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三項發明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擺擺手,“有標兒在,我就不過去了。”
說著,臉上故作賭氣狀,“再說,那小子讓我等了這麽多天,哪能這麽容易就出去迎接他?不去!堅決不去!”
錦衣衛聽了,臉上浮現出苦笑。
跟隨朱元璋多年,他深知這位帝王行事決斷,但對待家人,卻又不時流露出鐵漢柔情,有時還會故意鬧點小脾氣。
往常,錦衣衛常見到朱元璋和馬皇後之間的小鬧劇,最後總是馬皇後溫柔地哄著他。
如今,朱元璋對朱桂也有了這般情愫,看來朱桂在他心中的分量已不同凡響,直追馬皇後了!
思緒至此,錦衣衛繼續稟報:“陛下,代王殿下可不是空手而來,他還帶來了一隊無需鐵軌,僅憑輪子便能平穩行駛的蒸汽機車!”
錦衣衛臨末添了一句,“此等奇技,臣前所未聞,無論朝臣還是百姓,無不大感震驚!”
朱元璋聞言,一時愣在當場。
蒸汽機車?
這又是個什麽新鮮玩意?
難道是朱桂又搗鼓出了新發明?!
這個念頭一閃,朱元璋似乎明白了些什麽。
看來這些日子,朱桂就是因為搗鼓這個蒸汽機車,才遲遲未歸!
心中那因久等不至的不滿,霎時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驚喜。
畢竟,朱桂每過一陣子就能搗鼓出個對國家百姓有利的新發明,無論如何都是好事一樁。
與此同時,朱元璋對朱桂的這個“蒸汽機車”充滿了好奇。
拋開繁文縟節,他決定親自去一探究竟!
應天府內,朱桂駕駛著蒸汽機車停在糧倉門前,帶著朱標下了車。
朱標對這蒸汽機車一臉驚奇。
“這個蒸汽機車真是不錯,雖不及蒸汽火車龐大,卻無需鐵軌,靈活便捷。”朱標下車後讚歎道。
朱桂聞言一笑,朱標說得沒錯。
他造這蒸汽機車,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彌補蒸汽火車不能到達的地方。3
火車雖快,但鐵軌鋪設工程浩大,許多偏遠之地無此設施。
這時,蒸汽機車便大顯身手了!
“這麽說,你這些天不迴應天府,是為了造這蒸汽機車?”
朱標誇完之後,帶著疑問看向朱桂。之前北伐結束後,朱桂屢次推辭迴京的旨意,朱元璋雖未責罰,但心中顯然有不悅。
畢竟一切賞賜都已備好,隻等朱桂歸來,可他卻一拖再拖,惹得朱元璋大為光火。
若非朱桂是他親子,換成其他將領,怕是要被扣上居功自傲的帽子,然後由錦衣衛“妥善處理”了。
沒想到,朱桂這些日子竟是為了這蒸汽機車,這才耽擱了。
想到這裏,朱標的猜疑變得合情合理起來。
朱桂聽完朱標的疑問,笑道:“哥哥說對了,但也不全對。”
對,又不全對?
這話讓朱標一時摸不著頭腦。
朱標困惑不解,隻好苦笑,再次追問:“別賣關子了,說說你為何拖延父皇的旨意?要知道,父皇可真是氣得不輕啊!”
說到這裏,朱標腦海裏閃過一個可能性,不大,但足夠驚悚,於是又補上一句:“你不會隻是造了蒸汽機車吧?趁著這段時間,你是不是還搗鼓出別的什麽東西了?”
朱桂聽了朱標的提問,笑著點了點頭。
這一瞬間的確認,讓朱標驚訝不已,我的天,這小子真能折騰!
原來,拖延父皇旨意,是去搞發明了?!
“那你到底還搞出了些什麽?”朱標滿懷期待地問。
畢竟,現在這蒸汽機車已經在應天府掀起了軒然大波,而這僅僅隻是朱桂這段時間裏的一項小小創作。
也因此,朱標對朱桂在這段時間裏其他的作品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比如說這個橡膠輪胎,也是我新近的成果,哥哥看它是否比木質車輪更勝一籌?”朱桂對著一臉好奇的朱標,指著蒸汽機車下的輪胎說道。
朱標立刻將目光投向了那橡膠輪胎……
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木質車輪的輪廓,幾乎是一瞬間的事。
朱標迅速在心裏做了對比。
木質車輪脆弱易斷,還怕潮濕腐爛,雨天行走諸多不便,承重能力也是有限得很。
反觀眼前的橡膠輪胎,那韌性十足的模樣,顯然不懼風霜侵蝕,
最重要的是,它似乎能承載極大的重量,瞧那數十輛蒸汽機車拖拽的龐大車廂,滿滿當當的貨物壓在上麵,
橡膠輪胎卻依舊穩若磐石,讓朱標也不由得暗自稱奇!
“妙哉!這橡膠輪胎真妙!咱們大明也得普及起來才是!”
朱標連聲讚歎,身為太子的他,念念不忘讓大明百姓都能享用這份便利。
“這事兄長就別操心了,橡膠輪胎的銷售我早已安排妥當。”
朱桂笑眯眯地迴應道。
論及生財之道,朱桂向來是不讓人的。
朱標聞言微微一怔,差點忘記,眼前這位在自己印象中已是軍事奇才的弟弟,原本可是商業上的好手。
隨即,朱標釋然一笑,不再糾結此事。
接著,他又問道:
“除了這些,你是不是還有別的驚喜?”
換做旁人,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能搞出蒸汽機車和橡膠輪胎,朱標已覺得足夠。
但站在麵前的是朱桂,
於是朱標本能地期待,朱桂能夠帶來更多驚喜。
果不其然,朱桂再次點頭,說:
“當然有,這段時間我還新建了一座化工廠。”
這話一出,朱標神色一凜。
朱桂又建新廠了?
而且是前所未聞的化工廠!
朱標連忙追問:
“這化工廠與工業區的其他工廠有何不同?”
朱桂笑了笑,道:
“區別大了!化工廠裏能製造出不少好東西,對農業和軍事都有極大的助益!”
朱標聽了,眼睛一亮。
這看似平常的化工廠,竟能產出對農業和軍事都有利的產品,簡直不可思議!
得知朱桂這段時間竟搗鼓出如此多的好東西,朱標心中的擔憂稍微放下。
若朱元璋知曉這一切,想必也不會因朱桂拖延聖旨而怪罪他。
想到這裏,朱標的神情舒緩了許多。
他滿意地看著朱桂,拍了拍他的肩,欣慰地說:
“好,太好了!”
說著,臉上故作賭氣狀,“再說,那小子讓我等了這麽多天,哪能這麽容易就出去迎接他?不去!堅決不去!”
錦衣衛聽了,臉上浮現出苦笑。
跟隨朱元璋多年,他深知這位帝王行事決斷,但對待家人,卻又不時流露出鐵漢柔情,有時還會故意鬧點小脾氣。
往常,錦衣衛常見到朱元璋和馬皇後之間的小鬧劇,最後總是馬皇後溫柔地哄著他。
如今,朱元璋對朱桂也有了這般情愫,看來朱桂在他心中的分量已不同凡響,直追馬皇後了!
思緒至此,錦衣衛繼續稟報:“陛下,代王殿下可不是空手而來,他還帶來了一隊無需鐵軌,僅憑輪子便能平穩行駛的蒸汽機車!”
錦衣衛臨末添了一句,“此等奇技,臣前所未聞,無論朝臣還是百姓,無不大感震驚!”
朱元璋聞言,一時愣在當場。
蒸汽機車?
這又是個什麽新鮮玩意?
難道是朱桂又搗鼓出了新發明?!
這個念頭一閃,朱元璋似乎明白了些什麽。
看來這些日子,朱桂就是因為搗鼓這個蒸汽機車,才遲遲未歸!
心中那因久等不至的不滿,霎時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驚喜。
畢竟,朱桂每過一陣子就能搗鼓出個對國家百姓有利的新發明,無論如何都是好事一樁。
與此同時,朱元璋對朱桂的這個“蒸汽機車”充滿了好奇。
拋開繁文縟節,他決定親自去一探究竟!
應天府內,朱桂駕駛著蒸汽機車停在糧倉門前,帶著朱標下了車。
朱標對這蒸汽機車一臉驚奇。
“這個蒸汽機車真是不錯,雖不及蒸汽火車龐大,卻無需鐵軌,靈活便捷。”朱標下車後讚歎道。
朱桂聞言一笑,朱標說得沒錯。
他造這蒸汽機車,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彌補蒸汽火車不能到達的地方。3
火車雖快,但鐵軌鋪設工程浩大,許多偏遠之地無此設施。
這時,蒸汽機車便大顯身手了!
“這麽說,你這些天不迴應天府,是為了造這蒸汽機車?”
朱標誇完之後,帶著疑問看向朱桂。之前北伐結束後,朱桂屢次推辭迴京的旨意,朱元璋雖未責罰,但心中顯然有不悅。
畢竟一切賞賜都已備好,隻等朱桂歸來,可他卻一拖再拖,惹得朱元璋大為光火。
若非朱桂是他親子,換成其他將領,怕是要被扣上居功自傲的帽子,然後由錦衣衛“妥善處理”了。
沒想到,朱桂這些日子竟是為了這蒸汽機車,這才耽擱了。
想到這裏,朱標的猜疑變得合情合理起來。
朱桂聽完朱標的疑問,笑道:“哥哥說對了,但也不全對。”
對,又不全對?
這話讓朱標一時摸不著頭腦。
朱標困惑不解,隻好苦笑,再次追問:“別賣關子了,說說你為何拖延父皇的旨意?要知道,父皇可真是氣得不輕啊!”
說到這裏,朱標腦海裏閃過一個可能性,不大,但足夠驚悚,於是又補上一句:“你不會隻是造了蒸汽機車吧?趁著這段時間,你是不是還搗鼓出別的什麽東西了?”
朱桂聽了朱標的提問,笑著點了點頭。
這一瞬間的確認,讓朱標驚訝不已,我的天,這小子真能折騰!
原來,拖延父皇旨意,是去搞發明了?!
“那你到底還搞出了些什麽?”朱標滿懷期待地問。
畢竟,現在這蒸汽機車已經在應天府掀起了軒然大波,而這僅僅隻是朱桂這段時間裏的一項小小創作。
也因此,朱標對朱桂在這段時間裏其他的作品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比如說這個橡膠輪胎,也是我新近的成果,哥哥看它是否比木質車輪更勝一籌?”朱桂對著一臉好奇的朱標,指著蒸汽機車下的輪胎說道。
朱標立刻將目光投向了那橡膠輪胎……
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木質車輪的輪廓,幾乎是一瞬間的事。
朱標迅速在心裏做了對比。
木質車輪脆弱易斷,還怕潮濕腐爛,雨天行走諸多不便,承重能力也是有限得很。
反觀眼前的橡膠輪胎,那韌性十足的模樣,顯然不懼風霜侵蝕,
最重要的是,它似乎能承載極大的重量,瞧那數十輛蒸汽機車拖拽的龐大車廂,滿滿當當的貨物壓在上麵,
橡膠輪胎卻依舊穩若磐石,讓朱標也不由得暗自稱奇!
“妙哉!這橡膠輪胎真妙!咱們大明也得普及起來才是!”
朱標連聲讚歎,身為太子的他,念念不忘讓大明百姓都能享用這份便利。
“這事兄長就別操心了,橡膠輪胎的銷售我早已安排妥當。”
朱桂笑眯眯地迴應道。
論及生財之道,朱桂向來是不讓人的。
朱標聞言微微一怔,差點忘記,眼前這位在自己印象中已是軍事奇才的弟弟,原本可是商業上的好手。
隨即,朱標釋然一笑,不再糾結此事。
接著,他又問道:
“除了這些,你是不是還有別的驚喜?”
換做旁人,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能搞出蒸汽機車和橡膠輪胎,朱標已覺得足夠。
但站在麵前的是朱桂,
於是朱標本能地期待,朱桂能夠帶來更多驚喜。
果不其然,朱桂再次點頭,說:
“當然有,這段時間我還新建了一座化工廠。”
這話一出,朱標神色一凜。
朱桂又建新廠了?
而且是前所未聞的化工廠!
朱標連忙追問:
“這化工廠與工業區的其他工廠有何不同?”
朱桂笑了笑,道:
“區別大了!化工廠裏能製造出不少好東西,對農業和軍事都有極大的助益!”
朱標聽了,眼睛一亮。
這看似平常的化工廠,竟能產出對農業和軍事都有利的產品,簡直不可思議!
得知朱桂這段時間竟搗鼓出如此多的好東西,朱標心中的擔憂稍微放下。
若朱元璋知曉這一切,想必也不會因朱桂拖延聖旨而怪罪他。
想到這裏,朱標的神情舒緩了許多。
他滿意地看著朱桂,拍了拍他的肩,欣慰地說:
“好,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