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亂世唯行霹靂手段
被“張閻王”嚇的最厲害的就是黃連了。
賈得文按照張鹿安的意思,一直將黃連帶在身邊,鑒於黃連為打垮黃日芳的心理防線,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證據,張鹿安決定把黃連給留下來,讓他親眼見證黃日芳、李棲鳳等人的死刑行刑場麵。
黃日芳臨死前惡毒地瞪著黃連,讓黃連的汗毛直豎。
對於黃連來說,他“背主求榮”的名聲已經臭不可聞了,除了給張鹿安做事以外,他別無選擇,去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有人敢於收留他這樣的小人。
“黃連這個名字不好,聽上去感覺太苦了,改個名字吧。今日起,你不再是奴隸,廢除你的奴籍,讓你成為一個正常的平民百姓,本帥特別賜名黃忠信。”
“小人謝過大帥,多謝大帥給予小人重生的機會,小人必定唯大帥馬首是瞻,絕不辜負大帥所賜的‘忠信’二字。”
“好,起來吧,從今日起,想來你也無處可去,‘黃連’這個人就算死了,你叫黃忠信,以後就直接跟著賈局正吧。”
“謝大帥。”
黃忠信跪下再次拜謝,然後跟著保衛局的葉晟去辦理登記手續。
“大帥,這種小人真的有必要留著嗎?”
賈得文詢問道。
“‘使功不如使過’,此人看上去樣貌平平,讓人很容易一見就忘,是個搞情報的好手,就是心智不堅,容易當叛徒。如今的他已經別無去處,畢竟幫了我們的忙,我們也不好趕盡殺絕,就給他提供一個地方,再觀察觀察吧。”
“是。”
賈得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執行命令特別堅決,因此深受張鹿安的信任,這次能夠成功行使霹靂手段,賈得文立下了巨大的汗馬功勞。
自從這次集體行刑後,震懾了一幫宵小之輩,整個揚州城城內的軍民心思安定了很多,各種犯罪行為幾乎絕跡。
男人們出城幫忙整修戰壕、垣牆,女人們下地生產、紡布織衣,整個揚州城附近的農田全部被種上各種農作物,幾乎所有人都已經開始有長久的抵抗之念,比之前的茫然無措好了很多。
張鹿安對於叛徒的那種雷霆手段,加上江淮軍的三個協的編成,加上浮山軍的兩個協,張鹿安在揚州城內已經擁有足夠的兵力優勢。
這一點使得張鹿安在各個軍頭心中的威望大增,很多原本與張鹿安存在齟齬的將領如樓挺、陳光玉紛紛帶著禮物向張鹿安示好,這在之前是無法想象的。
對於這種主動示好的人,張鹿安是絕對不會吝嗇獎賞的,對二人當即勉勵一番,明確當眾表示之前的所有不快全部都一筆勾銷,從今以後大家都是親如兄弟。
張鹿安為了表示自己說的是真心話,當即宣布編製江淮軍第四協,以樓挺為第四協參將,下設第十六到第二十營共五個步兵營,分別以安慶地方將領陳光玉、馮國用、江應龍、解學曾和李大忠為第十六到第二十營的遊擊。
有了樓挺的榜樣作用,安慶軍的另外一些將領李豫和乙邦才也先後找到張鹿安表示了服從,張鹿安自然又是投桃報李,加入到江淮軍,那就是自己人,武器和糧餉都是優先供應。
張鹿安以李豫和乙邦才分別為江淮軍第五協和第六協參將,全部都屬於降級任用,第五協下轄第二十一到二十五步兵營,分別以孫開忠、吳魁、馮士、富近仁、孟容為遊擊;
第六協下轄第二十六到第三十營,分別以李隆、徐應承、段元、範倉、郭倉為遊擊。
如此一來,原本一盤散沙的安慶籍軍頭,基本上至少形勢上完成了可接受統一指揮的局麵。
至於其他各部力量,張鹿安不是不想進行軍事改革,隻是清軍實在是不給時間。
清軍的紅衣大炮運到後,開始對邵伯鎮發動了更為猛烈的進攻。
張鹿安對明軍的整合計劃隻是完成了一半,另一半計劃,因為清軍的破壞,而化為泡影。
無奈之下,張鹿安隻得先對城內的防守力量進行安排後,準備帶領主力人馬外出作戰,不能總是被敵人牽著鼻子走,不能總是被動挨打。
張鹿安以揚州義勇首領戴之蕃守衛揚州城西麵,以義勇首領張有德守衛揚州府城東麵,以何剛率領所部守衛揚州城內北麵,以程秀夫所部補充部分衙役和鄉勇守衛揚州城南麵。
將浮山軍第三協張華所部調入揚州城,以張華為城內四方援助使,作為揚州城內的機動力量使用。
實際上清軍目前還沒有打到揚州城下,這麽一番布置隻是提前準備、以防萬一。
至於空出來的劉肇基所部,則是前往北麵的唐子城,沿著槐泗河設防,防備清軍從北麵進攻;
另外從忠貫營中調遣副將許大成,率領貴州兵三千人,前往揚州西北方向的蜀岡駐紮,算是掩護八裏橋的北麵側翼陣地;
張鹿安為了籌備反攻行動,特地命令安慶籍未入編副旗鼓參將陶國祚率領安慶籍士兵2000人進入瓦窯鋪駐紮,以參將陶匡明率兵2000人進入茱萸灣駐紮,替換在兩地久戰疲憊的李振海和廖自忠兩部返迴揚州城。
同時以賞功參將汪思誠率領1500人在東關以東往來巡邏,防範清軍衝過明軍水師的封鎖而登陸上岸,同時兼顧對瓦窯鋪和茱萸灣進行必要的支援任務。
張鹿安決定暫時執行輪戰策略,讓令狐雲湘所部在揚州城就地補充人員和物資,進入休整狀態。
同時讓江淮軍第三、四、五、六協抓緊集訓,爭取早日擁有戰鬥力。
張鹿安率領本部親兵司,並陳利六的浮山軍第一協、江淮軍第一協、第二協,共九千餘人,乘坐孟大廣和牟國俊的戰船,由南向北來到了邵伯船閘處,駐守該處的為早先過來接替張勇和賀國勇兩部人馬的翰林院庶吉士、忠貫營參將吳爾塤所部兩千人。
張鹿安立刻叫來吳爾塤詢問情況,吳爾塤神情迷茫地說道:
“浮山伯,還好你來了,否則很可能守不住今日了,前線打的太慘了,川兵五千四百餘人(覃思岱帶走六百人)已經傷亡過半了。”
“你沒有上前支援嗎?”
“我要求了,但是韓總兵說船閘關係全軍的退路,要求我無論如何防守住邵伯船閘,不得擅離。”
“如今的清軍主要進攻人馬是誰?進攻方向呢?”
“都是二狗子,以原東平伯部下王遵坦帶著水師從北向南進攻,但是為牟將軍擋在了盧家咀一帶。
四月十六日起,柏永馥從東麵找到了船隻,通過鹽邵河運輸士兵,分別從北、東、南三麵對我邵伯鎮發動進攻,韓總兵以胡副將、邵遊擊和劉遊擊分路迎擊,經過一番拚殺,才將敵軍打退。
牟參將得知清軍水師來襲的消息後,以黃遊擊沿著鹽邵河向東迎戰,再次擊潰了清軍東路水師,使得清軍隻能通過南路進攻。
目前邵遊擊與清將阮應兆在西南麵梵行寺方向爭奪惠政橋、劉遊擊與清將孔道新在東南麵的惠民橋展開激戰。
自十八日起,清軍紅衣大炮來到,我方將士損失開始加大。”
張鹿安聽到此處,又詢問了一些地勢細節後,命令張勇所部經船閘石道進入邵伯鎮,通過滾水壩進入邵伯鎮南,向南支援艱苦抗戰的川軍邵仲光部。
張勇帶領所部人馬緊趕慢趕,來到梵行寺後,見到了川軍統帥韓尚諒,韓尚諒麵色疲憊但是略帶興奮地看向張勇問道:
“浮山伯來了嗎?”
“來了,浮山伯親自前來支援了。韓總兵完全可以放手一搏。”
“嗯。”
韓尚諒站起身吩咐自己的部下道:
“沈遊擊,你帶本將親兵,立刻前往支援邵遊擊。”
“是,大帥。”
韓尚諒的親兵遊擊沈應龍說道,然後帶著親兵300人立刻前往惠政橋陣地支援川軍遊擊邵仲光。
注:韓尚諒此人是典型的純將才,自己缺乏主見,關鍵時候非常容易動搖,所以原本的曆史上,他才會聽了李棲鳳的花言巧語後,就隨著李棲鳳一起投靠了清廷,結果李棲鳳被清廷重用,而他一度被棄用,後來清將戰損嚴重,缺乏人才,才重新啟用他前往福建就職。
(本章完)
被“張閻王”嚇的最厲害的就是黃連了。
賈得文按照張鹿安的意思,一直將黃連帶在身邊,鑒於黃連為打垮黃日芳的心理防線,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證據,張鹿安決定把黃連給留下來,讓他親眼見證黃日芳、李棲鳳等人的死刑行刑場麵。
黃日芳臨死前惡毒地瞪著黃連,讓黃連的汗毛直豎。
對於黃連來說,他“背主求榮”的名聲已經臭不可聞了,除了給張鹿安做事以外,他別無選擇,去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有人敢於收留他這樣的小人。
“黃連這個名字不好,聽上去感覺太苦了,改個名字吧。今日起,你不再是奴隸,廢除你的奴籍,讓你成為一個正常的平民百姓,本帥特別賜名黃忠信。”
“小人謝過大帥,多謝大帥給予小人重生的機會,小人必定唯大帥馬首是瞻,絕不辜負大帥所賜的‘忠信’二字。”
“好,起來吧,從今日起,想來你也無處可去,‘黃連’這個人就算死了,你叫黃忠信,以後就直接跟著賈局正吧。”
“謝大帥。”
黃忠信跪下再次拜謝,然後跟著保衛局的葉晟去辦理登記手續。
“大帥,這種小人真的有必要留著嗎?”
賈得文詢問道。
“‘使功不如使過’,此人看上去樣貌平平,讓人很容易一見就忘,是個搞情報的好手,就是心智不堅,容易當叛徒。如今的他已經別無去處,畢竟幫了我們的忙,我們也不好趕盡殺絕,就給他提供一個地方,再觀察觀察吧。”
“是。”
賈得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執行命令特別堅決,因此深受張鹿安的信任,這次能夠成功行使霹靂手段,賈得文立下了巨大的汗馬功勞。
自從這次集體行刑後,震懾了一幫宵小之輩,整個揚州城城內的軍民心思安定了很多,各種犯罪行為幾乎絕跡。
男人們出城幫忙整修戰壕、垣牆,女人們下地生產、紡布織衣,整個揚州城附近的農田全部被種上各種農作物,幾乎所有人都已經開始有長久的抵抗之念,比之前的茫然無措好了很多。
張鹿安對於叛徒的那種雷霆手段,加上江淮軍的三個協的編成,加上浮山軍的兩個協,張鹿安在揚州城內已經擁有足夠的兵力優勢。
這一點使得張鹿安在各個軍頭心中的威望大增,很多原本與張鹿安存在齟齬的將領如樓挺、陳光玉紛紛帶著禮物向張鹿安示好,這在之前是無法想象的。
對於這種主動示好的人,張鹿安是絕對不會吝嗇獎賞的,對二人當即勉勵一番,明確當眾表示之前的所有不快全部都一筆勾銷,從今以後大家都是親如兄弟。
張鹿安為了表示自己說的是真心話,當即宣布編製江淮軍第四協,以樓挺為第四協參將,下設第十六到第二十營共五個步兵營,分別以安慶地方將領陳光玉、馮國用、江應龍、解學曾和李大忠為第十六到第二十營的遊擊。
有了樓挺的榜樣作用,安慶軍的另外一些將領李豫和乙邦才也先後找到張鹿安表示了服從,張鹿安自然又是投桃報李,加入到江淮軍,那就是自己人,武器和糧餉都是優先供應。
張鹿安以李豫和乙邦才分別為江淮軍第五協和第六協參將,全部都屬於降級任用,第五協下轄第二十一到二十五步兵營,分別以孫開忠、吳魁、馮士、富近仁、孟容為遊擊;
第六協下轄第二十六到第三十營,分別以李隆、徐應承、段元、範倉、郭倉為遊擊。
如此一來,原本一盤散沙的安慶籍軍頭,基本上至少形勢上完成了可接受統一指揮的局麵。
至於其他各部力量,張鹿安不是不想進行軍事改革,隻是清軍實在是不給時間。
清軍的紅衣大炮運到後,開始對邵伯鎮發動了更為猛烈的進攻。
張鹿安對明軍的整合計劃隻是完成了一半,另一半計劃,因為清軍的破壞,而化為泡影。
無奈之下,張鹿安隻得先對城內的防守力量進行安排後,準備帶領主力人馬外出作戰,不能總是被敵人牽著鼻子走,不能總是被動挨打。
張鹿安以揚州義勇首領戴之蕃守衛揚州城西麵,以義勇首領張有德守衛揚州府城東麵,以何剛率領所部守衛揚州城內北麵,以程秀夫所部補充部分衙役和鄉勇守衛揚州城南麵。
將浮山軍第三協張華所部調入揚州城,以張華為城內四方援助使,作為揚州城內的機動力量使用。
實際上清軍目前還沒有打到揚州城下,這麽一番布置隻是提前準備、以防萬一。
至於空出來的劉肇基所部,則是前往北麵的唐子城,沿著槐泗河設防,防備清軍從北麵進攻;
另外從忠貫營中調遣副將許大成,率領貴州兵三千人,前往揚州西北方向的蜀岡駐紮,算是掩護八裏橋的北麵側翼陣地;
張鹿安為了籌備反攻行動,特地命令安慶籍未入編副旗鼓參將陶國祚率領安慶籍士兵2000人進入瓦窯鋪駐紮,以參將陶匡明率兵2000人進入茱萸灣駐紮,替換在兩地久戰疲憊的李振海和廖自忠兩部返迴揚州城。
同時以賞功參將汪思誠率領1500人在東關以東往來巡邏,防範清軍衝過明軍水師的封鎖而登陸上岸,同時兼顧對瓦窯鋪和茱萸灣進行必要的支援任務。
張鹿安決定暫時執行輪戰策略,讓令狐雲湘所部在揚州城就地補充人員和物資,進入休整狀態。
同時讓江淮軍第三、四、五、六協抓緊集訓,爭取早日擁有戰鬥力。
張鹿安率領本部親兵司,並陳利六的浮山軍第一協、江淮軍第一協、第二協,共九千餘人,乘坐孟大廣和牟國俊的戰船,由南向北來到了邵伯船閘處,駐守該處的為早先過來接替張勇和賀國勇兩部人馬的翰林院庶吉士、忠貫營參將吳爾塤所部兩千人。
張鹿安立刻叫來吳爾塤詢問情況,吳爾塤神情迷茫地說道:
“浮山伯,還好你來了,否則很可能守不住今日了,前線打的太慘了,川兵五千四百餘人(覃思岱帶走六百人)已經傷亡過半了。”
“你沒有上前支援嗎?”
“我要求了,但是韓總兵說船閘關係全軍的退路,要求我無論如何防守住邵伯船閘,不得擅離。”
“如今的清軍主要進攻人馬是誰?進攻方向呢?”
“都是二狗子,以原東平伯部下王遵坦帶著水師從北向南進攻,但是為牟將軍擋在了盧家咀一帶。
四月十六日起,柏永馥從東麵找到了船隻,通過鹽邵河運輸士兵,分別從北、東、南三麵對我邵伯鎮發動進攻,韓總兵以胡副將、邵遊擊和劉遊擊分路迎擊,經過一番拚殺,才將敵軍打退。
牟參將得知清軍水師來襲的消息後,以黃遊擊沿著鹽邵河向東迎戰,再次擊潰了清軍東路水師,使得清軍隻能通過南路進攻。
目前邵遊擊與清將阮應兆在西南麵梵行寺方向爭奪惠政橋、劉遊擊與清將孔道新在東南麵的惠民橋展開激戰。
自十八日起,清軍紅衣大炮來到,我方將士損失開始加大。”
張鹿安聽到此處,又詢問了一些地勢細節後,命令張勇所部經船閘石道進入邵伯鎮,通過滾水壩進入邵伯鎮南,向南支援艱苦抗戰的川軍邵仲光部。
張勇帶領所部人馬緊趕慢趕,來到梵行寺後,見到了川軍統帥韓尚諒,韓尚諒麵色疲憊但是略帶興奮地看向張勇問道:
“浮山伯來了嗎?”
“來了,浮山伯親自前來支援了。韓總兵完全可以放手一搏。”
“嗯。”
韓尚諒站起身吩咐自己的部下道:
“沈遊擊,你帶本將親兵,立刻前往支援邵遊擊。”
“是,大帥。”
韓尚諒的親兵遊擊沈應龍說道,然後帶著親兵300人立刻前往惠政橋陣地支援川軍遊擊邵仲光。
注:韓尚諒此人是典型的純將才,自己缺乏主見,關鍵時候非常容易動搖,所以原本的曆史上,他才會聽了李棲鳳的花言巧語後,就隨著李棲鳳一起投靠了清廷,結果李棲鳳被清廷重用,而他一度被棄用,後來清將戰損嚴重,缺乏人才,才重新啟用他前往福建就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