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找出路張鹿安西征
“什麽?池州府受到了猛攻?”
“是的,大帥,看來清軍已經等不及要對揚州府發動進攻了,進攻池州很明顯是為了牽製住黃大帥的人馬,不讓他們有對我們揚州進行支援的可能。”
應廷吉分析道。
張鹿安不置可否,而是向旁邊的賈得文詢問道:
“逆賊許定國給莊子固來信了?”
“是的,大帥,信使被我們給攔住了,特來稟報應該如何處置?”
賈得文向張鹿安報告道。
張鹿安思考一番後,斬釘截鐵地說道:
“莊子固的人品,我還是信任的,他與許定國不是一路人。吳鬆,你親自帶人去將信使給莊子固送去,記住,人送到後不要耽誤,立刻就迴來。”
“是,大帥。”吳鬆答應一聲,就帶著幾名親兵,拉著信使去見莊子固了。
“今後敵人對城內的策反活動將會繼續增加,賈局正,你肩膀上的擔子不輕啊,怎麽樣?能扛得住嗎?”
“那必須要扛的住,屬下絕對不能辜負大帥對我的信任。”
“很好,隻是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你弟弟得武的事我很遺憾,令尊也是非常難過,他曾經給我寫信,希望能把你給調迴去。”
“父親他也是老糊……大帥還在這邊,我怎麽能走?大帥,沒什麽別的問題,屬下先下去忙了。”
“好。”
不大一會,吳鬆帶著一幫人返迴了大帥府,手裏卻提著一顆腦袋。
張鹿安皺著眉頭問道:
“我不是讓你把人送到就離開嗎?”
吳鬆連忙解釋道:
“大帥,莊將軍聽完以後,還不待信使說話,直接將人一刀砍了,然後把人頭讓我帶迴來,還讓我傳話過來說:
‘莊子固心如鐵石,任何人都無法改變,還請大帥盡管放心’。”
“嗯,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張鹿安心中感歎,大明的忠義誌士還是不缺的,他絕不能辜負這些人的信任。
張鹿安開始思考,既然清軍對於揚州府的各種攻擊還在不斷地持續,自己老是這般被動應對也是說不過去的,上次一連數場大戰後,所部士兵都是非常疲憊,隻得休息了五日,如今到了月底,張鹿安覺得應該發動新的反攻,以便於獲得更多的戰略上的好處。
而且張鹿安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盡快處理,那就是城外的唐子城聚集了一萬多人的俘虜,這些人都是非常不穩定因素,直接殺了肯定不行,留下來每日又要耗費大量的糧食,把他們編入明軍的話,他們的家屬又都在清國的控製之下,一個個就像是定時炸彈一般,沒有營頭願意接收。
張鹿安思考一番後,決定還是按照之前乞活軍的形式進行編製,直接以浮山伯的名義,任命劉流為乞活軍的領軍參將,以胡守金、沈豹、劉蘄遊擊,對這幫俘虜分開進行訓練。
但是為了保證安全,更是在周邊駐紮了李豫和莊子固所部,短期內還行,長此以往肯定是不行的。
張鹿安決定趁著清軍正在調整的機會,組織兵力對清軍的西麵薄弱地帶再次發動反攻,希望更多地殲滅清軍的有生力量,消耗一部分難以處理的乞活軍士兵。
張鹿安為此派出了大量的探查人員去調查清軍的動向和人馬布置,然後讓幕僚們進行會商,製定作戰計劃,最後決定以一部偏師進占臧家營和銅山兩地,然後以主力人馬去進攻儀征,奪下儀征城,打通與黃天蕩之間的聯係,方便江南地區往揚州送糧。
張鹿安以令狐雲湘和陳利六為先鋒,攻下了臧家營,並且繼續向銅山方向進發;以仇有光所部向北,佯攻劉部捺山大營。
此刻的劉良佐非常地頭疼,他正在組織部下打造船隻,要與昔日並肩作戰的戰友黃得功所部進行戰鬥,這邊又遇上了張鹿安發動的西征作戰。
劉良佐隻得命令手下大將石長庚率兵六千去守衛儀征,讓部將薛守信放棄了銅山營地,選擇了迴守捺山大營,明軍趁機攻占了銅山。
張鹿安再以數營主力,將儀征城包圍起來,對儀征城進行猛攻。
按照以往的規矩,攻城的任務,自然是落在了乞活軍的頭上,劉流倒是聽話,二話沒說,就指揮著人馬,扛著梯子向前發動進攻,被城內的劉軍將士給打死了大半,不得不選擇退迴;
再以胡守金為將,指揮一千人上前進攻,還是被敵人輕易地給擊敗。
劉流看進攻沒有取得絲毫的進展,就命令沈豹和劉蘄這對猛將,同時率領一千人馬出擊,希望能夠接近城池取得戰果。
隻是令人意想不到但是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發生了。
沈豹和劉蘄到達城下後,突然丟棄了明軍的旗幟,就在城下向清軍“反正”了。
明軍各將都是大怒,紛紛請求以炮兵和鳥銃兵向前,準備對這幫該死的叛亂分子予以懲罰,但是卻被張鹿安給否決。
張鹿安看了看賈得文,賈得文微微點點頭,張鹿安懸著的一顆心才算是落地。
卻說沈豹和劉蘄本來被俘虜就是因為受到了劉流的欺騙,讓他們向明軍投降,更是心不甘情不願的,眼下找到了可以“反正”的機會,又是讓兩人一同出戰,他們怎麽能抓住呢?
沈豹與劉蘄一合計,幹脆就臨陣反了吧,隻是足智多謀的劉蘄卻還有顧慮道:
“沈總戎,身後的這幫部下,都是臨時分配給我倆的,我倆也不完全認識,他們會聽我們的嗎?”
“管他呢?到時候我倆率先跑入城不就行了?”
沈豹很自信地說道,然後帶頭來到城下大吼道:
“長庚兄,是我啊,豹子,快開門,放我們進去吧?”
“豹子,聽說你和劉蘄投降明軍了?”
石長庚詢問道。
“別瞎說,投降的是劉流和胡守金那兩個狗東西,我們倆一直都是堅守初心、寧死不屈的。”
正在這個時候,張鹿安故意讓乙邦才帶著人馬,扛著門板和盾牌向前壓了過來,沈豹和劉蘄更加著急,石長庚看到情況緊急,就向城下喊道:
“你們倆待會帶人先入甕城,你們挨個檢查一下,所部有沒有混進明軍的探子?確定無誤後才能放你們進入內城。”
“好,別廢話了,快開門吧。”
石長庚與沈豹關係很鐵,沈豹曾經在壽州戰場,兩次救過石長庚的性命,石長庚比較講義氣,自然對沈豹不能見死不救。
沈豹於是對著身後的上千名俘虜大喊道:
“今日我就帶你們棄暗投明,願意當清兵的都說一聲,不願意當的,咱們也好聚好散。”
“願隨將軍一起棄暗投明!”
沈豹和劉蘄身後的士兵們齊聲高唿道。
沈豹心中歡喜,正巧石長庚命令將吊橋放下,為了躲避後麵追上來的明軍,沈豹和劉蘄帶著一眾部下拚命地衝進了甕城。
剛進甕城不久,翁城四周的城牆上,當即站滿了手持弓箭的清軍劉良佐部士兵。
但見石長庚一聲令下,清軍士兵紛紛張弓搭箭,瞄準了甕城內的沈豹和劉蘄一眾人等。
(本章完)
“什麽?池州府受到了猛攻?”
“是的,大帥,看來清軍已經等不及要對揚州府發動進攻了,進攻池州很明顯是為了牽製住黃大帥的人馬,不讓他們有對我們揚州進行支援的可能。”
應廷吉分析道。
張鹿安不置可否,而是向旁邊的賈得文詢問道:
“逆賊許定國給莊子固來信了?”
“是的,大帥,信使被我們給攔住了,特來稟報應該如何處置?”
賈得文向張鹿安報告道。
張鹿安思考一番後,斬釘截鐵地說道:
“莊子固的人品,我還是信任的,他與許定國不是一路人。吳鬆,你親自帶人去將信使給莊子固送去,記住,人送到後不要耽誤,立刻就迴來。”
“是,大帥。”吳鬆答應一聲,就帶著幾名親兵,拉著信使去見莊子固了。
“今後敵人對城內的策反活動將會繼續增加,賈局正,你肩膀上的擔子不輕啊,怎麽樣?能扛得住嗎?”
“那必須要扛的住,屬下絕對不能辜負大帥對我的信任。”
“很好,隻是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你弟弟得武的事我很遺憾,令尊也是非常難過,他曾經給我寫信,希望能把你給調迴去。”
“父親他也是老糊……大帥還在這邊,我怎麽能走?大帥,沒什麽別的問題,屬下先下去忙了。”
“好。”
不大一會,吳鬆帶著一幫人返迴了大帥府,手裏卻提著一顆腦袋。
張鹿安皺著眉頭問道:
“我不是讓你把人送到就離開嗎?”
吳鬆連忙解釋道:
“大帥,莊將軍聽完以後,還不待信使說話,直接將人一刀砍了,然後把人頭讓我帶迴來,還讓我傳話過來說:
‘莊子固心如鐵石,任何人都無法改變,還請大帥盡管放心’。”
“嗯,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張鹿安心中感歎,大明的忠義誌士還是不缺的,他絕不能辜負這些人的信任。
張鹿安開始思考,既然清軍對於揚州府的各種攻擊還在不斷地持續,自己老是這般被動應對也是說不過去的,上次一連數場大戰後,所部士兵都是非常疲憊,隻得休息了五日,如今到了月底,張鹿安覺得應該發動新的反攻,以便於獲得更多的戰略上的好處。
而且張鹿安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盡快處理,那就是城外的唐子城聚集了一萬多人的俘虜,這些人都是非常不穩定因素,直接殺了肯定不行,留下來每日又要耗費大量的糧食,把他們編入明軍的話,他們的家屬又都在清國的控製之下,一個個就像是定時炸彈一般,沒有營頭願意接收。
張鹿安思考一番後,決定還是按照之前乞活軍的形式進行編製,直接以浮山伯的名義,任命劉流為乞活軍的領軍參將,以胡守金、沈豹、劉蘄遊擊,對這幫俘虜分開進行訓練。
但是為了保證安全,更是在周邊駐紮了李豫和莊子固所部,短期內還行,長此以往肯定是不行的。
張鹿安決定趁著清軍正在調整的機會,組織兵力對清軍的西麵薄弱地帶再次發動反攻,希望更多地殲滅清軍的有生力量,消耗一部分難以處理的乞活軍士兵。
張鹿安為此派出了大量的探查人員去調查清軍的動向和人馬布置,然後讓幕僚們進行會商,製定作戰計劃,最後決定以一部偏師進占臧家營和銅山兩地,然後以主力人馬去進攻儀征,奪下儀征城,打通與黃天蕩之間的聯係,方便江南地區往揚州送糧。
張鹿安以令狐雲湘和陳利六為先鋒,攻下了臧家營,並且繼續向銅山方向進發;以仇有光所部向北,佯攻劉部捺山大營。
此刻的劉良佐非常地頭疼,他正在組織部下打造船隻,要與昔日並肩作戰的戰友黃得功所部進行戰鬥,這邊又遇上了張鹿安發動的西征作戰。
劉良佐隻得命令手下大將石長庚率兵六千去守衛儀征,讓部將薛守信放棄了銅山營地,選擇了迴守捺山大營,明軍趁機攻占了銅山。
張鹿安再以數營主力,將儀征城包圍起來,對儀征城進行猛攻。
按照以往的規矩,攻城的任務,自然是落在了乞活軍的頭上,劉流倒是聽話,二話沒說,就指揮著人馬,扛著梯子向前發動進攻,被城內的劉軍將士給打死了大半,不得不選擇退迴;
再以胡守金為將,指揮一千人上前進攻,還是被敵人輕易地給擊敗。
劉流看進攻沒有取得絲毫的進展,就命令沈豹和劉蘄這對猛將,同時率領一千人馬出擊,希望能夠接近城池取得戰果。
隻是令人意想不到但是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發生了。
沈豹和劉蘄到達城下後,突然丟棄了明軍的旗幟,就在城下向清軍“反正”了。
明軍各將都是大怒,紛紛請求以炮兵和鳥銃兵向前,準備對這幫該死的叛亂分子予以懲罰,但是卻被張鹿安給否決。
張鹿安看了看賈得文,賈得文微微點點頭,張鹿安懸著的一顆心才算是落地。
卻說沈豹和劉蘄本來被俘虜就是因為受到了劉流的欺騙,讓他們向明軍投降,更是心不甘情不願的,眼下找到了可以“反正”的機會,又是讓兩人一同出戰,他們怎麽能抓住呢?
沈豹與劉蘄一合計,幹脆就臨陣反了吧,隻是足智多謀的劉蘄卻還有顧慮道:
“沈總戎,身後的這幫部下,都是臨時分配給我倆的,我倆也不完全認識,他們會聽我們的嗎?”
“管他呢?到時候我倆率先跑入城不就行了?”
沈豹很自信地說道,然後帶頭來到城下大吼道:
“長庚兄,是我啊,豹子,快開門,放我們進去吧?”
“豹子,聽說你和劉蘄投降明軍了?”
石長庚詢問道。
“別瞎說,投降的是劉流和胡守金那兩個狗東西,我們倆一直都是堅守初心、寧死不屈的。”
正在這個時候,張鹿安故意讓乙邦才帶著人馬,扛著門板和盾牌向前壓了過來,沈豹和劉蘄更加著急,石長庚看到情況緊急,就向城下喊道:
“你們倆待會帶人先入甕城,你們挨個檢查一下,所部有沒有混進明軍的探子?確定無誤後才能放你們進入內城。”
“好,別廢話了,快開門吧。”
石長庚與沈豹關係很鐵,沈豹曾經在壽州戰場,兩次救過石長庚的性命,石長庚比較講義氣,自然對沈豹不能見死不救。
沈豹於是對著身後的上千名俘虜大喊道:
“今日我就帶你們棄暗投明,願意當清兵的都說一聲,不願意當的,咱們也好聚好散。”
“願隨將軍一起棄暗投明!”
沈豹和劉蘄身後的士兵們齊聲高唿道。
沈豹心中歡喜,正巧石長庚命令將吊橋放下,為了躲避後麵追上來的明軍,沈豹和劉蘄帶著一眾部下拚命地衝進了甕城。
剛進甕城不久,翁城四周的城牆上,當即站滿了手持弓箭的清軍劉良佐部士兵。
但見石長庚一聲令下,清軍士兵紛紛張弓搭箭,瞄準了甕城內的沈豹和劉蘄一眾人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