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這水泥路確實不錯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朱桂想了想,換了個大家都能理解的說法:
“事情其實很簡單。”
“火車聲音大,鐵路沿線不再適合居住,我已經另建了房屋免費給他們住。”
“那些被拆除的房子,是因為擋了鐵軌,我把他們都安置到新房子裏,還額外給了補償。”
“至於損壞的道路,是因為我在鋪水泥路。”
朱元璋一聽,眼睛都瞪圓了!
好家夥!
之前朱桂說拆房子是為了百姓好,朱元璋還不信,還有些生氣。
但現在聽完解釋,
朱元璋恍然大悟,原來朱桂真的是在為百姓著想!
這就像是有人把舊房子拆了,免費給你蓋了個新的!
還附帶大筆銀子補償!
這麽好的事兒,朱元璋都想要一份!
而且朱桂為了避免火車噪音影響百姓,還主動給他們安排了新居!
聽到朱桂如此細心地照顧百姓,朱元璋眼眶都紅了!
如果他小時候的官員能像朱桂這樣仁慈,而不是橫征暴斂,
也許朱元璋就不會造反,
而是安安分分當個農夫。
想著這些,朱元璋看向朱桂的眼神越發滿意,仿佛在審視接班人一般。
“小十三,”
“你處理這事的方式,讓我非常滿意!”
朱元璋停頓了下,又補充說:
“比你賺六千萬兩白銀更讓我滿意!”
剛知道朱桂賺了六千萬兩白銀時,朱元璋隻是驚訝於他的生財之道。
而現在,朱桂對於鐵路引起的民眾問題給出的解決方案,帶給朱元璋的不僅是震撼,
更是觸及心靈的感動!
這份情感遠比最初的震驚更為深刻!
而朱棣他們聽到這,完全懵了。
朱桂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修鐵路還能引出這麽多故事?
為了讓百姓不受火車噪音影響,居然免費幫他們搬家? 還要給那麽多銀子賠償?
朱桂這是唱的哪一出?
變成散財童子了嗎?
而且,朱棣心裏隱約有種不好的預感。
果不其然,
就在朱棣的這股念頭剛冒頭,
朱元璋看到呆若木雞的朱桂和朱榑,頓時火冒三丈。
朱元璋指著朱棣和朱榑教訓道:
“你們倆好好瞧瞧小十三!”
“看看小十三身為藩王,是如何為百姓謀福利的,你們倆可得好好看,好好學!”
此時此刻,
在朱元璋眼中,朱桂簡直是藩王的楷模!
“……”
朱棣和朱榑二人則是一臉懵,啞口無言。
真是活久見!
他倆跟過來本想著趁朱元璋教訓朱桂時,搭把手幫個忙。
怎麽轉眼間朱桂倒被朱元璋誇上了天,
反倒是他倆挨起了訓?
更讓他們臉色發白的是,
一想到朱元璋說要向朱桂學習的事,
朱桂能免費給百姓建新房,還能大方補償,那是因為他賺了六千萬啊!
可他們倆既沒那個財力,也沒那份本事,頓時感到壓力山大!
這份學習朱桂的作業,他們不會做!
“嘖嘖嘖,可憐的兩位殿下。”
一旁的曹炳麟見兩位藩王一臉絕望,不禁感歎道。
曹炳麟頗有點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意味。
畢竟,按朱桂的水平,看樣子是不會來擠對他了,可朱棣這些藩王可就慘了。
從朱棣二人的絕望神情中,人們或許已經預知到自己的未來,
所以才露出如此絕望的樣子。
想到這,與自己無關的曹炳麟覺得挺好笑。
是時候讓這些藩王真切感受到代王競爭的恐怖了!
之後,一切都塵埃落定。
朱元璋提出的幾個問題,都得到了滿意的解答。
現場的氛圍也隨之鬆弛下來。
隻是,“小王爺蛋”和“老糊塗蛋”這兩個稱號,還不時在大同府官員們的腦海中迴響。
但當這些人腦海中的父子激情對罵漸漸淡去,再看現實,
卻發現朱元璋和朱桂這對父子竟展現出一副父慈子孝的和睦景象。
這讓官員們不由自主地抽動了一下嘴角。
看來,老朱家這一家人全是演技派!
隨後,眾人便不再停留於車站。
朱元璋想著既然來了大同府,就應該考察一番大同,
順帶見識見識朱桂創造的各種神奇事物。
要知道,在來之前,他可是一直聽朱標、霍匡等人描述,
現在他對大同府的一切充滿了好奇!
這般想著,朱元璋離開了車站,決定親自去親眼見證今非昔比的大同府!
走出大同車站,
外麵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朱元璋放眼望去,仿佛站在一塊平整的畫布上,眼前毫無遮擋!
緊接著,
朱元璋發現了奇怪之處。
“小十三,這火車站外的道路是用什麽建的?”
朱元璋並未走下車站台階,而是直接指向眼前開闊的站前廣場問道。
朱元璋這麽一問,
朱棣、朱榑等人順著朱元璋手指的方向望去,也都發現了異樣之處。
眼前的站前廣場地麵,並非常見的土路或碎石路,
也不是看起來很高檔的大理石路,
而是一種灰白色,表麵異常平整且顯得極為堅固的新式道路!
這讓朱棣和朱榑二人神色一凜!
要知道,上次他們來時,大同車站還沒有這樣的路麵。
可為何短短時間,大同車站就有如此巨變?
正當眾人疑惑的目光投向朱桂時,朱桂笑了。
“用的是水泥。”
“修建這些道路的材料是水泥。”
朱桂迴答眾人的疑問,怕大家沒聽明白,又重複了一遍。
“水泥是工業區生產的,現在已經占據了工業區近一半的產能。”
“不過因為大同府改造工程量巨大,所以還有點供不應求。”
朱元璋聽著,臉上不斷變幻著驚喜之色。
但他沒有立即評價水泥,而是想親身感受後再作評論。
“聽起來不錯,咱們走走看。”
朱元璋領頭走下車站台階,踏上站前廣場的水泥路上。
就在朱元璋一腳踏上水泥路的瞬間,
他立刻感受到了與平常走路截然不同的體驗。
此刻,朱元璋隻覺得地麵平滑至極,堅實無比,真真切切體會到了腳踏實地的感覺!
“這水泥路確實不錯。”
朱元璋試著跺了跺腳,發現地麵紋絲不動,不由讚許道。
他猛然想起,剛才朱桂說那些被毀壞的官道,是因為在修水泥路。
“事情其實很簡單。”
“火車聲音大,鐵路沿線不再適合居住,我已經另建了房屋免費給他們住。”
“那些被拆除的房子,是因為擋了鐵軌,我把他們都安置到新房子裏,還額外給了補償。”
“至於損壞的道路,是因為我在鋪水泥路。”
朱元璋一聽,眼睛都瞪圓了!
好家夥!
之前朱桂說拆房子是為了百姓好,朱元璋還不信,還有些生氣。
但現在聽完解釋,
朱元璋恍然大悟,原來朱桂真的是在為百姓著想!
這就像是有人把舊房子拆了,免費給你蓋了個新的!
還附帶大筆銀子補償!
這麽好的事兒,朱元璋都想要一份!
而且朱桂為了避免火車噪音影響百姓,還主動給他們安排了新居!
聽到朱桂如此細心地照顧百姓,朱元璋眼眶都紅了!
如果他小時候的官員能像朱桂這樣仁慈,而不是橫征暴斂,
也許朱元璋就不會造反,
而是安安分分當個農夫。
想著這些,朱元璋看向朱桂的眼神越發滿意,仿佛在審視接班人一般。
“小十三,”
“你處理這事的方式,讓我非常滿意!”
朱元璋停頓了下,又補充說:
“比你賺六千萬兩白銀更讓我滿意!”
剛知道朱桂賺了六千萬兩白銀時,朱元璋隻是驚訝於他的生財之道。
而現在,朱桂對於鐵路引起的民眾問題給出的解決方案,帶給朱元璋的不僅是震撼,
更是觸及心靈的感動!
這份情感遠比最初的震驚更為深刻!
而朱棣他們聽到這,完全懵了。
朱桂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修鐵路還能引出這麽多故事?
為了讓百姓不受火車噪音影響,居然免費幫他們搬家? 還要給那麽多銀子賠償?
朱桂這是唱的哪一出?
變成散財童子了嗎?
而且,朱棣心裏隱約有種不好的預感。
果不其然,
就在朱棣的這股念頭剛冒頭,
朱元璋看到呆若木雞的朱桂和朱榑,頓時火冒三丈。
朱元璋指著朱棣和朱榑教訓道:
“你們倆好好瞧瞧小十三!”
“看看小十三身為藩王,是如何為百姓謀福利的,你們倆可得好好看,好好學!”
此時此刻,
在朱元璋眼中,朱桂簡直是藩王的楷模!
“……”
朱棣和朱榑二人則是一臉懵,啞口無言。
真是活久見!
他倆跟過來本想著趁朱元璋教訓朱桂時,搭把手幫個忙。
怎麽轉眼間朱桂倒被朱元璋誇上了天,
反倒是他倆挨起了訓?
更讓他們臉色發白的是,
一想到朱元璋說要向朱桂學習的事,
朱桂能免費給百姓建新房,還能大方補償,那是因為他賺了六千萬啊!
可他們倆既沒那個財力,也沒那份本事,頓時感到壓力山大!
這份學習朱桂的作業,他們不會做!
“嘖嘖嘖,可憐的兩位殿下。”
一旁的曹炳麟見兩位藩王一臉絕望,不禁感歎道。
曹炳麟頗有點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意味。
畢竟,按朱桂的水平,看樣子是不會來擠對他了,可朱棣這些藩王可就慘了。
從朱棣二人的絕望神情中,人們或許已經預知到自己的未來,
所以才露出如此絕望的樣子。
想到這,與自己無關的曹炳麟覺得挺好笑。
是時候讓這些藩王真切感受到代王競爭的恐怖了!
之後,一切都塵埃落定。
朱元璋提出的幾個問題,都得到了滿意的解答。
現場的氛圍也隨之鬆弛下來。
隻是,“小王爺蛋”和“老糊塗蛋”這兩個稱號,還不時在大同府官員們的腦海中迴響。
但當這些人腦海中的父子激情對罵漸漸淡去,再看現實,
卻發現朱元璋和朱桂這對父子竟展現出一副父慈子孝的和睦景象。
這讓官員們不由自主地抽動了一下嘴角。
看來,老朱家這一家人全是演技派!
隨後,眾人便不再停留於車站。
朱元璋想著既然來了大同府,就應該考察一番大同,
順帶見識見識朱桂創造的各種神奇事物。
要知道,在來之前,他可是一直聽朱標、霍匡等人描述,
現在他對大同府的一切充滿了好奇!
這般想著,朱元璋離開了車站,決定親自去親眼見證今非昔比的大同府!
走出大同車站,
外麵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朱元璋放眼望去,仿佛站在一塊平整的畫布上,眼前毫無遮擋!
緊接著,
朱元璋發現了奇怪之處。
“小十三,這火車站外的道路是用什麽建的?”
朱元璋並未走下車站台階,而是直接指向眼前開闊的站前廣場問道。
朱元璋這麽一問,
朱棣、朱榑等人順著朱元璋手指的方向望去,也都發現了異樣之處。
眼前的站前廣場地麵,並非常見的土路或碎石路,
也不是看起來很高檔的大理石路,
而是一種灰白色,表麵異常平整且顯得極為堅固的新式道路!
這讓朱棣和朱榑二人神色一凜!
要知道,上次他們來時,大同車站還沒有這樣的路麵。
可為何短短時間,大同車站就有如此巨變?
正當眾人疑惑的目光投向朱桂時,朱桂笑了。
“用的是水泥。”
“修建這些道路的材料是水泥。”
朱桂迴答眾人的疑問,怕大家沒聽明白,又重複了一遍。
“水泥是工業區生產的,現在已經占據了工業區近一半的產能。”
“不過因為大同府改造工程量巨大,所以還有點供不應求。”
朱元璋聽著,臉上不斷變幻著驚喜之色。
但他沒有立即評價水泥,而是想親身感受後再作評論。
“聽起來不錯,咱們走走看。”
朱元璋領頭走下車站台階,踏上站前廣場的水泥路上。
就在朱元璋一腳踏上水泥路的瞬間,
他立刻感受到了與平常走路截然不同的體驗。
此刻,朱元璋隻覺得地麵平滑至極,堅實無比,真真切切體會到了腳踏實地的感覺!
“這水泥路確實不錯。”
朱元璋試著跺了跺腳,發現地麵紋絲不動,不由讚許道。
他猛然想起,剛才朱桂說那些被毀壞的官道,是因為在修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