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皇上今天真是動怒了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皇上您真賞了他,那他花出去的14萬兩說不定還能賺迴來。”
財政部副部長說完,朝堂上的官員們都靜了一會兒。
都在琢磨他這話的意思。
很快,大家就明白了。
“按你的意思,就是曹炳麟用14萬兩銀子來糊弄咱們?”
朱元璋明白了這邏輯,便問道。
但他想不通,一個小小的縣長哪兒來這麽多錢?
“皇上聖明!”
“臣的意思正是如此!”
“而且臣覺得,背後可能還有人在指使曹縣長!”
財政部副部長拱手,話裏有話。
朱元璋微微一愣。
他當然知道財政部副部長指的是誰。
曹炳麟是大同府的縣長,能指使他的,自然是封地就在大同府的代王朱桂!
如果是朱桂指使曹炳麟,前麵那14萬兩銀子的來曆也就好解釋了。
畢竟自己以前賞了朱桂不少錢,他拿出14萬兩不算難事。
朱元璋越想臉色越不好看。
這時,建設部部長站出來說:
“臣舉報代王朱桂!”
“前幾天就有傳言,代王朱桂通過什麽工業園區賺了六千萬兩銀子。”
“現在大同府縣長曹炳麟又造假稅收,肯定是代王朱桂指使的!”
“臣懇請皇上徹查此事!”
之前造鐵路的事,建設部部長曾阻攔過朱桂,怕朱桂得勢後找他算賬,所以趁機踩了朱桂一腳。
朱元璋沉默不語,臉色陰晴不定。
“臣也舉報代王朱桂!”
“曹縣長這事肯定和代王朱桂有關,請皇上明察!”
財政部部長再次站出來,與建設部部長一起舉報朱桂。
之前正是這兩人阻止朱桂建鐵路。
如今他們又站在了一起。
麵對兩位部長的舉報,朱元璋沒說話,隻是陰沉著臉拿起曹炳麟的稅收報告。
在一堆稅收數字之後,報告裏曹炳麟的幾句私下話映入朱元璋的眼簾:
“啟稟皇上,臣還有一些掏心窩的話要說。
現在大同府在代王的帶領下發展得如火如荼,最近代王還推行了稅收改革!
商稅從原來的三十分之一降到了十分之一,不少商人對此有疑問。
後來代王身體力行,雖然身為皇子不用納稅,但在商稅改革後,代王卻主動報上自己的產業,交了五百萬兩白銀的稅!
經代王這一舉動,大同府的商人們對新商稅也就沒了意見……”
後麵都是曹炳麟誇朱桂的話。
但朱元璋已經不想看了。
這份滿載榮耀成就的報告,本該讓朱元璋感到欣慰,可現在的朱元璋,卻怎麽也高興不起來。
從那份奏折裏,朱元璋察覺到曹炳麟對朱桂滿口讚譽,意識到兩人是一夥的。
藩王在自己的領地內權力極大,這讓人生疑:這會不會是朱桂和曹炳麟聯手設的局,目的就是為了哄騙朱元璋!
“難道我對小十三的看法有誤?”
一瞬間,朱元璋似乎蒼老了十歲,眼神裏盡是無奈。
現在,一切都清晰起來。
明朝一年的稅收是兩千多百萬兩銀子,這是眾所周知的。
所以,大同府半年征收到五十五萬兩,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朱標聽見朱元璋的話,看到他眼中的失落,連忙勸解:
“父皇!”
“這事未必是小十三指使的!”
“即便是小十三指使的,那也肯定是被奸人所蒙蔽,請父皇三思!”
朱元璋聞言大怒,他把手裏的奏折如同廢物一般扔了出去,轉身嚴厲地對朱標嗬斥:
“你認為沒有小十三的同意,曹炳麟能上交這樣的奏折嗎?!”
“你說小十三受奸人欺騙,可小十三身為大明藩王,誰能騙得了他?!”
朱標聽後渾身一震,他知道朱元璋動了真怒。
朱標不再爭辯,對著朱元璋拱手道:
“兒臣願意再次北上去大同府!”
“定要查個明白!”
言畢,朱標望著那些袒護朱桂的大臣們,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朱元璋冷哼一聲:
“不必了!”
他知道讓朱標去查,肯定會盡力袒護朱桂,於是直接拒絕。
正當朱標感到失望之際,朱元璋語氣不善地說:
“這次我親自北上!”
“如果小十三真的欺騙了我,那他的代王也別當了!”
這話一出,那些袒護朱桂的大臣鬆了口氣,而朱標卻緊張起來。
他知道朱元璋這話是認真的!
其他藩王即便大興土木,無非建建房子,縱然有的藩王濫用暴力,但數量有限,對國家大局影響不大。
所以,盡管朱元璋罵得很兇,實際上的懲罰並不重!
但現在不同了!
現在朱桂很可能報了假稅!
這可是關乎國家大局的險招!
而且,朱標也不確定朱桂是否真的指使了曹炳麟。
此刻的朱標,隻能在心中默默祈求:
小十三……你千萬別做傻事啊!
與擔憂的朱標不同,朝廷上聽說朱元璋要廢掉代王,一些官員臉上露出喜色。
他們並非因朱桂的不幸而高興,而是因為朝中一直有一批反對藩王製度的官員。
他們反對所有的藩王!
他們認為藩王的存在本就不應該,畢竟藩王存在,就意味著大明的財富要分給他們一份,自己就得少吃一口。
但是礙於朱元璋的威嚴,這群人不敢公開反對藩王製度,但在私下裏仍然持有反對的態度。
對他們而言,藩王表現越差,他們就越高興。
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以藩王品行不端為由,乘機打擊藩王。
這幫人之前曾嚐試攻擊秦王和晉王,但朱元璋隻是處罰了兩位藩王,並沒有廢掉他們的打算。
如今,朱元璋首次公開表達要廢除藩王,這讓這批官員相當興奮!
這次朝會在眾人各懷心思中結束。
臨退朝後,三三兩兩的官員聚在一起,低聲交談。
“看得出來,皇上今天真是動怒了!”
財政部副部長說完,朝堂上的官員們都靜了一會兒。
都在琢磨他這話的意思。
很快,大家就明白了。
“按你的意思,就是曹炳麟用14萬兩銀子來糊弄咱們?”
朱元璋明白了這邏輯,便問道。
但他想不通,一個小小的縣長哪兒來這麽多錢?
“皇上聖明!”
“臣的意思正是如此!”
“而且臣覺得,背後可能還有人在指使曹縣長!”
財政部副部長拱手,話裏有話。
朱元璋微微一愣。
他當然知道財政部副部長指的是誰。
曹炳麟是大同府的縣長,能指使他的,自然是封地就在大同府的代王朱桂!
如果是朱桂指使曹炳麟,前麵那14萬兩銀子的來曆也就好解釋了。
畢竟自己以前賞了朱桂不少錢,他拿出14萬兩不算難事。
朱元璋越想臉色越不好看。
這時,建設部部長站出來說:
“臣舉報代王朱桂!”
“前幾天就有傳言,代王朱桂通過什麽工業園區賺了六千萬兩銀子。”
“現在大同府縣長曹炳麟又造假稅收,肯定是代王朱桂指使的!”
“臣懇請皇上徹查此事!”
之前造鐵路的事,建設部部長曾阻攔過朱桂,怕朱桂得勢後找他算賬,所以趁機踩了朱桂一腳。
朱元璋沉默不語,臉色陰晴不定。
“臣也舉報代王朱桂!”
“曹縣長這事肯定和代王朱桂有關,請皇上明察!”
財政部部長再次站出來,與建設部部長一起舉報朱桂。
之前正是這兩人阻止朱桂建鐵路。
如今他們又站在了一起。
麵對兩位部長的舉報,朱元璋沒說話,隻是陰沉著臉拿起曹炳麟的稅收報告。
在一堆稅收數字之後,報告裏曹炳麟的幾句私下話映入朱元璋的眼簾:
“啟稟皇上,臣還有一些掏心窩的話要說。
現在大同府在代王的帶領下發展得如火如荼,最近代王還推行了稅收改革!
商稅從原來的三十分之一降到了十分之一,不少商人對此有疑問。
後來代王身體力行,雖然身為皇子不用納稅,但在商稅改革後,代王卻主動報上自己的產業,交了五百萬兩白銀的稅!
經代王這一舉動,大同府的商人們對新商稅也就沒了意見……”
後麵都是曹炳麟誇朱桂的話。
但朱元璋已經不想看了。
這份滿載榮耀成就的報告,本該讓朱元璋感到欣慰,可現在的朱元璋,卻怎麽也高興不起來。
從那份奏折裏,朱元璋察覺到曹炳麟對朱桂滿口讚譽,意識到兩人是一夥的。
藩王在自己的領地內權力極大,這讓人生疑:這會不會是朱桂和曹炳麟聯手設的局,目的就是為了哄騙朱元璋!
“難道我對小十三的看法有誤?”
一瞬間,朱元璋似乎蒼老了十歲,眼神裏盡是無奈。
現在,一切都清晰起來。
明朝一年的稅收是兩千多百萬兩銀子,這是眾所周知的。
所以,大同府半年征收到五十五萬兩,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朱標聽見朱元璋的話,看到他眼中的失落,連忙勸解:
“父皇!”
“這事未必是小十三指使的!”
“即便是小十三指使的,那也肯定是被奸人所蒙蔽,請父皇三思!”
朱元璋聞言大怒,他把手裏的奏折如同廢物一般扔了出去,轉身嚴厲地對朱標嗬斥:
“你認為沒有小十三的同意,曹炳麟能上交這樣的奏折嗎?!”
“你說小十三受奸人欺騙,可小十三身為大明藩王,誰能騙得了他?!”
朱標聽後渾身一震,他知道朱元璋動了真怒。
朱標不再爭辯,對著朱元璋拱手道:
“兒臣願意再次北上去大同府!”
“定要查個明白!”
言畢,朱標望著那些袒護朱桂的大臣們,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朱元璋冷哼一聲:
“不必了!”
他知道讓朱標去查,肯定會盡力袒護朱桂,於是直接拒絕。
正當朱標感到失望之際,朱元璋語氣不善地說:
“這次我親自北上!”
“如果小十三真的欺騙了我,那他的代王也別當了!”
這話一出,那些袒護朱桂的大臣鬆了口氣,而朱標卻緊張起來。
他知道朱元璋這話是認真的!
其他藩王即便大興土木,無非建建房子,縱然有的藩王濫用暴力,但數量有限,對國家大局影響不大。
所以,盡管朱元璋罵得很兇,實際上的懲罰並不重!
但現在不同了!
現在朱桂很可能報了假稅!
這可是關乎國家大局的險招!
而且,朱標也不確定朱桂是否真的指使了曹炳麟。
此刻的朱標,隻能在心中默默祈求:
小十三……你千萬別做傻事啊!
與擔憂的朱標不同,朝廷上聽說朱元璋要廢掉代王,一些官員臉上露出喜色。
他們並非因朱桂的不幸而高興,而是因為朝中一直有一批反對藩王製度的官員。
他們反對所有的藩王!
他們認為藩王的存在本就不應該,畢竟藩王存在,就意味著大明的財富要分給他們一份,自己就得少吃一口。
但是礙於朱元璋的威嚴,這群人不敢公開反對藩王製度,但在私下裏仍然持有反對的態度。
對他們而言,藩王表現越差,他們就越高興。
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以藩王品行不端為由,乘機打擊藩王。
這幫人之前曾嚐試攻擊秦王和晉王,但朱元璋隻是處罰了兩位藩王,並沒有廢掉他們的打算。
如今,朱元璋首次公開表達要廢除藩王,這讓這批官員相當興奮!
這次朝會在眾人各懷心思中結束。
臨退朝後,三三兩兩的官員聚在一起,低聲交談。
“看得出來,皇上今天真是動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