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這不等同於將他們當豬養著呢嗎?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91章 這不等同於將他們當豬養著呢嗎?
“大明王朝,的確是爛到根上了!”
“或許咱現在所定下的祖宗之法,本就是錯的!”
“若非如此,也不該爛的這麽徹底!”
老朱是真的又羞又氣。
羞的是,大宋在南遷之後,好歹還算是殘存了上百年,百姓也算是過了一段時間的好日子。
若是要比這一點,他還真的得自愧不如。
氣的是,這不爭氣的後代,南渡之後竟然被官員掌控至此,甚至連這麽點權力都拿不到。
“重八,人無完人,你能做到當下的成就,已經是萬萬人之上了。”
“或許你定下的祖宗之法或多或少是有些問題,可誰又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犯錯呢?”
“這天幕的出現,恰好就是給你一個改善的機會。”
“留下優點,改掉缺點,咱們大明的將來,定然會更好。”
定然會更好麽……
看著馬皇後真切的眼神,老朱心裏也泛起了嘀咕。
他倒是能看出有哪些地方不對勁,可要如何去做改變,卻是完全沒有頭緒。
論戰事,他是真的誰也不虛,可當下所麵對的問題,著實有些戳中他的軟肋了。
他不知該怎麽去改。
“是不是有些麻爪了?”
“老朱,你不是一個人。”
“說實話,朕也知道,大唐有問題,大問題。”
“可朕同樣不知該從何處去改。”
雖然在後世被稱為盛唐。
但國都六陷,天子九遷。
吞下這般苦果的大唐,定然是有極大問題的。
不管是節度使的隱患,還是關外的那些敵人,以及整個大唐律法,選舉官員等等的問題。
科舉製之前看來是極為優秀的手段,能夠給寒門士子機會。
可盤點看到現在,李二也算是明白了,所謂的優秀手段,也同樣有著各種不足之處。
哪怕大家都知道,天幕的出現,以及這種種盤點,就是為了給他們改正錯誤,給他們做的更好的機會。
但如何做的更好,縱使是李二這樣的千古明君,也依舊一籌莫展。
後世的每一代王朝,的確都會在前麵王朝的基礎上做出不少改善。
可改來改去,給李二的感覺都是換湯不換藥。
改了這裏,另一邊就會出現漏洞。
堵不如疏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可究竟要如何去疏,誰也不知道。
“我倒是覺得,天幕的出現的確揭露了很多問題,不管是前麵的王朝亦或者是後世的時代,不過這些問題著看似不同,深究根底卻是大致相似。”
“大漢是世家大族當道,寒門無出頭之日,大唐是武將當道,藩鎮割據,大宋是士大夫當道,崇文抑武,大明看開始,像是將所有的問題都堵住了,可看結果卻是什麽問題都沒解決。”
武將的問題,文官的問題,東林黨、宦官的問題,乃至於外敵的問題。
看似在大明曆朝曆代的皇帝手中,這些問題都曾得到過短暫的解決,可沒有根除,就意味著所有的問題都會卷土重來。
並且這些問題再度出現之時,就是皇權衰落,難以扼製他們的時候!
堵不如疏,縱觀曆朝曆代的盤點,這就是劉恆得出的結論。
強行去堵,就像老朱摳摳搜搜的給官員發俸祿,並且將貪官汙吏的懲罰力度一躍提升到了頂尖。
結果呢?
非但堵不住,反而讓明初的貪官汙吏比起其他王朝還要更加貪婪了幾分。
從後世王朝的興亡史中,的確能學到很多東西。
但到目前為止,不管是頂尖的明君還是中庸的守城之君,心中都依舊還是亂作一團。
知道弊端,知道缺陷所在,可就是想不到個合適的辦法去解決那些缺陷。
“好像隻要有朝臣的存在,就難免會有這種種的弊端。”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私心,有爭鬥。”
“知人知麵不知心,縱使是天子,也總有被蒙蔽的時候。”
“天子強盛之時,下麵的人尚且還敢蒙蔽,更遑論皇權衰落之際呢?”
“王朝興衰非人力能夠阻止,沒人能夠保證自己所創立的王朝能夠一直興盛下去。”
“興盛之時,所有的缺陷都不是問題,可衰落之際,一點點小毛病,都會被放大到極致。”
王朝初建雖然百廢待興,但也是皇權最為一言九鼎之時。
沒有人敢於反對天子的旨意,哪怕明知那旨意會動自己以及自己家族的蛋糕,也隻能打碎了牙往肚裏咽。
這就是李二以及老朱他們覺得自己一手打下來的王朝能夠綿延千年,興盛千年的最大原因。
臣子雖有犯錯的,有貪汙的,但那也不過是少數,且他們都及時的將那些蛀蟲給清理了出去。
整個朝堂的風氣大抵是清明的。
而剩下這些有能力,有底線的朝臣教導出來的學生定然也不會差。
王朝的傳承,也搭配著他們的傳承。
千載王朝,這就是他們的打算。
“另外,老朱,朕覺得你還有個毛病。”
“改掉你那小農的思想,雖然天幕之上並沒有明說,但朕覺得,以你的行事風格,在苛責官員的同時,定然對自己的子嗣後代無比寬厚,給了他們每個人無比豐盛的家產,對吧?”
這麽長時間對老朱的了解,李二完全能猜到這一點。
且對於王朝而言,這也同樣是致命的。
“小農思想?這怎麽說?”
“你猜的的確無錯,可咱不能理解,為何叫小農思想,難不成你李二也瞧不起咱這樣出身的放牛娃?”
老朱瞬間不滿。
在他看來,這天下都是他辛辛苦苦打下來的。
讓百姓安居樂業,令朝廷沒有貪官汙吏的前提下,給自己的子孫後代更加優渥的條件,不是理所應當?
難不成他作為天下之主,連這麽點便利都不能有了?
“倒不是瞧不起你這樣出身的放牛娃,隻是你這種思想,會迅速拖垮整個大明。”
“尤其是,朱棣在以藩王之身成功起事之後,定然又將各路藩王手中的兵權以及其他權力都削減了大半。”
“待遇沒有減少,反而責任更加輕鬆。”
“等於將所有藩王都當成豬養在了大明。”
“大明王朝,的確是爛到根上了!”
“或許咱現在所定下的祖宗之法,本就是錯的!”
“若非如此,也不該爛的這麽徹底!”
老朱是真的又羞又氣。
羞的是,大宋在南遷之後,好歹還算是殘存了上百年,百姓也算是過了一段時間的好日子。
若是要比這一點,他還真的得自愧不如。
氣的是,這不爭氣的後代,南渡之後竟然被官員掌控至此,甚至連這麽點權力都拿不到。
“重八,人無完人,你能做到當下的成就,已經是萬萬人之上了。”
“或許你定下的祖宗之法或多或少是有些問題,可誰又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犯錯呢?”
“這天幕的出現,恰好就是給你一個改善的機會。”
“留下優點,改掉缺點,咱們大明的將來,定然會更好。”
定然會更好麽……
看著馬皇後真切的眼神,老朱心裏也泛起了嘀咕。
他倒是能看出有哪些地方不對勁,可要如何去做改變,卻是完全沒有頭緒。
論戰事,他是真的誰也不虛,可當下所麵對的問題,著實有些戳中他的軟肋了。
他不知該怎麽去改。
“是不是有些麻爪了?”
“老朱,你不是一個人。”
“說實話,朕也知道,大唐有問題,大問題。”
“可朕同樣不知該從何處去改。”
雖然在後世被稱為盛唐。
但國都六陷,天子九遷。
吞下這般苦果的大唐,定然是有極大問題的。
不管是節度使的隱患,還是關外的那些敵人,以及整個大唐律法,選舉官員等等的問題。
科舉製之前看來是極為優秀的手段,能夠給寒門士子機會。
可盤點看到現在,李二也算是明白了,所謂的優秀手段,也同樣有著各種不足之處。
哪怕大家都知道,天幕的出現,以及這種種盤點,就是為了給他們改正錯誤,給他們做的更好的機會。
但如何做的更好,縱使是李二這樣的千古明君,也依舊一籌莫展。
後世的每一代王朝,的確都會在前麵王朝的基礎上做出不少改善。
可改來改去,給李二的感覺都是換湯不換藥。
改了這裏,另一邊就會出現漏洞。
堵不如疏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可究竟要如何去疏,誰也不知道。
“我倒是覺得,天幕的出現的確揭露了很多問題,不管是前麵的王朝亦或者是後世的時代,不過這些問題著看似不同,深究根底卻是大致相似。”
“大漢是世家大族當道,寒門無出頭之日,大唐是武將當道,藩鎮割據,大宋是士大夫當道,崇文抑武,大明看開始,像是將所有的問題都堵住了,可看結果卻是什麽問題都沒解決。”
武將的問題,文官的問題,東林黨、宦官的問題,乃至於外敵的問題。
看似在大明曆朝曆代的皇帝手中,這些問題都曾得到過短暫的解決,可沒有根除,就意味著所有的問題都會卷土重來。
並且這些問題再度出現之時,就是皇權衰落,難以扼製他們的時候!
堵不如疏,縱觀曆朝曆代的盤點,這就是劉恆得出的結論。
強行去堵,就像老朱摳摳搜搜的給官員發俸祿,並且將貪官汙吏的懲罰力度一躍提升到了頂尖。
結果呢?
非但堵不住,反而讓明初的貪官汙吏比起其他王朝還要更加貪婪了幾分。
從後世王朝的興亡史中,的確能學到很多東西。
但到目前為止,不管是頂尖的明君還是中庸的守城之君,心中都依舊還是亂作一團。
知道弊端,知道缺陷所在,可就是想不到個合適的辦法去解決那些缺陷。
“好像隻要有朝臣的存在,就難免會有這種種的弊端。”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私心,有爭鬥。”
“知人知麵不知心,縱使是天子,也總有被蒙蔽的時候。”
“天子強盛之時,下麵的人尚且還敢蒙蔽,更遑論皇權衰落之際呢?”
“王朝興衰非人力能夠阻止,沒人能夠保證自己所創立的王朝能夠一直興盛下去。”
“興盛之時,所有的缺陷都不是問題,可衰落之際,一點點小毛病,都會被放大到極致。”
王朝初建雖然百廢待興,但也是皇權最為一言九鼎之時。
沒有人敢於反對天子的旨意,哪怕明知那旨意會動自己以及自己家族的蛋糕,也隻能打碎了牙往肚裏咽。
這就是李二以及老朱他們覺得自己一手打下來的王朝能夠綿延千年,興盛千年的最大原因。
臣子雖有犯錯的,有貪汙的,但那也不過是少數,且他們都及時的將那些蛀蟲給清理了出去。
整個朝堂的風氣大抵是清明的。
而剩下這些有能力,有底線的朝臣教導出來的學生定然也不會差。
王朝的傳承,也搭配著他們的傳承。
千載王朝,這就是他們的打算。
“另外,老朱,朕覺得你還有個毛病。”
“改掉你那小農的思想,雖然天幕之上並沒有明說,但朕覺得,以你的行事風格,在苛責官員的同時,定然對自己的子嗣後代無比寬厚,給了他們每個人無比豐盛的家產,對吧?”
這麽長時間對老朱的了解,李二完全能猜到這一點。
且對於王朝而言,這也同樣是致命的。
“小農思想?這怎麽說?”
“你猜的的確無錯,可咱不能理解,為何叫小農思想,難不成你李二也瞧不起咱這樣出身的放牛娃?”
老朱瞬間不滿。
在他看來,這天下都是他辛辛苦苦打下來的。
讓百姓安居樂業,令朝廷沒有貪官汙吏的前提下,給自己的子孫後代更加優渥的條件,不是理所應當?
難不成他作為天下之主,連這麽點便利都不能有了?
“倒不是瞧不起你這樣出身的放牛娃,隻是你這種思想,會迅速拖垮整個大明。”
“尤其是,朱棣在以藩王之身成功起事之後,定然又將各路藩王手中的兵權以及其他權力都削減了大半。”
“待遇沒有減少,反而責任更加輕鬆。”
“等於將所有藩王都當成豬養在了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