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萬兩銀子是真金白銀!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不是逗鬼嗎?
不過話又說迴來,朱棡這倆人還真敢編!
他們給親弟弟安這樣看起來荒謬至極的罪名,就不怕自己懲罰他們?
“父皇,這彈劾文書寫的是啥呀?”
這時,一旁的朱標見朱元璋臉色變幻莫測,也好奇問了一句。
“你自己看吧。”
朱元璋沒好氣地把文書遞給朱標。
原本,朱元璋隻是覺得用彈劾文書處理皇子間的問題不太體麵。
現在看了具體內容,朱元璋隻想讓朱棡兩人長長腦子!
即便是編造罪名,也得編得貼近現實啊,一開口就是六千萬兩?
這等於把大明一年的國庫都填進去也不夠!純粹是胡鬧!
朱標察覺到朱元璋的不悅,心頭一緊,接過文書仔細看起來。
當他看到文書上提到的六千萬兩銀子時,頓時一臉錯愕。
六千萬兩銀子!
這兩人……真是膽大包天啊!
剛才朱標說朱桂賺了千萬兩銀子時,都猶豫了半天。
現在這倆張嘴就是六千萬,其膽量連朱桂都得自愧不如!
“我覺得這文書上的話不可信。”
“小十三分明隻賺了千萬兩銀子,而且是通過正常經營工業區來的,根本不是搜刮百姓。”
“這六千萬的數字有問題!”
看完彈劾文書,朱標立刻要為朱桂辯解,看著朱元璋沉聲說。
朱元璋聽了,眼皮跳了幾下。
他悠悠地望了朱標一眼:
“其實你說日賺千萬,就挺離譜的。”
朱標馬上皺眉:
“可我說的是真的!”
朱元璋連忙擺手製止,不願在這個無關緊要的數字上與朱標爭論。
“來人。”
朱元璋喚道。
片刻,幾名錦衣衛上前躬身待命。
“命你們即刻前往大同府,查明代王朱桂最近賬目的詳細情況!”
“另外,如果發現有人在賬目上嫁禍代王,立即逮捕!”
朱元璋冷靜地下達命令。
之前與霍匡談話時,他已經派遣過一批錦衣衛,現在再派一批!
兩批人馬查下去,朱元璋不相信查不出真相!
聽到朱元璋的安排,朱標便不再說什麽,一切都等結果就行。
……
晉王府中。
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以合作建鐵路為由聚在一起。
“算算時間,那份彈劾文書應該到父皇手上了。”
晉王朱棡躺在湖心亭的搖椅上,邊聽小曲邊悠哉地說著。
“應該已經到了。”
秦王朱樉正站在亭邊,拿碗魚餌喂魚,聞言轉頭笑道:
“說來好笑,正愁沒法整小十三,他自己倒吹噓一個工業區賺了六千萬兩銀子!”
“這麽嘚瑟,我們不彈劾,都對不起他。”
“父皇最煩不靠譜的人,這次有他受的了。”
晉王朱棡哈哈大笑:
“對!以前總是我們挨罵,這次也讓小十三嚐嚐苦頭!”
兩人這份自信可不是空穴來風。
畢竟他們離開前,大同府的財政幾乎空空如也!
可就在他們走後半個月,大同府就這麽說,絕對假大空!
一定要好好彈劾!
隨後,兩人懷著看熱鬧的心態,等待著皇城裏傳出責罰朱桂的聖旨!
……
第二天早朝時,曹炳麟呈上了關於朝廷稅收的奏折。
據奏折所述:
大同府這半年賺的錢可真不少啊——五個億零五百萬兩銀子!
光是夏天收的稅,就有六千百萬兩!
交給朝廷的稅收呢——才14萬六千六百五十兩!
就大同府這麽個地方,半年的進賬居然比大明朝一年的稅收還要多!
這消息一傳開,朝廷上下炸開了鍋!
朱元璋整個人都傻眼了!
這到底是咋迴事?
這一時刻,朱元璋真是徹底懵圈了!
以至於看著大同府那閃瞎眼的成績,朱元璋非但高興不起來,反而從頭到尾就不相信那六千萬兩是個真數。
之前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用六千萬這個數來擠兌朱桂的時候,朱元璋不信,現在曹炳麟報上來,說大同府半年掙了六千百萬兩,朱元璋還是不信。
而且跟倆王爺擠兌朱桂那事兒還能當私事處理不同,曹炳麟作為大同府的縣長,他上報的可是公事,私下裏解決不了!
這事兒就倆結果:
要麽是曹炳麟偽造稅收報告被抓,蹲大牢等判刑,要麽報告是真的,曹炳麟得獎。
這時候朱元璋心裏,更傾向於這是假的。
“不行!”
“曹縣長這稅收報告上的數字太離譜,臣建議派人去大同府好好查查!”
財政部部長走出來,拱手提議道。
作為管著大明錢包的人,財政部部長一聽曹炳麟報告上的數字,就知道肯定有貓膩!
照曹炳麟那數字,說大同府半年稅收是五百五十萬兩,那一年不就是一千一百萬兩?
可大明一年的稅收總共才兩千多百萬兩!
這相當於大同府一年就能撈到大明全年稅收的三分之一啊!
這可能嗎?
財政部部長心裏盤問自己,絕對不可能!
“其他人有啥想法嗎?”
“都說說吧。”
朱元璋掃了一眼說話的財政部部長,然後看向其他官員。
他隱約覺得不對勁。
“臣覺得大同府的收入和稅收,絕不可能像曹縣長報告上寫的那樣!”
“整份報告裏,唯一真實的數字可能就是上交的那14萬兩銀子了。”
“但這14萬兩雖是真的,它代表的肯定不是稅收數字。”
人群裏,財政部副部長站出來分析。
財政部門對數字特別敏感,這位副部長也是業務高手,所以他一聽到報告上的數字,就立刻感覺到了可能的漏洞!
“你說得有點複雜,簡單點。”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
那財政部副部長嚇得一激靈。
以前有官員上奏寫了幾萬字,把朱元璋看得不耐煩,直接下令打了一頓。
他可不想挨揍。
於是,財政部副部長盡量用最簡單的語言說:
“臣覺得,大同府半年收入六千百萬兩銀子是假的!
大同府上半年上交的14萬兩銀子數字也是假的!
但是這14萬兩銀子是真金白銀!
臣猜曹縣長大概是這樣打算的:他拿出14萬兩銀子,編造其他數字,想要以此得到皇上您的賞賜!”
不過話又說迴來,朱棡這倆人還真敢編!
他們給親弟弟安這樣看起來荒謬至極的罪名,就不怕自己懲罰他們?
“父皇,這彈劾文書寫的是啥呀?”
這時,一旁的朱標見朱元璋臉色變幻莫測,也好奇問了一句。
“你自己看吧。”
朱元璋沒好氣地把文書遞給朱標。
原本,朱元璋隻是覺得用彈劾文書處理皇子間的問題不太體麵。
現在看了具體內容,朱元璋隻想讓朱棡兩人長長腦子!
即便是編造罪名,也得編得貼近現實啊,一開口就是六千萬兩?
這等於把大明一年的國庫都填進去也不夠!純粹是胡鬧!
朱標察覺到朱元璋的不悅,心頭一緊,接過文書仔細看起來。
當他看到文書上提到的六千萬兩銀子時,頓時一臉錯愕。
六千萬兩銀子!
這兩人……真是膽大包天啊!
剛才朱標說朱桂賺了千萬兩銀子時,都猶豫了半天。
現在這倆張嘴就是六千萬,其膽量連朱桂都得自愧不如!
“我覺得這文書上的話不可信。”
“小十三分明隻賺了千萬兩銀子,而且是通過正常經營工業區來的,根本不是搜刮百姓。”
“這六千萬的數字有問題!”
看完彈劾文書,朱標立刻要為朱桂辯解,看著朱元璋沉聲說。
朱元璋聽了,眼皮跳了幾下。
他悠悠地望了朱標一眼:
“其實你說日賺千萬,就挺離譜的。”
朱標馬上皺眉:
“可我說的是真的!”
朱元璋連忙擺手製止,不願在這個無關緊要的數字上與朱標爭論。
“來人。”
朱元璋喚道。
片刻,幾名錦衣衛上前躬身待命。
“命你們即刻前往大同府,查明代王朱桂最近賬目的詳細情況!”
“另外,如果發現有人在賬目上嫁禍代王,立即逮捕!”
朱元璋冷靜地下達命令。
之前與霍匡談話時,他已經派遣過一批錦衣衛,現在再派一批!
兩批人馬查下去,朱元璋不相信查不出真相!
聽到朱元璋的安排,朱標便不再說什麽,一切都等結果就行。
……
晉王府中。
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以合作建鐵路為由聚在一起。
“算算時間,那份彈劾文書應該到父皇手上了。”
晉王朱棡躺在湖心亭的搖椅上,邊聽小曲邊悠哉地說著。
“應該已經到了。”
秦王朱樉正站在亭邊,拿碗魚餌喂魚,聞言轉頭笑道:
“說來好笑,正愁沒法整小十三,他自己倒吹噓一個工業區賺了六千萬兩銀子!”
“這麽嘚瑟,我們不彈劾,都對不起他。”
“父皇最煩不靠譜的人,這次有他受的了。”
晉王朱棡哈哈大笑:
“對!以前總是我們挨罵,這次也讓小十三嚐嚐苦頭!”
兩人這份自信可不是空穴來風。
畢竟他們離開前,大同府的財政幾乎空空如也!
可就在他們走後半個月,大同府就這麽說,絕對假大空!
一定要好好彈劾!
隨後,兩人懷著看熱鬧的心態,等待著皇城裏傳出責罰朱桂的聖旨!
……
第二天早朝時,曹炳麟呈上了關於朝廷稅收的奏折。
據奏折所述:
大同府這半年賺的錢可真不少啊——五個億零五百萬兩銀子!
光是夏天收的稅,就有六千百萬兩!
交給朝廷的稅收呢——才14萬六千六百五十兩!
就大同府這麽個地方,半年的進賬居然比大明朝一年的稅收還要多!
這消息一傳開,朝廷上下炸開了鍋!
朱元璋整個人都傻眼了!
這到底是咋迴事?
這一時刻,朱元璋真是徹底懵圈了!
以至於看著大同府那閃瞎眼的成績,朱元璋非但高興不起來,反而從頭到尾就不相信那六千萬兩是個真數。
之前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用六千萬這個數來擠兌朱桂的時候,朱元璋不信,現在曹炳麟報上來,說大同府半年掙了六千百萬兩,朱元璋還是不信。
而且跟倆王爺擠兌朱桂那事兒還能當私事處理不同,曹炳麟作為大同府的縣長,他上報的可是公事,私下裏解決不了!
這事兒就倆結果:
要麽是曹炳麟偽造稅收報告被抓,蹲大牢等判刑,要麽報告是真的,曹炳麟得獎。
這時候朱元璋心裏,更傾向於這是假的。
“不行!”
“曹縣長這稅收報告上的數字太離譜,臣建議派人去大同府好好查查!”
財政部部長走出來,拱手提議道。
作為管著大明錢包的人,財政部部長一聽曹炳麟報告上的數字,就知道肯定有貓膩!
照曹炳麟那數字,說大同府半年稅收是五百五十萬兩,那一年不就是一千一百萬兩?
可大明一年的稅收總共才兩千多百萬兩!
這相當於大同府一年就能撈到大明全年稅收的三分之一啊!
這可能嗎?
財政部部長心裏盤問自己,絕對不可能!
“其他人有啥想法嗎?”
“都說說吧。”
朱元璋掃了一眼說話的財政部部長,然後看向其他官員。
他隱約覺得不對勁。
“臣覺得大同府的收入和稅收,絕不可能像曹縣長報告上寫的那樣!”
“整份報告裏,唯一真實的數字可能就是上交的那14萬兩銀子了。”
“但這14萬兩雖是真的,它代表的肯定不是稅收數字。”
人群裏,財政部副部長站出來分析。
財政部門對數字特別敏感,這位副部長也是業務高手,所以他一聽到報告上的數字,就立刻感覺到了可能的漏洞!
“你說得有點複雜,簡單點。”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
那財政部副部長嚇得一激靈。
以前有官員上奏寫了幾萬字,把朱元璋看得不耐煩,直接下令打了一頓。
他可不想挨揍。
於是,財政部副部長盡量用最簡單的語言說:
“臣覺得,大同府半年收入六千百萬兩銀子是假的!
大同府上半年上交的14萬兩銀子數字也是假的!
但是這14萬兩銀子是真金白銀!
臣猜曹縣長大概是這樣打算的:他拿出14萬兩銀子,編造其他數字,想要以此得到皇上您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