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名正言順的死在這,得一個正當的出師之名!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84章 名正言順的死在這,得一個正當的出師之名!
真的隻是單純的派人賑災?
李定國分析出來的那釜底抽薪之計,難道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當然了,李定國分析的那些因素,也同樣沒什麽問題。”
“賑濟災民是一方麵,但如果張獻忠太過愚笨的話,他也定然會選擇順勢拿下蜀中。”
“這一點,很快便能印證。”
“張獻忠身邊有能夠商量的聰明人,可南明那邊並沒有。”
“名義上,他們占據著朝廷大義,實際上內部處處分裂,誰也不服誰,乃至於皇帝都隻能算是個傀儡。”
“麵對高祖的這般示好,在摸不清情況的時候,他們是一定會選擇拒絕的。”
百姓的死活,劉邦在意,張獻忠也在意,可大明朝廷選擇南渡的這些官員,以及原本就在治理南方的這些士族豪強。
他們會在意嗎?
笑話。
劉邦派使者帶來的這些糧食,在他們眼中是那般的寒酸。
別說舉國之力,其中大部分官員自己家中便能掏出等量的錢銀,甚至更多。
賑災?從始至終,他們都不缺賑災的那點錢!
隻是他們沒理由去做那種事,吃力不討好的事!
同樣的,他們也沒理由讓劉邦派來的使者來做這種收買人心的事。
因此南明絕對不會有第二種選擇。
他們定然會直接拒絕!
天幕之內所發生的一切,在印證著劉恆所說的每一句話。
得知張獻忠的要求之後,劉邦派來的使臣沒有絲毫異議,直接將糧食交到李定國手上之後,拍拍屁股就走。
甚至連留下些證據的表現都沒有。
顯然,劉邦給他們的交代就是,若張獻忠沒腦子,無論是接受還是拒絕,都可以依著計劃行事。
若張獻忠或者他麾下的官員帶著腦子,那就將糧食留給他們,誠心幫助蜀中百姓度過難關。
而南明這邊,官員非但直接拒絕了使者的援助,甚至在言語之間還大加鄙夷,罵叛軍,罵土鱉,罵窮鬼。
仿佛關心百姓死活這件事,在他們眼中是什麽天大的笑話一般。
“當真要拒絕陛下的好意?”
雙方使者幾乎是同時被派出來的,但兩人的結果卻是截然不同。
張獻忠那邊無比的順利,反而他這邊麻煩不小。
這樣的情況,也是直接讓這被分派過來的使者紅溫破口大罵。
“爾等食民脂民膏,卻絲毫不關心百姓的死活,眼下你們個個吃的肥頭大耳,反而百姓個個骨瘦如柴。”
“難不成爾等就不怕遭天譴嗎?”
劉邦給他的任務很輕鬆,也很簡單。
對方若是願意接受援助,那便將糧食分發給下麵的百姓,盡心賑災。
若不願,便帶著糧食離開。
若要糧食而不要他們負責賑災,那也可以直接將糧食留下。
可以說從他的旨意可以看出,這是一位真正將百姓放在心中的天子!
偏偏這一番好意,這對於百姓的關心,卻被這幫士族大夫狠狠地踩在了腳底!
“你們這些荒謬之人,也配當官?看來這大明,還真是早就該亡了!”
撂出狠話,他轉身就要帶著東西離開。
然而南明的這些官員也都不是什麽善茬。
平日裏誰不是將他們捧的高高在上,如今被這麽個使者罵了個狗血淋頭又怎會善罷甘休。
“不過是區區叛軍,自立稱帝我等未曾計較也就罷了,小小使者怎敢在此張狂?”
“來人,將他們都帶下去狠狠的打三十大板,沒打死再放他們迴去!”
還未等眾人反應過來,他們便被拖了下去。
直至板子打上身的那一刻,好心帶著糧食前來賑災的使者才明白發生了什麽。
兩軍交戰尚且不斬來使。
這哪裏是在打他的屁股,分明是在打陛下的顏麵!
這一通板子打下來,縱使三十板子打完他依舊還活著,卻也覺得自己再無顏麵去麵對朝中百官,去麵對那信任自己的陛下。
“爾等竟敢如此對待我大漢使臣!”
“等著吧,滅國之危就在眼前!”
強忍著疼痛,使者站起身,目光憤恨。
“滅國之危?李自成都沒能拿我大明如何,清軍也隻敢在北方放肆。”
“不過是個剛剛自立稱帝的叛軍罷了,誰給你的自信說出這種話?”
“我泱泱大明傳承數百年,可不是個立足未穩的區區叛軍能比擬的!”
“還帶著些破爛來賑災?我大明缺你們這幫窮鬼的這點糧食了?”
除了譏諷,還是譏諷。
沒有人在意使者的威脅。
哪怕劉邦幾乎實現了北方的一統又能如何?
當初大宋南渡之後,尚且能夠苟延殘喘上百年,朝中官員也富貴了上百年。
而如今大明比起大宋強盛了不知多少,誰又能說他們不能依仗著天險偏安一隅上百年呢?
還滅國之危就在眼前,拿嘴滅嗎?
他們可是知道的,不久前劉邦才領兵與清軍一戰,雖然剿滅了清軍,但自身損失也定然不小。
眼下應當是休養生息的時候,怎麽可能還會派兵出征?
“……”
看著這幫人極盡猖狂的模樣,使者眼中的恨意越發濃烈。
第一次代表大漢出使,便受到了如此屈辱。
最重要的是,陛下對他很好。
很尊重,同時在他出使之際,將他家人也已經安排妥當。
若是此番出使,就帶著這樣的屈辱迴去,他無顏麵對自己的家人,同時也無顏麵對陛下。
如今他最好的選擇,就是死在這。
名正言順的死在這,給陛下一個正當的出師之名!
“爾等不過是一幫苟且偷生的鼠輩,也敢妄議我天朝上國?”
“你們這幫肥頭大耳的人自然不缺這點糧食,但它們對於百姓而言,就是救命的神物!”
“隻會食民脂民膏,卻不知如何照顧百姓的豬,又如何能治理這天下?”
“說到豬,我妻家中也養過幾頭,奇臭無比,就如同幾位一樣。”
此話一出,徹底引起諸多南明官員的暴怒。
“大膽狂徒,來人,將他拖下去!”
“你既然找死,那就成全你。”
“扒光他的衣服,於菜市口淩遲處死!”
“本官倒要看看,你的叛軍主子會不會為你報仇,他敢不敢對我大明動用刀兵!”
真的隻是單純的派人賑災?
李定國分析出來的那釜底抽薪之計,難道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當然了,李定國分析的那些因素,也同樣沒什麽問題。”
“賑濟災民是一方麵,但如果張獻忠太過愚笨的話,他也定然會選擇順勢拿下蜀中。”
“這一點,很快便能印證。”
“張獻忠身邊有能夠商量的聰明人,可南明那邊並沒有。”
“名義上,他們占據著朝廷大義,實際上內部處處分裂,誰也不服誰,乃至於皇帝都隻能算是個傀儡。”
“麵對高祖的這般示好,在摸不清情況的時候,他們是一定會選擇拒絕的。”
百姓的死活,劉邦在意,張獻忠也在意,可大明朝廷選擇南渡的這些官員,以及原本就在治理南方的這些士族豪強。
他們會在意嗎?
笑話。
劉邦派使者帶來的這些糧食,在他們眼中是那般的寒酸。
別說舉國之力,其中大部分官員自己家中便能掏出等量的錢銀,甚至更多。
賑災?從始至終,他們都不缺賑災的那點錢!
隻是他們沒理由去做那種事,吃力不討好的事!
同樣的,他們也沒理由讓劉邦派來的使者來做這種收買人心的事。
因此南明絕對不會有第二種選擇。
他們定然會直接拒絕!
天幕之內所發生的一切,在印證著劉恆所說的每一句話。
得知張獻忠的要求之後,劉邦派來的使臣沒有絲毫異議,直接將糧食交到李定國手上之後,拍拍屁股就走。
甚至連留下些證據的表現都沒有。
顯然,劉邦給他們的交代就是,若張獻忠沒腦子,無論是接受還是拒絕,都可以依著計劃行事。
若張獻忠或者他麾下的官員帶著腦子,那就將糧食留給他們,誠心幫助蜀中百姓度過難關。
而南明這邊,官員非但直接拒絕了使者的援助,甚至在言語之間還大加鄙夷,罵叛軍,罵土鱉,罵窮鬼。
仿佛關心百姓死活這件事,在他們眼中是什麽天大的笑話一般。
“當真要拒絕陛下的好意?”
雙方使者幾乎是同時被派出來的,但兩人的結果卻是截然不同。
張獻忠那邊無比的順利,反而他這邊麻煩不小。
這樣的情況,也是直接讓這被分派過來的使者紅溫破口大罵。
“爾等食民脂民膏,卻絲毫不關心百姓的死活,眼下你們個個吃的肥頭大耳,反而百姓個個骨瘦如柴。”
“難不成爾等就不怕遭天譴嗎?”
劉邦給他的任務很輕鬆,也很簡單。
對方若是願意接受援助,那便將糧食分發給下麵的百姓,盡心賑災。
若不願,便帶著糧食離開。
若要糧食而不要他們負責賑災,那也可以直接將糧食留下。
可以說從他的旨意可以看出,這是一位真正將百姓放在心中的天子!
偏偏這一番好意,這對於百姓的關心,卻被這幫士族大夫狠狠地踩在了腳底!
“你們這些荒謬之人,也配當官?看來這大明,還真是早就該亡了!”
撂出狠話,他轉身就要帶著東西離開。
然而南明的這些官員也都不是什麽善茬。
平日裏誰不是將他們捧的高高在上,如今被這麽個使者罵了個狗血淋頭又怎會善罷甘休。
“不過是區區叛軍,自立稱帝我等未曾計較也就罷了,小小使者怎敢在此張狂?”
“來人,將他們都帶下去狠狠的打三十大板,沒打死再放他們迴去!”
還未等眾人反應過來,他們便被拖了下去。
直至板子打上身的那一刻,好心帶著糧食前來賑災的使者才明白發生了什麽。
兩軍交戰尚且不斬來使。
這哪裏是在打他的屁股,分明是在打陛下的顏麵!
這一通板子打下來,縱使三十板子打完他依舊還活著,卻也覺得自己再無顏麵去麵對朝中百官,去麵對那信任自己的陛下。
“爾等竟敢如此對待我大漢使臣!”
“等著吧,滅國之危就在眼前!”
強忍著疼痛,使者站起身,目光憤恨。
“滅國之危?李自成都沒能拿我大明如何,清軍也隻敢在北方放肆。”
“不過是個剛剛自立稱帝的叛軍罷了,誰給你的自信說出這種話?”
“我泱泱大明傳承數百年,可不是個立足未穩的區區叛軍能比擬的!”
“還帶著些破爛來賑災?我大明缺你們這幫窮鬼的這點糧食了?”
除了譏諷,還是譏諷。
沒有人在意使者的威脅。
哪怕劉邦幾乎實現了北方的一統又能如何?
當初大宋南渡之後,尚且能夠苟延殘喘上百年,朝中官員也富貴了上百年。
而如今大明比起大宋強盛了不知多少,誰又能說他們不能依仗著天險偏安一隅上百年呢?
還滅國之危就在眼前,拿嘴滅嗎?
他們可是知道的,不久前劉邦才領兵與清軍一戰,雖然剿滅了清軍,但自身損失也定然不小。
眼下應當是休養生息的時候,怎麽可能還會派兵出征?
“……”
看著這幫人極盡猖狂的模樣,使者眼中的恨意越發濃烈。
第一次代表大漢出使,便受到了如此屈辱。
最重要的是,陛下對他很好。
很尊重,同時在他出使之際,將他家人也已經安排妥當。
若是此番出使,就帶著這樣的屈辱迴去,他無顏麵對自己的家人,同時也無顏麵對陛下。
如今他最好的選擇,就是死在這。
名正言順的死在這,給陛下一個正當的出師之名!
“爾等不過是一幫苟且偷生的鼠輩,也敢妄議我天朝上國?”
“你們這幫肥頭大耳的人自然不缺這點糧食,但它們對於百姓而言,就是救命的神物!”
“隻會食民脂民膏,卻不知如何照顧百姓的豬,又如何能治理這天下?”
“說到豬,我妻家中也養過幾頭,奇臭無比,就如同幾位一樣。”
此話一出,徹底引起諸多南明官員的暴怒。
“大膽狂徒,來人,將他拖下去!”
“你既然找死,那就成全你。”
“扒光他的衣服,於菜市口淩遲處死!”
“本官倒要看看,你的叛軍主子會不會為你報仇,他敢不敢對我大明動用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