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不如,我們暫避鋒芒?
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 作者:好想吃個火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97章 不如,我們暫避鋒芒?
“這南明的士族文官給人的感覺就像是……”
“害怕清軍之威,可卻瞧不起擊潰了清軍的高祖。”
“這兩者之間,難道不矛盾嗎?”
李二表示不能理解。
弱者就該乖乖的低頭投降。
甚至其中明明已經有不少人在打算著,等滿清入關之後直接歸順。
可換成了劉邦入主中原稱帝,他們反而一個個都耀武揚威起來了。
就好像在劉邦麵前,他們才是那個正統。
哪怕這個正統已經被李自成推翻,被各路叛軍來迴踩踏過好幾次,連皇帝都吊死於煤山之上,連京師都沒了,隻能南渡偏安一隅。
這樣的正統沒有絲毫意義,卻成了那些文官士族心中的優越感。
帶著這樣的優越感,他們羞辱漢使,甚至最終殺之。
並且並未對此產生絲毫的危機感,好像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好像他們才是實力更強的那一方。
“文人士族,向來如此。”
“他們心中的成見比山還高,麵對叛軍,就是會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
“不過李二你放心,這優越感持續不了太久的。”
“不出意外的話,隨著一封封戰報傳迴,他們馬上就要開始慌了。”
刀不架在脖子上,他們是不會怕的。
就如在李自成攻入京師之前,朝堂之上的那些東林黨還在嚷嚷著叛軍大逆不道,要號令天下兵馬勤王。
甚至於都沒人主動提及要遷都的事。
“事實上,如果朱由檢能活著南渡的話,情況或許又會有所不同。”
“可惜他拉不下臉來丟下京師逃亡,朝中的那些臣子,有用的都被他殺了個幹淨,沒用的,也就隻能嚷嚷著大明無敵,然後抱著自己的家產被李自成一次性收割。”
崇禎皇帝一朝,能用的官員還是不少的。
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甚至是那魏忠賢,他都能用上一用。
無論是不是飲鴆止渴,至少為大明續命數十年不成問題。
可他沒那個能力和魄力也就罷了,偏偏還有了不該有的疑心。
該殺的殺,不該殺的他也殺。
殺到最後,朝堂之上隻剩下禍亂朝堂的東林黨,殺的百官離心。
那時候,整個朝堂的官員可不就都是亡國之臣呢麽!
朱由檢:“……”
對對對,教訓的是,朕的錯,朕檢討。
朕不該亂殺人,朕對不起他們,對不起孫傳庭……
他現在滿腔都是悔恨,而能做的,也隻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達成一個目標。
大明可亡,而不能亡於滿清之手!
他就是真的要重蹈覆轍,要吊死在那煤山之上,也得先一步看著滿清的覆滅!
與此同時,趙匡胤的話也在天幕之內被印證。
南明的那些官員自以為南下的城池被他們經營的鐵桶一塊,劉邦剛剛經曆過數場大戰,即便入主京師也絕不可能還有餘力南下。
這正是他們敢侮辱使者,甚至直接將使者當街淩遲處死的底氣。
可現在,好像這底氣正被一點點抽離他們的身體。
不管是項羽還是韓信,兩路兵馬皆是連戰連捷。
他們所倚仗的鐵桶,在這兩路兵馬眼中就仿佛是紙皮,一觸即破。
“難道那些守城的將領都是酒囊飯袋?”
“明明敵軍兵力並不算強盛,兩路兵馬都不過數萬,怎麽能讓他們這般輕易連破十餘城的?”
“就算是豬,也不該這麽輕易沒有絲毫反抗之力的被屠殺吧?”
“你們這些武將,平日裏到底是幹什麽吃的?難不成身上那點精力都找家中小妾去了?”
“一個個都是軟腳蝦,平日裏爭權奪勢倒是強勢的很,上了戰場,竟然都這麽廢物!”
從戰報逐漸的開始傳迴來,南明的文官便逐漸開始急了。
他們的確是瞧不起劉邦,也瞧不起那使臣送來的破爛。
可再這麽下去,他們可就真的要被自己所瞧不起的這些叛軍威脅到自身安危了!
叛軍什麽德性,從李自成入京的所作所為就能看出一二。
對於百姓或許還能做到秋毫無犯,但對他們這些達官顯貴,那可就真的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了。
讓滿清韃子入關,他們依舊有治理天下的機會,再不濟也能保住自己的家產和地位。
可讓那叛軍坐穩了江山,等待他們的可就大概率是屠刀了!
“現在罵有什麽用?說到底就是看走眼了,將天險關隘交到了那些軟腳蝦手中。”
“甚至比起大宋的酒囊飯袋還有所不如,大宋的那些武將好歹還憑借天險跟金人與蒙元周旋了上百年,可他們呢?”
“莫說上百年,這些廢物連上百天都沒堅持到!”
越罵越氣,可再氣也得想辦法去解決當下的問題。
眼瞅著那兩股兵馬直逼複地而來,卻無人能擋住他們,甚至連拖延時間都做不到。
當時他們麵對漢使之時有多趾高氣揚,現在就有多焦急慌張。
“得知滿清潰敗之後,你們是怎麽說的?”
“你們不是都說,滿清敗亡,我等可高枕無憂了?”
“可現在呢?”
有人急瘋了開始瘋狂甩鍋。
“就算我們想錯了又能如何?你們不會覺得自己屁股是幹淨的吧?”
“拒絕那叛軍使臣的條件,不是朝堂之上大家意見一致的?”
“主意是我們一起出的,現在想將罪責甩給我們?想的未免也太美了!”
“陛下聖明,他可不會讓你們這些小人得逞!”
“好,那就讓陛下主持公道,咱們當初隻是說了,拒絕叛軍使臣的條件,可沒說要殺了對方的使臣!”
“就是,兩軍交戰尚且不斬來使,爾等殺了叛軍使臣,就該將你們交出去,平息叛軍怒火!”
南明的傀儡小皇帝朱由榔坐在他的皇位上,看著這些人相互之間的攻訐。
似乎也隻有在這個時候,他們眼中才有他這個聖上。
“諸位愛卿,你們莫要再吵了。”
“朕覺得,你們都沒做錯,隻是那叛軍著實太過猖狂,也太過勇猛,不如,我們暫避鋒芒?”
聽了這傀儡的話,朝堂上罕見的寂靜了一瞬間。
他們是真沒想到,傀儡竟然還真的會發表意見!
“這南明的士族文官給人的感覺就像是……”
“害怕清軍之威,可卻瞧不起擊潰了清軍的高祖。”
“這兩者之間,難道不矛盾嗎?”
李二表示不能理解。
弱者就該乖乖的低頭投降。
甚至其中明明已經有不少人在打算著,等滿清入關之後直接歸順。
可換成了劉邦入主中原稱帝,他們反而一個個都耀武揚威起來了。
就好像在劉邦麵前,他們才是那個正統。
哪怕這個正統已經被李自成推翻,被各路叛軍來迴踩踏過好幾次,連皇帝都吊死於煤山之上,連京師都沒了,隻能南渡偏安一隅。
這樣的正統沒有絲毫意義,卻成了那些文官士族心中的優越感。
帶著這樣的優越感,他們羞辱漢使,甚至最終殺之。
並且並未對此產生絲毫的危機感,好像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好像他們才是實力更強的那一方。
“文人士族,向來如此。”
“他們心中的成見比山還高,麵對叛軍,就是會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
“不過李二你放心,這優越感持續不了太久的。”
“不出意外的話,隨著一封封戰報傳迴,他們馬上就要開始慌了。”
刀不架在脖子上,他們是不會怕的。
就如在李自成攻入京師之前,朝堂之上的那些東林黨還在嚷嚷著叛軍大逆不道,要號令天下兵馬勤王。
甚至於都沒人主動提及要遷都的事。
“事實上,如果朱由檢能活著南渡的話,情況或許又會有所不同。”
“可惜他拉不下臉來丟下京師逃亡,朝中的那些臣子,有用的都被他殺了個幹淨,沒用的,也就隻能嚷嚷著大明無敵,然後抱著自己的家產被李自成一次性收割。”
崇禎皇帝一朝,能用的官員還是不少的。
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甚至是那魏忠賢,他都能用上一用。
無論是不是飲鴆止渴,至少為大明續命數十年不成問題。
可他沒那個能力和魄力也就罷了,偏偏還有了不該有的疑心。
該殺的殺,不該殺的他也殺。
殺到最後,朝堂之上隻剩下禍亂朝堂的東林黨,殺的百官離心。
那時候,整個朝堂的官員可不就都是亡國之臣呢麽!
朱由檢:“……”
對對對,教訓的是,朕的錯,朕檢討。
朕不該亂殺人,朕對不起他們,對不起孫傳庭……
他現在滿腔都是悔恨,而能做的,也隻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達成一個目標。
大明可亡,而不能亡於滿清之手!
他就是真的要重蹈覆轍,要吊死在那煤山之上,也得先一步看著滿清的覆滅!
與此同時,趙匡胤的話也在天幕之內被印證。
南明的那些官員自以為南下的城池被他們經營的鐵桶一塊,劉邦剛剛經曆過數場大戰,即便入主京師也絕不可能還有餘力南下。
這正是他們敢侮辱使者,甚至直接將使者當街淩遲處死的底氣。
可現在,好像這底氣正被一點點抽離他們的身體。
不管是項羽還是韓信,兩路兵馬皆是連戰連捷。
他們所倚仗的鐵桶,在這兩路兵馬眼中就仿佛是紙皮,一觸即破。
“難道那些守城的將領都是酒囊飯袋?”
“明明敵軍兵力並不算強盛,兩路兵馬都不過數萬,怎麽能讓他們這般輕易連破十餘城的?”
“就算是豬,也不該這麽輕易沒有絲毫反抗之力的被屠殺吧?”
“你們這些武將,平日裏到底是幹什麽吃的?難不成身上那點精力都找家中小妾去了?”
“一個個都是軟腳蝦,平日裏爭權奪勢倒是強勢的很,上了戰場,竟然都這麽廢物!”
從戰報逐漸的開始傳迴來,南明的文官便逐漸開始急了。
他們的確是瞧不起劉邦,也瞧不起那使臣送來的破爛。
可再這麽下去,他們可就真的要被自己所瞧不起的這些叛軍威脅到自身安危了!
叛軍什麽德性,從李自成入京的所作所為就能看出一二。
對於百姓或許還能做到秋毫無犯,但對他們這些達官顯貴,那可就真的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了。
讓滿清韃子入關,他們依舊有治理天下的機會,再不濟也能保住自己的家產和地位。
可讓那叛軍坐穩了江山,等待他們的可就大概率是屠刀了!
“現在罵有什麽用?說到底就是看走眼了,將天險關隘交到了那些軟腳蝦手中。”
“甚至比起大宋的酒囊飯袋還有所不如,大宋的那些武將好歹還憑借天險跟金人與蒙元周旋了上百年,可他們呢?”
“莫說上百年,這些廢物連上百天都沒堅持到!”
越罵越氣,可再氣也得想辦法去解決當下的問題。
眼瞅著那兩股兵馬直逼複地而來,卻無人能擋住他們,甚至連拖延時間都做不到。
當時他們麵對漢使之時有多趾高氣揚,現在就有多焦急慌張。
“得知滿清潰敗之後,你們是怎麽說的?”
“你們不是都說,滿清敗亡,我等可高枕無憂了?”
“可現在呢?”
有人急瘋了開始瘋狂甩鍋。
“就算我們想錯了又能如何?你們不會覺得自己屁股是幹淨的吧?”
“拒絕那叛軍使臣的條件,不是朝堂之上大家意見一致的?”
“主意是我們一起出的,現在想將罪責甩給我們?想的未免也太美了!”
“陛下聖明,他可不會讓你們這些小人得逞!”
“好,那就讓陛下主持公道,咱們當初隻是說了,拒絕叛軍使臣的條件,可沒說要殺了對方的使臣!”
“就是,兩軍交戰尚且不斬來使,爾等殺了叛軍使臣,就該將你們交出去,平息叛軍怒火!”
南明的傀儡小皇帝朱由榔坐在他的皇位上,看著這些人相互之間的攻訐。
似乎也隻有在這個時候,他們眼中才有他這個聖上。
“諸位愛卿,你們莫要再吵了。”
“朕覺得,你們都沒做錯,隻是那叛軍著實太過猖狂,也太過勇猛,不如,我們暫避鋒芒?”
聽了這傀儡的話,朝堂上罕見的寂靜了一瞬間。
他們是真沒想到,傀儡竟然還真的會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