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老將出馬
顯然,白任此前將顧青調遣至漢水的舉動,深深地刺激到了這些剛剛投身閻蒼陣營的將領們的心弦。
他們這群人,皆是在那五軍護衛軍與朝廷之間關係最為微妙、最為尷尬的特殊時期裏逐漸成長起來的。
因此,對於周圍環境中的哪怕一絲一毫細微變化和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表現出超乎常人的敏感度。
在他們眼中,白任此次“發配”顧青的舉動頗有深意,似乎隱隱有著警告閻蒼的意味。
要知道,他們可是才剛剛投身於閻蒼陣營之中啊!
所以麵對這種情況,誰又敢貿然出頭當那個引人注目的“出頭鳥”呢?
“哎~”
白任不禁在心中暗暗地長歎一口氣。
此時,正值國家急需仰仗這些英勇將領們出力之時,可萬萬沒想到,僅僅隻是自己這麽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舉動,竟能令他們猶如驚弓之鳥一般惶恐不安。
白任不由得開始反思起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來,心中也不禁泛起了些許疑慮:難道說朕這樣做真的有些過於激烈了?
然而,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一切重新來過,他堅信自己依然還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向顧青——這位被閻蒼偷偷收於門下的弟子“開刀”。
畢竟,他貴為一國之君,是這偌大秦國的主宰者,他絕對無法容忍自己的部下當中有任何人膽敢對他暗藏私心而且還試圖瞞天過海。
“陛下,末將鬥膽進言,依末將之見,或許我們可以先行攻打丹水城,借此調動整個晉軍的部署,然後再根據實際戰況製定接下來更為詳盡的戰略規劃。”
眼見眾將皆沉默不語,那剛剛前來投效的公儀琦見狀,心中暗忖:此時若無人挺身而出,豈不是顯得我等怯懦無能?
於是,他便當仁不讓地主動開口繼續說道:“這郝珞其人,末將之前確實未曾謀麵,但對於其師申慧,末將倒是略知一二。
想那申慧雖在晉國聲名狼藉,然於行軍作戰方麵,卻向來是以防守反擊之策略為主。
依末將之見,這郝珞身為申慧的親傳弟子,想必亦會沿用此路數。”
說罷,公儀琦微微停頓,觀察著眾人的反應。
聞聽公儀琦所言,白任不禁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公儀將軍此計甚妙,隻是……”
話鋒一轉,白任麵露難色地道:“現在麾下雖擁兵五萬,然所掌之霹靂車數量實不算多。
倘若可行,朕自是期望能夠以最小之代價收複這些城池啊!畢竟,這些城池皆是我大秦之領土。
此前,它們已遭晉國霹靂車之摧殘,朕著實不願再以霹靂車將其城防徹底毀壞了。”
言罷,白任長長地歎了口氣,滿臉盡是糾結之色。
此刻,他們手中所掌握的可以調動的兵力僅僅隻有五萬人而已,如果貿然選擇強行進攻,那必然會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
因此,相較於直接發起強攻,先行觀察一下晉軍那邊的具體反應,顯然才是更為明智和穩妥的做法。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白任終於做出了決策:“那就由公儀將軍率領部隊出城去試探一下敵軍虛實,而征虜將軍則需安排好人手隨時準備接應。”
聽到命令後的兩人齊聲應道:“是!”
再來說說馬緣這批人,在此之前,一直都是依靠項雲來出謀劃策、統籌全局。
然而自從項雲離開前往北方的秦州之後,無論是馬緣也好,還是田刀也罷,他倆都並非那種擅長分析判斷當前複雜局勢的能人。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依照自己的理解與想法行事,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執行者,至少不能犯下什麽大錯從而觸怒秦帝白任。
隻是令他們始料未及的是,恰恰是因為內心深處對於白任的這份畏懼之情,反而使得白任對他們愈發不滿起來。
此次讓馬緣負責接應而非擔任主攻任務,其實也算是對白任他們發出的一種無聲警告。
畢竟以常理而論,如果有更好的選擇,誰又願意舍棄兩位身強力壯且正值當打之年的年輕將領不用,轉而派遣公儀琦這位年事已高的老將呢?
馬緣和田刀兩人麵麵相覷,心中均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們敏銳地察覺到周圍氣氛異常,但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究竟是哪個環節出現了紕漏。
而其他那些隸屬於中州派係的官員們,則一個個緘默不語,仿佛故意隱瞞著什麽重要信息。
公儀琦作為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將,年已六十三歲的他雖已步入暮年,但其身子骨依然健壯如牛,戰場上殺敵的身手不減當年。
對於被白任特意安排前來接應的馬緣,公儀琦從心底裏就瞧不起這個人。
在他眼中,一個連上位者心思都無法揣摩清楚的武將,其仕途注定不會再有太大的發展空間,這輩子恐怕也就隻能止步於當前的職位了。
馬緣又何嚐感受不到公儀琦那毫不掩飾的輕蔑之意呢?
然而此刻,他們正處於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危險境地。
因此,盡管內心憋屈憤怒,馬緣也不敢輕易表露出來,隻得強忍著對公儀琦的不滿。
這種隱忍反倒讓公儀琦越發看輕眼前這位還不到五十歲的征虜將軍。
隨後,公儀琦率領麾下一萬精兵強將親赴丹水城前。
當他遠遠望見城牆之上時,不禁眉頭緊蹙,臉色變得極為陰沉。
原來,城牆上早已構築起眾多嚴密的防禦工事,特別是城外那條原本就寬闊的護城河,如今更是被進一步拓寬加深,形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
麵對如此堅固的防守陣勢,公儀琦深知此次攻城之戰必將困難重重。
“晉軍之中竟然有如此擅長製造器械之能人啊!”
公儀琦望著眼前那在短短時間內便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的眾多防禦設施,心中不禁驚歎不已。
要知道,在這般緊迫的時間裏完成這樣規模宏大且構造精妙的工程,絕非普通人力所能及之事。
顯然,白任此前將顧青調遣至漢水的舉動,深深地刺激到了這些剛剛投身閻蒼陣營的將領們的心弦。
他們這群人,皆是在那五軍護衛軍與朝廷之間關係最為微妙、最為尷尬的特殊時期裏逐漸成長起來的。
因此,對於周圍環境中的哪怕一絲一毫細微變化和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表現出超乎常人的敏感度。
在他們眼中,白任此次“發配”顧青的舉動頗有深意,似乎隱隱有著警告閻蒼的意味。
要知道,他們可是才剛剛投身於閻蒼陣營之中啊!
所以麵對這種情況,誰又敢貿然出頭當那個引人注目的“出頭鳥”呢?
“哎~”
白任不禁在心中暗暗地長歎一口氣。
此時,正值國家急需仰仗這些英勇將領們出力之時,可萬萬沒想到,僅僅隻是自己這麽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舉動,竟能令他們猶如驚弓之鳥一般惶恐不安。
白任不由得開始反思起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來,心中也不禁泛起了些許疑慮:難道說朕這樣做真的有些過於激烈了?
然而,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一切重新來過,他堅信自己依然還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向顧青——這位被閻蒼偷偷收於門下的弟子“開刀”。
畢竟,他貴為一國之君,是這偌大秦國的主宰者,他絕對無法容忍自己的部下當中有任何人膽敢對他暗藏私心而且還試圖瞞天過海。
“陛下,末將鬥膽進言,依末將之見,或許我們可以先行攻打丹水城,借此調動整個晉軍的部署,然後再根據實際戰況製定接下來更為詳盡的戰略規劃。”
眼見眾將皆沉默不語,那剛剛前來投效的公儀琦見狀,心中暗忖:此時若無人挺身而出,豈不是顯得我等怯懦無能?
於是,他便當仁不讓地主動開口繼續說道:“這郝珞其人,末將之前確實未曾謀麵,但對於其師申慧,末將倒是略知一二。
想那申慧雖在晉國聲名狼藉,然於行軍作戰方麵,卻向來是以防守反擊之策略為主。
依末將之見,這郝珞身為申慧的親傳弟子,想必亦會沿用此路數。”
說罷,公儀琦微微停頓,觀察著眾人的反應。
聞聽公儀琦所言,白任不禁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公儀將軍此計甚妙,隻是……”
話鋒一轉,白任麵露難色地道:“現在麾下雖擁兵五萬,然所掌之霹靂車數量實不算多。
倘若可行,朕自是期望能夠以最小之代價收複這些城池啊!畢竟,這些城池皆是我大秦之領土。
此前,它們已遭晉國霹靂車之摧殘,朕著實不願再以霹靂車將其城防徹底毀壞了。”
言罷,白任長長地歎了口氣,滿臉盡是糾結之色。
此刻,他們手中所掌握的可以調動的兵力僅僅隻有五萬人而已,如果貿然選擇強行進攻,那必然會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
因此,相較於直接發起強攻,先行觀察一下晉軍那邊的具體反應,顯然才是更為明智和穩妥的做法。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白任終於做出了決策:“那就由公儀將軍率領部隊出城去試探一下敵軍虛實,而征虜將軍則需安排好人手隨時準備接應。”
聽到命令後的兩人齊聲應道:“是!”
再來說說馬緣這批人,在此之前,一直都是依靠項雲來出謀劃策、統籌全局。
然而自從項雲離開前往北方的秦州之後,無論是馬緣也好,還是田刀也罷,他倆都並非那種擅長分析判斷當前複雜局勢的能人。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依照自己的理解與想法行事,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執行者,至少不能犯下什麽大錯從而觸怒秦帝白任。
隻是令他們始料未及的是,恰恰是因為內心深處對於白任的這份畏懼之情,反而使得白任對他們愈發不滿起來。
此次讓馬緣負責接應而非擔任主攻任務,其實也算是對白任他們發出的一種無聲警告。
畢竟以常理而論,如果有更好的選擇,誰又願意舍棄兩位身強力壯且正值當打之年的年輕將領不用,轉而派遣公儀琦這位年事已高的老將呢?
馬緣和田刀兩人麵麵相覷,心中均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們敏銳地察覺到周圍氣氛異常,但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究竟是哪個環節出現了紕漏。
而其他那些隸屬於中州派係的官員們,則一個個緘默不語,仿佛故意隱瞞著什麽重要信息。
公儀琦作為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將,年已六十三歲的他雖已步入暮年,但其身子骨依然健壯如牛,戰場上殺敵的身手不減當年。
對於被白任特意安排前來接應的馬緣,公儀琦從心底裏就瞧不起這個人。
在他眼中,一個連上位者心思都無法揣摩清楚的武將,其仕途注定不會再有太大的發展空間,這輩子恐怕也就隻能止步於當前的職位了。
馬緣又何嚐感受不到公儀琦那毫不掩飾的輕蔑之意呢?
然而此刻,他們正處於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危險境地。
因此,盡管內心憋屈憤怒,馬緣也不敢輕易表露出來,隻得強忍著對公儀琦的不滿。
這種隱忍反倒讓公儀琦越發看輕眼前這位還不到五十歲的征虜將軍。
隨後,公儀琦率領麾下一萬精兵強將親赴丹水城前。
當他遠遠望見城牆之上時,不禁眉頭緊蹙,臉色變得極為陰沉。
原來,城牆上早已構築起眾多嚴密的防禦工事,特別是城外那條原本就寬闊的護城河,如今更是被進一步拓寬加深,形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
麵對如此堅固的防守陣勢,公儀琦深知此次攻城之戰必將困難重重。
“晉軍之中竟然有如此擅長製造器械之能人啊!”
公儀琦望著眼前那在短短時間內便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的眾多防禦設施,心中不禁驚歎不已。
要知道,在這般緊迫的時間裏完成這樣規模宏大且構造精妙的工程,絕非普通人力所能及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