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好看不好用的就不提了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怎麽也想不到,作為兄長的他們,會有被十多歲的朱桂拿捏的一天!
“既然這樣,咱們臨走前去找小十三談談合作怎麽樣?”
燕王朱棣笑著對齊王朱榑提議。
“行,走吧。”
朱榑點點頭。
於是,二位藩王親自去見了朱桂,說明來意,希望能聯手合作!
對於有利可圖的事,朱桂自然不會拒絕,而且他對在合作中占據主動很有信心。
“合作沒問題,但是利潤得七三分。”
朱桂望著眼前的兩位王爺,笑著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出了一個七的手勢。
“七成?”
“這不太合適吧,我們這邊什麽都沒出,拿這麽多不太好意思。”
齊王朱榑聽後,有點不好意思地說。
朱榑的理解中,這七三分,是朱桂拿三,他和朱棣一起占七。
這麽一分,每人也就三成左右。
朱棣聽著,總覺得哪兒不對勁!
對於朱榑的話,朱桂隻是笑著,一句話也沒說。
正當朱榑感到困惑,準備再次詢問時。
陶光嘯緩緩開口:
“齊王殿下。”
這話一出。
齊王朱榑臉上的表情猛地凝固了。
他原本還以為是三位王爺每人分到三成左右,可萬萬沒想到!
竟然是朱桂獨占七成!
他和朱棣兩個人才分三成!
朱桂接著說:
“陶光嘯說得對,我就是要七成。”
“此外,我還想要鐵路的掌控權。”
齊王朱榑的麵色立刻大變。
朱桂要了七成外加鐵路掌控權,那他和朱棣就所剩無幾了!
幾乎可以說是勉強糊口的買賣!
就在齊王朱榑猶豫不決的時刻。
燕王朱棣果斷拍板:
“行,就這麽定了!”
沒等齊王朱榑提出疑問,燕王朱棣便對朱榑解釋道:
聽了朱棣的話,朱榑也不得不承認這番分析有道理,於是同意了合作。
他們可以利用朱桂的技術建設鐵路,鐵路的管理權歸朱桂,而且利潤分成三七開!
事情塵埃落定後。
所有前來考察的人都心滿意足地離去。
朱棡和朱樉滿載而歸,自認為掌握了修鐵路的技能。
朱榑和朱棣則因成功談妥合作,同樣十分滿意。
霍匡因為能帶著大同府的“特色產品”返迴京城,也很是開心。
但因為攜帶的土特產較多,霍匡決定走水路返迴應天府。
朱棣和朱榑則選擇了乘坐火車。
兩人上車前,在大同車站見到不少商人聚集,雖然感覺有點奇怪,但並未放在心上。
他們還不知道朱桂對商稅進行了改革。
一路上風平浪靜。
霍匡迴到了應天府。
朱元璋也得到了消息。
“霍匡帶了是鋼鐵和煤炭?”
朱元璋坐在書齋裏,收到錦衣衛的報告,神色不禁微微一怔。
霍匡這是年紀大了糊塗了嗎?
帶這麽多普通的鋼鐵和煤炭幹什麽?
應天府又不缺這些東西。
不過,當朱元璋看到報告中提到,這些都是朱桂特別要求霍匡帶迴的,這讓朱元璋頗感欣慰!
“看樣子小十三心裏還是掛念著我這個老父親呢!”
朱元璋心裏樂嗬嗬地想著。
同時,他也期盼著霍匡能早日歸來,向他講述這幾天在大同府的新鮮見聞。
時間過得真快。
霍匡迴到了應天府。
他馬上帶著大同府的“土特產”樣本,像水泥、鋼鐵、焦炭這些,直奔皇宮而去。
朱元璋一聽這消息,親自到皇宮城門那裏迎接去了!
朱標也很好奇霍匡在大同府的所見所聞,所以就跟了過去看看。
“老臣該死,折煞老臣了!”
“竟然勞煩陛下親自來迎接!”
霍匡本來樂嗬嗬地要進宮,結果在城門口一見著朱元璋,立刻就要跪下行禮。
不過被朱元璋給攔住了。
“你也不用跟朕這麽客氣,畢竟你年紀大了,身子也不太好。”
朱元璋走上前把霍匡扶起來,和顏悅色地說著。
雖說之前朱元璋戲耍了霍匡一番,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現在對霍匡的溫柔態度。
對朱元璋而言,身為皇帝,有時候敲打敲打手下也是必要的。
“多謝陛下!”
霍匡借勢起身,同時指了指旁邊馬車上那些貨物,笑眯眯地對朱元璋說:
“這馬車上都是我從大同府帶迴來的東西,還請陛下一定要看看。”
這些都是霍匡從貨船上帶迴來的樣品,想先給朱元璋瞧一瞧。
“朕聽說送來的都是鋼鐵、焦炭這些平常物件,其實根本不用你親自押送,完全可以叫別人來做嘛。”
朱元璋沒去看馬車上的東西,而是扶著霍匡,皺著眉頭教導道。
沒想到,霍匡連忙搖頭:
“陛下有所不知啊!”
“這些都是代王殿下讓我送來的。”
“這些東西關係到大明的國運,就算拚了老命,我也得親手把這些送到陛下眼前。”
霍匡這一席話一出口,朱元璋和朱標當時就愣住了!
什麽情況?
霍匡怎麽突然說出這種聽起來不靠譜的話?
這些普通的礦產怎麽就和大明國運扯上關係了?
但朱元璋心裏清楚,霍匡在大事上不會犯迷糊,肯定有他的道理。
因此朱元璋打算聽聽霍匡怎麽說。
“來!”
“你給朕說說,小十三送的這些東西,怎麽就關係到大明國運了?”
朱元璋直接在城門口坐下,指了指旁邊的位置讓霍匡也坐下,順便問了起來。
作為一個出身貧寒的皇帝,朱元璋做事不拘小節,所以他常常會有這樣的灑脫行為。
霍匡順從地坐了下來。
接著,他就開始給朱元璋講起了在大同府的所見所聞。
“我到了大同府後,看到代王的工業區已經建好了,就進去參觀了一番。”
“發現裏麵有很多神奇的玩意兒,還有很多我以前見都沒見過,聽也沒聽過的東西。”
“那些好看不好用的就不提了,我還是說說帶迴來的幾樣實用的東西吧。”
“既然這樣,咱們臨走前去找小十三談談合作怎麽樣?”
燕王朱棣笑著對齊王朱榑提議。
“行,走吧。”
朱榑點點頭。
於是,二位藩王親自去見了朱桂,說明來意,希望能聯手合作!
對於有利可圖的事,朱桂自然不會拒絕,而且他對在合作中占據主動很有信心。
“合作沒問題,但是利潤得七三分。”
朱桂望著眼前的兩位王爺,笑著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出了一個七的手勢。
“七成?”
“這不太合適吧,我們這邊什麽都沒出,拿這麽多不太好意思。”
齊王朱榑聽後,有點不好意思地說。
朱榑的理解中,這七三分,是朱桂拿三,他和朱棣一起占七。
這麽一分,每人也就三成左右。
朱棣聽著,總覺得哪兒不對勁!
對於朱榑的話,朱桂隻是笑著,一句話也沒說。
正當朱榑感到困惑,準備再次詢問時。
陶光嘯緩緩開口:
“齊王殿下。”
這話一出。
齊王朱榑臉上的表情猛地凝固了。
他原本還以為是三位王爺每人分到三成左右,可萬萬沒想到!
竟然是朱桂獨占七成!
他和朱棣兩個人才分三成!
朱桂接著說:
“陶光嘯說得對,我就是要七成。”
“此外,我還想要鐵路的掌控權。”
齊王朱榑的麵色立刻大變。
朱桂要了七成外加鐵路掌控權,那他和朱棣就所剩無幾了!
幾乎可以說是勉強糊口的買賣!
就在齊王朱榑猶豫不決的時刻。
燕王朱棣果斷拍板:
“行,就這麽定了!”
沒等齊王朱榑提出疑問,燕王朱棣便對朱榑解釋道:
聽了朱棣的話,朱榑也不得不承認這番分析有道理,於是同意了合作。
他們可以利用朱桂的技術建設鐵路,鐵路的管理權歸朱桂,而且利潤分成三七開!
事情塵埃落定後。
所有前來考察的人都心滿意足地離去。
朱棡和朱樉滿載而歸,自認為掌握了修鐵路的技能。
朱榑和朱棣則因成功談妥合作,同樣十分滿意。
霍匡因為能帶著大同府的“特色產品”返迴京城,也很是開心。
但因為攜帶的土特產較多,霍匡決定走水路返迴應天府。
朱棣和朱榑則選擇了乘坐火車。
兩人上車前,在大同車站見到不少商人聚集,雖然感覺有點奇怪,但並未放在心上。
他們還不知道朱桂對商稅進行了改革。
一路上風平浪靜。
霍匡迴到了應天府。
朱元璋也得到了消息。
“霍匡帶了是鋼鐵和煤炭?”
朱元璋坐在書齋裏,收到錦衣衛的報告,神色不禁微微一怔。
霍匡這是年紀大了糊塗了嗎?
帶這麽多普通的鋼鐵和煤炭幹什麽?
應天府又不缺這些東西。
不過,當朱元璋看到報告中提到,這些都是朱桂特別要求霍匡帶迴的,這讓朱元璋頗感欣慰!
“看樣子小十三心裏還是掛念著我這個老父親呢!”
朱元璋心裏樂嗬嗬地想著。
同時,他也期盼著霍匡能早日歸來,向他講述這幾天在大同府的新鮮見聞。
時間過得真快。
霍匡迴到了應天府。
他馬上帶著大同府的“土特產”樣本,像水泥、鋼鐵、焦炭這些,直奔皇宮而去。
朱元璋一聽這消息,親自到皇宮城門那裏迎接去了!
朱標也很好奇霍匡在大同府的所見所聞,所以就跟了過去看看。
“老臣該死,折煞老臣了!”
“竟然勞煩陛下親自來迎接!”
霍匡本來樂嗬嗬地要進宮,結果在城門口一見著朱元璋,立刻就要跪下行禮。
不過被朱元璋給攔住了。
“你也不用跟朕這麽客氣,畢竟你年紀大了,身子也不太好。”
朱元璋走上前把霍匡扶起來,和顏悅色地說著。
雖說之前朱元璋戲耍了霍匡一番,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現在對霍匡的溫柔態度。
對朱元璋而言,身為皇帝,有時候敲打敲打手下也是必要的。
“多謝陛下!”
霍匡借勢起身,同時指了指旁邊馬車上那些貨物,笑眯眯地對朱元璋說:
“這馬車上都是我從大同府帶迴來的東西,還請陛下一定要看看。”
這些都是霍匡從貨船上帶迴來的樣品,想先給朱元璋瞧一瞧。
“朕聽說送來的都是鋼鐵、焦炭這些平常物件,其實根本不用你親自押送,完全可以叫別人來做嘛。”
朱元璋沒去看馬車上的東西,而是扶著霍匡,皺著眉頭教導道。
沒想到,霍匡連忙搖頭:
“陛下有所不知啊!”
“這些都是代王殿下讓我送來的。”
“這些東西關係到大明的國運,就算拚了老命,我也得親手把這些送到陛下眼前。”
霍匡這一席話一出口,朱元璋和朱標當時就愣住了!
什麽情況?
霍匡怎麽突然說出這種聽起來不靠譜的話?
這些普通的礦產怎麽就和大明國運扯上關係了?
但朱元璋心裏清楚,霍匡在大事上不會犯迷糊,肯定有他的道理。
因此朱元璋打算聽聽霍匡怎麽說。
“來!”
“你給朕說說,小十三送的這些東西,怎麽就關係到大明國運了?”
朱元璋直接在城門口坐下,指了指旁邊的位置讓霍匡也坐下,順便問了起來。
作為一個出身貧寒的皇帝,朱元璋做事不拘小節,所以他常常會有這樣的灑脫行為。
霍匡順從地坐了下來。
接著,他就開始給朱元璋講起了在大同府的所見所聞。
“我到了大同府後,看到代王的工業區已經建好了,就進去參觀了一番。”
“發現裏麵有很多神奇的玩意兒,還有很多我以前見都沒見過,聽也沒聽過的東西。”
“那些好看不好用的就不提了,我還是說說帶迴來的幾樣實用的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