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野心難藏
這基本上已能確鑿無疑地確定下來,來年這場震撼天下的秦晉大戰將會在那金秋時節全麵地爆發。
待朝堂散去之後,大臣們紛紛離去,但韋雲卻並未如眾人那般轉身離開,他靜靜地留了下來,有要事要與晉帝韋真以及朱太後訴說。
隻見韋雲麵色凝重地拱手行禮後說道:“陛下,太後啊,此次大戰非同小可。
為了確保我軍能夠凱旋而歸,微臣在前線籌備戰事所需花費的時間想必不會短暫。
待到那時,微臣無法身在朝中,還懇請陛下與太後能夠廣納賢臣之言,遠離奸佞之徒,多聽聽一眾老臣的想法....”
聽到韋雲這般鄭重其事地交代事宜,無論是坐在龍椅之上的晉帝韋真,還是一旁鳳儀端莊的朱太後,皆是一臉虛心受教的模樣。
然而,隻有韋雲自己心裏最為清楚,朱太後興許多多少少將他所言聽進了心裏幾分,但那位年輕的晉帝韋真就未必如此了。
緊接著,韋雲又語重心長地繼續言道:“陛下,尚書令朱覃此人雖頗具聰慧才智且辦事能力不俗,但其滿心所想無非是功名利祿罷了,絕非心懷國家大義之人。
另外,太常彭睿更是心機深沉、手段狠辣,其心思與行事風格皆較常人更為激進。
所以,還望陛下凡事能夠多加思忖,切莫盲目聽從他們二人的建言獻策才好啊!”
朱太後聽到此言後,嬌軀猛地一震,整個人瞬間愣住了。
她那原本犀利的目光,此刻緩緩地轉向了身旁的皇帝韋真。
隻見韋真正低垂著頭,臉上依舊保持著那副恭恭敬敬、唯唯諾諾的模樣。
然而,正所謂知子莫若母,朱太後又怎會不了解自己兒子的真實麵目呢?
她心裏很清楚,韋真這副乖巧順從的樣子隻不過是做給外人看的一場表演罷了。
隻是,令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居然能從權傾朝野的攝政王韋雲口中得知如此驚人的消息。
韋真竟然背著她,暗中與朱家和彭家都有所勾結!
而且更要命的是,這件事如今已經被韋雲知曉了。
朱太後心急如焚,但她深知此時此刻絕對不能在韋雲麵前流露出絲毫的驚慌和惱怒。
於是,她隻能拚命壓抑住內心熊熊燃燒的怒火,努力維持著表麵的鎮定。
而一旁的韋真,則仿佛什麽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始終保持著那副乖乖聽話的姿態。
韋雲見此情形,也明白自己恐怕難以說服眼前這位心懷巨大野心的年輕帝王。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長歎一聲道:“陛下,您好好想想吧。”
說完這句話後,便轉身頭也不迴地走出了金碧輝煌的大殿。
朱太後緊緊咬著牙關,目送著韋雲離去的背影,直到對方徹底消失在視線之中。
隨後,她強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與皇帝一同返迴了自己居住的宮殿。
剛一踏入宮門,朱太後再也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對著韋真便是一通斥責:“皇帝啊,本宮可早就跟你說過,一定要和朝中那些個官員保持距離,絕對不能有過多的瓜葛!
特別是朱家,連本宮這堂堂太後都不敢輕易和他們來往呢,你怎就如此大膽?
居然還背著我和他們暗中勾結!更要命的是,這事竟然還被攝政王韋雲給發現了!”
朱太後一臉怒容地瞪著眼前的皇帝。
她心裏很清楚,韋雲迴到神都城那天,就毫不留情地向朱家發難了。
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的父親對於朝廷還有些用處,說不定朱家現在已經步了喬家的後塵,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所以,一直以來,她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和朱家沾上半點關係。
然而,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那個向來不安分的兒子,竟敢不顧她的警告,在暗地裏與朱家勾勾搭搭。
而且最糟糕的是,這件事情最終還是沒能瞞住韋雲。
一想到韋雲那冷酷無情的手段,以及他手上沾染的幾位親兄弟的鮮血,朱太後就不寒而栗。
在她眼裏,韋雲對於韋真這個隔了一代的侄子,根本不可能存有多少親情。
如今韋真犯下這樣的大錯,簡直就是在自尋死路!
“你派人請本宮臨朝,告訴我不希望被其全權操控,因為你是本宮的兒子,是晉國未來的主人。
正因如此,本宮自然願意為你遮風擋雨,護你周全。
但這絕不意味著你能在暗地裏搞那些見不得人的小動作,否則稍有不慎,便會害得咱們母子萬劫不複、死無葬身之地!”
朱太後聲色俱厲地斥責著,然而麵對母親這般淩厲的話語,韋真那張俊秀的臉龐之上竟未泛起絲毫波瀾,依舊是那副溫馴乖巧的模樣,雙唇緊閉,沉默不語。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就在朱太後按捺不住性子,即將再次開口之時,韋真終於慢悠悠地開了口:“母後息怒,請聽兒臣一言。
兒臣從未有過任何僭越之舉,所行之事皆符合一個皇帝應有的本分。
至於尚書令和太常二人,他們亦未曾唆使兒臣去忤逆攝政王叔,僅僅隻是期望兒臣能夠生活得安穩罷了。”
“你……你這逆子!”
朱太後聞聽此言,心中的怒火瞬間如火山噴發一般噴湧而出,氣得渾身顫抖不已。
她怎麽也想不到,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子竟然與他那故去的父皇如出一轍。
皆是表麵上裝出一副恭謙有禮的模樣,背地裏卻耍盡手段,而且還毫不掩飾那勃勃的野心。
何為逾越?又何為安穩?歸根結底,韋真心底已然萌生出奪迴權力之念。
然而,朱太後卻覺得當下絕非良機,稍有差池,等待他們的必將是萬丈深淵。
可瞧著眼前的韋真,即便在身為生母的自己跟前,竟然還能佯裝出那般“楚楚可憐”的姿態,這著實令朱太後感到束手無策,不知究竟應當如何才能勸得動韋真打消此念頭。
“你今後行事,本宮皆會死死盯住你,特別是攝政王離京的這些時日。你要好生掂量,莫要胡作非為,速速迴宮去吧!”
這基本上已能確鑿無疑地確定下來,來年這場震撼天下的秦晉大戰將會在那金秋時節全麵地爆發。
待朝堂散去之後,大臣們紛紛離去,但韋雲卻並未如眾人那般轉身離開,他靜靜地留了下來,有要事要與晉帝韋真以及朱太後訴說。
隻見韋雲麵色凝重地拱手行禮後說道:“陛下,太後啊,此次大戰非同小可。
為了確保我軍能夠凱旋而歸,微臣在前線籌備戰事所需花費的時間想必不會短暫。
待到那時,微臣無法身在朝中,還懇請陛下與太後能夠廣納賢臣之言,遠離奸佞之徒,多聽聽一眾老臣的想法....”
聽到韋雲這般鄭重其事地交代事宜,無論是坐在龍椅之上的晉帝韋真,還是一旁鳳儀端莊的朱太後,皆是一臉虛心受教的模樣。
然而,隻有韋雲自己心裏最為清楚,朱太後興許多多少少將他所言聽進了心裏幾分,但那位年輕的晉帝韋真就未必如此了。
緊接著,韋雲又語重心長地繼續言道:“陛下,尚書令朱覃此人雖頗具聰慧才智且辦事能力不俗,但其滿心所想無非是功名利祿罷了,絕非心懷國家大義之人。
另外,太常彭睿更是心機深沉、手段狠辣,其心思與行事風格皆較常人更為激進。
所以,還望陛下凡事能夠多加思忖,切莫盲目聽從他們二人的建言獻策才好啊!”
朱太後聽到此言後,嬌軀猛地一震,整個人瞬間愣住了。
她那原本犀利的目光,此刻緩緩地轉向了身旁的皇帝韋真。
隻見韋真正低垂著頭,臉上依舊保持著那副恭恭敬敬、唯唯諾諾的模樣。
然而,正所謂知子莫若母,朱太後又怎會不了解自己兒子的真實麵目呢?
她心裏很清楚,韋真這副乖巧順從的樣子隻不過是做給外人看的一場表演罷了。
隻是,令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居然能從權傾朝野的攝政王韋雲口中得知如此驚人的消息。
韋真竟然背著她,暗中與朱家和彭家都有所勾結!
而且更要命的是,這件事如今已經被韋雲知曉了。
朱太後心急如焚,但她深知此時此刻絕對不能在韋雲麵前流露出絲毫的驚慌和惱怒。
於是,她隻能拚命壓抑住內心熊熊燃燒的怒火,努力維持著表麵的鎮定。
而一旁的韋真,則仿佛什麽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始終保持著那副乖乖聽話的姿態。
韋雲見此情形,也明白自己恐怕難以說服眼前這位心懷巨大野心的年輕帝王。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長歎一聲道:“陛下,您好好想想吧。”
說完這句話後,便轉身頭也不迴地走出了金碧輝煌的大殿。
朱太後緊緊咬著牙關,目送著韋雲離去的背影,直到對方徹底消失在視線之中。
隨後,她強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與皇帝一同返迴了自己居住的宮殿。
剛一踏入宮門,朱太後再也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對著韋真便是一通斥責:“皇帝啊,本宮可早就跟你說過,一定要和朝中那些個官員保持距離,絕對不能有過多的瓜葛!
特別是朱家,連本宮這堂堂太後都不敢輕易和他們來往呢,你怎就如此大膽?
居然還背著我和他們暗中勾結!更要命的是,這事竟然還被攝政王韋雲給發現了!”
朱太後一臉怒容地瞪著眼前的皇帝。
她心裏很清楚,韋雲迴到神都城那天,就毫不留情地向朱家發難了。
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的父親對於朝廷還有些用處,說不定朱家現在已經步了喬家的後塵,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所以,一直以來,她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和朱家沾上半點關係。
然而,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那個向來不安分的兒子,竟敢不顧她的警告,在暗地裏與朱家勾勾搭搭。
而且最糟糕的是,這件事情最終還是沒能瞞住韋雲。
一想到韋雲那冷酷無情的手段,以及他手上沾染的幾位親兄弟的鮮血,朱太後就不寒而栗。
在她眼裏,韋雲對於韋真這個隔了一代的侄子,根本不可能存有多少親情。
如今韋真犯下這樣的大錯,簡直就是在自尋死路!
“你派人請本宮臨朝,告訴我不希望被其全權操控,因為你是本宮的兒子,是晉國未來的主人。
正因如此,本宮自然願意為你遮風擋雨,護你周全。
但這絕不意味著你能在暗地裏搞那些見不得人的小動作,否則稍有不慎,便會害得咱們母子萬劫不複、死無葬身之地!”
朱太後聲色俱厲地斥責著,然而麵對母親這般淩厲的話語,韋真那張俊秀的臉龐之上竟未泛起絲毫波瀾,依舊是那副溫馴乖巧的模樣,雙唇緊閉,沉默不語。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就在朱太後按捺不住性子,即將再次開口之時,韋真終於慢悠悠地開了口:“母後息怒,請聽兒臣一言。
兒臣從未有過任何僭越之舉,所行之事皆符合一個皇帝應有的本分。
至於尚書令和太常二人,他們亦未曾唆使兒臣去忤逆攝政王叔,僅僅隻是期望兒臣能夠生活得安穩罷了。”
“你……你這逆子!”
朱太後聞聽此言,心中的怒火瞬間如火山噴發一般噴湧而出,氣得渾身顫抖不已。
她怎麽也想不到,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子竟然與他那故去的父皇如出一轍。
皆是表麵上裝出一副恭謙有禮的模樣,背地裏卻耍盡手段,而且還毫不掩飾那勃勃的野心。
何為逾越?又何為安穩?歸根結底,韋真心底已然萌生出奪迴權力之念。
然而,朱太後卻覺得當下絕非良機,稍有差池,等待他們的必將是萬丈深淵。
可瞧著眼前的韋真,即便在身為生母的自己跟前,竟然還能佯裝出那般“楚楚可憐”的姿態,這著實令朱太後感到束手無策,不知究竟應當如何才能勸得動韋真打消此念頭。
“你今後行事,本宮皆會死死盯住你,特別是攝政王離京的這些時日。你要好生掂量,莫要胡作非為,速速迴宮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