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北方的不得安寧
“國公爺?”
“大帥,沒事吧?”
張鹿安旁邊的郝為和王征幾乎是同時關心地問道。
張鹿安抬起了頭,看向郝為,嚴肅地問道:
“郝公公,聽完你的說法,按照永曆朝廷的意思,或者說是閣下幹爹的意思,還是希望本爵打起‘擁護永曆皇帝’的旗幟,對麽?”
“正是!”
“隻是這個主意確實令鹿安非常地為難,郝公公,你想啊,如果按照血統的繼承關係上來說,永曆皇帝確實比魯監國占優許多,自然更加名正言順。
如果本爵予以拒絕,那就是不識大體;
而如果本爵同意,可是已經接受魯監國所授予的爵位,給人的感覺太過於見異思遷、心思不定,這是為帥者的大忌。”
郝為默不作聲。
旁邊的王征覺得空氣有些尷尬,連忙接話道:
“其實這個問題也並不是很難解決……”
郝為仿佛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詢問道:
“請賜教?”
王征卻賣起了關子,咳嗽了一下,但是並不說話,正好這個時候有傳令兵來到,張鹿安的侍衛長上前詢問一番後,來到張鹿安的耳邊說了一下,張鹿安馬上站起來說道:
“郝公公,本爵還有非常緊急的軍務需要處理,讓王總司正陪著吧,他可以代表我的意思。”
張鹿安說完,不待郝為迴話,向王征點點頭,便離開了房間。
王征在張鹿安離開後,繼續說道:
“郝公公,其實公公隻是當局者迷罷了,隻要南麵做到了兩點,我們便會心甘情願地改換旗號。”
“哪兩點?”
“第一,永曆朝廷給的爵位不能比魯監國還低吧?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個可不能顛倒了;
二來,隻要魯監國自願取消監國稱號,聽命於永曆皇帝,那麽一切豈不是更加順暢?”
“可是魯監國連跟隆武皇帝都不對付,雙方一度發生了武裝衝突,又豈能……”
王征打斷了郝為的說辭,他可跟郝為沒有多少交情,直來直去地說道:
“如果永曆皇帝連魯監國都無法拉攏,那就更不應該跳過魯監國,來讓我們投誠,否則如何保障朝廷的錢餉能夠運到登萊?”
“這個不曾……”
“啊,朝廷不會想用一個‘虛名’就讓我們賣命吧?怎麽的?真想白嫖啊?”
郝為被王征說的一點都沒有脾氣,但是捫心自問,張鹿安現在好像真的不太需要某個“虛名”了,更多的考量應該是利益是否到位。
“咱家不跟你說,咱家要親自看到蓼國公的明確態度。”
“唉,幹嘛非得打擾國公呢?他真的很忙啊。”
王征的話說的卻是實情,張鹿安這邊剛從前線返迴,還沒有閑下來多久,可是轉眼之間又接到消息來報,清廷又有了新動作,足以令北方的明軍勢力不得安寧。
先是清廷看到軍事上一時半會無法取得徹底的勝利,便想到了改用政治辦法,委派了跟張鹿安具有師生之誼的降臣史士林來到了登州。
張鹿安本著尊師重教的原則,親自迎接了史士林,但是搞明白史士林是純粹前來勸降的時候,張鹿安便對史士林沒有了任何興趣,安排由錢澄之出麵接待。
隻是令人費解的一幕很快出現,史士林還在全身心地做著勸降工作,遼南那邊卻傳來了清軍正在集中兵力對金州一帶發動猛攻,戰況異常激烈,明軍傷亡慘重。
張鹿安不得不命令明軍收縮兵力,集中到金州地峽一帶,全力遲滯清軍的進攻。
登州這邊的文武官員對於清廷的反複無常紛紛大加痛斥,很多武將主張殺了史士林,然後立刻支援遼南金州,和清軍決一死戰。
張鹿安卻知道不能那麽幹。
盡管史士林先是投靠了大順,後來又投靠了滿清,張鹿安是打心眼裏不喜歡他,可是他畢竟算是自己曾經的老師,直接殺了,對張鹿安的名聲不太好。
也許就像是閻爾梅猜測的那樣,史士林隻是清廷的一個棄子,是清廷故意使壞所造的障眼法,也許清廷巴不得張鹿安下令將史士林斬首,到時候清廷就可以大造輿論文章了。
“既然清廷喜歡玩這種‘掩耳盜鈴’的把戲,那麽小爺就陪他們玩玩唄。”
(本章完)
“國公爺?”
“大帥,沒事吧?”
張鹿安旁邊的郝為和王征幾乎是同時關心地問道。
張鹿安抬起了頭,看向郝為,嚴肅地問道:
“郝公公,聽完你的說法,按照永曆朝廷的意思,或者說是閣下幹爹的意思,還是希望本爵打起‘擁護永曆皇帝’的旗幟,對麽?”
“正是!”
“隻是這個主意確實令鹿安非常地為難,郝公公,你想啊,如果按照血統的繼承關係上來說,永曆皇帝確實比魯監國占優許多,自然更加名正言順。
如果本爵予以拒絕,那就是不識大體;
而如果本爵同意,可是已經接受魯監國所授予的爵位,給人的感覺太過於見異思遷、心思不定,這是為帥者的大忌。”
郝為默不作聲。
旁邊的王征覺得空氣有些尷尬,連忙接話道:
“其實這個問題也並不是很難解決……”
郝為仿佛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詢問道:
“請賜教?”
王征卻賣起了關子,咳嗽了一下,但是並不說話,正好這個時候有傳令兵來到,張鹿安的侍衛長上前詢問一番後,來到張鹿安的耳邊說了一下,張鹿安馬上站起來說道:
“郝公公,本爵還有非常緊急的軍務需要處理,讓王總司正陪著吧,他可以代表我的意思。”
張鹿安說完,不待郝為迴話,向王征點點頭,便離開了房間。
王征在張鹿安離開後,繼續說道:
“郝公公,其實公公隻是當局者迷罷了,隻要南麵做到了兩點,我們便會心甘情願地改換旗號。”
“哪兩點?”
“第一,永曆朝廷給的爵位不能比魯監國還低吧?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個可不能顛倒了;
二來,隻要魯監國自願取消監國稱號,聽命於永曆皇帝,那麽一切豈不是更加順暢?”
“可是魯監國連跟隆武皇帝都不對付,雙方一度發生了武裝衝突,又豈能……”
王征打斷了郝為的說辭,他可跟郝為沒有多少交情,直來直去地說道:
“如果永曆皇帝連魯監國都無法拉攏,那就更不應該跳過魯監國,來讓我們投誠,否則如何保障朝廷的錢餉能夠運到登萊?”
“這個不曾……”
“啊,朝廷不會想用一個‘虛名’就讓我們賣命吧?怎麽的?真想白嫖啊?”
郝為被王征說的一點都沒有脾氣,但是捫心自問,張鹿安現在好像真的不太需要某個“虛名”了,更多的考量應該是利益是否到位。
“咱家不跟你說,咱家要親自看到蓼國公的明確態度。”
“唉,幹嘛非得打擾國公呢?他真的很忙啊。”
王征的話說的卻是實情,張鹿安這邊剛從前線返迴,還沒有閑下來多久,可是轉眼之間又接到消息來報,清廷又有了新動作,足以令北方的明軍勢力不得安寧。
先是清廷看到軍事上一時半會無法取得徹底的勝利,便想到了改用政治辦法,委派了跟張鹿安具有師生之誼的降臣史士林來到了登州。
張鹿安本著尊師重教的原則,親自迎接了史士林,但是搞明白史士林是純粹前來勸降的時候,張鹿安便對史士林沒有了任何興趣,安排由錢澄之出麵接待。
隻是令人費解的一幕很快出現,史士林還在全身心地做著勸降工作,遼南那邊卻傳來了清軍正在集中兵力對金州一帶發動猛攻,戰況異常激烈,明軍傷亡慘重。
張鹿安不得不命令明軍收縮兵力,集中到金州地峽一帶,全力遲滯清軍的進攻。
登州這邊的文武官員對於清廷的反複無常紛紛大加痛斥,很多武將主張殺了史士林,然後立刻支援遼南金州,和清軍決一死戰。
張鹿安卻知道不能那麽幹。
盡管史士林先是投靠了大順,後來又投靠了滿清,張鹿安是打心眼裏不喜歡他,可是他畢竟算是自己曾經的老師,直接殺了,對張鹿安的名聲不太好。
也許就像是閻爾梅猜測的那樣,史士林隻是清廷的一個棄子,是清廷故意使壞所造的障眼法,也許清廷巴不得張鹿安下令將史士林斬首,到時候清廷就可以大造輿論文章了。
“既然清廷喜歡玩這種‘掩耳盜鈴’的把戲,那麽小爺就陪他們玩玩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