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一切都被朱桂安排得妥妥當當!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精力有限!
也就是說,還有精力旺盛的另一種可能!
朱元璋意識到這一點,立刻追問:
“那如果官員們的精力很充沛呢?小十三,你會有什麽建議?”
朱桂笑著答道:
“那自然是兩頭並進,兩件事一起幹。”
“也就是既開放海禁,建立海上絲綢之路,同時也建立大明海軍!”
“遠的地方我們用貿易方式賺取金銀,近的地方就直接攻城略地。”
朱桂的這個提議一出,朱元璋的眼前頓時豁然開朗。
剛才還真是自己格局小了。
不過,朱元璋很快也意識到問題所在。
正如朱桂所說,兩件事都做,就需要朝廷官員們有充足的精力。
畢竟,即便隻是做其中一件,雖有文武偏重之分,但實際上兩邊也需要相互配合。
比如實施海上絲綢之路政策,雖然主要受益方是文官,但也離不開武將保駕護航!
如果是走大明海軍劫掠的路線,雖然武將是主角,但同樣需要文官在後方解決軍隊的後勤難題。
如果兩件事同時進行,雙方的工作量都會成倍增長,沒有足夠的精力根本玩不轉!
“所以,現在有兩個選項。”
“要麽直接發展大明海軍,靠軍隊去海外掠奪金銀。”
“要麽兩頭都抓,但這需要官員們有足夠的精力。”
朱元璋沉吟片刻,隨後轉向群臣:“小十三說得清楚了,你們怎麽看?”
此言一出,以藍玉為首的武將們個個喜形於色!
畢竟兩個選項裏都包含了發展大明海軍,藍玉等武將自然可以高枕無憂。
“末將覺得都可以,陛下隨意挑選策略!”
藍玉連忙站出,表明立場。
新任戶部尚書的楊靖,此時一臉苦澀,他聽出了朱桂話裏的門道!
據楊靖所知,代王朱桂在大同府對官員們推行了高壓文化,聽說那些官員每天都忙到深夜才迴家!
而且在大同府官員間流傳著一個詞,叫做“內卷”!
現在朱桂說兩件事一起辦!
這讓楊靖不禁猜測,難道朱桂打算在全大明的朝廷推廣這種激烈競爭的文化,讓官員們都卷起來?
但這是一步明棋!
雖說兩件事一起做會大大增加文官的工作負擔,但楊靖無法拒絕!
因為楊靖不能接受武將主導的大明海軍道路,那意味著文官隻能做配角。
所以這次,楊靖必須得爭!
“臣精力充沛!臣認為應兩頭並進!既開通海上絲綢之路,也建立大明海軍!”
楊靖挺身而出,正義凜然地拱手說道。
朱元璋一聽這話,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老朱等的就是這句話!
既然要做,那當然要做得徹底!
兩件事同時推進,金銀獲取的效率必然大大提高!
到時候大明的名聲也能威震四海!
其他文官倒也沒人出聲反對。
畢竟反對了就意味著以後隻能眼睜睜看著武將們立功吃肉。
所以就算將來工作量增大,也隻好咬牙忍了。
想到這裏,他們不由將幽怨的目光投向朱桂和朱元璋,感覺自己被這對父子算計了!
“國家大政方針的問題總算解決了。”
朱元璋知道這一通操作下來,百官們以後都得主動加班了,不禁感慨道。
然而這時,朱桂又補了一句:
“大方向的問題解決了,但在具體操作上,兒臣還有一些補充。”
正是這些補充,才是朱桂願意親自跑一趟的原因。
朱元璋眼睛一亮。
沒想到朱桂還有後招?
果然比朝堂上那些隻顧自己地位的家夥強多了!
“你接著說,我洗耳恭聽。”
朱元璋雙手抱胸,饒有興致地看著朱桂問。
藍玉、楊靖等人也好奇地盯著朱桂。
他們都想知道朱桂在具體操作上還有什麽絕招。
隻見朱桂淡淡地說:
“首先,傳統的戰船和商船大多是帆船,靠風力驅動,無風則不動。”
講到這裏,朱桂對著文武百官拱手說:
“我雖然才疏學淺,但我研究出來的蒸汽機可以用作船隻的動力,造出蒸汽動力船!”
“這種蒸汽動力船能夠用作戰艦,它比普通帆船快,結構簡單,操縱管理容易,容易實現自動化,各個方麵都比普通戰艦強得多!”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人人都驚呆了!
朱桂不僅能提出宏觀的戰略方向,就連具體改進船隻的方法,他也有了實際行動的方案!
藍玉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他聽說過蒸汽機,也知道蒸汽機能供暖,還有蒸汽火車的存在!
藍玉心裏盤算著。
要是能造出一艘全身鋼鐵的蒸汽動力船,就像蒸汽火車那樣!
那對於其他時代的戰艦來說,絕對是碾壓級別的存在!
甚至都不用開火,直接撞上去都能把別的船撞得稀巴爛!
而蒸汽動力船可能還毫發無損!
“嘶——!”
想到這兒,藍玉倒吸一口冷氣,眼睛都紅了,恨不得馬上就能駕駛蒸汽動力船!
“蒸汽動力船?”
朱元璋的眼神裏也閃過一抹震驚。
他腦中浮現出蒸汽火車的形象。
設想一下,如果蒸汽動力船能像蒸汽火車那麽壯觀!
可能隻需一艘,就能在鄱陽湖把陳友諒的艦隊打得落花流水!
隨即,朱元璋立刻說:
“那以後戰艦就造蒸汽動力的!第一艘就用小十三的封號命名,叫做代王號!”
朱桂聽了,愣了愣。
他對這些虛名倒不怎麽在意,但仍拱手道:“謝謝父皇!”
不過,朱桂還有東西沒亮出來。
接著,朱桂擺擺手。
殿外等候的兩名親兵走了進來,他們雙手展開一幅地圖走上前來。
正當朱元璋和百官一臉茫然時,朱桂解釋說:
“這玩意兒是世界地圖,是一個商人賣給我的,上麵各國的情況都很清晰!”
“大明海軍發展起來後,可以根據地圖上標記的礦產和國家,選擇進攻的目標。”
地圖其實是朱桂從係統商城買的,但這不能說,於是就推說是從商人那裏購得。
突然看到世界地圖,朱元璋、楊靖、藍玉等官員都看呆了!
朱桂這是怎麽迴事?
也就是說,還有精力旺盛的另一種可能!
朱元璋意識到這一點,立刻追問:
“那如果官員們的精力很充沛呢?小十三,你會有什麽建議?”
朱桂笑著答道:
“那自然是兩頭並進,兩件事一起幹。”
“也就是既開放海禁,建立海上絲綢之路,同時也建立大明海軍!”
“遠的地方我們用貿易方式賺取金銀,近的地方就直接攻城略地。”
朱桂的這個提議一出,朱元璋的眼前頓時豁然開朗。
剛才還真是自己格局小了。
不過,朱元璋很快也意識到問題所在。
正如朱桂所說,兩件事都做,就需要朝廷官員們有充足的精力。
畢竟,即便隻是做其中一件,雖有文武偏重之分,但實際上兩邊也需要相互配合。
比如實施海上絲綢之路政策,雖然主要受益方是文官,但也離不開武將保駕護航!
如果是走大明海軍劫掠的路線,雖然武將是主角,但同樣需要文官在後方解決軍隊的後勤難題。
如果兩件事同時進行,雙方的工作量都會成倍增長,沒有足夠的精力根本玩不轉!
“所以,現在有兩個選項。”
“要麽直接發展大明海軍,靠軍隊去海外掠奪金銀。”
“要麽兩頭都抓,但這需要官員們有足夠的精力。”
朱元璋沉吟片刻,隨後轉向群臣:“小十三說得清楚了,你們怎麽看?”
此言一出,以藍玉為首的武將們個個喜形於色!
畢竟兩個選項裏都包含了發展大明海軍,藍玉等武將自然可以高枕無憂。
“末將覺得都可以,陛下隨意挑選策略!”
藍玉連忙站出,表明立場。
新任戶部尚書的楊靖,此時一臉苦澀,他聽出了朱桂話裏的門道!
據楊靖所知,代王朱桂在大同府對官員們推行了高壓文化,聽說那些官員每天都忙到深夜才迴家!
而且在大同府官員間流傳著一個詞,叫做“內卷”!
現在朱桂說兩件事一起辦!
這讓楊靖不禁猜測,難道朱桂打算在全大明的朝廷推廣這種激烈競爭的文化,讓官員們都卷起來?
但這是一步明棋!
雖說兩件事一起做會大大增加文官的工作負擔,但楊靖無法拒絕!
因為楊靖不能接受武將主導的大明海軍道路,那意味著文官隻能做配角。
所以這次,楊靖必須得爭!
“臣精力充沛!臣認為應兩頭並進!既開通海上絲綢之路,也建立大明海軍!”
楊靖挺身而出,正義凜然地拱手說道。
朱元璋一聽這話,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老朱等的就是這句話!
既然要做,那當然要做得徹底!
兩件事同時推進,金銀獲取的效率必然大大提高!
到時候大明的名聲也能威震四海!
其他文官倒也沒人出聲反對。
畢竟反對了就意味著以後隻能眼睜睜看著武將們立功吃肉。
所以就算將來工作量增大,也隻好咬牙忍了。
想到這裏,他們不由將幽怨的目光投向朱桂和朱元璋,感覺自己被這對父子算計了!
“國家大政方針的問題總算解決了。”
朱元璋知道這一通操作下來,百官們以後都得主動加班了,不禁感慨道。
然而這時,朱桂又補了一句:
“大方向的問題解決了,但在具體操作上,兒臣還有一些補充。”
正是這些補充,才是朱桂願意親自跑一趟的原因。
朱元璋眼睛一亮。
沒想到朱桂還有後招?
果然比朝堂上那些隻顧自己地位的家夥強多了!
“你接著說,我洗耳恭聽。”
朱元璋雙手抱胸,饒有興致地看著朱桂問。
藍玉、楊靖等人也好奇地盯著朱桂。
他們都想知道朱桂在具體操作上還有什麽絕招。
隻見朱桂淡淡地說:
“首先,傳統的戰船和商船大多是帆船,靠風力驅動,無風則不動。”
講到這裏,朱桂對著文武百官拱手說:
“我雖然才疏學淺,但我研究出來的蒸汽機可以用作船隻的動力,造出蒸汽動力船!”
“這種蒸汽動力船能夠用作戰艦,它比普通帆船快,結構簡單,操縱管理容易,容易實現自動化,各個方麵都比普通戰艦強得多!”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人人都驚呆了!
朱桂不僅能提出宏觀的戰略方向,就連具體改進船隻的方法,他也有了實際行動的方案!
藍玉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他聽說過蒸汽機,也知道蒸汽機能供暖,還有蒸汽火車的存在!
藍玉心裏盤算著。
要是能造出一艘全身鋼鐵的蒸汽動力船,就像蒸汽火車那樣!
那對於其他時代的戰艦來說,絕對是碾壓級別的存在!
甚至都不用開火,直接撞上去都能把別的船撞得稀巴爛!
而蒸汽動力船可能還毫發無損!
“嘶——!”
想到這兒,藍玉倒吸一口冷氣,眼睛都紅了,恨不得馬上就能駕駛蒸汽動力船!
“蒸汽動力船?”
朱元璋的眼神裏也閃過一抹震驚。
他腦中浮現出蒸汽火車的形象。
設想一下,如果蒸汽動力船能像蒸汽火車那麽壯觀!
可能隻需一艘,就能在鄱陽湖把陳友諒的艦隊打得落花流水!
隨即,朱元璋立刻說:
“那以後戰艦就造蒸汽動力的!第一艘就用小十三的封號命名,叫做代王號!”
朱桂聽了,愣了愣。
他對這些虛名倒不怎麽在意,但仍拱手道:“謝謝父皇!”
不過,朱桂還有東西沒亮出來。
接著,朱桂擺擺手。
殿外等候的兩名親兵走了進來,他們雙手展開一幅地圖走上前來。
正當朱元璋和百官一臉茫然時,朱桂解釋說:
“這玩意兒是世界地圖,是一個商人賣給我的,上麵各國的情況都很清晰!”
“大明海軍發展起來後,可以根據地圖上標記的礦產和國家,選擇進攻的目標。”
地圖其實是朱桂從係統商城買的,但這不能說,於是就推說是從商人那裏購得。
突然看到世界地圖,朱元璋、楊靖、藍玉等官員都看呆了!
朱桂這是怎麽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