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小敗之餘留麻煩
“你都聽清楚了?陛下真的是這麽說的?我怎麽看到阮大铖那家夥走出來的時候,明明是開懷大笑,一副小人得誌的樣子?”
大明南京城內的勳貴忻城伯趙之龍詢問大太監高起潛道。
趙之龍是反對浮山伯張鹿安由伯晉侯的最為積極的那個人,他深得弘光皇帝的信任,掌握南京京營的最高權柄。
為了更好地應對弘光皇帝的詢問,趙之龍花費了很大的功夫,才將高起潛推薦給朱由崧,高起潛又花費了數月時間,才贏得了朱由崧的信任,趙之龍得以在弘光皇帝朱由崧的跟前,埋下了一顆深深的釘子。
高起潛在北京陷落以前,就從城裏逃了出來,完全沒有做到他自己說的那樣,與朱由檢生死與共的承諾。
他所做出的承諾,就如同西北風一般,消失在迷霧之中。
“千真萬確,爵爺,小的怎麽敢說假話?隻能說阮大铖這個小人實在是太能裝了,在陛下麵前裝的可憐的很,但是背地又是另一副嘴臉。”
“哼,朽木不可雕也!陛下竟然寧願信任阮大铖那樣的小人,開始漸漸疏離我們這樣的正人君子,真的不知道他在想什麽。”
“就是就是。”
問題是南京朝廷內,掌握著朝廷命脈大權的人,就是這麽一幫自詡為“君子”的人所把控。
包括首輔馬士英在內,與江南地方士紳地方實力派之間,關係非常緊張,導致地方稅收收不上來,南京的財政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阮大铖為了湊錯軍餉,又想出了賣官鬻爵的辦法來,真的是烏煙瘴氣。
趙之龍從南京紫禁城下值後迴家,立刻就去了自己的“溫柔窩”,與自己的小妾王一一溫存了一番以後,趙之龍問道:
“人送過去了嗎?”
“老爺自管放心,我父親做事那是非常牢靠的,而且不是有老爺這層關係在嗎?誰敢說個‘不’字?我父親說過,陳名夏此人有大才,一定會被北邊重視的,到時候一定能夠給老爺帶來豐厚的迴報。”
“其實老夫也是心裏有所擔心啊,聽說該死的浮山伯,竟然在揚州斬殺了數萬名清兵,你說,清軍主力還能如約渡江嗎?”
王一一的腦海裏頓時閃出了那個俊朗青年的身影,隻是像她們這樣的“工具人”,哪裏能有自己的主意?一輩子注定與愛情無緣,有些莫名其妙的感情,永遠隻能埋藏在心底。
王一一非常不甘心地用手撫摸著趙之龍那個已經衰老的麵龐,說實話很多時候,她見到了都有點想吐的感覺,但是為了執行任務,不得不拿自己的身體,勉為其難地與之周旋和應對。
“老爺,自管放心好了,首先浮山伯到底有沒有斬殺數萬人,是一迴事,畢竟虛報戰功,是他們武人最喜歡做的事情了;
其次你看那戰報,哪裏有大清名將被殺?
浮山伯殺害的分明都是一些投降的軍頭罷了。那幫軍頭,哪裏能跟大清鐵騎相提並論?
且不說大清鐵騎十餘萬,就是河南、山東、江淮一帶投靠大清的地方軍,至少有數十萬人了吧?就算被殺了數萬人,那又如何?能改變大局嗎?再說了,說不定浮山伯的人馬受損也很大。別看他現在叫的歡,興許啊,沒幾天時間,他就會原形畢露了。”
聽到王一一的安慰,趙之龍的心情瞬間好轉起來,翻起身來,捏著王一一的小鼻子說道:
“你這個小妖精,真是我的女諸葛啊……”
接下來就是兩人之間的一陣波動。
就如同行駛在長江上的船隻一般,遇到風雨天氣,就會上下晃動不已。
而他們倆口中的陳名夏,也終於在坐著晃動的船隻,在長江北岸靠岸,並且迅速被防守此地的張天祿,派人給送到了多鐸所在的高郵大營。
清軍統帥多鐸此時已經產生了一絲的疑慮,按照他和多爾袞的想法,能夠如同金、宋之間,那種以秦嶺和淮河為界,與南明分南北而治,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而浮山伯在揚州的強有力的頑抗,已經讓多鐸心生畏懼之心,害怕大清會功虧一簣,就想著就此撤軍。
但是多鐸的這個想法被兩大漢奸給勸阻了,許定國和孔有德兩人,是最為積極的南進派。
許定國說道:
“豫親王不必煩惱,我軍雖然略有小挫,但是無傷大雅;反觀明軍,必定元氣大傷,隻要我們再強攻一陣,相信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主子,許總兵說的對,我大清百萬大軍,後麵更是有廣袤的後方支撐,他一個揚州府的力量,是斷然沒有可比性的。南京政治又是一片混亂,是無論如何無法與我大清鐵騎相提並論的。另外,我軍小敗,對於明軍的江防來說,也會起到一定的麻痹作用,所以隻要我們……”
孔有德說到一半,看到有護兵進來,便停止了說話。
但聽到多鐸的巴牙喇護兵(白甲)報告道:
“報,南麵有個叫陳名夏的人求見!”
(本章完)
“你都聽清楚了?陛下真的是這麽說的?我怎麽看到阮大铖那家夥走出來的時候,明明是開懷大笑,一副小人得誌的樣子?”
大明南京城內的勳貴忻城伯趙之龍詢問大太監高起潛道。
趙之龍是反對浮山伯張鹿安由伯晉侯的最為積極的那個人,他深得弘光皇帝的信任,掌握南京京營的最高權柄。
為了更好地應對弘光皇帝的詢問,趙之龍花費了很大的功夫,才將高起潛推薦給朱由崧,高起潛又花費了數月時間,才贏得了朱由崧的信任,趙之龍得以在弘光皇帝朱由崧的跟前,埋下了一顆深深的釘子。
高起潛在北京陷落以前,就從城裏逃了出來,完全沒有做到他自己說的那樣,與朱由檢生死與共的承諾。
他所做出的承諾,就如同西北風一般,消失在迷霧之中。
“千真萬確,爵爺,小的怎麽敢說假話?隻能說阮大铖這個小人實在是太能裝了,在陛下麵前裝的可憐的很,但是背地又是另一副嘴臉。”
“哼,朽木不可雕也!陛下竟然寧願信任阮大铖那樣的小人,開始漸漸疏離我們這樣的正人君子,真的不知道他在想什麽。”
“就是就是。”
問題是南京朝廷內,掌握著朝廷命脈大權的人,就是這麽一幫自詡為“君子”的人所把控。
包括首輔馬士英在內,與江南地方士紳地方實力派之間,關係非常緊張,導致地方稅收收不上來,南京的財政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阮大铖為了湊錯軍餉,又想出了賣官鬻爵的辦法來,真的是烏煙瘴氣。
趙之龍從南京紫禁城下值後迴家,立刻就去了自己的“溫柔窩”,與自己的小妾王一一溫存了一番以後,趙之龍問道:
“人送過去了嗎?”
“老爺自管放心,我父親做事那是非常牢靠的,而且不是有老爺這層關係在嗎?誰敢說個‘不’字?我父親說過,陳名夏此人有大才,一定會被北邊重視的,到時候一定能夠給老爺帶來豐厚的迴報。”
“其實老夫也是心裏有所擔心啊,聽說該死的浮山伯,竟然在揚州斬殺了數萬名清兵,你說,清軍主力還能如約渡江嗎?”
王一一的腦海裏頓時閃出了那個俊朗青年的身影,隻是像她們這樣的“工具人”,哪裏能有自己的主意?一輩子注定與愛情無緣,有些莫名其妙的感情,永遠隻能埋藏在心底。
王一一非常不甘心地用手撫摸著趙之龍那個已經衰老的麵龐,說實話很多時候,她見到了都有點想吐的感覺,但是為了執行任務,不得不拿自己的身體,勉為其難地與之周旋和應對。
“老爺,自管放心好了,首先浮山伯到底有沒有斬殺數萬人,是一迴事,畢竟虛報戰功,是他們武人最喜歡做的事情了;
其次你看那戰報,哪裏有大清名將被殺?
浮山伯殺害的分明都是一些投降的軍頭罷了。那幫軍頭,哪裏能跟大清鐵騎相提並論?
且不說大清鐵騎十餘萬,就是河南、山東、江淮一帶投靠大清的地方軍,至少有數十萬人了吧?就算被殺了數萬人,那又如何?能改變大局嗎?再說了,說不定浮山伯的人馬受損也很大。別看他現在叫的歡,興許啊,沒幾天時間,他就會原形畢露了。”
聽到王一一的安慰,趙之龍的心情瞬間好轉起來,翻起身來,捏著王一一的小鼻子說道:
“你這個小妖精,真是我的女諸葛啊……”
接下來就是兩人之間的一陣波動。
就如同行駛在長江上的船隻一般,遇到風雨天氣,就會上下晃動不已。
而他們倆口中的陳名夏,也終於在坐著晃動的船隻,在長江北岸靠岸,並且迅速被防守此地的張天祿,派人給送到了多鐸所在的高郵大營。
清軍統帥多鐸此時已經產生了一絲的疑慮,按照他和多爾袞的想法,能夠如同金、宋之間,那種以秦嶺和淮河為界,與南明分南北而治,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而浮山伯在揚州的強有力的頑抗,已經讓多鐸心生畏懼之心,害怕大清會功虧一簣,就想著就此撤軍。
但是多鐸的這個想法被兩大漢奸給勸阻了,許定國和孔有德兩人,是最為積極的南進派。
許定國說道:
“豫親王不必煩惱,我軍雖然略有小挫,但是無傷大雅;反觀明軍,必定元氣大傷,隻要我們再強攻一陣,相信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主子,許總兵說的對,我大清百萬大軍,後麵更是有廣袤的後方支撐,他一個揚州府的力量,是斷然沒有可比性的。南京政治又是一片混亂,是無論如何無法與我大清鐵騎相提並論的。另外,我軍小敗,對於明軍的江防來說,也會起到一定的麻痹作用,所以隻要我們……”
孔有德說到一半,看到有護兵進來,便停止了說話。
但聽到多鐸的巴牙喇護兵(白甲)報告道:
“報,南麵有個叫陳名夏的人求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