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暗殺薑伯駒,薑啟稱帝
死字旗下:一個囚徒的逆襲 作者:唐門浪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色深沉,白日裏澄明殿上,薑啟自導自演的那一幕,深深刺激了薑伯駒。
迴到別院之後,他立刻便著人請來了建武將軍馮玉和護軍將軍厲天行,這兩人是他的忠實擁躉,他必須牢牢掌握在手中。
整整兩個時辰,沒有人知道三人都談了些什麽,隻知道馮玉和厲天行離開別院時,臉上帶著濃濃的笑意。
此時,天色已經過了醜時。
一切歸於黑暗,而黑暗卻最容易滋生罪惡。
馮玉和厲天行前腳剛走,後腳薑伯駒的別院便被人圍了起來。
隻是這些人清一色的黑衣蒙麵,顯然是不想讓人知道他們的身份。
“哼,薑伯駒何許人也,竟也敢跟隋將軍作對,今日活該他倒黴,兄弟們,拿下他的人頭,隨我迴北地郡領賞。”
隨著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太平城中殺戮又起。
薑伯駒無論如何都沒想到,有人竟然敢在太平城裏殺他,要知道,此時的太平城裏,可是有著近三十萬的盟軍呐!
然而,事實就是這麽殘酷,那些黑衣人戰力彪悍,訓練有素,隻是短短時間內便衝入了別院。
“你們是什麽人,可知道我是誰?”
薑伯駒手持長槍,帶著僅剩的護衛堅守在院子裏。
馮玉、厲天行剛走不久,隻要他們聽到這邊的動靜,必定會領兵來援,自己隻需再堅持一時三刻,便能安然無恙。
想到此處,薑伯駒心中大定。
“哼!薑伯駒,你以為自己還能逃得了嗎?我家隋將軍英雄蓋世,也是你這種人可以招惹的。”那領頭的黑衣人大聲迴答道。
“你是隋唐的人?”薑伯駒臉色驟變,然而,很快他便反應了過來。
“不,不對,你們不可能是隋唐的人。”薑伯駒堅定的搖了搖頭,他雖然與隋唐仇深似海,但那是因為隋唐殺了他的兒子、他的弟弟,但隋唐卻沒有非殺他不可的理由,也沒有如此急迫想要殺他的動機。
尤其是在這防守嚴密的太平城裏。
薑伯駒心中思忖,目光卻不斷在黑衣人身上來迴遊弋,這些刺客雖黑衣蒙麵,但行進之間極有章法,很顯然是出自軍中。
突然,一個念頭在心中猛地閃現出來。
“我知道了,薑啟,是薑啟,好一個薑啟,為了稱帝,竟然連我也敢殺!”
薑伯駒隻覺一股憤怒從心中湧起,隨即渾身冰涼。
“隋將軍有令,一個不留,殺!”那黑衣人首領見薑伯駒叫破行蹤,目中迅速閃過一道兇光,隨後,厲聲下令。
殺戮再起,這一次黑衣人再不留手,隻是短短一炷香的功夫,別院中便已是血流成河。
薑伯駒後悔了,他後悔自己不該叫破對方行蹤,以至於刺激到對方的殺心,此時,再想拖延已不能夠,他隻能祈禱馮玉和厲天行的救援能夠快些到達。
然而,他失望了,直到護衛在他身側的最後一名親衛被殺死,他都沒能等來哪怕一個援兵。
“薑啟,論狡詐偽善、陰狠惡毒,我不如你,但你別得意,總有一天你也會是和我一樣的下場,薑啟,你不得好死。”
麵對黑衣人的圍殺,此刻的薑伯駒已然瘋狂,他手持長槍來迴橫掃,口中更是不斷發出最惡毒的詛咒。
那聲音淒厲悲涼,自那別院之中遠遠傳開。
“殺!”隨著那黑衣人首領再次下令,薑伯駒的身軀頃刻間便被鮮血染紅。
薑伯駒死了。
死在了自己的別院裏,與他一起死的還有五百親衛。
血流成河,無人生還。
接到消息的薑啟勃然大怒,他幾乎是第一時間便派人進行調查,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在別院內一個親衛手中找到一枚軍牌——一枚背麵刻著死字的軍牌。
澄明殿上,眾人再聚,隻是這一次少了薑伯駒。
“諸位看看,這是在別院內發現的軍牌。”薑啟將手中軍牌遞了出去。
“死字?”戚世恆最先接到手中,隻看了一眼,便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其他人也紛紛探頭望去,軍牌也順著戚世恆的手中傳了下去。
“據我所知,隻有安北將軍隋唐麾下常以死軍自居。”戚世恆再次開口說道。
其他諸人立刻恍然大悟,紛紛開口譴責起來。
“錯不了,昨日殿上永寧侯才說要討伐隋唐,昨夜便死在了府邸。”
“沒想到此人竟狠毒至此,殿下,永寧侯被殺,這是隋唐對我等義軍的挑釁啊。”
“是啊,殿下,我們若就這般捏著鼻子忍了,那以後還如何服眾?”
“殿下,您一定要為永寧侯報仇啊!”
一時之間,整個澄明殿,被眾人的喧嚷徹底籠罩。
而就在這一片喧嚷之中,景嚴再次轟然跪倒,高聲喊道:“景嚴再請殿下登基,隨後,以朝廷堂堂正正之名義討伐隋唐,為永寧侯討還公道。”
這一聲唿喊,仿若異軍突起,隻一瞬間便掐滅了所有人的聲音。
澄明殿上出現了短暫的寂靜,隨後,隻是片刻功夫,這寂靜便被更大的喧嚷所打破。
“戚世恆請殿下登基......”
“蔡良請殿下登基......”
“宋治請殿下登基......”
“陳麟請殿下登基......”
“馮玉請殿下登基......”
“厲天行請殿下登基......”
仿佛隻是一眨眼間,澄明殿上,便隻剩下了薑啟一個人還站著。
“你們這是做什麽,快起來,快起來。”薑啟慌張的擺手叫道。
“請殿下登基!”眾人的聲音再一次響起。
沒了薑伯駒,今日殿上異口同聲,再無阻礙。
薑啟心中大悅,他努力控製住自己的情緒,直到三辭三請之後,這才坐在了那夢寐以求的禦座之上。
十月一日,薑啟稱帝,改元永安。
此次隨他起兵勤王之人皆授封賞,戚世恆以頭功封鎮南大將軍,賜忠武侯,領太尉之職。
蔡良、宋治、陳麟、馮玉、厲天行等均位列九卿。
另,太平侯薑夔、永寧侯薑伯駒,皆賜王爵。
十月初十,朝廷發布檄文,指安北將軍隋唐,投靠辰國、勾結燕逆、犯上作亂、禍亂京都等十條大罪,褫奪一切官職爵位。
隨後,新帝薑啟親率大軍三十萬,征討寧南關。
迴到別院之後,他立刻便著人請來了建武將軍馮玉和護軍將軍厲天行,這兩人是他的忠實擁躉,他必須牢牢掌握在手中。
整整兩個時辰,沒有人知道三人都談了些什麽,隻知道馮玉和厲天行離開別院時,臉上帶著濃濃的笑意。
此時,天色已經過了醜時。
一切歸於黑暗,而黑暗卻最容易滋生罪惡。
馮玉和厲天行前腳剛走,後腳薑伯駒的別院便被人圍了起來。
隻是這些人清一色的黑衣蒙麵,顯然是不想讓人知道他們的身份。
“哼,薑伯駒何許人也,竟也敢跟隋將軍作對,今日活該他倒黴,兄弟們,拿下他的人頭,隨我迴北地郡領賞。”
隨著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太平城中殺戮又起。
薑伯駒無論如何都沒想到,有人竟然敢在太平城裏殺他,要知道,此時的太平城裏,可是有著近三十萬的盟軍呐!
然而,事實就是這麽殘酷,那些黑衣人戰力彪悍,訓練有素,隻是短短時間內便衝入了別院。
“你們是什麽人,可知道我是誰?”
薑伯駒手持長槍,帶著僅剩的護衛堅守在院子裏。
馮玉、厲天行剛走不久,隻要他們聽到這邊的動靜,必定會領兵來援,自己隻需再堅持一時三刻,便能安然無恙。
想到此處,薑伯駒心中大定。
“哼!薑伯駒,你以為自己還能逃得了嗎?我家隋將軍英雄蓋世,也是你這種人可以招惹的。”那領頭的黑衣人大聲迴答道。
“你是隋唐的人?”薑伯駒臉色驟變,然而,很快他便反應了過來。
“不,不對,你們不可能是隋唐的人。”薑伯駒堅定的搖了搖頭,他雖然與隋唐仇深似海,但那是因為隋唐殺了他的兒子、他的弟弟,但隋唐卻沒有非殺他不可的理由,也沒有如此急迫想要殺他的動機。
尤其是在這防守嚴密的太平城裏。
薑伯駒心中思忖,目光卻不斷在黑衣人身上來迴遊弋,這些刺客雖黑衣蒙麵,但行進之間極有章法,很顯然是出自軍中。
突然,一個念頭在心中猛地閃現出來。
“我知道了,薑啟,是薑啟,好一個薑啟,為了稱帝,竟然連我也敢殺!”
薑伯駒隻覺一股憤怒從心中湧起,隨即渾身冰涼。
“隋將軍有令,一個不留,殺!”那黑衣人首領見薑伯駒叫破行蹤,目中迅速閃過一道兇光,隨後,厲聲下令。
殺戮再起,這一次黑衣人再不留手,隻是短短一炷香的功夫,別院中便已是血流成河。
薑伯駒後悔了,他後悔自己不該叫破對方行蹤,以至於刺激到對方的殺心,此時,再想拖延已不能夠,他隻能祈禱馮玉和厲天行的救援能夠快些到達。
然而,他失望了,直到護衛在他身側的最後一名親衛被殺死,他都沒能等來哪怕一個援兵。
“薑啟,論狡詐偽善、陰狠惡毒,我不如你,但你別得意,總有一天你也會是和我一樣的下場,薑啟,你不得好死。”
麵對黑衣人的圍殺,此刻的薑伯駒已然瘋狂,他手持長槍來迴橫掃,口中更是不斷發出最惡毒的詛咒。
那聲音淒厲悲涼,自那別院之中遠遠傳開。
“殺!”隨著那黑衣人首領再次下令,薑伯駒的身軀頃刻間便被鮮血染紅。
薑伯駒死了。
死在了自己的別院裏,與他一起死的還有五百親衛。
血流成河,無人生還。
接到消息的薑啟勃然大怒,他幾乎是第一時間便派人進行調查,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在別院內一個親衛手中找到一枚軍牌——一枚背麵刻著死字的軍牌。
澄明殿上,眾人再聚,隻是這一次少了薑伯駒。
“諸位看看,這是在別院內發現的軍牌。”薑啟將手中軍牌遞了出去。
“死字?”戚世恆最先接到手中,隻看了一眼,便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其他人也紛紛探頭望去,軍牌也順著戚世恆的手中傳了下去。
“據我所知,隻有安北將軍隋唐麾下常以死軍自居。”戚世恆再次開口說道。
其他諸人立刻恍然大悟,紛紛開口譴責起來。
“錯不了,昨日殿上永寧侯才說要討伐隋唐,昨夜便死在了府邸。”
“沒想到此人竟狠毒至此,殿下,永寧侯被殺,這是隋唐對我等義軍的挑釁啊。”
“是啊,殿下,我們若就這般捏著鼻子忍了,那以後還如何服眾?”
“殿下,您一定要為永寧侯報仇啊!”
一時之間,整個澄明殿,被眾人的喧嚷徹底籠罩。
而就在這一片喧嚷之中,景嚴再次轟然跪倒,高聲喊道:“景嚴再請殿下登基,隨後,以朝廷堂堂正正之名義討伐隋唐,為永寧侯討還公道。”
這一聲唿喊,仿若異軍突起,隻一瞬間便掐滅了所有人的聲音。
澄明殿上出現了短暫的寂靜,隨後,隻是片刻功夫,這寂靜便被更大的喧嚷所打破。
“戚世恆請殿下登基......”
“蔡良請殿下登基......”
“宋治請殿下登基......”
“陳麟請殿下登基......”
“馮玉請殿下登基......”
“厲天行請殿下登基......”
仿佛隻是一眨眼間,澄明殿上,便隻剩下了薑啟一個人還站著。
“你們這是做什麽,快起來,快起來。”薑啟慌張的擺手叫道。
“請殿下登基!”眾人的聲音再一次響起。
沒了薑伯駒,今日殿上異口同聲,再無阻礙。
薑啟心中大悅,他努力控製住自己的情緒,直到三辭三請之後,這才坐在了那夢寐以求的禦座之上。
十月一日,薑啟稱帝,改元永安。
此次隨他起兵勤王之人皆授封賞,戚世恆以頭功封鎮南大將軍,賜忠武侯,領太尉之職。
蔡良、宋治、陳麟、馮玉、厲天行等均位列九卿。
另,太平侯薑夔、永寧侯薑伯駒,皆賜王爵。
十月初十,朝廷發布檄文,指安北將軍隋唐,投靠辰國、勾結燕逆、犯上作亂、禍亂京都等十條大罪,褫奪一切官職爵位。
隨後,新帝薑啟親率大軍三十萬,征討寧南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