姑,老師竹簡上的東西您懂嗎?”
王詡目光熱烈,他忽然想到阿青姑姑跟隨在老師身邊時間已經很久了,說不定阿青姑姑知道老師竹簡上的這些東西是什麽意思。
阿青接過竹簡,歎了口氣:“我知道大概,隻是我對這些沒興趣,所以當初哥哥也沒有對我細說。”
“這個蠟燭,哥哥說叫什麽小孔成像,根據實物距離遠近,所成之像亦是會發生大小變化。”
“這個小石頭大石頭好像叫什麽杠杆,哥哥說杠杆配合滑輪,可以迸發出非常強大力量。”
“這個河裏麵的車輪似乎叫作水車,哥哥說運用好了可以更加方便的灌溉田地。”
“這個.........”
阿青將自己知道的東西一一講述給王詡和翟,王詡和翟神色興奮,眼中精光迸射,原來這些東西是這樣子的。
雖然阿青知道的並不詳細,但她的介紹對王詡和翟來說有著極大的幫助,不管王詡還是翟都是極聰明的人,隻不過原本沒接觸過這些東西,故而一頭霧水。
阿青的介紹就像是在一團亂麻中給他們找到了一個線頭,接下來隻需要他們按部就班的去一點點拆解,就能將這一團亂麻給解開。
阿青看二人歡喜的像是兩個孩子,也不打擾,悄悄退出了院子。
一晃十天,有了阿青的幫忙,王詡和翟終於打造出第一架水車,王詡和翟將水車架在蜀山山頂的一道急流中,虞氏一族的族人都匯聚而來。
阿青也攙扶著阿嬸走來。
隻見王詡和翟打造的這一架水車車高三丈多,由一根長一丈半,口徑一尺多的車軸支撐著二十四根木輻條,呈放射狀向四周展開。每根輻條的頂端都帶著一個刮板和水鬥。刮板刮水,水鬥裝水。
急流湧動,水車借著水勢的運動慣性緩緩轉動著輻條,一個個水鬥裝滿了河水被逐級提升上去。臨頂,水鬥又自然傾斜,將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農田裏。
當水流灌溉入田的那一刻,在場的虞氏一族族人都歡唿起來。
蜀山山頂乃是一塊巨大的平麵,可以開墾的地方不多,僅有的農田一直是虞氏一族最重視的東西。
如今有了這水車,可以大大緩解澆水的壓力。
阿青和阿嬸也欣慰的笑著,那個她們記憶中的小王詡如今真的長大了,可以造出這樣好的東西。
湫湫——
高亢空靈的聲音傳來,一道金輝劃過天空,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翟也循著聲音看去,立刻瞪大眼睛,隻見一隻三足金烏正在天空翱翔,最後落在蜀山山頂那一汪泉水旁半人高的小樹上。
“三足金烏!”
“老師來了!”
“哈哈,正好我的水車造好了,可以給老師一個驚喜!”
王詡興奮的喊道。
翟渾身一震,蜀山的神仙迴來了,那個連蜀王也前來拜訪的神仙就要出現在他眼前了。
“咦?”
“是誰打造的水車?”
清朗的聲音不含一絲雜質,直入靈魂,翟循聲看去,隻見一個男子身軀筆直,一襲布衣長袍,長發束在身後,負手而行,溫潤如玉。
隻不過令王詡意外的是翟變得形容消瘦,日日神思不屬,喃喃自語,宛如著了魔,入了邪。
“你這是怎麽了?”
這天,王詡找到翟,按捺不住好奇,盯著他雙眼問道。
翟取出竹簡:“阿青仙子讓我先將李先生的竹簡拿來看看,說裏麵有李先生要打造的東西,我可以嚐試一下,然而我看了之後,隻覺得裏麵好多都無法理解,簡直就是一份天書。”
王詡聽著,摩挲下頜,他好奇的道:“給我看看,給我看看。”
翟將竹簡遞給王詡,王詡看著上麵的許多東西也一時間琢磨不透。
“的確是很難理解,不過我們倆可以一起,嚐試著鑽研一下,或許會有意外收獲。”
王詡知道老師學究天人,懂得很多別人不懂的知識,說不定這竹簡上的知識就很珍貴。
翟小心翼翼的道:“這樣可以嗎?這可是天書!”
王詡笑道:“放心吧,阿青姑姑既然給你,就說明這天書上的東西本就是你可以學的。”
翟聽了王詡的話,一顆心放下來,旋即便是忍耐不住的激動,這可是神仙的東西,要是學會了一定會有很大的作用。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裏,虞氏一族的族人們還有阿青,都發現王詡和翟形影不離,每日嘀嘀咕咕,翟所在的石屋也是日日敲敲打打,不知道在搞些什麽。
尤其是阿青發現原本已經可以擋住自己和白公公聯手幾招的王詡竟然在最近的戰鬥中經常走神,這讓阿青十分不滿意。
如果是真正的搏殺,王詡早就不知死了幾次。
阿青推開房門,隻見翟的院子裏一片狼藉,到處都是木屑,王詡和翟正拿著竹簡不斷討論、對照,然後又敲打。
“你們在做什麽?”
阿青的聲音夾雜著一點點怒氣,王詡和翟這才發現阿青來了,二人像是被老師抓包的學生,一時間竟有些手忙腳亂。
麵對阿青嚴厲的目光,翟渾身冰冷,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王詡也內心顫顫,他可是記得從小老師和阿青姑姑對他最嚴格了。
自己這幾日對戰經常走神,隻怕阿青姑姑生氣了。
王詡連忙拿起竹簡:“阿青姑姑,我是和翟在研究老師的竹簡,有些沉迷,您別生氣,我想給老師一個驚喜!”
阿青微蹙的雙眉緩緩舒展開,她倒是沒有想到王詡和翟竟然在研究哥哥竹簡裏麵的東西。
“研究可以,但是劍術才是根本,不可荒廢。”
“明日對戰再走神,我就打的你下不來床,看你還怎麽研究!”
王詡一個激靈,臉色一苦,知道明日的對戰怕是難了。
他訕笑道:“姑姑放心,我一定努力練劍。對了,姑姑,老師竹簡上的東西您懂嗎?”
王詡目光熱烈,他忽然想到阿青姑姑跟隨在老師身邊時間已經很久了,說不定阿青姑姑知道老師竹簡上的這些東西是什麽意思。
阿青接過竹簡,歎了口氣:“我知道大概,隻是我對這些沒興趣,所以當初哥哥也沒有對我細說。”
“這個蠟燭,哥哥說叫什麽小孔成像,根據實物距離遠近,所成之像亦是會發生大小變化。”
“這個小石頭大石頭好像叫什麽杠杆,哥哥說杠杆配合滑輪,可以迸發出非常強大力量。”
“這個河裏麵的車輪似乎叫作水車,哥哥說運用好了可以更加方便的灌溉田地。”
“這個.........”
阿青將自己知道的東西一一講述給王詡和翟,王詡和翟神色興奮,眼中精光迸射,原來這些東西是這樣子的。
雖然阿青知道的並不詳細,但她的介紹對王詡和翟來說有著極大的幫助,不管王詡還是翟都是極聰明的人,隻不過原本沒接觸過這些東西,故而一頭霧水。
阿青的介紹就像是在一團亂麻中給他們找到了一個線頭,接下來隻需要他們按部就班的去一點點拆解,就能將這一團亂麻給解開。
阿青看二人歡喜的像是兩個孩子,也不打擾,悄悄退出了院子。
一晃十天,有了阿青的幫忙,王詡和翟終於打造出第一架水車,王詡和翟將水車架在蜀山山頂的一道急流中,虞氏一族的族人都匯聚而來。
阿青也攙扶著阿嬸走來。
隻見王詡和翟打造的這一架水車車高三丈多,由一根長一丈半,口徑一尺多的車軸支撐著二十四根木輻條,呈放射狀向四周展開。每根輻條的頂端都帶著一個刮板和水鬥。刮板刮水,水鬥裝水。
急流湧動,水車借著水勢的運動慣性緩緩轉動著輻條,一個個水鬥裝滿了河水被逐級提升上去。臨頂,水鬥又自然傾斜,將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農田裏。
當水流灌溉入田的那一刻,在場的虞氏一族族人都歡唿起來。
蜀山山頂乃是一塊巨大的平麵,可以開墾的地方不多,僅有的農田一直是虞氏一族最重視的東西。
如今有了這水車,可以大大緩解澆水的壓力。
阿青和阿嬸也欣慰的笑著,那個她們記憶中的小王詡如今真的長大了,可以造出這樣好的東西。
湫湫——
高亢空靈的聲音傳來,一道金輝劃過天空,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翟也循著聲音看去,立刻瞪大眼睛,隻見一隻三足金烏正在天空翱翔,最後落在蜀山山頂那一汪泉水旁半人高的小樹上。
“三足金烏!”
“老師來了!”
“哈哈,正好我的水車造好了,可以給老師一個驚喜!”
王詡興奮的喊道。
翟渾身一震,蜀山的神仙迴來了,那個連蜀王也前來拜訪的神仙就要出現在他眼前了。
“咦?”
“是誰打造的水車?”
清朗的聲音不含一絲雜質,直入靈魂,翟循聲看去,隻見一個男子身軀筆直,一襲布衣長袍,長發束在身後,負手而行,溫潤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