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掃平天下?算了吧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81章 掃平天下?算了吧
“他們比誰都清楚,做這麽一場戲,就能在最大限度上讓民心歸附。”
“甚至於滿清隻要效仿此舉堅持那麽一段時間,天下人便都不會那般抗拒由他們入主中原。”
“李自成更是如此,他本就是民心所向,若入主京師之後不再繼續征戰,也不貪圖享樂,反而如此人一般解決各地饑荒問題,那他即便是麵對清軍慘敗,百姓也依舊能支撐他從頭再來!”
“他為何在不久前選擇於戰場死戰,而非如同從前一般逃亡之後整兵再戰?”
“還不是因他知曉,他的民心所向已然無法支撐他從頭再來過了!”
李定國不屑的撇撇嘴道。
逢場作戲?
輕巧的話誰都會說。
可真要到身居那個位置的時候,想做出這種決定,可就比登天還難了!
有些東西沒有到手,自然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的誘惑。
可到手之後,還能狠下心來分出去,分給天下百姓的。
雙手之數李定國都覺得自己是往多了說的。
古往今來的天子之中,除了公認頂尖的那幾位,剩下能做到的,恐怕都屈指可數!
甚至公認頂尖的那幾位,還得按性格原因排除掉幾人。
縱使真的是逢場作戲,能演出這場戲來,也已經超越了這世上的絕大部分人!
“評價這麽高嗎!”
張獻忠從一開始的質疑,到現在對於李定國的話逐漸開始認同。
的確如此。
哪怕他還未走到入主中原的那一步,誘惑也已經大到了無以複加。
更何況已經入主中原,占據京師稱帝的劉邦?
他甚至都不敢想象,若是將劉邦換成自己,那眼下自己到底會如何享樂。
至於能否逢場作這麽一場戲,他隻能說,絕無此種可能!
“此番評價,已然算不上高了。”
“如他真的隻是逢場作戲,那評價就是如此,若他能夠一直銘記初衷,亦或者他能夠一直演下去。”
“那兒臣斷定,他就是下一個唐宗漢祖!”
評價真的要這麽高的嗎!
張獻忠此時已經不想去質疑了。
他甚至鬱悶的都不太想說話。
對於李定國的性子,他了解的一清二楚。
眼光甚高,且不會睜著眼睛說瞎話,心裏怎麽想的,嘴上就會怎麽說。
說什麽,就是什麽,不會無意義的溜須拍馬,也不會無意義的吹捧任何一個人。
他既然將那人誇的天上有地上無,那就隻能意味著,那人比他口中所說的,還要更加優秀!
“鴻遠,若是依著你這麽說的話,我大西是不是真的沒機會了?”
張獻忠懷揣著最後一絲希望問道。
他希望從李定國口中聽到否定的答案。
但可惜注定是要事與願違了。
“目前看來,是這樣的。”
“我軍雖盤踞蜀中,百姓民心歸附,易守難攻,可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恐怕對方在不久的將來,便能兵不血刃拿下蜀中。”
“我們無法徹底斷絕雙方的消息往來,一旦蜀中百姓得知中原的日子要更加富庶,人人都能填飽肚子而不用為生計發愁的話。”
“或許念在昔日義父對待百姓不錯的份上,他們不會就地倒戈,但一定會有大量的百姓選擇遷徙。”
“等到蜀中人口緊缺之時,擺在義父麵前的,就隻剩下投降,亦或者戰死這兩個選項了。”
守是不可能守得住。
不僅是李定國這般認為,連張獻忠自己的感覺都是如此。
想讓他張獻忠戰勝這樣的敵人,未免有些太過為難了!
“那依著你這麽說,我們現在就該自縛雙手,請求對方接受我們的歸降了?”
“鴻遠,我承認你的能力不差,但有時候為兄真的認為,你有些太過悲觀,也太過漲他人誌氣!”
“義父這些年在蜀中經營也絕對不差,哪怕真的麵對如唐宗漢祖那般的千古明君,也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劉文秀這話說的,李定國還沒來得及反駁,張獻忠自己的老臉先紅了。
過了,過了。
我知道你一片孝心,不忍心看鴻遠他這般抬舉他人,可問題是,你這話說的自己不心虛,我聽著都心虛。
還唐宗漢祖呢。
在張獻忠自己看來,可能李自成都比他要做的好。
否則當初攻破大明京師的就該是他,而不是那闖王李自成。
“的確,蜀中民心多向義父,且地勢易守難攻,敵軍前來討伐也同樣會有所不適,戰力會降低不少。”
“可這一切的前提是,敵軍得來強攻。”
隻有麵對強敵時,才能夠激發出蜀中百姓一致對外的血性。
若是敵軍不攻,甚至連圍都不圍呢?
蜀中糧食短缺,要往何處去尋?
還不是得與中原通商。
這商路但凡通了,中原百姓生活日新月異的消息便定然瞞不住。
到那時,敵軍有很大機會兵不血刃便拿下蜀中。
民心所向,是因為百姓相信張獻忠能夠帶他們過上好日子。
可到時候發現,中原百姓的日子比他們過的更好,中原的皇帝更加愛民如子。
那個時候,蜀中的百姓真的還會心向他們的大西王嗎?
“敵軍若是不強攻,那等待著義父的,恐怕就隻有被逐步蠶食。”
“甚至於,連主動反抗可能都做不到。”
入主中原的那一方選擇了平息戰火,若是張獻忠反而主動掀起了戰事,那別說蜀中百姓能否支持,不罵他都是好事!
上位之人,最希望用戰爭來解決一切問題。
畢竟掀起戰事,真正衝殺在前的也不是他們。
可下麵的百姓卻是要付出自己以及自己子女的性命作為代價。
他們會願意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去給上位之人搏榮華富貴嗎?
“那依你的意思,我們就隻能自縛雙手投降了?”
“鴻遠,我是真沒想到,你竟然是這般懦弱的一個人!”
“我卻是不同意,義父,在我看來,中原的局勢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一觸即破!”
“給我兵馬,我定然能夠替義父掃平天下!”
劉文秀滿臉的戾氣。
可惜迴應他的,隻有張獻忠疲憊的擺手。
“掃平天下?算了吧。”
“他們比誰都清楚,做這麽一場戲,就能在最大限度上讓民心歸附。”
“甚至於滿清隻要效仿此舉堅持那麽一段時間,天下人便都不會那般抗拒由他們入主中原。”
“李自成更是如此,他本就是民心所向,若入主京師之後不再繼續征戰,也不貪圖享樂,反而如此人一般解決各地饑荒問題,那他即便是麵對清軍慘敗,百姓也依舊能支撐他從頭再來!”
“他為何在不久前選擇於戰場死戰,而非如同從前一般逃亡之後整兵再戰?”
“還不是因他知曉,他的民心所向已然無法支撐他從頭再來過了!”
李定國不屑的撇撇嘴道。
逢場作戲?
輕巧的話誰都會說。
可真要到身居那個位置的時候,想做出這種決定,可就比登天還難了!
有些東西沒有到手,自然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的誘惑。
可到手之後,還能狠下心來分出去,分給天下百姓的。
雙手之數李定國都覺得自己是往多了說的。
古往今來的天子之中,除了公認頂尖的那幾位,剩下能做到的,恐怕都屈指可數!
甚至公認頂尖的那幾位,還得按性格原因排除掉幾人。
縱使真的是逢場作戲,能演出這場戲來,也已經超越了這世上的絕大部分人!
“評價這麽高嗎!”
張獻忠從一開始的質疑,到現在對於李定國的話逐漸開始認同。
的確如此。
哪怕他還未走到入主中原的那一步,誘惑也已經大到了無以複加。
更何況已經入主中原,占據京師稱帝的劉邦?
他甚至都不敢想象,若是將劉邦換成自己,那眼下自己到底會如何享樂。
至於能否逢場作這麽一場戲,他隻能說,絕無此種可能!
“此番評價,已然算不上高了。”
“如他真的隻是逢場作戲,那評價就是如此,若他能夠一直銘記初衷,亦或者他能夠一直演下去。”
“那兒臣斷定,他就是下一個唐宗漢祖!”
評價真的要這麽高的嗎!
張獻忠此時已經不想去質疑了。
他甚至鬱悶的都不太想說話。
對於李定國的性子,他了解的一清二楚。
眼光甚高,且不會睜著眼睛說瞎話,心裏怎麽想的,嘴上就會怎麽說。
說什麽,就是什麽,不會無意義的溜須拍馬,也不會無意義的吹捧任何一個人。
他既然將那人誇的天上有地上無,那就隻能意味著,那人比他口中所說的,還要更加優秀!
“鴻遠,若是依著你這麽說的話,我大西是不是真的沒機會了?”
張獻忠懷揣著最後一絲希望問道。
他希望從李定國口中聽到否定的答案。
但可惜注定是要事與願違了。
“目前看來,是這樣的。”
“我軍雖盤踞蜀中,百姓民心歸附,易守難攻,可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恐怕對方在不久的將來,便能兵不血刃拿下蜀中。”
“我們無法徹底斷絕雙方的消息往來,一旦蜀中百姓得知中原的日子要更加富庶,人人都能填飽肚子而不用為生計發愁的話。”
“或許念在昔日義父對待百姓不錯的份上,他們不會就地倒戈,但一定會有大量的百姓選擇遷徙。”
“等到蜀中人口緊缺之時,擺在義父麵前的,就隻剩下投降,亦或者戰死這兩個選項了。”
守是不可能守得住。
不僅是李定國這般認為,連張獻忠自己的感覺都是如此。
想讓他張獻忠戰勝這樣的敵人,未免有些太過為難了!
“那依著你這麽說,我們現在就該自縛雙手,請求對方接受我們的歸降了?”
“鴻遠,我承認你的能力不差,但有時候為兄真的認為,你有些太過悲觀,也太過漲他人誌氣!”
“義父這些年在蜀中經營也絕對不差,哪怕真的麵對如唐宗漢祖那般的千古明君,也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劉文秀這話說的,李定國還沒來得及反駁,張獻忠自己的老臉先紅了。
過了,過了。
我知道你一片孝心,不忍心看鴻遠他這般抬舉他人,可問題是,你這話說的自己不心虛,我聽著都心虛。
還唐宗漢祖呢。
在張獻忠自己看來,可能李自成都比他要做的好。
否則當初攻破大明京師的就該是他,而不是那闖王李自成。
“的確,蜀中民心多向義父,且地勢易守難攻,敵軍前來討伐也同樣會有所不適,戰力會降低不少。”
“可這一切的前提是,敵軍得來強攻。”
隻有麵對強敵時,才能夠激發出蜀中百姓一致對外的血性。
若是敵軍不攻,甚至連圍都不圍呢?
蜀中糧食短缺,要往何處去尋?
還不是得與中原通商。
這商路但凡通了,中原百姓生活日新月異的消息便定然瞞不住。
到那時,敵軍有很大機會兵不血刃便拿下蜀中。
民心所向,是因為百姓相信張獻忠能夠帶他們過上好日子。
可到時候發現,中原百姓的日子比他們過的更好,中原的皇帝更加愛民如子。
那個時候,蜀中的百姓真的還會心向他們的大西王嗎?
“敵軍若是不強攻,那等待著義父的,恐怕就隻有被逐步蠶食。”
“甚至於,連主動反抗可能都做不到。”
入主中原的那一方選擇了平息戰火,若是張獻忠反而主動掀起了戰事,那別說蜀中百姓能否支持,不罵他都是好事!
上位之人,最希望用戰爭來解決一切問題。
畢竟掀起戰事,真正衝殺在前的也不是他們。
可下麵的百姓卻是要付出自己以及自己子女的性命作為代價。
他們會願意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去給上位之人搏榮華富貴嗎?
“那依你的意思,我們就隻能自縛雙手投降了?”
“鴻遠,我是真沒想到,你竟然是這般懦弱的一個人!”
“我卻是不同意,義父,在我看來,中原的局勢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一觸即破!”
“給我兵馬,我定然能夠替義父掃平天下!”
劉文秀滿臉的戾氣。
可惜迴應他的,隻有張獻忠疲憊的擺手。
“掃平天下?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