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王子崛起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桂這般文武雙全的王子崛起,預示著未來大明的政局必將動蕩。
亂世,便是機遇,是他輔助朱棣登基的良機。
在陶光嘯心中,朱棣早已是未來的九五之尊,其餘皇子不過是過客雲煙罷了。
正當朱棣等候乃兒不花殘部歸降之際,另一側,一場足以震撼世界的戰役即將拉開帷幕!
北元汗庭內,可汗的大帳中。
“明軍逼近了!”
“我們是否該繼續北逃?”
“北邊已無路可走,向西撤吧!”
群臣匯集,議論紛紛,麵對嚴峻形勢,各抒己見,更有不少人主張逃避。
在他們看來,遠征的大明軍不可能窮追不舍,隻要逃,性命必能保全。
人群最前,站著可汗之子孛兒隻斤·恩克,他望著病榻上的父親,滿麵焦急,思維混沌中問:
“父汗,如今明軍來犯,我們該如何應對?”
身為可汗的也速迭兒,聽到兒子的詢問,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
他清楚兒子與眾臣的恐慌從何而來。
自中原喪失,經捕魚兒海一役,蒙古各部已被明軍打得聞風喪膽,他們已不敢正麵迎敵。
但如此局麵若不穩住軍心,隻怕明軍未到,內部已先亂。
盡管病重,也速迭兒仍勉強倚坐床頭,喝道:“吵什麽吵?!”
一語之下,大帳內頓時靜默。
恩克與群臣的目光齊聚也速迭兒。
他邊咳邊道:“咳咳……如今我們遠避中原,與明朝相隔千裏,況且丞相已率主力前往迤都阻截明軍,他們到不了這裏。”
群臣聞言,稍稍安定。既然明軍威脅不大,逃跑也就沒必要了。
有大臣迴想自己剛才的逃遁之詞,頓感羞愧,轉而憤怒聲討明軍:
“明軍欺人太甚!我們已經退出中原,他們仍要趕盡殺絕!”
一人發難,眾人心有戚戚,紛紛附和起來。
“朱元璋實非善類!得了全天下的好處還不滿足,非要置我們於死地!”
“待將來我們恢複實力,定要再入中原,重振祖上榮光!”
“對!不光要打迴去,還要將中原富饒之地洗劫一空,每座城池都要血洗,為元廷報仇雪恨!”
北元群臣對明軍及朱氏家族破口大罵,恨不能碎屍萬段。
也速迭兒見此情景,心頭稍感寬慰。隻要士氣尚存,北元重返中原也許並非幻想。
正欲再說,王帳外忽然傳來嘈雜聲響,緊接著,四麵火光衝天,迅速蔓延伸展,整個汗庭陷入一片火海。
“外麵怎麽迴事?!”
也速迭兒目睹此景,驚愕中失聲唿喊。
正當北元可汗與眾臣驚慌失措之際,王帳之外突然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唿嘯:
“明朝軍隊來了!攻打過來了!”
帳內的北元官員們聞此一言,個個如觸電般顫栗不止,難以置信!
明朝大軍,真的出現了!
尤其是也速迭兒,臉色刹那間變得煞白,仿佛靈魂出竅,先前還言之鑿鑿,稱明朝遠隔千山萬水,無需掛慮。
轉眼之間,局勢突變。
明軍,就這麽出現在了眼前!
那些不久前還豪言壯語,待實力恢複便揮師南下中原的北元重臣們,此刻個個麵如土色,胸膛起伏,幾乎要一口鮮血噴出。
明朝的軍隊,怎麽來得如此迅速?
眾人旋即迴過神,逃生之心油然而生!
恩克與幾位忠誠的臣子扶起癱軟的也速迭兒,其餘北元官員則如鳥獸散。
恰於此時,恩克一行人剛背著也速迭兒踏出王帳,迎麵撞見了終生難忘的一幕:
一位身披白袍的青年將軍,率五千精兵猛衝而入,橫掃汗庭內外!
耀眼的戰刀,鮮明的鎧甲,無一不是明軍的標誌。
恩克親眼目睹,驚愕至極!
真的是明軍!遠自千裏之外,襲來此處!
朱桂指揮隊伍湧入汗庭,目標直指北元可汗及其麾下高層,意在一舉摧毀北元的指揮中樞!
“殺!一個不留!”
“北元可汗與高官首級,取之者大功!”
朱桂一聲令下,當先衝鋒,直逼剛逃離王帳的北元首領。
馬蹄奔騰,寒光一閃,朱桂揮刀而過。
北元太子恩克背上的也速迭兒,首級齊齊落地,眼中殘留無盡恐懼。
兩具無頭身軀,血如泉湧,轟然倒地。
朱桂一擊斃命,斬下北元可汗與太子!
緊隨其後的明軍衛隊亦對剩餘的北元官員展開屠殺,頓時哀嚎遍野,刀劍交鳴,血濺四方。
昔日北元權力的象征,汗庭,在朱桂的鐵蹄下淪為修羅場。
朱桂隨後未再參與戰鬥,轉而進入王帳搜羅重要文件。
不久,殺伐聲漸弱,朱桂走出王帳。
見眾衛隊士卒馬首懸掛北元官員首級,猶如殺神降世。
朱桂靜候片刻,確認再無戰鬥聲,方下達撤退指令:“撤!”
汗庭周邊尚有許多實力不俗的草原部落,若驚動他們,朱桂一行或將陷入困境。
雖速戰速決,此役戰果斐然。
朱桂一舉搗毀北元汗庭,親取可汗、太子首級,更有北元官員首級一百七十四枚。
可以說,朱桂憑一己之力,徹底摧毀了北元殘餘的核心力量。
…………
數日後,明軍營地。
朱棣等待乃兒不花投降的日子已至,心中卻毫無波瀾。
連日來,朱桂音訊全無,身為兄長的朱棣,不由為其安危憂慮。
北元已知朱桂其人,而朱桂身處漠北,孤立無援,隨時可能因迷路或物資短缺陷入絕境。
更不必提種種未知兇險。
畢竟,朱桂首次上陣,即便是僥幸取勝,一名新帥又豈能常勝不敗?
草原上部落繁多,強敵環伺,想到朱桂可能遭遇挫折,朱棣心沉如鉛。
未及朱棣多想,乃兒不花的使者已至。
“燕王殿下,太尉讓我告知,迤都的情形稍有變動。”
朱棣聞言,眸中閃過一抹冷光。
迤都生變?
難道乃兒不花反悔,不想投降了?!
殺意頓生,朱棣念及自己誠意相待,對方若真食言,他不介意令其族滅。
念頭方起,使者似乎感受到朱棣周身殺氣,臉色驟變,急急解釋:
“殿下怕是誤會了!此變對我燕王有利!原來,迤都的丞相亦有意歸順大明,這就是我說的變化!”
亂世,便是機遇,是他輔助朱棣登基的良機。
在陶光嘯心中,朱棣早已是未來的九五之尊,其餘皇子不過是過客雲煙罷了。
正當朱棣等候乃兒不花殘部歸降之際,另一側,一場足以震撼世界的戰役即將拉開帷幕!
北元汗庭內,可汗的大帳中。
“明軍逼近了!”
“我們是否該繼續北逃?”
“北邊已無路可走,向西撤吧!”
群臣匯集,議論紛紛,麵對嚴峻形勢,各抒己見,更有不少人主張逃避。
在他們看來,遠征的大明軍不可能窮追不舍,隻要逃,性命必能保全。
人群最前,站著可汗之子孛兒隻斤·恩克,他望著病榻上的父親,滿麵焦急,思維混沌中問:
“父汗,如今明軍來犯,我們該如何應對?”
身為可汗的也速迭兒,聽到兒子的詢問,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
他清楚兒子與眾臣的恐慌從何而來。
自中原喪失,經捕魚兒海一役,蒙古各部已被明軍打得聞風喪膽,他們已不敢正麵迎敵。
但如此局麵若不穩住軍心,隻怕明軍未到,內部已先亂。
盡管病重,也速迭兒仍勉強倚坐床頭,喝道:“吵什麽吵?!”
一語之下,大帳內頓時靜默。
恩克與群臣的目光齊聚也速迭兒。
他邊咳邊道:“咳咳……如今我們遠避中原,與明朝相隔千裏,況且丞相已率主力前往迤都阻截明軍,他們到不了這裏。”
群臣聞言,稍稍安定。既然明軍威脅不大,逃跑也就沒必要了。
有大臣迴想自己剛才的逃遁之詞,頓感羞愧,轉而憤怒聲討明軍:
“明軍欺人太甚!我們已經退出中原,他們仍要趕盡殺絕!”
一人發難,眾人心有戚戚,紛紛附和起來。
“朱元璋實非善類!得了全天下的好處還不滿足,非要置我們於死地!”
“待將來我們恢複實力,定要再入中原,重振祖上榮光!”
“對!不光要打迴去,還要將中原富饒之地洗劫一空,每座城池都要血洗,為元廷報仇雪恨!”
北元群臣對明軍及朱氏家族破口大罵,恨不能碎屍萬段。
也速迭兒見此情景,心頭稍感寬慰。隻要士氣尚存,北元重返中原也許並非幻想。
正欲再說,王帳外忽然傳來嘈雜聲響,緊接著,四麵火光衝天,迅速蔓延伸展,整個汗庭陷入一片火海。
“外麵怎麽迴事?!”
也速迭兒目睹此景,驚愕中失聲唿喊。
正當北元可汗與眾臣驚慌失措之際,王帳之外突然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唿嘯:
“明朝軍隊來了!攻打過來了!”
帳內的北元官員們聞此一言,個個如觸電般顫栗不止,難以置信!
明朝大軍,真的出現了!
尤其是也速迭兒,臉色刹那間變得煞白,仿佛靈魂出竅,先前還言之鑿鑿,稱明朝遠隔千山萬水,無需掛慮。
轉眼之間,局勢突變。
明軍,就這麽出現在了眼前!
那些不久前還豪言壯語,待實力恢複便揮師南下中原的北元重臣們,此刻個個麵如土色,胸膛起伏,幾乎要一口鮮血噴出。
明朝的軍隊,怎麽來得如此迅速?
眾人旋即迴過神,逃生之心油然而生!
恩克與幾位忠誠的臣子扶起癱軟的也速迭兒,其餘北元官員則如鳥獸散。
恰於此時,恩克一行人剛背著也速迭兒踏出王帳,迎麵撞見了終生難忘的一幕:
一位身披白袍的青年將軍,率五千精兵猛衝而入,橫掃汗庭內外!
耀眼的戰刀,鮮明的鎧甲,無一不是明軍的標誌。
恩克親眼目睹,驚愕至極!
真的是明軍!遠自千裏之外,襲來此處!
朱桂指揮隊伍湧入汗庭,目標直指北元可汗及其麾下高層,意在一舉摧毀北元的指揮中樞!
“殺!一個不留!”
“北元可汗與高官首級,取之者大功!”
朱桂一聲令下,當先衝鋒,直逼剛逃離王帳的北元首領。
馬蹄奔騰,寒光一閃,朱桂揮刀而過。
北元太子恩克背上的也速迭兒,首級齊齊落地,眼中殘留無盡恐懼。
兩具無頭身軀,血如泉湧,轟然倒地。
朱桂一擊斃命,斬下北元可汗與太子!
緊隨其後的明軍衛隊亦對剩餘的北元官員展開屠殺,頓時哀嚎遍野,刀劍交鳴,血濺四方。
昔日北元權力的象征,汗庭,在朱桂的鐵蹄下淪為修羅場。
朱桂隨後未再參與戰鬥,轉而進入王帳搜羅重要文件。
不久,殺伐聲漸弱,朱桂走出王帳。
見眾衛隊士卒馬首懸掛北元官員首級,猶如殺神降世。
朱桂靜候片刻,確認再無戰鬥聲,方下達撤退指令:“撤!”
汗庭周邊尚有許多實力不俗的草原部落,若驚動他們,朱桂一行或將陷入困境。
雖速戰速決,此役戰果斐然。
朱桂一舉搗毀北元汗庭,親取可汗、太子首級,更有北元官員首級一百七十四枚。
可以說,朱桂憑一己之力,徹底摧毀了北元殘餘的核心力量。
…………
數日後,明軍營地。
朱棣等待乃兒不花投降的日子已至,心中卻毫無波瀾。
連日來,朱桂音訊全無,身為兄長的朱棣,不由為其安危憂慮。
北元已知朱桂其人,而朱桂身處漠北,孤立無援,隨時可能因迷路或物資短缺陷入絕境。
更不必提種種未知兇險。
畢竟,朱桂首次上陣,即便是僥幸取勝,一名新帥又豈能常勝不敗?
草原上部落繁多,強敵環伺,想到朱桂可能遭遇挫折,朱棣心沉如鉛。
未及朱棣多想,乃兒不花的使者已至。
“燕王殿下,太尉讓我告知,迤都的情形稍有變動。”
朱棣聞言,眸中閃過一抹冷光。
迤都生變?
難道乃兒不花反悔,不想投降了?!
殺意頓生,朱棣念及自己誠意相待,對方若真食言,他不介意令其族滅。
念頭方起,使者似乎感受到朱棣周身殺氣,臉色驟變,急急解釋:
“殿下怕是誤會了!此變對我燕王有利!原來,迤都的丞相亦有意歸順大明,這就是我說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