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章 曆朝皇帝吐槽大清,貞觀諸將臧否僧格林沁的毒計
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 作者:張石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得知了北伐軍敗退的消息後,鹹豐皇帝陷入狂喜之中,臉上的笑容持續不斷。
“朕就知道,這些該死的長毛賊是不可能撼動大清的, 哈哈哈哈!”
沒有人知道鹹豐皇帝在過去的一年裏心中究竟有多大的壓力。
但這些壓力隨著北伐軍的敗退,總算是可以暫時性地釋放出來了。
鹹豐皇帝興致勃勃地拿起了第二份奏折。
當看到第二份奏折之後,他就笑不出來了。
這份奏折是湖北巡撫崇綸彈劾湖廣總督吳文鎔的。
崇綸提及,吳文鎔之前在太平天國西征軍抵達武昌時,不敢出城交戰。
西征軍撤退後,又不敢出城追擊。
所以,吳文鎔就是純粹的畏戰,怯戰!
鹹豐皇帝重重地哼了一聲,表情有些難看。
“朕的好兒郎們剛剛在北邊打了一次勝仗,南邊這些混賬東西就來給朕丟人現眼了嗎?”
軍機大臣祁寯藻畢竟是個漢人,小心翼翼地提醒了一句。
“皇上,下麵一封奏折就是吳文鎔的。”
“朕倒要看看他能說些什麽!”鹹豐咒罵了一句,緊接著看起了吳文鎔的奏折。
吳文鎔在奏折上並沒有彈劾崇綸(因為那毫無意義),隻是單純的辯解。
吳文鎔認為,西征軍是太平天國真正的主力方向,又有翼王石達開這種最高級別的統帥,戰鬥力非常強悍。
以湖北省內如今的清軍戰鬥力,是完全打不過西征軍的。
得等湖南方向的曾國藩部一萬多兵馬完成訓練之後北上武昌跟吳文鎔會合,那才是最佳的出擊時機。
眼下武昌這邊也需要至少半年的時間來練兵和整備,才可以起到最好效果。
鹹豐皇帝看完之後,陷入思考。
崇綸和吳文鎔的話,都有其道理所在。
崇綸是乘勝追擊,吳文鎔是萬事俱備再出擊。
鹹豐皇帝的選擇很簡單。
相信誰?
鹹豐一時間難以做出決定。
但接下來的半個月內,崇綸、吳文鎔的多次奏折,改變了鹹豐的想法。
崇綸在奏折中聲稱,武昌一帶的數萬清軍將士們在擊退了西征軍之後士氣高昂,嗷嗷喊著想要打到江寧府去,卻被吳文鎔百般阻撓。
吳文鎔則一直都是老樣子,隻是反複說明暫時不出兵的必要性。
隨著清軍追擊北伐軍的捷報不斷傳來,鹹豐皇帝心中對湖廣戰場的龜縮開始越來越不滿了。
“這個吳文鎔,軍心明明可用,他為什麽不用?”
“看來朕得逼他一把!”
鹹豐很快提筆做出了批示。
“崇綸坐鎮武昌,負責供應後勤。”
“吳文鎔出鎮黃州,務必盡快擊敗黃州長毛賊,收複湖北全境!”
【鹹豐最終選擇相信崇綸這個正黃旗的自己人,而並不是在大清境內素有賢明的全能漢人官吏吳文鎔。】
【這也是整個大清朝兩百年來一以貫之,打壓歧視漢人,重用滿蒙八旗官員的製度。】
批示很快就來到了武昌城。
吳文鎔和崇綸兩人接到聖旨之後,心情一個天一個地。
吳文鎔呆若木雞。
“皇上怎麽會這樣想呢?”
沉默良久之後,吳文鎔歎息著下令。
“所有湖北兵馬全部集結,即日開赴黃州!”
石祥禎從武昌撤退後並未離開湖北境內,而是駐紮在黃州府城黃岡。
這是石達開的意見,西征不能半途而廢,必須保留一個隨時都可以繼續反攻武昌的前進基地。
諸多湖廣總督府的幕僚們聽完這個消息都急了。
“大人,咱們現在主動出擊,敗多勝少啊。”
“大人,還是繼續上折子給皇上,皇上應該能體諒您的難處。”
吳文鎔搖了搖頭,表情堅定地拒絕了幕僚們的提議。
“我乃臣子,就應該按照皇上的旨意辦事。”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多說何益!”
就這樣,吳文鎔抱著必死的決心,帶著集結過來的三萬多湖北境內清軍,朝著黃州進發。
巡撫衙門之中,得到批示的崇綸哈哈大笑。
“吳文鎔啊吳文鎔,你這老匹夫想要和本官鬥?”
“本官是八旗老爺,你一個漢人奴才,憑什麽!”
崇綸是巴不得吳文鎔死的。
這樣,作為湖北巡撫的崇綸便能順理成章地高升湖廣總督。
考慮到湖廣已經成為太平天國西征軍的頭號目標,崇綸打算晉升湖廣總督之後就立刻發動京城內部的關係將自己調走。
最好是能當個兩廣總督、陝甘總督這種,不需要和太平天國打交道的肥差。
一想到這裏,崇綸的嘴角更加愉快了。
他很快就召集了諸多幕僚。
“吳文鎔那個老小子出兵了,後勤是在咱們手裏的。”
“他一直和本老爺不對付,你們這些奴才知道該怎麽做了吧?”
諸多巡撫幕僚、官員們心領神會,連連點頭。
“巡撫大人,奴才們懂辦事!”
“吳文鎔但凡能拿到全部的後勤物資,奴才提頭來見!”
崇綸越發得意,哈哈大笑,樂不可支。
一條彈幕飄過。
【漢高祖劉邦:你這大清是真的越來越像南明了,這內鬥是一模一樣啊。】
【漢武帝劉徹:好官員被壞官員利用政治鬥爭弄死,這一集朕看過。鹹豐不愧是個敗家子。】
【隋文帝楊堅:歧視漢人的政策從根子上就是錯誤的,鹹豐既然做出了這種選擇,就得承受後果。】
【唐太宗李世民:朕現在基本可以斷定,吳文鎔兵敗之後,武昌城是守不住了。】
【明太祖朱元璋:這就是異族王朝的悲哀,自己族內開國一代英明人物死去後,傳承下來的都是廢物,又不敢重用漢人,嗬嗬。】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大清世界,皇宮大殿。
康熙皇帝怒氣衝衝地對著麵前的諸多八旗臣子喝道:
“你們之前天天在朕麵前說八旗這也好那也好,又是祖宗打下來的江山,又是祖宗的製度。”
“現在你們來告訴朕,崇綸這種廢物究竟好在哪了?”
但這些八旗大臣們也有話說。
一名年紀老邁的郡王顫顫巍巍地開口道:
“皇上可能忘了,擊潰北伐軍林鳳祥所部的也是兩名旗人,勝保和僧格林沁!”
一聽到這裏,諸多八旗大臣們頓時就來勁了。
“是啊皇上,關鍵時刻還得是旗人才能守住大清江山。”
“哪個族都有優秀之人和無能庸才,漢人如此,旗人也不例外。”
“皇上,您不能隻盯著旗人的庸才,隻看漢人的好啊。那之前的欽差大臣徐廣縉不也是個漢人,他連赴任都不敢!”
康熙皇帝:“……”
老皇帝的心,這叫一個累啊。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鏡頭一轉,來到了清軍追擊北伐軍的戰場。
說是撤退,但在極端缺乏物資的情況下,北伐軍的撤退難以避免地出現了混亂。
僧格林沁率領著麾下的五千多滿蒙騎兵、洋槍隊策馬追擊。
雖然已經開春,但許多地方冰雪還沒有融化。
冰雪之中,隨處可見倒在地上的北伐軍屍體。
這些屍體許多都是衣衫襤褸麵黃肌瘦,顯然在死前就已經極度缺乏營養和體力。
僧格林沁見狀,心中也是歡喜不已。
“這些賊寇,終究是抵擋不住了!”
勝保、僧格林沁一路追殺北伐軍,取得了許多戰功。
在路上,陸陸續續還有上萬名北伐軍將士選擇了投降。
就這樣,雙方一路逃一路追。
北伐軍也並非就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在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等幾名將帥的率領,以及僅存的大約三千廣西、湖南老兵的支撐下,北伐軍且戰且退,在一個月後抵達了距離山東邊界並不算遠的阜城。
這個時候,是鹹豐四年的農曆二月初。
僧格林沁覺得時機到了,就率領五千多屬下搶先繞路,封鎖了阜城往南的道路。
北伐軍經過一個月的戰鬥,體力和士氣也降低到了極點。
奪取了阜城之後,有城牆作為防禦,城裏也有一些物資提供了急需的補充。
北伐軍諸多將帥們在商議過後,決定暫時在這裏固守,等待援軍。
勝保、僧格林沁會合各地前來的諸多清軍,將阜城團團包圍。
夜色中,林鳳祥、李開芳登上阜城的城牆,注視著城外延綿不絕的清軍大營。
林鳳祥臉上難掩疲憊和自責。
“老李,當初我若是聽你的話,及時在冬天之前班師南下就好了。”
李開芳唿出一口氣,安慰著老搭檔。
“老林,事情都已經發生了,再去想那些也沒有任何用處。”
“咱們眼下要做的,就是把剩下的兄弟好好地帶迴天京去。”
“至於迴到天京之後天王和東王怎麽處置,反正你我一同麵對就是了。”
另外一邊,阜城外清軍營地中。
欽差大臣勝保和參讚大臣僧格林沁正在討論一件事情。
勝保開口道:
“郡王,你說該怎麽處理這些投降的長毛賊,全殺了吧?”
別看勝保是欽差,鹹豐皇帝欽定的主帥。
但僧格林沁可是鹹豐皇帝的表哥,還是蒙古郡王。
“滿蒙一體”國策之下,僧格林沁就是大清的主子!
勝保是一點也不敢在僧格林沁麵前擺什麽主帥臭架子的。
僧格林沁笑嗬嗬地開口道:
“按照朝廷的想法,肯定是要把這些長毛賊全殺了。”
“但我覺得吧,這些長毛賊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何不來個廢物利用呢?”
第二天一大早,僧格林沁就派人把這一萬多太平軍俘虜集合了起來。
“爾等現在有一個活命的機會,那就是作為大清的先鋒軍去進攻長毛賊。”
“不管是誰,隻要提著一顆長毛賊的腦袋迴來,那本王就準許他重新剃發留辮,成為大清子民。”
“若做不到者,三天後全部殺了!”
說完,僧格林沁就派人發給了這些俘虜們一人一件兵器(但沒有盔甲等防護器具),隨後讓這些太平軍俘虜去進攻阜城。
這些俘虜們為了自己活命,雙目赤紅,嗷嗷叫著對不久之前還是同袍的阜城北伐軍營地發動進攻。
這一幕也讓北伐軍營地之中的諸多將士們氣憤不已。
“這些該死的叛徒,竟然還有臉來!”
“殺了這些叛徒!”
雙方一番血戰。
最終,隻有不到四千名俘虜能迴歸城外清軍營地,手中無一例外都提著至少一顆“長毛賊”的人頭。
大清是剃發留辮,太平軍是蓄發不留辮,頭發又不是短短幾天就能長出來的,所以很容易區分。
有人向僧格林沁稟報。
“郡王大人,奴才奉命督戰,看到有些投降的長毛賊並沒有真的去進攻阜城,而是自相殘殺,拿的都是同為俘虜的首級迴來領賞。”
僧格林沁微微一笑,嘴角掀起一個明顯的弧度。
“那又如何?”
“本王隻要他們拿著一顆長毛賊的腦袋迴來。”
“至於這顆腦袋是從哪裏拿迴來的,本王不需要去追究!”
大唐世界。
李世民微微點頭。
“這個僧格林沁,是個狠人。”
“將來他或許是大清八旗將領的希望。”
李靖嗬嗬一笑,道:
“僧格林沁底層出身,還是敢打敢拚的。”
程咬金嗤之以鼻,道:
“就這種女真小雞仔,我一巴掌扇過去就能把他腦袋扇下來。”
牛進達嗯了一聲,甕聲甕氣地開口道:
“還是林鳳祥和李開芳太不中用了。若是咱們大唐的將軍去,早就拿下京師,哪裏還有這麽多破事!”
李積沉吟片刻,道:
“用俘虜打先鋒,其實也不算什麽罕見之事。但僧格林沁做得還不夠狠。”
一旁的太子李治聽得有些呆滯。
都這種地步了,還不夠狠?
李積緊接著緩緩開口道:
“要我說,就應該讓這些俘虜全部力戰而亡,統統都死在北伐軍自己人的手下,這才是最有效打擊北伐軍士氣的手段嘛。”
李治完全呆滯住了。
僧格林沁起碼還留三千俘虜呢,合著你李積是一個也不想留?
李治突然感覺,自己之前對大唐貞觀將軍們的了解還是過於天真了一些。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僧格林沁導演的這一幕自相殘殺,對北伐軍的士氣再度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而且就算到了這種地步,僧格林沁也堅決不願意主動出兵進攻阜城。
正所謂爛船還有三寸釘。
這支北伐軍能從揚州一路打到天津,現在依舊沒有潰散,說明還有最後一搏之力。
僧格林沁是不會給北伐軍這個機會的。
他就要活活地困死北伐軍!
圍繞著阜城,僧格林沁建造了十幾座營地。
在他的安排下,數萬清軍組成了裏外三道密不透風的防線。
甚至連太平軍的水源,僧格林沁也特地派人用動物、人類腐爛的屍體丟在其中,進行投毒。
為了困死北伐軍,僧格林沁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時間一晃,過去了大半個月的時間,鹹豐四年三月。
“阜城裏的賊寇應該也把物資消耗得差不多了,咱們很快就能勝利了!”
就在僧格林沁竊喜的時候,一名清軍將領策馬狂奔而來,上氣不接下氣地開口道:
“不好了王爺,剛剛得到的消息,有一支數萬人的賊寇奪取了山東臨清,距離此地隻有兩天的路程!”
“從咱們收集到的情報來看,這支賊寇應該是從安慶過來,專門支援林鳳祥、李開芳部的!”
“什麽,還有援軍?”僧格林沁臉上的笑容瞬間僵硬。
在得知了北伐軍敗退的消息後,鹹豐皇帝陷入狂喜之中,臉上的笑容持續不斷。
“朕就知道,這些該死的長毛賊是不可能撼動大清的, 哈哈哈哈!”
沒有人知道鹹豐皇帝在過去的一年裏心中究竟有多大的壓力。
但這些壓力隨著北伐軍的敗退,總算是可以暫時性地釋放出來了。
鹹豐皇帝興致勃勃地拿起了第二份奏折。
當看到第二份奏折之後,他就笑不出來了。
這份奏折是湖北巡撫崇綸彈劾湖廣總督吳文鎔的。
崇綸提及,吳文鎔之前在太平天國西征軍抵達武昌時,不敢出城交戰。
西征軍撤退後,又不敢出城追擊。
所以,吳文鎔就是純粹的畏戰,怯戰!
鹹豐皇帝重重地哼了一聲,表情有些難看。
“朕的好兒郎們剛剛在北邊打了一次勝仗,南邊這些混賬東西就來給朕丟人現眼了嗎?”
軍機大臣祁寯藻畢竟是個漢人,小心翼翼地提醒了一句。
“皇上,下麵一封奏折就是吳文鎔的。”
“朕倒要看看他能說些什麽!”鹹豐咒罵了一句,緊接著看起了吳文鎔的奏折。
吳文鎔在奏折上並沒有彈劾崇綸(因為那毫無意義),隻是單純的辯解。
吳文鎔認為,西征軍是太平天國真正的主力方向,又有翼王石達開這種最高級別的統帥,戰鬥力非常強悍。
以湖北省內如今的清軍戰鬥力,是完全打不過西征軍的。
得等湖南方向的曾國藩部一萬多兵馬完成訓練之後北上武昌跟吳文鎔會合,那才是最佳的出擊時機。
眼下武昌這邊也需要至少半年的時間來練兵和整備,才可以起到最好效果。
鹹豐皇帝看完之後,陷入思考。
崇綸和吳文鎔的話,都有其道理所在。
崇綸是乘勝追擊,吳文鎔是萬事俱備再出擊。
鹹豐皇帝的選擇很簡單。
相信誰?
鹹豐一時間難以做出決定。
但接下來的半個月內,崇綸、吳文鎔的多次奏折,改變了鹹豐的想法。
崇綸在奏折中聲稱,武昌一帶的數萬清軍將士們在擊退了西征軍之後士氣高昂,嗷嗷喊著想要打到江寧府去,卻被吳文鎔百般阻撓。
吳文鎔則一直都是老樣子,隻是反複說明暫時不出兵的必要性。
隨著清軍追擊北伐軍的捷報不斷傳來,鹹豐皇帝心中對湖廣戰場的龜縮開始越來越不滿了。
“這個吳文鎔,軍心明明可用,他為什麽不用?”
“看來朕得逼他一把!”
鹹豐很快提筆做出了批示。
“崇綸坐鎮武昌,負責供應後勤。”
“吳文鎔出鎮黃州,務必盡快擊敗黃州長毛賊,收複湖北全境!”
【鹹豐最終選擇相信崇綸這個正黃旗的自己人,而並不是在大清境內素有賢明的全能漢人官吏吳文鎔。】
【這也是整個大清朝兩百年來一以貫之,打壓歧視漢人,重用滿蒙八旗官員的製度。】
批示很快就來到了武昌城。
吳文鎔和崇綸兩人接到聖旨之後,心情一個天一個地。
吳文鎔呆若木雞。
“皇上怎麽會這樣想呢?”
沉默良久之後,吳文鎔歎息著下令。
“所有湖北兵馬全部集結,即日開赴黃州!”
石祥禎從武昌撤退後並未離開湖北境內,而是駐紮在黃州府城黃岡。
這是石達開的意見,西征不能半途而廢,必須保留一個隨時都可以繼續反攻武昌的前進基地。
諸多湖廣總督府的幕僚們聽完這個消息都急了。
“大人,咱們現在主動出擊,敗多勝少啊。”
“大人,還是繼續上折子給皇上,皇上應該能體諒您的難處。”
吳文鎔搖了搖頭,表情堅定地拒絕了幕僚們的提議。
“我乃臣子,就應該按照皇上的旨意辦事。”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多說何益!”
就這樣,吳文鎔抱著必死的決心,帶著集結過來的三萬多湖北境內清軍,朝著黃州進發。
巡撫衙門之中,得到批示的崇綸哈哈大笑。
“吳文鎔啊吳文鎔,你這老匹夫想要和本官鬥?”
“本官是八旗老爺,你一個漢人奴才,憑什麽!”
崇綸是巴不得吳文鎔死的。
這樣,作為湖北巡撫的崇綸便能順理成章地高升湖廣總督。
考慮到湖廣已經成為太平天國西征軍的頭號目標,崇綸打算晉升湖廣總督之後就立刻發動京城內部的關係將自己調走。
最好是能當個兩廣總督、陝甘總督這種,不需要和太平天國打交道的肥差。
一想到這裏,崇綸的嘴角更加愉快了。
他很快就召集了諸多幕僚。
“吳文鎔那個老小子出兵了,後勤是在咱們手裏的。”
“他一直和本老爺不對付,你們這些奴才知道該怎麽做了吧?”
諸多巡撫幕僚、官員們心領神會,連連點頭。
“巡撫大人,奴才們懂辦事!”
“吳文鎔但凡能拿到全部的後勤物資,奴才提頭來見!”
崇綸越發得意,哈哈大笑,樂不可支。
一條彈幕飄過。
【漢高祖劉邦:你這大清是真的越來越像南明了,這內鬥是一模一樣啊。】
【漢武帝劉徹:好官員被壞官員利用政治鬥爭弄死,這一集朕看過。鹹豐不愧是個敗家子。】
【隋文帝楊堅:歧視漢人的政策從根子上就是錯誤的,鹹豐既然做出了這種選擇,就得承受後果。】
【唐太宗李世民:朕現在基本可以斷定,吳文鎔兵敗之後,武昌城是守不住了。】
【明太祖朱元璋:這就是異族王朝的悲哀,自己族內開國一代英明人物死去後,傳承下來的都是廢物,又不敢重用漢人,嗬嗬。】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大清世界,皇宮大殿。
康熙皇帝怒氣衝衝地對著麵前的諸多八旗臣子喝道:
“你們之前天天在朕麵前說八旗這也好那也好,又是祖宗打下來的江山,又是祖宗的製度。”
“現在你們來告訴朕,崇綸這種廢物究竟好在哪了?”
但這些八旗大臣們也有話說。
一名年紀老邁的郡王顫顫巍巍地開口道:
“皇上可能忘了,擊潰北伐軍林鳳祥所部的也是兩名旗人,勝保和僧格林沁!”
一聽到這裏,諸多八旗大臣們頓時就來勁了。
“是啊皇上,關鍵時刻還得是旗人才能守住大清江山。”
“哪個族都有優秀之人和無能庸才,漢人如此,旗人也不例外。”
“皇上,您不能隻盯著旗人的庸才,隻看漢人的好啊。那之前的欽差大臣徐廣縉不也是個漢人,他連赴任都不敢!”
康熙皇帝:“……”
老皇帝的心,這叫一個累啊。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鏡頭一轉,來到了清軍追擊北伐軍的戰場。
說是撤退,但在極端缺乏物資的情況下,北伐軍的撤退難以避免地出現了混亂。
僧格林沁率領著麾下的五千多滿蒙騎兵、洋槍隊策馬追擊。
雖然已經開春,但許多地方冰雪還沒有融化。
冰雪之中,隨處可見倒在地上的北伐軍屍體。
這些屍體許多都是衣衫襤褸麵黃肌瘦,顯然在死前就已經極度缺乏營養和體力。
僧格林沁見狀,心中也是歡喜不已。
“這些賊寇,終究是抵擋不住了!”
勝保、僧格林沁一路追殺北伐軍,取得了許多戰功。
在路上,陸陸續續還有上萬名北伐軍將士選擇了投降。
就這樣,雙方一路逃一路追。
北伐軍也並非就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在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等幾名將帥的率領,以及僅存的大約三千廣西、湖南老兵的支撐下,北伐軍且戰且退,在一個月後抵達了距離山東邊界並不算遠的阜城。
這個時候,是鹹豐四年的農曆二月初。
僧格林沁覺得時機到了,就率領五千多屬下搶先繞路,封鎖了阜城往南的道路。
北伐軍經過一個月的戰鬥,體力和士氣也降低到了極點。
奪取了阜城之後,有城牆作為防禦,城裏也有一些物資提供了急需的補充。
北伐軍諸多將帥們在商議過後,決定暫時在這裏固守,等待援軍。
勝保、僧格林沁會合各地前來的諸多清軍,將阜城團團包圍。
夜色中,林鳳祥、李開芳登上阜城的城牆,注視著城外延綿不絕的清軍大營。
林鳳祥臉上難掩疲憊和自責。
“老李,當初我若是聽你的話,及時在冬天之前班師南下就好了。”
李開芳唿出一口氣,安慰著老搭檔。
“老林,事情都已經發生了,再去想那些也沒有任何用處。”
“咱們眼下要做的,就是把剩下的兄弟好好地帶迴天京去。”
“至於迴到天京之後天王和東王怎麽處置,反正你我一同麵對就是了。”
另外一邊,阜城外清軍營地中。
欽差大臣勝保和參讚大臣僧格林沁正在討論一件事情。
勝保開口道:
“郡王,你說該怎麽處理這些投降的長毛賊,全殺了吧?”
別看勝保是欽差,鹹豐皇帝欽定的主帥。
但僧格林沁可是鹹豐皇帝的表哥,還是蒙古郡王。
“滿蒙一體”國策之下,僧格林沁就是大清的主子!
勝保是一點也不敢在僧格林沁麵前擺什麽主帥臭架子的。
僧格林沁笑嗬嗬地開口道:
“按照朝廷的想法,肯定是要把這些長毛賊全殺了。”
“但我覺得吧,這些長毛賊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何不來個廢物利用呢?”
第二天一大早,僧格林沁就派人把這一萬多太平軍俘虜集合了起來。
“爾等現在有一個活命的機會,那就是作為大清的先鋒軍去進攻長毛賊。”
“不管是誰,隻要提著一顆長毛賊的腦袋迴來,那本王就準許他重新剃發留辮,成為大清子民。”
“若做不到者,三天後全部殺了!”
說完,僧格林沁就派人發給了這些俘虜們一人一件兵器(但沒有盔甲等防護器具),隨後讓這些太平軍俘虜去進攻阜城。
這些俘虜們為了自己活命,雙目赤紅,嗷嗷叫著對不久之前還是同袍的阜城北伐軍營地發動進攻。
這一幕也讓北伐軍營地之中的諸多將士們氣憤不已。
“這些該死的叛徒,竟然還有臉來!”
“殺了這些叛徒!”
雙方一番血戰。
最終,隻有不到四千名俘虜能迴歸城外清軍營地,手中無一例外都提著至少一顆“長毛賊”的人頭。
大清是剃發留辮,太平軍是蓄發不留辮,頭發又不是短短幾天就能長出來的,所以很容易區分。
有人向僧格林沁稟報。
“郡王大人,奴才奉命督戰,看到有些投降的長毛賊並沒有真的去進攻阜城,而是自相殘殺,拿的都是同為俘虜的首級迴來領賞。”
僧格林沁微微一笑,嘴角掀起一個明顯的弧度。
“那又如何?”
“本王隻要他們拿著一顆長毛賊的腦袋迴來。”
“至於這顆腦袋是從哪裏拿迴來的,本王不需要去追究!”
大唐世界。
李世民微微點頭。
“這個僧格林沁,是個狠人。”
“將來他或許是大清八旗將領的希望。”
李靖嗬嗬一笑,道:
“僧格林沁底層出身,還是敢打敢拚的。”
程咬金嗤之以鼻,道:
“就這種女真小雞仔,我一巴掌扇過去就能把他腦袋扇下來。”
牛進達嗯了一聲,甕聲甕氣地開口道:
“還是林鳳祥和李開芳太不中用了。若是咱們大唐的將軍去,早就拿下京師,哪裏還有這麽多破事!”
李積沉吟片刻,道:
“用俘虜打先鋒,其實也不算什麽罕見之事。但僧格林沁做得還不夠狠。”
一旁的太子李治聽得有些呆滯。
都這種地步了,還不夠狠?
李積緊接著緩緩開口道:
“要我說,就應該讓這些俘虜全部力戰而亡,統統都死在北伐軍自己人的手下,這才是最有效打擊北伐軍士氣的手段嘛。”
李治完全呆滯住了。
僧格林沁起碼還留三千俘虜呢,合著你李積是一個也不想留?
李治突然感覺,自己之前對大唐貞觀將軍們的了解還是過於天真了一些。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僧格林沁導演的這一幕自相殘殺,對北伐軍的士氣再度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而且就算到了這種地步,僧格林沁也堅決不願意主動出兵進攻阜城。
正所謂爛船還有三寸釘。
這支北伐軍能從揚州一路打到天津,現在依舊沒有潰散,說明還有最後一搏之力。
僧格林沁是不會給北伐軍這個機會的。
他就要活活地困死北伐軍!
圍繞著阜城,僧格林沁建造了十幾座營地。
在他的安排下,數萬清軍組成了裏外三道密不透風的防線。
甚至連太平軍的水源,僧格林沁也特地派人用動物、人類腐爛的屍體丟在其中,進行投毒。
為了困死北伐軍,僧格林沁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時間一晃,過去了大半個月的時間,鹹豐四年三月。
“阜城裏的賊寇應該也把物資消耗得差不多了,咱們很快就能勝利了!”
就在僧格林沁竊喜的時候,一名清軍將領策馬狂奔而來,上氣不接下氣地開口道:
“不好了王爺,剛剛得到的消息,有一支數萬人的賊寇奪取了山東臨清,距離此地隻有兩天的路程!”
“從咱們收集到的情報來看,這支賊寇應該是從安慶過來,專門支援林鳳祥、李開芳部的!”
“什麽,還有援軍?”僧格林沁臉上的笑容瞬間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