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日不移影,連殺三十六將
死字旗下:一個囚徒的逆襲 作者:唐門浪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城頭變幻大王旗,太平城裏風起雲湧,寧南關裏也沒有閑著,自接到太平城破的消息之後,他便開始調兵遣將。
等到薑啟登基,隋唐已經做好了全麵準備。
他以連橫為帥,領搖光軍,以及龍驤、虎賁、鷹揚、豹韜四衛鎮守寧南關。
他自己則帶著武川、鐵林二軍及敖氏兄弟的一萬虎威軍趕赴渭城。
此次,除了鎮守長寧郡的玉衡、開陽二軍之外,他動用了所有他能動用的力量,總計超過十一萬人。
遮天的戰旗一路北上,自渭城一分為二,戚世恆以十萬鎮蠻軍攻渭城,薑啟帶著主力繼續北進,直抵寧南關外。
十月的風裏,混雜著燥熱和一抹逐漸濃鬱的涼氣,頭頂的太陽在朵朵白雲的映襯下,格外明亮。
而當這明亮反射到寧南關外時,卻突然暴漲。
因為那裏正有一名身穿黃金鎖子甲、手持龍紋鎦金戈的魁梧戰將。
關上旌旗動,關下人獨立。
連橫策馬持戈,一雙深沉果決的眸子平靜的注視著正緩緩靠近的敵陣。
這是南北兩地的第一次對決,一方是二十萬人馬的森嚴軍陣,另一方則隻有一個人。
濕熱溫潤的雲煙撲麵而來,樓蘭凜冽的風沙巋然不動。
“安北將軍麾下樓蘭金甲主將連橫在此,誰敢上前一戰。”
連橫的聲音雄渾厚重如同奔雷。
薑啟的臉色卻陰沉的猶如寒冰,他沒想到麵對自己這浩浩蕩蕩的二十萬人馬,隋唐竟然隻派了一個人,這是挑釁,赤裸裸的挑釁。
“傳令,誰能取下那敵將人頭,官升一級,賞銀百兩。”薑啟一聲令下。
此刻,他並未將連橫放在眼裏,官升一級,賞銀百兩,也算是對得起他了。
“咚咚咚!咚咚咚!”
戰鼓聲聲震天響,森嚴軍陣中,一股股殺氣騰空,隨即便有人策馬而上,手中長槍直取連橫。
連橫沒有說話,他高踞在戰馬上,雙目平靜,猶如一座亙古不變的山嶽。
他從不會輕視任何人。
近了,更近了,敵陣的戰鼓越發急促,敵將手中的鋒芒也越發耀眼。
近了,更近了,眼看著槍鋒已經及麵,敵將臉上忍不住露出一抹猙獰的微笑。
就在此時,一道金光暴漲。
“啊!”淒厲的慘叫聲響徹戰場,鼓聲戛然而止。
快,太快了,金光暴漲的瞬間,那敵將隻覺全身刺痛,寒冰入骨,隨即便陷入了徹底的黑暗。
十月微風吹拂,明明不見半分聲響,可所有人在這一刻,都仿佛聽到了劇烈的風嘯。
因為寂靜,那是一種落針可聞的寂靜。
“還有誰?”
片刻之後,雄渾厚重的聲音,仿佛從天外傳來,終於將這難捱的寂靜打破。
“慶城劉三刀前來領教!”
停歇的戰鼓重又響起,又有一名戰將自陣中突出。
迅猛的刀光如同水銀潑地,向著連橫頭上罩去。
隻可惜,三刀,就真的隻有三刀,隨著那道金光再次暴漲,劉三刀轟然落地。
緊接著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
十月十三日,連橫於寧南關外,日不移影,連殺盟軍三十六將。
自薑啟以下,二十萬盟軍士卒盡皆膽寒,之後整整兩個時辰,無人再敢應戰。
等到金烏西落,連橫這才收戈策馬,長笑而歸。
之後整整七日,任憑薑啟如何挑釁,連橫始終閉門不出,仿佛關牆外那連綿軍營並不存在一般。
與之相反,這七日裏,渭城下卻是一片熱鬧,每日裏,城外的鎮蠻軍都會鬧哄哄的前來攻城,等到日落再鬧哄哄的退迴去。
隋唐與戚世恆,一上一下,就如同他們曾經一北一南,彼此相望,卻再也沒有半分言語。
永生教之亂後,薑國之人曾將殷無恨、田辟疆、隋唐、戚世恆四人並列,似乎有此四人在,這天下便無人敢進犯薑國。
然而,不過一年時間,田辟疆和殷無恨便已經死在了那一場動亂之中。
如今,隻剩下他們二人,卻仍是不可避免的成了對手。
“統帥,你說這戚世恆到底在搞什麽鬼?”
“是啊,這一天天的,看似熱鬧,卻不怎麽使力,讓人好生難受。”
“隋將軍,實在不行,咱們衝出城去,與他們幹一仗,也好出出我燕山王軍覆滅這一口氣。”
隋唐身後,隨著任原開口,眾人紛紛附和起來。
也由不得他們抱怨,對方三十萬大軍,氣勢洶洶而來,任誰都以為會是一場慘烈的廝殺,包括城內的數萬士兵,也都已經做好了戰死城頭的準備,誰曾想會是如此模樣。
“管他有什麽打算,咱們以不變應萬變,我隋唐向來不是怯戰之人,但也不會讓我的士兵白死。”
隋唐同樣緊皺著眉頭,顧誠不在,他身後都是一些沙場戰將,隻能靠他一個人動腦,但卻也猜不透戚世恆的打算。
他當然猜不透,因為戚世恆根本就沒打算打這一場。
十月二十日,夜色籠罩,城外軍營之中,同樣是一群人聚在一起。
“將軍,我等已經來了七日,為何就不能痛痛快快的打一場。”熊澤高聲問道。
他是永生教降將,自從歸順戚世恆之後,屢立戰功,如今儼然成了戚世恆最信重之人。
戚世恆聞言與坐在旁邊的謀士汪海泉對視一眼,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熊澤被兩人笑的莫名其妙,其他人也是一頭霧水。
直到片刻之後,汪海泉才開口解釋道:“熊將軍,我們為何要打?又或者說咱們與隋唐無冤無仇,為何要替別人賣命?”
“這......”熊澤聞言一怔,他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
眼見熊澤語塞,汪海泉也不再打機鋒,而是直截了當的解釋道:“諸位都是我鎮蠻軍中不可多得的戰將,應當要分清楚,誰才是我們現在最大的敵人?”
聽聞此話,在座眾人忍不住對視了一眼,隨即正襟危坐。
“咱們的根基始終實在壽春郡,然而壽春郡西接永安、控蠻二郡、東臨襄城、渝都二郡,向北是太平郡,向南是廣陵郡,屬於四戰之地。”
“說句不吉利的話,若咱們當真與那隋唐死磕,萬一輸了,你猜薑啟會不會把壽春郡收入囊中?”
“又或者說即便是勝了,那薑啟又會不會把長寧、北地二郡給咱們,即便是給,咱們又能不能守得住?”
“何況渝都、襄城、廣陵三郡此次也有出兵,雖然人數不多,但若他們當真擰成一股繩,咱們對付起來,恐怕也會相當吃力吧!”
“汪先生所言,你們可聽明白了?”眼見眾人都陷入了沉思,戚世恆這才緩緩開口問道。
“明白了。”
“多謝汪先生指教。”
“這麽說,咱們確實不能跟那隋唐死磕。”
“那汪先生,咱們現在怎麽辦?”
一眾將領紛紛點頭應是,也有頭腦靈活者,又再次開口問道,隻是這一次汪海泉沒有再迴答,而是從臉上露出了一個神秘的笑容。
等到薑啟登基,隋唐已經做好了全麵準備。
他以連橫為帥,領搖光軍,以及龍驤、虎賁、鷹揚、豹韜四衛鎮守寧南關。
他自己則帶著武川、鐵林二軍及敖氏兄弟的一萬虎威軍趕赴渭城。
此次,除了鎮守長寧郡的玉衡、開陽二軍之外,他動用了所有他能動用的力量,總計超過十一萬人。
遮天的戰旗一路北上,自渭城一分為二,戚世恆以十萬鎮蠻軍攻渭城,薑啟帶著主力繼續北進,直抵寧南關外。
十月的風裏,混雜著燥熱和一抹逐漸濃鬱的涼氣,頭頂的太陽在朵朵白雲的映襯下,格外明亮。
而當這明亮反射到寧南關外時,卻突然暴漲。
因為那裏正有一名身穿黃金鎖子甲、手持龍紋鎦金戈的魁梧戰將。
關上旌旗動,關下人獨立。
連橫策馬持戈,一雙深沉果決的眸子平靜的注視著正緩緩靠近的敵陣。
這是南北兩地的第一次對決,一方是二十萬人馬的森嚴軍陣,另一方則隻有一個人。
濕熱溫潤的雲煙撲麵而來,樓蘭凜冽的風沙巋然不動。
“安北將軍麾下樓蘭金甲主將連橫在此,誰敢上前一戰。”
連橫的聲音雄渾厚重如同奔雷。
薑啟的臉色卻陰沉的猶如寒冰,他沒想到麵對自己這浩浩蕩蕩的二十萬人馬,隋唐竟然隻派了一個人,這是挑釁,赤裸裸的挑釁。
“傳令,誰能取下那敵將人頭,官升一級,賞銀百兩。”薑啟一聲令下。
此刻,他並未將連橫放在眼裏,官升一級,賞銀百兩,也算是對得起他了。
“咚咚咚!咚咚咚!”
戰鼓聲聲震天響,森嚴軍陣中,一股股殺氣騰空,隨即便有人策馬而上,手中長槍直取連橫。
連橫沒有說話,他高踞在戰馬上,雙目平靜,猶如一座亙古不變的山嶽。
他從不會輕視任何人。
近了,更近了,敵陣的戰鼓越發急促,敵將手中的鋒芒也越發耀眼。
近了,更近了,眼看著槍鋒已經及麵,敵將臉上忍不住露出一抹猙獰的微笑。
就在此時,一道金光暴漲。
“啊!”淒厲的慘叫聲響徹戰場,鼓聲戛然而止。
快,太快了,金光暴漲的瞬間,那敵將隻覺全身刺痛,寒冰入骨,隨即便陷入了徹底的黑暗。
十月微風吹拂,明明不見半分聲響,可所有人在這一刻,都仿佛聽到了劇烈的風嘯。
因為寂靜,那是一種落針可聞的寂靜。
“還有誰?”
片刻之後,雄渾厚重的聲音,仿佛從天外傳來,終於將這難捱的寂靜打破。
“慶城劉三刀前來領教!”
停歇的戰鼓重又響起,又有一名戰將自陣中突出。
迅猛的刀光如同水銀潑地,向著連橫頭上罩去。
隻可惜,三刀,就真的隻有三刀,隨著那道金光再次暴漲,劉三刀轟然落地。
緊接著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
十月十三日,連橫於寧南關外,日不移影,連殺盟軍三十六將。
自薑啟以下,二十萬盟軍士卒盡皆膽寒,之後整整兩個時辰,無人再敢應戰。
等到金烏西落,連橫這才收戈策馬,長笑而歸。
之後整整七日,任憑薑啟如何挑釁,連橫始終閉門不出,仿佛關牆外那連綿軍營並不存在一般。
與之相反,這七日裏,渭城下卻是一片熱鬧,每日裏,城外的鎮蠻軍都會鬧哄哄的前來攻城,等到日落再鬧哄哄的退迴去。
隋唐與戚世恆,一上一下,就如同他們曾經一北一南,彼此相望,卻再也沒有半分言語。
永生教之亂後,薑國之人曾將殷無恨、田辟疆、隋唐、戚世恆四人並列,似乎有此四人在,這天下便無人敢進犯薑國。
然而,不過一年時間,田辟疆和殷無恨便已經死在了那一場動亂之中。
如今,隻剩下他們二人,卻仍是不可避免的成了對手。
“統帥,你說這戚世恆到底在搞什麽鬼?”
“是啊,這一天天的,看似熱鬧,卻不怎麽使力,讓人好生難受。”
“隋將軍,實在不行,咱們衝出城去,與他們幹一仗,也好出出我燕山王軍覆滅這一口氣。”
隋唐身後,隨著任原開口,眾人紛紛附和起來。
也由不得他們抱怨,對方三十萬大軍,氣勢洶洶而來,任誰都以為會是一場慘烈的廝殺,包括城內的數萬士兵,也都已經做好了戰死城頭的準備,誰曾想會是如此模樣。
“管他有什麽打算,咱們以不變應萬變,我隋唐向來不是怯戰之人,但也不會讓我的士兵白死。”
隋唐同樣緊皺著眉頭,顧誠不在,他身後都是一些沙場戰將,隻能靠他一個人動腦,但卻也猜不透戚世恆的打算。
他當然猜不透,因為戚世恆根本就沒打算打這一場。
十月二十日,夜色籠罩,城外軍營之中,同樣是一群人聚在一起。
“將軍,我等已經來了七日,為何就不能痛痛快快的打一場。”熊澤高聲問道。
他是永生教降將,自從歸順戚世恆之後,屢立戰功,如今儼然成了戚世恆最信重之人。
戚世恆聞言與坐在旁邊的謀士汪海泉對視一眼,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熊澤被兩人笑的莫名其妙,其他人也是一頭霧水。
直到片刻之後,汪海泉才開口解釋道:“熊將軍,我們為何要打?又或者說咱們與隋唐無冤無仇,為何要替別人賣命?”
“這......”熊澤聞言一怔,他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
眼見熊澤語塞,汪海泉也不再打機鋒,而是直截了當的解釋道:“諸位都是我鎮蠻軍中不可多得的戰將,應當要分清楚,誰才是我們現在最大的敵人?”
聽聞此話,在座眾人忍不住對視了一眼,隨即正襟危坐。
“咱們的根基始終實在壽春郡,然而壽春郡西接永安、控蠻二郡、東臨襄城、渝都二郡,向北是太平郡,向南是廣陵郡,屬於四戰之地。”
“說句不吉利的話,若咱們當真與那隋唐死磕,萬一輸了,你猜薑啟會不會把壽春郡收入囊中?”
“又或者說即便是勝了,那薑啟又會不會把長寧、北地二郡給咱們,即便是給,咱們又能不能守得住?”
“何況渝都、襄城、廣陵三郡此次也有出兵,雖然人數不多,但若他們當真擰成一股繩,咱們對付起來,恐怕也會相當吃力吧!”
“汪先生所言,你們可聽明白了?”眼見眾人都陷入了沉思,戚世恆這才緩緩開口問道。
“明白了。”
“多謝汪先生指教。”
“這麽說,咱們確實不能跟那隋唐死磕。”
“那汪先生,咱們現在怎麽辦?”
一眾將領紛紛點頭應是,也有頭腦靈活者,又再次開口問道,隻是這一次汪海泉沒有再迴答,而是從臉上露出了一個神秘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