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哥所言非虛,這三股人馬必不長久。”薛雨相接著說道,“他們基本上最後都會投降朝廷。大天王如果將來再與他們相遇,務必鏟除。”
大天王聽了他們二人剛才的這一番話語,也是心中表示讚同,他與陳波、陸通、袁一才三人曾在一起,對他們當然非常了解。於是緩緩說道:“如今我們的勢力也不大,人馬也不多,如果能夠暫時與他們合作,應該也是可以壯大我們的力量的。二位看如何?”
索紅淺和薛雨相同時搖頭,薛雨相說道:“大天王這話差矣。義天王當年對他們不可謂不薄,但是他們三個人一旦有了人馬,都是反叛之徒,毫無信義可言!這些人與咱們現在的義軍將士都不是一路人。養虎遺患的道理,大天王應該是知道的。”
大天王點頭。
薛雨相接著說道:“現在,咱們也有了五萬多人,其中大多是精兵,能征慣戰的將領也有近百人,適才得到大天王夫人的好消息,他那裏的幾萬人也是精兵。你夫妻二人多年在一起,行事自然不差分毫。”
索紅淺說道:“霜哥還是接著前麵的話,繼續說一下曆史上的變遷吧。”
大天王笑道:“正是如此,還要聽雨相繼續講。”
薛雨相喝了一口涼茶繼續說道:“幾千年來王朝更替頻繁,少則幾年,多了也不過幾百年而已。我少年時就頗喜歡讀史書。因此對曆史了解甚多。遙遠的三皇五帝之前的那些大多流傳的是神話傳說,那些堯舜禹禪讓的故事,我想當然不會是假的。但是,堯舜禹畢竟是先賢,他們的道德水準必然很高,後輩是不可學到的。想一下夏禹建國之後的曆史當可非常明了。夏也不足五百年就被商湯攻滅,五百年餘後周朝替代,周有國八百年不假,但是戰亂紛爭占了一半,實在是不能多說。這之後春秋戰國又歸於大秦,很快又被大漢所竊取,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此後中原演的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改朝換代大戲。沒有永遠不滅的朝代,也沒有永遠不死的君王。故而,隻要是讓百姓得到安居樂業時,總可以保持發展的大好趨勢,可是一旦王朝腐敗,天下之民無不想著起來反抗,那麽覆滅就是不可避免的。如今也是,明國曆經二百多年後,積蓄了太多的苛政,民不聊生都不足以鞭撻之。百年來的皇帝,不是長期不上朝理政,就是喜好美人財寶而置百姓死活不顧,所以到現在已經是壞到了王朝的根子了,不亡都難讓天下人服氣。”
薛雨相的這一番論說,讓大天王非常佩服,對自己今後的路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帶著這些窮苦的人一起奮鬥到底打天下,那是必須勇往直前的。於是,他看著兩位軍師誠懇的問道:“但是,如今我們被困在此,而禮天王、均天王和勝天王等三人又各自為戰,按照雨相先生所說,他們或遲或早都要投降朝廷,所以有朝一日我們壯大了,就要想法一麵穩住他們,一麵向官軍發起進攻。如果,這三人能與我們同心同德,那是再好不過的,如果他們稍有投降跡象,那就要毫不客氣的除掉。那麽,這個時機是否已經來了?”
索紅淺沉思了一下說道:“這時機我想當在一兩個月之內就來到了,請大天王不必過於焦急。現在,夫人的消息也有了,這正是我二人一直在等待的好消息。既然夫人已經站住了腳,則我們出秦川山脈的道路就很暢通了,那隻是一個選擇吉日的事情。”
薛雨相說道:“目前,我們還有幾件事要做,所以倒不必急於出去。一來我們的火器營雖然建立,大炮和新式火槍的數量也差不多了,但是將領們還沒有指揮火器營的更好的經驗,需要繼續訓練一段時間,使得他們更加純熟,那麽這火器營一出川就是讓天下震驚的利器。二來嘛,大軍一動就是轉戰千裏,需要大量的糧餉,我們義軍對餉銀沒有更多的奢求,這是很好的,大家求的是同富貴,但是人和戰馬的糧食卻非要充足不可啊,如果隻靠出去後在征集,往往是不能湊效的。軍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古今戰爭的定律,故而我們還要全力籌備妥當,大軍才可以順利出川。這第三點還是訓練士卒,將士們現在得到了很好的休養,訓練也是常抓不懈,然而畢竟投來的新人很多,一旦上了戰場,這些新兵或膽怯、或退縮,都是有可能的事情,他們中的很多人還沒有見過真正的戰陣,也沒有見過流血死亡的砍殺,如果臨陣之時有一個人膽怯逃跑了,那很影響士氣,嚴重時必將導致全軍潰敗。我想,請大天王曉瑜各位領軍的大小將領,訓練中把實戰作為重點,無比練出一支敢打且不怕死的軍隊。所以再等一兩個月也是很有必要的,咱們不急在這一時,也是籌謀到位而想的更加周到一些。另外,還有一事也需要立即開始實施了,那就是派出更多的探馬刺探山川外那個邊刺如今是什麽情況,此人與義軍打了很多仗,經驗豐富,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厲害人物。”
索紅淺接著說道:“這邊刺的先祖倒是非常了得,所以他的家傳非常好,有武藝,也很有謀略,無奈的是朝廷用人上存在太大的漏洞,所以此人雖然很有抱負,卻始終得不到施展,空有武藝而甘做走狗,我料他的下場必然不妙。”
大天王說道:“最近我們派出了很多的探馬,已經得到消息,邊刺原來的人馬有近十萬,但是朝廷見對我們久圍而沒有成效,各處義軍也在蠢蠢欲動,所以朝廷就采取了一手硬一手招撫的軟辦法,調走了近一半的圍困官軍,給禮天王等三人施加壓力,想馬上迫使這三人投降,這才能更加集中兵力。”
“其實,朝廷的人馬已經不夠用了。”薛雨相說道,“禮天王等三人目前仍然在猶豫之中,他們雖然不是絕頂的當世豪傑,但是也深知王朝已經在風雨飄搖之中的情況,如果不是受到更大的威脅,絕對不肯輕易的投降。他們三個現在都是等待觀望,更在查探我們的消息,這是必然的。所以,我料三兩個月之內,朝廷不會很快招撫他們,這是我們目前的優勢所在,隻要我們立即做好出川準備,到時候大旗打出後衝出這山穀,這三人一定會乘火打劫的拒絕朝廷,至少給我們增加了聲勢,以後再想辦法解決他們。還有一件事情,那是朝廷一直很擔憂的,我們現在倒是不怕,就是東邊的蠻虜曆經兩世,大有進兵中原的態勢,隻是聽說蠻虜的那個皇帝一直身體欠佳,所以無法控製各部落,所以遲遲不能把人馬聚集起來,我估計蠻虜能戰之兵大概二十萬,以此微末的人馬想占領中原,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他們還在等待。這個時間能給我們越多越好,不過這個實難預料。”
大天王聽了他們二人剛才的這一番話語,也是心中表示讚同,他與陳波、陸通、袁一才三人曾在一起,對他們當然非常了解。於是緩緩說道:“如今我們的勢力也不大,人馬也不多,如果能夠暫時與他們合作,應該也是可以壯大我們的力量的。二位看如何?”
索紅淺和薛雨相同時搖頭,薛雨相說道:“大天王這話差矣。義天王當年對他們不可謂不薄,但是他們三個人一旦有了人馬,都是反叛之徒,毫無信義可言!這些人與咱們現在的義軍將士都不是一路人。養虎遺患的道理,大天王應該是知道的。”
大天王點頭。
薛雨相接著說道:“現在,咱們也有了五萬多人,其中大多是精兵,能征慣戰的將領也有近百人,適才得到大天王夫人的好消息,他那裏的幾萬人也是精兵。你夫妻二人多年在一起,行事自然不差分毫。”
索紅淺說道:“霜哥還是接著前麵的話,繼續說一下曆史上的變遷吧。”
大天王笑道:“正是如此,還要聽雨相繼續講。”
薛雨相喝了一口涼茶繼續說道:“幾千年來王朝更替頻繁,少則幾年,多了也不過幾百年而已。我少年時就頗喜歡讀史書。因此對曆史了解甚多。遙遠的三皇五帝之前的那些大多流傳的是神話傳說,那些堯舜禹禪讓的故事,我想當然不會是假的。但是,堯舜禹畢竟是先賢,他們的道德水準必然很高,後輩是不可學到的。想一下夏禹建國之後的曆史當可非常明了。夏也不足五百年就被商湯攻滅,五百年餘後周朝替代,周有國八百年不假,但是戰亂紛爭占了一半,實在是不能多說。這之後春秋戰國又歸於大秦,很快又被大漢所竊取,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此後中原演的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改朝換代大戲。沒有永遠不滅的朝代,也沒有永遠不死的君王。故而,隻要是讓百姓得到安居樂業時,總可以保持發展的大好趨勢,可是一旦王朝腐敗,天下之民無不想著起來反抗,那麽覆滅就是不可避免的。如今也是,明國曆經二百多年後,積蓄了太多的苛政,民不聊生都不足以鞭撻之。百年來的皇帝,不是長期不上朝理政,就是喜好美人財寶而置百姓死活不顧,所以到現在已經是壞到了王朝的根子了,不亡都難讓天下人服氣。”
薛雨相的這一番論說,讓大天王非常佩服,對自己今後的路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帶著這些窮苦的人一起奮鬥到底打天下,那是必須勇往直前的。於是,他看著兩位軍師誠懇的問道:“但是,如今我們被困在此,而禮天王、均天王和勝天王等三人又各自為戰,按照雨相先生所說,他們或遲或早都要投降朝廷,所以有朝一日我們壯大了,就要想法一麵穩住他們,一麵向官軍發起進攻。如果,這三人能與我們同心同德,那是再好不過的,如果他們稍有投降跡象,那就要毫不客氣的除掉。那麽,這個時機是否已經來了?”
索紅淺沉思了一下說道:“這時機我想當在一兩個月之內就來到了,請大天王不必過於焦急。現在,夫人的消息也有了,這正是我二人一直在等待的好消息。既然夫人已經站住了腳,則我們出秦川山脈的道路就很暢通了,那隻是一個選擇吉日的事情。”
薛雨相說道:“目前,我們還有幾件事要做,所以倒不必急於出去。一來我們的火器營雖然建立,大炮和新式火槍的數量也差不多了,但是將領們還沒有指揮火器營的更好的經驗,需要繼續訓練一段時間,使得他們更加純熟,那麽這火器營一出川就是讓天下震驚的利器。二來嘛,大軍一動就是轉戰千裏,需要大量的糧餉,我們義軍對餉銀沒有更多的奢求,這是很好的,大家求的是同富貴,但是人和戰馬的糧食卻非要充足不可啊,如果隻靠出去後在征集,往往是不能湊效的。軍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古今戰爭的定律,故而我們還要全力籌備妥當,大軍才可以順利出川。這第三點還是訓練士卒,將士們現在得到了很好的休養,訓練也是常抓不懈,然而畢竟投來的新人很多,一旦上了戰場,這些新兵或膽怯、或退縮,都是有可能的事情,他們中的很多人還沒有見過真正的戰陣,也沒有見過流血死亡的砍殺,如果臨陣之時有一個人膽怯逃跑了,那很影響士氣,嚴重時必將導致全軍潰敗。我想,請大天王曉瑜各位領軍的大小將領,訓練中把實戰作為重點,無比練出一支敢打且不怕死的軍隊。所以再等一兩個月也是很有必要的,咱們不急在這一時,也是籌謀到位而想的更加周到一些。另外,還有一事也需要立即開始實施了,那就是派出更多的探馬刺探山川外那個邊刺如今是什麽情況,此人與義軍打了很多仗,經驗豐富,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厲害人物。”
索紅淺接著說道:“這邊刺的先祖倒是非常了得,所以他的家傳非常好,有武藝,也很有謀略,無奈的是朝廷用人上存在太大的漏洞,所以此人雖然很有抱負,卻始終得不到施展,空有武藝而甘做走狗,我料他的下場必然不妙。”
大天王說道:“最近我們派出了很多的探馬,已經得到消息,邊刺原來的人馬有近十萬,但是朝廷見對我們久圍而沒有成效,各處義軍也在蠢蠢欲動,所以朝廷就采取了一手硬一手招撫的軟辦法,調走了近一半的圍困官軍,給禮天王等三人施加壓力,想馬上迫使這三人投降,這才能更加集中兵力。”
“其實,朝廷的人馬已經不夠用了。”薛雨相說道,“禮天王等三人目前仍然在猶豫之中,他們雖然不是絕頂的當世豪傑,但是也深知王朝已經在風雨飄搖之中的情況,如果不是受到更大的威脅,絕對不肯輕易的投降。他們三個現在都是等待觀望,更在查探我們的消息,這是必然的。所以,我料三兩個月之內,朝廷不會很快招撫他們,這是我們目前的優勢所在,隻要我們立即做好出川準備,到時候大旗打出後衝出這山穀,這三人一定會乘火打劫的拒絕朝廷,至少給我們增加了聲勢,以後再想辦法解決他們。還有一件事情,那是朝廷一直很擔憂的,我們現在倒是不怕,就是東邊的蠻虜曆經兩世,大有進兵中原的態勢,隻是聽說蠻虜的那個皇帝一直身體欠佳,所以無法控製各部落,所以遲遲不能把人馬聚集起來,我估計蠻虜能戰之兵大概二十萬,以此微末的人馬想占領中原,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他們還在等待。這個時間能給我們越多越好,不過這個實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