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太平天國內部博弈,鹹豐新年好消息,忽必烈犀利評判
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 作者:張石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毛賊撤軍了?”吳文鎔瞪大眼睛,完全不敢置信。
所有參戰雙方都知道,西征軍最大的目標就是拿下湖廣。
武昌作為湖廣兩省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怎麽可能會被西征軍就此放棄?
吳文鎔飛速來到武昌城牆上,對著江麵眺望。
長江北岸的漢陽、漢口兩地,原本密密麻麻令人望之心懼的太平軍營地,的確完全消失了。
吳文鎔再往東邊看去。
長江遼闊的水麵上,視線的最盡頭,西征軍的最後一批船隻正在浩浩蕩蕩的順流離開。
吳文鎔唿出一口氣,幾乎是癱軟坐地。
“好,好,好!”
雖然不知道究竟為什麽,但武昌保住了!
同一時間,西征軍主帥石達開從安慶火速趕迴了天京,參加天王宮舉行的軍事會議。
“簡直是胡鬧!我軍已經包圍武昌,馬上就能發動全麵進攻,為什麽要在這個時候讓我們撤軍!”
石達開平日裏很少在四王會議上如此動怒,但這一次也是忍無可忍。
西征是石達開的功績來源!
東王楊秀清歎了一口氣,語氣稍微放緩了一點。
“石兄弟,不是我們想要故意為難你,是現在揚州形勢告急啊!”
在揚州城外的是清軍的江北大營,由欽差琦善坐鎮。
琦善這個人雖然膽小如鼠不敢去和北伐軍主力對抗,但打個揚州還是可以的。
北伐軍離開後,揚州內部兵力本就頗為空虛。
琦善也不直接攻城,每天就在揚州城外挖壕溝、築營壘,擺明車馬是要長期圍困。
此外,琦善還調來了大量原本的漕運船隻組成一支水軍,攔截太平天國從水路對揚州進行補給。
幾個月的時間過去,揚州城內太平軍告急不斷。
北王韋昌輝歎息道:
“石兄弟,我們本來也打算等你打下武昌城後再調兵的,可現在的局麵是真的來不及啊。”
韋昌輝說話時,眼中閃過一絲狡獪。
調石達開迴來,本就是韋昌輝的主意。
韋昌輝明麵上是北伐軍統帥,但實際上他壓根就指揮不了幾千裏之外的北伐軍。
北伐軍攻破大清京師,韋昌輝也分不到啥功勞。
北伐軍若是失敗,韋昌輝作為北伐軍統帥甚至可能會背鍋。
那咋辦?
韋昌輝本著“我過得不好,兄弟也不能過上好日子”的方針,強烈建議調屢戰屢勝的西征軍主力迴援。
而且韋昌輝還有正當理由。
廬州那邊的胡以晃部,此刻被清軍重重包圍,自保有餘支援無力。
天京這邊,又要麵對近在咫尺的向榮江南大營。
武昌方向,韋俊本就是韋昌輝的弟弟,統領的軍隊是北王府的軍隊,調迴來不是很正常?
洪秀全打了一個哈欠,道:
“韋俊迴來了之後就調去解圍揚州吧,石祥禎可以繼續駐紮安慶等待機會。”
“還有,林鳳祥和李開芳的援軍派出去了嗎?”
楊秀清看了一眼韋昌輝這個北伐軍統帥。
韋昌輝開口道:
“已經安排好了,天王。曾立昌、陳仕保、許宗揚三人率領八千援軍即將出發。”
韋昌輝說到這裏,又轉頭對著石達開道:
“石兄弟,你的西征軍畢竟是直接連通天京,進可攻退可守。”
“北伐軍林鳳祥那邊卻是孤軍深入,咱們得優先保障他們。”
“而且八千援兵都還得是咬著牙擠出來的,你就體諒一下吧。”
石達開:“……”
話都到這份上了,他確實也沒辦法說啥。
楊秀清歎了一口氣,意有所指地開口道:
“咱們的兵力還是不夠啊。”
太平天國四王中,以聽命洪秀全的部隊數量最多。
但這些部隊隻有一萬人在胡以晃的率領下如今位於廬州,其他都駐紮在天京,一步不動。
若是能調動天王麾下部隊,太平天國也不至於會如此被動!
洪秀全喝著茶,隻當做沒聽見。
天王也有話講。
楊秀清的東王軍隊不也駐紮在天京,一步沒動?
但凡你楊秀清願意派兵出去打,石達開、林鳳祥兩路的兵馬至少能各自多個兩三萬。
你東王不派兵,讓我派兵?
想啥呢?
石達開見狀,歎了一口氣。
“好吧,既然大家都有困難,那我自己帶著翼王府的軍隊獨自西征,可以吧?”
石達開在天京還是有一萬多軍隊駐守的。
洪秀全和楊秀清對視一眼,露出笑容。
“沒問題。”
韋昌輝當然也不反對。
石達開願意帶著麾下精銳去給天國拚命,為啥要反對呢?
會議結束,石達開沒有等待平日裏的中立派盟友韋昌輝,而是一個人悶悶不樂地離開。
坐在晃晃悠悠的轎子中,石達開下意識地掀開窗簾,注視外麵的天京街道。
寬闊的街道兩旁雖然有各種各樣的門麵,但此刻無一例外全部緊閉。
這些門麵的原主人,要麽就是在天國各種機構的指導下進行著後勤補給等活動,要麽就是直接參軍。
商業在這座偌大的城池中完全消失,看不到任何蹤影。
這是一座封閉的、毫無活力的、猶如一潭死水的城市。
石達開又歎了一口氣,閉上了眼睛。
揚州城。
在韋俊所部返迴後,楊秀清、韋昌輝又加派了一萬多兵馬,總計三萬兵力援救揚州。
城外江北大營中,琦善得知消息後嚇了一大跳。
“快快,命令各部收攏防線,向本欽差靠攏!”
聽到這裏,許多清軍將官都很不理解。
“大人,若是收攏防線,豈不是主動撤圍?”
“那咱們過去這一年時間對揚州的圍困努力就宣告失敗了呀。”
“咱們兵力充足,完全可以一邊阻擊長毛賊援兵,一邊進攻揚州城的。”
“住口!”琦善勃然大怒,當場拍桌。
“你們是欽差,還是我是欽差?”
“讓你們怎麽辦你們就怎麽辦,別廢話!”
畫麵中,清軍紛紛撤退,主動放棄了揚州城南邊的諸多營地。
太平軍的援兵也由此順利接管此地,取得了和揚州的聯係。
當然,琦善為了有所交代,還是派出小股兵馬和太平軍的援兵打了幾仗。
然後在附近找了幾個村子,殺了幾百顆腦袋,喜滋滋地載入功勞簿,寫奏折給京師方麵表功去了。
鹹豐四年的新年如期而至。
紫禁城內,各種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年輕的鹹豐皇帝坐在轎子上晃晃悠悠地前行,看著麵前熱熱鬧鬧的一切,臉上沒有任何笑容。
過去的一年,對鹹豐來說是不堪迴首的一年。
他失去了自己這輩子最信賴、倚重的恩師杜受田。
他的養母博爾濟吉特氏也撒手人寰。
他治下的帝國遭遇了巨大挑戰,太平天國成為了心腹大患。
忠心耿耿的名將江忠源死在了廬州,江寧府被太平天國據為己有。
更要命的是,叛亂的太平天國北伐軍就在天津城外,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於此同時,其他省份的各種起義,帝國主義列強不斷加深對大清的商業傾銷和利益掠奪,再加上黃河決口問題的再度發作……
“希望明年能有點好兆頭吧。”
轎子正好停下,鹹豐皇帝無聲地歎息一下,走向了禦書房。
禦書房中,幾名軍機大臣都已經就位。
但前不久剛剛上任的恭親王奕欣並不在其中。
讓奕欣當軍機大臣,本就是鹹豐礙於養母博爾濟吉特氏的情麵,勉強答應的。
鹹豐到死也不願意給博爾濟吉特氏一個皇後的名分,對博爾濟吉特氏的兒子、曾經和自己爭奪過皇位的奕欣又怎麽可能無條件信任?
博爾濟吉特氏的葬禮剛結束不久,鹹豐就隨意找了一個“操持葬禮不夠莊重”的理由,把奕欣的所有官職剝奪,讓奕欣繼續在恭親王府當一個富貴閑王去了。
想想都很扯淡,奕欣作為兒子,對自己親娘的葬禮怎麽可能會操持得不夠莊重?
隻能說鹹豐是連裝都懶得裝一下了。
總之,奕欣不再出現於軍機處這件事情讓鹹豐皇帝的心情好了那麽一點。
他坐了下來,示意開始今天的公務。
軍機大臣祁寯藻麵帶喜色,對著鹹豐皇帝連連拱手,開口道: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鹹豐愣了一下。
“喜從何來啊?”
祁寯藻滿麵笑容地開口道:
“剛剛得到的消息,靜海的林鳳祥部賊寇已經被勝保、僧格林沁等將軍擊敗,狼狽南下逃竄了!”
“勝保、僧格林沁將軍正在繼續追擊,想來全殲林鳳祥部之捷報很快就會傳來。”
鹹豐愣了一下,隨後喜上眉梢。
“好,這就好,太好了!”
【對鹹豐皇帝而言,鹹豐四年剛開始就收到了太平天國北伐軍敗退的消息,無疑是一件巨大的好事。】
【那麽,在靜海戰場上又發生了什麽呢?】
鏡頭隨之一轉,來到了靜海,播放起了過去三個月的戰事。
靜海戰場上的情況,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
一句話總結就是——北伐軍缺乏糧草後勤補給,又遲遲等不到援兵,撐不下去了。
北伐軍在靜海駐紮的時候,已經是深秋時節。
沒過幾天,冬天就到來了。
北伐軍的骨幹是廣西、湖南老兵,一路上收攏的兵馬大多都是安徽、河南等地人。
天津這邊的冬天,對這些南方人來說是無法忍受的嚴寒。
偏偏北伐軍還缺乏後勤補給。
連糧食都沒辦法敞開供應,更別提過冬的禦寒衣物,取暖木柴,過冬房屋了。
由於滄州的屠戮,直隸當地的士紳們都對北伐軍采取了敵視政策,拒絕援助並反過來剿殺北伐軍派出去搜集物資的隊伍,讓北伐軍的境遇雪上加霜。
在這樣的情況下,北伐軍出現了大批的凍死凍傷現象。
尤其是來自廣西的老兵們,凍死凍傷的幾率更是全軍之冠。
整個冬天,北伐軍凍死的人數就超過了一萬人,因為凍傷而殘疾、截肢的更比比皆是。
這讓北伐軍的戰鬥力急劇下降。
春天剛剛來臨,林鳳祥、李開芳就隻能帶著剩餘的數萬北伐軍從靜海突圍南撤了。
諷刺的是,由於太平天國的內鬥等諸多原因,在北伐軍突圍的前一天,曾立昌等人率領的太平天國援軍才從長江流域的安慶正式出發北上!
安慶,甚至比北伐軍的出發點揚州還要更南邊一些……
【北伐軍攻克大清京師的目標,也伴隨著這一次的南撤而正式宣告失敗。】
【接下來擺在北伐軍麵前的已經不再是如何取得勝利,而是如何在清軍的圍追堵截之中存活下來。】
看到這裏,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不由搖頭。
“打仗哪裏有這樣打的,簡直就是亂彈琴!”
一旁的軍機處大臣伯顏點頭道:
“陛下所言極是,孤軍深入就是兵家大忌,還過了差不多一年才派出援兵,簡直亂來。”
另外一名曾經多次跟隨忽必烈東征西討的大將阿術麵無表情地開口道:
“若是一開始打定主意要閃擊京師,那就不該在懷慶府停留兩個月的時間。”
“繞過懷慶一路往北,徹底貫徹閃擊戰術的話,京師是有一定希望打下來的。”
跟隨忽必烈北伐哈拉和林,漢人世侯在大元朝廷頭號人物史天澤好笑道:
“明明是在中原打仗,北伐軍的方針卻好像是在草原上打仗一樣。”
隻有草原的戰術才是一路直撲對方首腦所在地,爭取一擊斃命。
史天澤又道:
“在靜海等待援軍也是莫名其妙,明明北伐軍以南方人居多,卻偏偏要在隆冬即將到來之際在如此北方駐紮。”
“這北伐軍的各種問題實在是太大了。”
忽必烈點了點頭,道:
“歸根結底,還是缺乏一個足夠有威望、有能力的領導人。”
“倘若是石達開來率領這支北伐軍,那攻克大清京師並非不可能。”
皇太孫鐵穆耳也發表自己的意見。
“感覺太平天國自從定都天京之後反而沒了進取心,洪秀全和楊秀清的主力都按兵不動,僅僅靠著蕭朝貴、馮雲山的舊部和石達開、韋昌輝兩個比較弱小的王去征戰天下。”
“這怎麽可能成功呢?”
忽必烈嗯了一聲,搖頭做出了評判。
“若是洪秀全親自西征,楊秀清領兵北伐,清朝縱然不立刻滅亡,至少中原和湖廣是肯定丟掉了。”
“隻能說,太平天國有這樣的領導層,北伐的失敗一點都不冤枉!”
所有參戰雙方都知道,西征軍最大的目標就是拿下湖廣。
武昌作為湖廣兩省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怎麽可能會被西征軍就此放棄?
吳文鎔飛速來到武昌城牆上,對著江麵眺望。
長江北岸的漢陽、漢口兩地,原本密密麻麻令人望之心懼的太平軍營地,的確完全消失了。
吳文鎔再往東邊看去。
長江遼闊的水麵上,視線的最盡頭,西征軍的最後一批船隻正在浩浩蕩蕩的順流離開。
吳文鎔唿出一口氣,幾乎是癱軟坐地。
“好,好,好!”
雖然不知道究竟為什麽,但武昌保住了!
同一時間,西征軍主帥石達開從安慶火速趕迴了天京,參加天王宮舉行的軍事會議。
“簡直是胡鬧!我軍已經包圍武昌,馬上就能發動全麵進攻,為什麽要在這個時候讓我們撤軍!”
石達開平日裏很少在四王會議上如此動怒,但這一次也是忍無可忍。
西征是石達開的功績來源!
東王楊秀清歎了一口氣,語氣稍微放緩了一點。
“石兄弟,不是我們想要故意為難你,是現在揚州形勢告急啊!”
在揚州城外的是清軍的江北大營,由欽差琦善坐鎮。
琦善這個人雖然膽小如鼠不敢去和北伐軍主力對抗,但打個揚州還是可以的。
北伐軍離開後,揚州內部兵力本就頗為空虛。
琦善也不直接攻城,每天就在揚州城外挖壕溝、築營壘,擺明車馬是要長期圍困。
此外,琦善還調來了大量原本的漕運船隻組成一支水軍,攔截太平天國從水路對揚州進行補給。
幾個月的時間過去,揚州城內太平軍告急不斷。
北王韋昌輝歎息道:
“石兄弟,我們本來也打算等你打下武昌城後再調兵的,可現在的局麵是真的來不及啊。”
韋昌輝說話時,眼中閃過一絲狡獪。
調石達開迴來,本就是韋昌輝的主意。
韋昌輝明麵上是北伐軍統帥,但實際上他壓根就指揮不了幾千裏之外的北伐軍。
北伐軍攻破大清京師,韋昌輝也分不到啥功勞。
北伐軍若是失敗,韋昌輝作為北伐軍統帥甚至可能會背鍋。
那咋辦?
韋昌輝本著“我過得不好,兄弟也不能過上好日子”的方針,強烈建議調屢戰屢勝的西征軍主力迴援。
而且韋昌輝還有正當理由。
廬州那邊的胡以晃部,此刻被清軍重重包圍,自保有餘支援無力。
天京這邊,又要麵對近在咫尺的向榮江南大營。
武昌方向,韋俊本就是韋昌輝的弟弟,統領的軍隊是北王府的軍隊,調迴來不是很正常?
洪秀全打了一個哈欠,道:
“韋俊迴來了之後就調去解圍揚州吧,石祥禎可以繼續駐紮安慶等待機會。”
“還有,林鳳祥和李開芳的援軍派出去了嗎?”
楊秀清看了一眼韋昌輝這個北伐軍統帥。
韋昌輝開口道:
“已經安排好了,天王。曾立昌、陳仕保、許宗揚三人率領八千援軍即將出發。”
韋昌輝說到這裏,又轉頭對著石達開道:
“石兄弟,你的西征軍畢竟是直接連通天京,進可攻退可守。”
“北伐軍林鳳祥那邊卻是孤軍深入,咱們得優先保障他們。”
“而且八千援兵都還得是咬著牙擠出來的,你就體諒一下吧。”
石達開:“……”
話都到這份上了,他確實也沒辦法說啥。
楊秀清歎了一口氣,意有所指地開口道:
“咱們的兵力還是不夠啊。”
太平天國四王中,以聽命洪秀全的部隊數量最多。
但這些部隊隻有一萬人在胡以晃的率領下如今位於廬州,其他都駐紮在天京,一步不動。
若是能調動天王麾下部隊,太平天國也不至於會如此被動!
洪秀全喝著茶,隻當做沒聽見。
天王也有話講。
楊秀清的東王軍隊不也駐紮在天京,一步沒動?
但凡你楊秀清願意派兵出去打,石達開、林鳳祥兩路的兵馬至少能各自多個兩三萬。
你東王不派兵,讓我派兵?
想啥呢?
石達開見狀,歎了一口氣。
“好吧,既然大家都有困難,那我自己帶著翼王府的軍隊獨自西征,可以吧?”
石達開在天京還是有一萬多軍隊駐守的。
洪秀全和楊秀清對視一眼,露出笑容。
“沒問題。”
韋昌輝當然也不反對。
石達開願意帶著麾下精銳去給天國拚命,為啥要反對呢?
會議結束,石達開沒有等待平日裏的中立派盟友韋昌輝,而是一個人悶悶不樂地離開。
坐在晃晃悠悠的轎子中,石達開下意識地掀開窗簾,注視外麵的天京街道。
寬闊的街道兩旁雖然有各種各樣的門麵,但此刻無一例外全部緊閉。
這些門麵的原主人,要麽就是在天國各種機構的指導下進行著後勤補給等活動,要麽就是直接參軍。
商業在這座偌大的城池中完全消失,看不到任何蹤影。
這是一座封閉的、毫無活力的、猶如一潭死水的城市。
石達開又歎了一口氣,閉上了眼睛。
揚州城。
在韋俊所部返迴後,楊秀清、韋昌輝又加派了一萬多兵馬,總計三萬兵力援救揚州。
城外江北大營中,琦善得知消息後嚇了一大跳。
“快快,命令各部收攏防線,向本欽差靠攏!”
聽到這裏,許多清軍將官都很不理解。
“大人,若是收攏防線,豈不是主動撤圍?”
“那咱們過去這一年時間對揚州的圍困努力就宣告失敗了呀。”
“咱們兵力充足,完全可以一邊阻擊長毛賊援兵,一邊進攻揚州城的。”
“住口!”琦善勃然大怒,當場拍桌。
“你們是欽差,還是我是欽差?”
“讓你們怎麽辦你們就怎麽辦,別廢話!”
畫麵中,清軍紛紛撤退,主動放棄了揚州城南邊的諸多營地。
太平軍的援兵也由此順利接管此地,取得了和揚州的聯係。
當然,琦善為了有所交代,還是派出小股兵馬和太平軍的援兵打了幾仗。
然後在附近找了幾個村子,殺了幾百顆腦袋,喜滋滋地載入功勞簿,寫奏折給京師方麵表功去了。
鹹豐四年的新年如期而至。
紫禁城內,各種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年輕的鹹豐皇帝坐在轎子上晃晃悠悠地前行,看著麵前熱熱鬧鬧的一切,臉上沒有任何笑容。
過去的一年,對鹹豐來說是不堪迴首的一年。
他失去了自己這輩子最信賴、倚重的恩師杜受田。
他的養母博爾濟吉特氏也撒手人寰。
他治下的帝國遭遇了巨大挑戰,太平天國成為了心腹大患。
忠心耿耿的名將江忠源死在了廬州,江寧府被太平天國據為己有。
更要命的是,叛亂的太平天國北伐軍就在天津城外,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於此同時,其他省份的各種起義,帝國主義列強不斷加深對大清的商業傾銷和利益掠奪,再加上黃河決口問題的再度發作……
“希望明年能有點好兆頭吧。”
轎子正好停下,鹹豐皇帝無聲地歎息一下,走向了禦書房。
禦書房中,幾名軍機大臣都已經就位。
但前不久剛剛上任的恭親王奕欣並不在其中。
讓奕欣當軍機大臣,本就是鹹豐礙於養母博爾濟吉特氏的情麵,勉強答應的。
鹹豐到死也不願意給博爾濟吉特氏一個皇後的名分,對博爾濟吉特氏的兒子、曾經和自己爭奪過皇位的奕欣又怎麽可能無條件信任?
博爾濟吉特氏的葬禮剛結束不久,鹹豐就隨意找了一個“操持葬禮不夠莊重”的理由,把奕欣的所有官職剝奪,讓奕欣繼續在恭親王府當一個富貴閑王去了。
想想都很扯淡,奕欣作為兒子,對自己親娘的葬禮怎麽可能會操持得不夠莊重?
隻能說鹹豐是連裝都懶得裝一下了。
總之,奕欣不再出現於軍機處這件事情讓鹹豐皇帝的心情好了那麽一點。
他坐了下來,示意開始今天的公務。
軍機大臣祁寯藻麵帶喜色,對著鹹豐皇帝連連拱手,開口道: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鹹豐愣了一下。
“喜從何來啊?”
祁寯藻滿麵笑容地開口道:
“剛剛得到的消息,靜海的林鳳祥部賊寇已經被勝保、僧格林沁等將軍擊敗,狼狽南下逃竄了!”
“勝保、僧格林沁將軍正在繼續追擊,想來全殲林鳳祥部之捷報很快就會傳來。”
鹹豐愣了一下,隨後喜上眉梢。
“好,這就好,太好了!”
【對鹹豐皇帝而言,鹹豐四年剛開始就收到了太平天國北伐軍敗退的消息,無疑是一件巨大的好事。】
【那麽,在靜海戰場上又發生了什麽呢?】
鏡頭隨之一轉,來到了靜海,播放起了過去三個月的戰事。
靜海戰場上的情況,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
一句話總結就是——北伐軍缺乏糧草後勤補給,又遲遲等不到援兵,撐不下去了。
北伐軍在靜海駐紮的時候,已經是深秋時節。
沒過幾天,冬天就到來了。
北伐軍的骨幹是廣西、湖南老兵,一路上收攏的兵馬大多都是安徽、河南等地人。
天津這邊的冬天,對這些南方人來說是無法忍受的嚴寒。
偏偏北伐軍還缺乏後勤補給。
連糧食都沒辦法敞開供應,更別提過冬的禦寒衣物,取暖木柴,過冬房屋了。
由於滄州的屠戮,直隸當地的士紳們都對北伐軍采取了敵視政策,拒絕援助並反過來剿殺北伐軍派出去搜集物資的隊伍,讓北伐軍的境遇雪上加霜。
在這樣的情況下,北伐軍出現了大批的凍死凍傷現象。
尤其是來自廣西的老兵們,凍死凍傷的幾率更是全軍之冠。
整個冬天,北伐軍凍死的人數就超過了一萬人,因為凍傷而殘疾、截肢的更比比皆是。
這讓北伐軍的戰鬥力急劇下降。
春天剛剛來臨,林鳳祥、李開芳就隻能帶著剩餘的數萬北伐軍從靜海突圍南撤了。
諷刺的是,由於太平天國的內鬥等諸多原因,在北伐軍突圍的前一天,曾立昌等人率領的太平天國援軍才從長江流域的安慶正式出發北上!
安慶,甚至比北伐軍的出發點揚州還要更南邊一些……
【北伐軍攻克大清京師的目標,也伴隨著這一次的南撤而正式宣告失敗。】
【接下來擺在北伐軍麵前的已經不再是如何取得勝利,而是如何在清軍的圍追堵截之中存活下來。】
看到這裏,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不由搖頭。
“打仗哪裏有這樣打的,簡直就是亂彈琴!”
一旁的軍機處大臣伯顏點頭道:
“陛下所言極是,孤軍深入就是兵家大忌,還過了差不多一年才派出援兵,簡直亂來。”
另外一名曾經多次跟隨忽必烈東征西討的大將阿術麵無表情地開口道:
“若是一開始打定主意要閃擊京師,那就不該在懷慶府停留兩個月的時間。”
“繞過懷慶一路往北,徹底貫徹閃擊戰術的話,京師是有一定希望打下來的。”
跟隨忽必烈北伐哈拉和林,漢人世侯在大元朝廷頭號人物史天澤好笑道:
“明明是在中原打仗,北伐軍的方針卻好像是在草原上打仗一樣。”
隻有草原的戰術才是一路直撲對方首腦所在地,爭取一擊斃命。
史天澤又道:
“在靜海等待援軍也是莫名其妙,明明北伐軍以南方人居多,卻偏偏要在隆冬即將到來之際在如此北方駐紮。”
“這北伐軍的各種問題實在是太大了。”
忽必烈點了點頭,道:
“歸根結底,還是缺乏一個足夠有威望、有能力的領導人。”
“倘若是石達開來率領這支北伐軍,那攻克大清京師並非不可能。”
皇太孫鐵穆耳也發表自己的意見。
“感覺太平天國自從定都天京之後反而沒了進取心,洪秀全和楊秀清的主力都按兵不動,僅僅靠著蕭朝貴、馮雲山的舊部和石達開、韋昌輝兩個比較弱小的王去征戰天下。”
“這怎麽可能成功呢?”
忽必烈嗯了一聲,搖頭做出了評判。
“若是洪秀全親自西征,楊秀清領兵北伐,清朝縱然不立刻滅亡,至少中原和湖廣是肯定丟掉了。”
“隻能說,太平天國有這樣的領導層,北伐的失敗一點都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