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現在情況不同了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想著要打仗,係統任務就來了。
難道這個競爭任務和攻打北元殘部的軍事行動有關?
想到這裏,朱桂臉上的興趣更濃了。
畢竟,自己得到“謔謔謔”模板也有段時間了,一直沒機會在實戰中試試。
現在,是不是有機會用“謔謔謔”的能力,繼續打擊那些遊牧民族的家夥?
想到這,朱桂久違的熱情被點燃,然後仔細閱讀係統介紹。
隻見眼前的係統界麵跳出幾行字:
【競爭任務:在即將進行的北征中,取得遠超其他藩王的軍功!】
【完成任務可獲得獎勵:完整的化學工業體係!】
朱桂一看競爭任務及其獎勵,眼睛一亮。
這個任務的要求在朱桂的預料之中。
畢竟,在建設和稅收上,他已經“內卷”了一波,而且隱約占據了難以超越的優勢!
別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那麽,在競爭的道路上,自然要另辟蹊徑。
軍事領域無疑是個很好的方向!
畢竟,大明建國不久,還有許多開國將領健在,甚至皇子中都有像朱棣這樣有軍功的人。
如果朱桂能在軍事上開啟“內卷”,效果應該不錯。
以前的朱桂對軍事一竅不通。
但自從加載了“謔謔謔”模板後,軍事上的難題已不成問題。
畢竟,“謔謔謔”對付草原上的蠻子可是專業的。
有了“謔謔謔”模板加身,朱桂對完成這個任務信心滿滿!
“獎勵竟然是整套化工體係!”
朱桂確定完成任務沒問題後,視線鎖定在了獎勵上。
他的眼神更加熾熱!
作為來自後世的人,朱桂深知化工體係對大明意味著什麽!
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隻要建立起化工體係,就能研發化肥,徹底改變大明的農業!
單產量而言,用了化肥後作物增產七成都不稀奇,簡直恐怖!
當然,在化工體係中,還有一個對當時世界殺傷力極大的產品——
一旦有了化工體係,朱桂就能輕鬆煉製烈性炸藥!
其威力遠遠超過大明的火藥!
甚至,隻要朱桂願意,化肥都能搖身一變成為威力巨大的炸藥,比大明的火藥還要厲害得多!
當然,這兩個好處遠遠概括不了化工體係的強大力量。它的優點多得數不清,能給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利益和發展!
對現在的朱桂而言,化工體係最大的意義在於增強軍事實力!隻要能成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化工體係,從此以後,無論對手是誰,朱桂都不必擔憂。
朱桂將會擁有爭奪天下的資本!想到這兒,朱桂對於在北征中立下赫赫戰功的想法更加迫切了。
隻要能在戰爭中取得遠超其他藩王的軍功,朱桂就有機會在大同府建立化工體係!
朱棣緊隨著朱元璋的目光,同樣眺望著北方草原的方向,眼裏燃燒著征服的欲望。他看出朱元璋有北征的打算,自己也渴望在這場戰役中建立功名。
此時的朱棣,還不了解身旁朱桂所發生的巨變。
朱元璋在長城上凝望一陣後,心事重重,沒說一句話就離開了長城。
隨即,他繼續巡視,一路上愈發覺得應該用水泥將這裏徹底改造一番。
朱元璋用了幾天時間檢視那些軍事要塞,之後在大同府停留了一個多月。
對大同府的情況有了全麵的了解後,他便準備返迴應天府。
對於這次大同府之行,朱元璋非常滿意!
原本是為了找朱桂算賬而來,親眼見到朱桂的成就後,他徹底被折服了!
朱元璋深信,未來的日子,大同府在朱桂的管理下,定能成為世上最繁榮的地方!
離開大同府前,朱元璋召集了朱桂等幾個兄弟,心裏有許多話想要對他們說。
大同火車站內,朱元璋坐在長椅上。
代王朱桂、燕王朱棣和齊王朱榑三人恭敬地站立在他的麵前,聆聽教誨。
周圍有幾個錦衣衛在巡邏,不遠處的鐵軌上,特供列車已轟鳴待發,隻待朱元璋登車即刻啟程。
然而,朱元璋並不急於離去。
他沒有看朱桂三人,而是目光流轉於站內,最終投向站外,覆蓋了整個大同府。
他的視線仿佛穿透到了鋼鐵廠的高爐,看到了那一列列貨運列車。
此情此景,讓朱元璋眼中滿是感慨!
年輕人真是讓人敬畏!
哪怕是他親自治理大同府,也不可能帶來如此巨大的變化!
但朱桂卻做到了,而且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
這讓朱元璋既震撼又欣慰,不愧是我的兒子!
不愧是咱們老朱家的血脈,真給咱長臉!
不過,由於在大同府的這幾天裏,朱元璋已經多次表揚了朱桂,所以在離開前,他不再重複那些讚美之詞,而是直接談起了正事。
\"你們都知道北元殘餘勢力吧?\" 朱元璋收迴漫遊的視線,看向眼前的朱桂三人,開口詢問。
\"知道,父皇是要徹底鏟除北元殘部嗎?\" 朱棣立即迴答,眼中閃爍著期待。
朱桂和朱榑也立刻聚精會神地聽著。
對於這股北元殘部的來曆,朱桂略有所聞。
元朝滅亡之際,相當一部分元朝統治階層帶著兵馬逃入了草原。
元朝的統治階層本就是從草原崛起,後來占據了中原。
現在元朝被推翻,殘留的兵馬迴到草原如魚得水,成為了北元殘部。
他們曾統治過中原,因此時時刻刻夢想著南下,重建元朝的輝煌。
雖然目前的大明不會輕易被這股北元殘部奪走江山,但總有蒼蠅圍著也挺煩人的。
朱桂看向朱元璋,顯然自己的猜測沒錯,朱元璋確實打算除掉這股“蒼蠅”。
聽到朱棣提及消滅北元殘部,朱元璋微微點頭:“是的,我有此意,而且最近得到消息,對對付北元殘部非常有利。”
在朱元璋看來,國家大政方針必須慎之又慎,戰爭更是國家的大事,不能輕啟戰端。
因此,盡管他知道北元殘部的存在,卻一直沒有采取軍事行動,皆因沒有合適的時機,貿然出兵可能會徒增損失。
難道這個競爭任務和攻打北元殘部的軍事行動有關?
想到這裏,朱桂臉上的興趣更濃了。
畢竟,自己得到“謔謔謔”模板也有段時間了,一直沒機會在實戰中試試。
現在,是不是有機會用“謔謔謔”的能力,繼續打擊那些遊牧民族的家夥?
想到這,朱桂久違的熱情被點燃,然後仔細閱讀係統介紹。
隻見眼前的係統界麵跳出幾行字:
【競爭任務:在即將進行的北征中,取得遠超其他藩王的軍功!】
【完成任務可獲得獎勵:完整的化學工業體係!】
朱桂一看競爭任務及其獎勵,眼睛一亮。
這個任務的要求在朱桂的預料之中。
畢竟,在建設和稅收上,他已經“內卷”了一波,而且隱約占據了難以超越的優勢!
別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那麽,在競爭的道路上,自然要另辟蹊徑。
軍事領域無疑是個很好的方向!
畢竟,大明建國不久,還有許多開國將領健在,甚至皇子中都有像朱棣這樣有軍功的人。
如果朱桂能在軍事上開啟“內卷”,效果應該不錯。
以前的朱桂對軍事一竅不通。
但自從加載了“謔謔謔”模板後,軍事上的難題已不成問題。
畢竟,“謔謔謔”對付草原上的蠻子可是專業的。
有了“謔謔謔”模板加身,朱桂對完成這個任務信心滿滿!
“獎勵竟然是整套化工體係!”
朱桂確定完成任務沒問題後,視線鎖定在了獎勵上。
他的眼神更加熾熱!
作為來自後世的人,朱桂深知化工體係對大明意味著什麽!
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隻要建立起化工體係,就能研發化肥,徹底改變大明的農業!
單產量而言,用了化肥後作物增產七成都不稀奇,簡直恐怖!
當然,在化工體係中,還有一個對當時世界殺傷力極大的產品——
一旦有了化工體係,朱桂就能輕鬆煉製烈性炸藥!
其威力遠遠超過大明的火藥!
甚至,隻要朱桂願意,化肥都能搖身一變成為威力巨大的炸藥,比大明的火藥還要厲害得多!
當然,這兩個好處遠遠概括不了化工體係的強大力量。它的優點多得數不清,能給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利益和發展!
對現在的朱桂而言,化工體係最大的意義在於增強軍事實力!隻要能成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化工體係,從此以後,無論對手是誰,朱桂都不必擔憂。
朱桂將會擁有爭奪天下的資本!想到這兒,朱桂對於在北征中立下赫赫戰功的想法更加迫切了。
隻要能在戰爭中取得遠超其他藩王的軍功,朱桂就有機會在大同府建立化工體係!
朱棣緊隨著朱元璋的目光,同樣眺望著北方草原的方向,眼裏燃燒著征服的欲望。他看出朱元璋有北征的打算,自己也渴望在這場戰役中建立功名。
此時的朱棣,還不了解身旁朱桂所發生的巨變。
朱元璋在長城上凝望一陣後,心事重重,沒說一句話就離開了長城。
隨即,他繼續巡視,一路上愈發覺得應該用水泥將這裏徹底改造一番。
朱元璋用了幾天時間檢視那些軍事要塞,之後在大同府停留了一個多月。
對大同府的情況有了全麵的了解後,他便準備返迴應天府。
對於這次大同府之行,朱元璋非常滿意!
原本是為了找朱桂算賬而來,親眼見到朱桂的成就後,他徹底被折服了!
朱元璋深信,未來的日子,大同府在朱桂的管理下,定能成為世上最繁榮的地方!
離開大同府前,朱元璋召集了朱桂等幾個兄弟,心裏有許多話想要對他們說。
大同火車站內,朱元璋坐在長椅上。
代王朱桂、燕王朱棣和齊王朱榑三人恭敬地站立在他的麵前,聆聽教誨。
周圍有幾個錦衣衛在巡邏,不遠處的鐵軌上,特供列車已轟鳴待發,隻待朱元璋登車即刻啟程。
然而,朱元璋並不急於離去。
他沒有看朱桂三人,而是目光流轉於站內,最終投向站外,覆蓋了整個大同府。
他的視線仿佛穿透到了鋼鐵廠的高爐,看到了那一列列貨運列車。
此情此景,讓朱元璋眼中滿是感慨!
年輕人真是讓人敬畏!
哪怕是他親自治理大同府,也不可能帶來如此巨大的變化!
但朱桂卻做到了,而且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
這讓朱元璋既震撼又欣慰,不愧是我的兒子!
不愧是咱們老朱家的血脈,真給咱長臉!
不過,由於在大同府的這幾天裏,朱元璋已經多次表揚了朱桂,所以在離開前,他不再重複那些讚美之詞,而是直接談起了正事。
\"你們都知道北元殘餘勢力吧?\" 朱元璋收迴漫遊的視線,看向眼前的朱桂三人,開口詢問。
\"知道,父皇是要徹底鏟除北元殘部嗎?\" 朱棣立即迴答,眼中閃爍著期待。
朱桂和朱榑也立刻聚精會神地聽著。
對於這股北元殘部的來曆,朱桂略有所聞。
元朝滅亡之際,相當一部分元朝統治階層帶著兵馬逃入了草原。
元朝的統治階層本就是從草原崛起,後來占據了中原。
現在元朝被推翻,殘留的兵馬迴到草原如魚得水,成為了北元殘部。
他們曾統治過中原,因此時時刻刻夢想著南下,重建元朝的輝煌。
雖然目前的大明不會輕易被這股北元殘部奪走江山,但總有蒼蠅圍著也挺煩人的。
朱桂看向朱元璋,顯然自己的猜測沒錯,朱元璋確實打算除掉這股“蒼蠅”。
聽到朱棣提及消滅北元殘部,朱元璋微微點頭:“是的,我有此意,而且最近得到消息,對對付北元殘部非常有利。”
在朱元璋看來,國家大政方針必須慎之又慎,戰爭更是國家的大事,不能輕啟戰端。
因此,盡管他知道北元殘部的存在,卻一直沒有采取軍事行動,皆因沒有合適的時機,貿然出兵可能會徒增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