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這tm可不是什麽好話!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滿清貶低自己對手這件事,李二著實是看不明白。
自古至今,哪怕都有傳聞說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但真正的勝利者,隻要長了腦子,就不可能去抹黑詆毀自己的對手。
將對手貶低的越是弱小,那跟弱小者纏鬥的難舍難分的自己,不也同樣是廢物?
相反,就如劉邦一般,他從不會在史書亦或者任何人麵前貶低項羽。
就因為他真切的知道,項羽越是強,便越能襯托著他更加神勇!
反而若是他將項羽改成個一無是處的小人,那秦末漢初的那一場楚漢爭雄,在後世人眼中就隻會跟小孩子過家家一般的可笑。
而他李二也同樣如此。
正是因為竇建德的英明,以及幾乎做到了人心所向這四個字,他在虎牢關外一戰擒雙王,才是越發的傳奇!
承認自己的對手,就等同於是承認自己的能力。
“像滿清這般,不願承認對手的能力,也不願承認中原過往的曆史。”
“那就隻能說明,他們骨子裏的自卑是去不掉的。”
“他們潛意識裏就會覺得,如果對手太強大,他們是不可能入主中原的。”
“這幫韃子倒是有個很好的習慣,對自身的實力看的還算透徹。”
“若非湊巧,恰逢大明王朝走向末路,同時李自成也算不上真正的明主,加上張獻忠所在蜀地易守難攻,南明自身又混亂無比的話,這江山無論如何也是輪不到他們滿清來坐的。”
天幕上的眾人看出了這件事。
滿清的這幫皇帝自己多半也清楚的知道這一點。
所以他們才想著要將對手改的荒唐離奇,這才能夠顯得他們滿清坐那江山雖名不正,但言順。
可以讓後世人覺得,如果不是他們滿清,那江山落入其他荒唐離奇的叛軍手上,百姓的生活隻會更加淒慘。
殊不知,哪怕讓乾隆自己去想象,他大抵也想不到,百姓的日子過的再慘,還能慘到什麽地方去了。
畢竟不管什麽朝代的百姓,他們的日子都遠比清朝這些生活豬狗不如的百姓要強的多。
別說奴隸,就是某些百姓家的牛、羊等牲畜,吃的住的可能都比滿清的百姓要強。
“荒唐,我大清騎兵就是橫推了天下之敵,才得了這江山的!”
“至於改曆史,爾等有證據嗎?”
“更何況,朕是勝利者,曆史由勝者來書寫,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乾隆還在嘴硬。
但顯然他的話已經沒有了多少的可信度。
單是沒有改史書這句話,便是一個標點符號都沒人信的。
至於證據,他們又不需要說服誰,何需證據?
“朕現在懶得搭理這頭蠢貨,去個人繼續罵他,朕要稍稍歇歇,順便看看,這張獻忠準備怎麽做。”
“朕想看看,他到底是怎麽敗的。”
“原本的曆史線上,朕大概能猜到。”
“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滿清鐵騎攜手關寧鐵騎,堪稱整個大明最為精銳的兵馬聯手。”
“加上那時擊潰了李自成之後,多爾袞也向中原絕大部分文人士紳許下了承諾。”
“等張獻忠出蜀率軍反抗滿清之時,多半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在他了。”
“不過眼下卻是不同,多爾袞雖占據地利,可天時未定,人和更是沒有絲毫的優勢。”
從張獻忠做出的決定不難看出,他的品性是沒有絲毫問題的。
並且以他麾下將領對他心服口服的模樣也能看出,他對待下屬也定然不差。
隻要接下來他領兵作戰的能力不差,那倒是也不失為一代雄主。
“人和不在忠親王?笑話!”
“整個中原,凡我大清所踏足之處,目光所及無不是忠誠的奴才!”
“這天下人都是我大清的忠犬,爾等竟然說人和不在我大清?”
“看來,你們還不明白,我大清的威望啊!”
“等著瞧好了,張獻忠這賊寇定然會讓你們大失所望。”
“他不過就是個膽小怯懦,自以為占據大義,實則連麵對我大清鐵騎的勇氣都沒有的小人!”
“爾等……”
乾隆叫囂的聲音戛然而止。
因為在此時,天幕上的畫麵已然產生了變換。
張獻忠出兵時,他之前征求過意見的將領,無一人選擇留下,盡數沒有絲毫猶豫的隨他出征。
包括那些將領麾下的士卒,也並未有絲毫質疑這位大西王的決斷。
可以說,在他作為大西王的旨意傳達下去的那一刻開始,整個蜀中便是上下一心,沒有任何一人有絲毫不同的意見!
整整十五萬大軍。
“陛下,真的不留守軍嗎?”
“可千萬別到最後我等擊潰了滿清,反而自己的老巢被人一鍋端了。”
“雖然李自成多半沒那個能力了,但那南明可是有的,並且他們也完全有足夠的動機。”
下麵的將領也並不質疑他所做這傾巢而出的決定,隻是有部分人還是表達出了自己的擔憂。
李自成那邊估摸著要潰敗了,往後也不再需要擔憂。
現在他們帶著這十五萬大軍出征,剩下還有可能趁著機會對蜀中造成威脅的兵馬,就隻剩下了南明。
“放心吧。”
“本王雖然不知道南明內部是什麽個狀態,但大致也能夠猜的出來。”
“保守派,覺得就該穩固南渡之後的江山,阻止李自成包括韃子進一步的攻勢,就如曾經南渡之後的大宋一般苟活。”
“激進派,他們所仇視的人之中,李自成才是首當其衝,往後便是韃子,至於我們,估摸著在優先級上已經排到很後的位置了。”
“不論是哪一方,都不可能選擇在本王領兵對抗韃子的時候偷襲蜀中,所以放心吧。”
“這守軍,便不留了。”
“有那麽一句話怎麽說的來著?”
“十五萬對十萬,首戰即終戰,優勢在老子,老子就是要速戰速決!”
天幕外的眾人:“……”
雖然這話說的沒錯,十五萬兵馬在人數上也的確能夠占據極大的優勢。
可聽起來怎麽總有種不太吉利的感覺?
老朱:“……”
“這話聽起來,咋就那麽像陳友諒呢?”
“這tm可不是什麽好話!”
自古至今,哪怕都有傳聞說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但真正的勝利者,隻要長了腦子,就不可能去抹黑詆毀自己的對手。
將對手貶低的越是弱小,那跟弱小者纏鬥的難舍難分的自己,不也同樣是廢物?
相反,就如劉邦一般,他從不會在史書亦或者任何人麵前貶低項羽。
就因為他真切的知道,項羽越是強,便越能襯托著他更加神勇!
反而若是他將項羽改成個一無是處的小人,那秦末漢初的那一場楚漢爭雄,在後世人眼中就隻會跟小孩子過家家一般的可笑。
而他李二也同樣如此。
正是因為竇建德的英明,以及幾乎做到了人心所向這四個字,他在虎牢關外一戰擒雙王,才是越發的傳奇!
承認自己的對手,就等同於是承認自己的能力。
“像滿清這般,不願承認對手的能力,也不願承認中原過往的曆史。”
“那就隻能說明,他們骨子裏的自卑是去不掉的。”
“他們潛意識裏就會覺得,如果對手太強大,他們是不可能入主中原的。”
“這幫韃子倒是有個很好的習慣,對自身的實力看的還算透徹。”
“若非湊巧,恰逢大明王朝走向末路,同時李自成也算不上真正的明主,加上張獻忠所在蜀地易守難攻,南明自身又混亂無比的話,這江山無論如何也是輪不到他們滿清來坐的。”
天幕上的眾人看出了這件事。
滿清的這幫皇帝自己多半也清楚的知道這一點。
所以他們才想著要將對手改的荒唐離奇,這才能夠顯得他們滿清坐那江山雖名不正,但言順。
可以讓後世人覺得,如果不是他們滿清,那江山落入其他荒唐離奇的叛軍手上,百姓的生活隻會更加淒慘。
殊不知,哪怕讓乾隆自己去想象,他大抵也想不到,百姓的日子過的再慘,還能慘到什麽地方去了。
畢竟不管什麽朝代的百姓,他們的日子都遠比清朝這些生活豬狗不如的百姓要強的多。
別說奴隸,就是某些百姓家的牛、羊等牲畜,吃的住的可能都比滿清的百姓要強。
“荒唐,我大清騎兵就是橫推了天下之敵,才得了這江山的!”
“至於改曆史,爾等有證據嗎?”
“更何況,朕是勝利者,曆史由勝者來書寫,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乾隆還在嘴硬。
但顯然他的話已經沒有了多少的可信度。
單是沒有改史書這句話,便是一個標點符號都沒人信的。
至於證據,他們又不需要說服誰,何需證據?
“朕現在懶得搭理這頭蠢貨,去個人繼續罵他,朕要稍稍歇歇,順便看看,這張獻忠準備怎麽做。”
“朕想看看,他到底是怎麽敗的。”
“原本的曆史線上,朕大概能猜到。”
“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滿清鐵騎攜手關寧鐵騎,堪稱整個大明最為精銳的兵馬聯手。”
“加上那時擊潰了李自成之後,多爾袞也向中原絕大部分文人士紳許下了承諾。”
“等張獻忠出蜀率軍反抗滿清之時,多半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在他了。”
“不過眼下卻是不同,多爾袞雖占據地利,可天時未定,人和更是沒有絲毫的優勢。”
從張獻忠做出的決定不難看出,他的品性是沒有絲毫問題的。
並且以他麾下將領對他心服口服的模樣也能看出,他對待下屬也定然不差。
隻要接下來他領兵作戰的能力不差,那倒是也不失為一代雄主。
“人和不在忠親王?笑話!”
“整個中原,凡我大清所踏足之處,目光所及無不是忠誠的奴才!”
“這天下人都是我大清的忠犬,爾等竟然說人和不在我大清?”
“看來,你們還不明白,我大清的威望啊!”
“等著瞧好了,張獻忠這賊寇定然會讓你們大失所望。”
“他不過就是個膽小怯懦,自以為占據大義,實則連麵對我大清鐵騎的勇氣都沒有的小人!”
“爾等……”
乾隆叫囂的聲音戛然而止。
因為在此時,天幕上的畫麵已然產生了變換。
張獻忠出兵時,他之前征求過意見的將領,無一人選擇留下,盡數沒有絲毫猶豫的隨他出征。
包括那些將領麾下的士卒,也並未有絲毫質疑這位大西王的決斷。
可以說,在他作為大西王的旨意傳達下去的那一刻開始,整個蜀中便是上下一心,沒有任何一人有絲毫不同的意見!
整整十五萬大軍。
“陛下,真的不留守軍嗎?”
“可千萬別到最後我等擊潰了滿清,反而自己的老巢被人一鍋端了。”
“雖然李自成多半沒那個能力了,但那南明可是有的,並且他們也完全有足夠的動機。”
下麵的將領也並不質疑他所做這傾巢而出的決定,隻是有部分人還是表達出了自己的擔憂。
李自成那邊估摸著要潰敗了,往後也不再需要擔憂。
現在他們帶著這十五萬大軍出征,剩下還有可能趁著機會對蜀中造成威脅的兵馬,就隻剩下了南明。
“放心吧。”
“本王雖然不知道南明內部是什麽個狀態,但大致也能夠猜的出來。”
“保守派,覺得就該穩固南渡之後的江山,阻止李自成包括韃子進一步的攻勢,就如曾經南渡之後的大宋一般苟活。”
“激進派,他們所仇視的人之中,李自成才是首當其衝,往後便是韃子,至於我們,估摸著在優先級上已經排到很後的位置了。”
“不論是哪一方,都不可能選擇在本王領兵對抗韃子的時候偷襲蜀中,所以放心吧。”
“這守軍,便不留了。”
“有那麽一句話怎麽說的來著?”
“十五萬對十萬,首戰即終戰,優勢在老子,老子就是要速戰速決!”
天幕外的眾人:“……”
雖然這話說的沒錯,十五萬兵馬在人數上也的確能夠占據極大的優勢。
可聽起來怎麽總有種不太吉利的感覺?
老朱:“……”
“這話聽起來,咋就那麽像陳友諒呢?”
“這tm可不是什麽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