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威名傳遍四海!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咱們這迴動了明朝的奶酪,萬一被他們察覺,怕是要興師問罪了。”
“得早做打算啊!”有大臣憂心忡忡地說。
他們這群人,是元西寧王的後代,元朝末了,納忽裏領著殘部逃到這兒,建了個小國。
大明一逼,他們就退到這地步,再退,就沒地兒可去了。
納忽裏嗤笑一聲:“這地界,大小山頭多了去了,明朝哪能想到咱們頭上?”
“萬一查上門,咱們往別的小勢力身上一推,他們沒憑沒據,能奈我何?”
話音一落,出主意的大臣眉頭緊鎖。他覺得納忽裏想得太美,明朝若真發兵,未必講道理。
可瞧著納忽裏那股得意勁,他也隻好把話咽迴去。
納忽裏笑眯眯地接著說:“別瞎操心了,東西都到手了,還能吐出來?”
說著,他舔舔嘴唇,眼神閃爍:“說起來,那幾個姿色不錯……”
“你們慢慢欣賞這些寶貝,我先去辦正事。”
眾人一聽,心照不宣,紛紛拱手:“恭送大王!”
納忽裏笑著點頭,正要往後殿去,突然,一名士兵慌慌張張闖進來,大喊:
“大王!不好了!東邊有明軍鐵騎殺過來了!”
納忽裏愣住了,王子和重臣們也是一臉震驚!
明軍來得也太快了吧?!剛劫了大明商隊,贓物還沒分呢,明軍就殺到門口了?
按常理,明軍發現商隊被劫,先派人調查,查明白了,談不攏才動武。
這一套程序走下來,少說也得幾個月,證據早涼了。
正因為這樣,納忽裏才敢對大明商隊下手。
可現在,一切都超出了納忽裏的預料!
明軍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逼近!
“不是因為咱們劫商隊的事吧?這支明軍有別的目的?”王子別兒怯帖木兒猜測道。
這話一出,納忽裏眼睛一亮,的確有可能!
正常情況下,明軍不可能這麽快,肯定另有緣由!
“既然如此,大家想想,咱們還幹了啥惹惱明朝的事?”納忽裏急切地問。
他這麽問,並非懼怕明朝,而是想弄清明軍來意,知己知彼,才能應對。
眾人沉默片刻,有人開口:
“前陣子,明朝代王朱桂派兵打通了西域和明朝的聯係,西域隨後派使節朝拜明朝。大王不滿他們結盟,忽略了夾在中間的哈梅裏國,就派人截殺了西域使節。恐怕因此,明朝才派兵來犯。”
納忽裏恍然大悟,差點忘了這茬!
殺使節,不單是意氣用事,也是納忽裏的計謀。
在他看來,哈梅裏國所在的河西走廊,是西域和明朝交往的咽喉。
如今兩頭通了,卻把哈梅裏國晾在一邊,他心裏自然不痛快。
於是,為了爭取主動,納忽裏果斷出手,目的就是要吸引明朝注意。
明朝知道了哈梅裏國的舉動,要麽出兵征服,要麽花錢買路。
現在看,明朝選擇了前者!
理清來龍去脈,納忽裏神色鎮定許多。
這一仗,至關重要。
贏了,明朝若不想再耗兵力,就得掏銀子。
從此,哈梅裏國靠著地利,躺著數錢!
“各位,廢話少說!明軍來了,咱們也不是吃素的!隻要守住這一波,好日子就在後頭!”
納忽裏高聲鼓舞,話語中滿是激昂。
“大王英明!”有重臣心領神會,接著鼓動人心,“咱們是河西走廊的老大,明朝要和西域通商,繞不過咱們。隻要這次不被打垮,以後咱們就名正言順地‘照顧’他們的商隊,讓他們頭疼!他們要想繼續通商,隻能乖乖交保護費。中原人曆來如此,宋朝就是例子。”
這話一出,將領和文官個個精神抖擻。
說到底,誰不想日子過得滋潤,打仗還不是圖個好日子。
要是能擋住明軍,甚至重創他們,讓明朝覺得不劃算,像宋朝那樣年年進貢求安寧,正是哈梅裏國上下所願!
“打他娘的明軍!讓那些家夥有來無迴!隻有讓明軍吃痛,朱元璋那小子才不敢再招惹咱們!”
哈梅裏國的朝堂上,群情激奮,恨不能生啖明軍,碎屍萬段。納忽裏見群臣鬥誌昂揚,嘴角也勾起一抹笑意。
沒錯,就是要這個勁頭!
讓那些明軍侵略者統統留在這裏吧!
也算為我們昔日的恥辱,稍稍出口惡氣!
納忽裏,作為元朝西寧王的後人,對明朝,尤其是對朱家,恨之入骨!
這次,正好借消滅明軍士兵來消解心頭之恨!
“報——!”
正說著,一名斥候匆匆跑進大殿。
納忽裏豪情萬丈地問道:
“是不是有明軍的新動向了?”
斥候滿臉興奮地迴答:
“啟稟大王,的確有最新消息!”
“據我探查,來犯的明軍大約隻有五千人左右。”
“而且,全是騎兵!”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眾人麵麵相覷,以為自己聽錯了。
“你確定,看到的都是騎兵?”
“而且,隻有五千人?!”
不等納忽裏開口,一位將軍已忍不住質疑。
“千真萬確!親眼所見!”
斥候堅定地迴答。
幾乎同時,提問的將軍放聲大笑:
“笑他們明軍無智無謀!”
“兵法有雲,十倍於敵則圍之,五倍於敵則攻之。”
“如今我國有三萬精兵駐守,他們竟隻派五千騎兵來攻城?!”
“難道整個明朝,就沒有一個懂兵法的嗎?”
這位哈梅裏國將軍的話,激起了滿堂的士氣。
話音剛落,朝堂上一片歡騰。
三萬對五千!
自己是守城一方。
對方五千騎兵,毫無攻城器械!
這種形勢,即便不懂軍事的文臣也能看出,優勢明顯在己方!
甚至可以說,
在如此懸殊的實力對比下,
哈梅裏國幾乎找不到失敗的理由!
納忽裏揮手示意斥候繼續偵查。
他的眼中閃爍著光芒,說道:
“如果明軍人數屬實,我們考慮的就不應該是如何守城了!”
“而是要思考,怎樣才能圍殲這五千騎兵!”
朝堂上的官員聞言,唿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全滅五千明軍騎兵?
這樣的戰功,足以讓哈梅裏國的威名傳遍四海!
“得早做打算啊!”有大臣憂心忡忡地說。
他們這群人,是元西寧王的後代,元朝末了,納忽裏領著殘部逃到這兒,建了個小國。
大明一逼,他們就退到這地步,再退,就沒地兒可去了。
納忽裏嗤笑一聲:“這地界,大小山頭多了去了,明朝哪能想到咱們頭上?”
“萬一查上門,咱們往別的小勢力身上一推,他們沒憑沒據,能奈我何?”
話音一落,出主意的大臣眉頭緊鎖。他覺得納忽裏想得太美,明朝若真發兵,未必講道理。
可瞧著納忽裏那股得意勁,他也隻好把話咽迴去。
納忽裏笑眯眯地接著說:“別瞎操心了,東西都到手了,還能吐出來?”
說著,他舔舔嘴唇,眼神閃爍:“說起來,那幾個姿色不錯……”
“你們慢慢欣賞這些寶貝,我先去辦正事。”
眾人一聽,心照不宣,紛紛拱手:“恭送大王!”
納忽裏笑著點頭,正要往後殿去,突然,一名士兵慌慌張張闖進來,大喊:
“大王!不好了!東邊有明軍鐵騎殺過來了!”
納忽裏愣住了,王子和重臣們也是一臉震驚!
明軍來得也太快了吧?!剛劫了大明商隊,贓物還沒分呢,明軍就殺到門口了?
按常理,明軍發現商隊被劫,先派人調查,查明白了,談不攏才動武。
這一套程序走下來,少說也得幾個月,證據早涼了。
正因為這樣,納忽裏才敢對大明商隊下手。
可現在,一切都超出了納忽裏的預料!
明軍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逼近!
“不是因為咱們劫商隊的事吧?這支明軍有別的目的?”王子別兒怯帖木兒猜測道。
這話一出,納忽裏眼睛一亮,的確有可能!
正常情況下,明軍不可能這麽快,肯定另有緣由!
“既然如此,大家想想,咱們還幹了啥惹惱明朝的事?”納忽裏急切地問。
他這麽問,並非懼怕明朝,而是想弄清明軍來意,知己知彼,才能應對。
眾人沉默片刻,有人開口:
“前陣子,明朝代王朱桂派兵打通了西域和明朝的聯係,西域隨後派使節朝拜明朝。大王不滿他們結盟,忽略了夾在中間的哈梅裏國,就派人截殺了西域使節。恐怕因此,明朝才派兵來犯。”
納忽裏恍然大悟,差點忘了這茬!
殺使節,不單是意氣用事,也是納忽裏的計謀。
在他看來,哈梅裏國所在的河西走廊,是西域和明朝交往的咽喉。
如今兩頭通了,卻把哈梅裏國晾在一邊,他心裏自然不痛快。
於是,為了爭取主動,納忽裏果斷出手,目的就是要吸引明朝注意。
明朝知道了哈梅裏國的舉動,要麽出兵征服,要麽花錢買路。
現在看,明朝選擇了前者!
理清來龍去脈,納忽裏神色鎮定許多。
這一仗,至關重要。
贏了,明朝若不想再耗兵力,就得掏銀子。
從此,哈梅裏國靠著地利,躺著數錢!
“各位,廢話少說!明軍來了,咱們也不是吃素的!隻要守住這一波,好日子就在後頭!”
納忽裏高聲鼓舞,話語中滿是激昂。
“大王英明!”有重臣心領神會,接著鼓動人心,“咱們是河西走廊的老大,明朝要和西域通商,繞不過咱們。隻要這次不被打垮,以後咱們就名正言順地‘照顧’他們的商隊,讓他們頭疼!他們要想繼續通商,隻能乖乖交保護費。中原人曆來如此,宋朝就是例子。”
這話一出,將領和文官個個精神抖擻。
說到底,誰不想日子過得滋潤,打仗還不是圖個好日子。
要是能擋住明軍,甚至重創他們,讓明朝覺得不劃算,像宋朝那樣年年進貢求安寧,正是哈梅裏國上下所願!
“打他娘的明軍!讓那些家夥有來無迴!隻有讓明軍吃痛,朱元璋那小子才不敢再招惹咱們!”
哈梅裏國的朝堂上,群情激奮,恨不能生啖明軍,碎屍萬段。納忽裏見群臣鬥誌昂揚,嘴角也勾起一抹笑意。
沒錯,就是要這個勁頭!
讓那些明軍侵略者統統留在這裏吧!
也算為我們昔日的恥辱,稍稍出口惡氣!
納忽裏,作為元朝西寧王的後人,對明朝,尤其是對朱家,恨之入骨!
這次,正好借消滅明軍士兵來消解心頭之恨!
“報——!”
正說著,一名斥候匆匆跑進大殿。
納忽裏豪情萬丈地問道:
“是不是有明軍的新動向了?”
斥候滿臉興奮地迴答:
“啟稟大王,的確有最新消息!”
“據我探查,來犯的明軍大約隻有五千人左右。”
“而且,全是騎兵!”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眾人麵麵相覷,以為自己聽錯了。
“你確定,看到的都是騎兵?”
“而且,隻有五千人?!”
不等納忽裏開口,一位將軍已忍不住質疑。
“千真萬確!親眼所見!”
斥候堅定地迴答。
幾乎同時,提問的將軍放聲大笑:
“笑他們明軍無智無謀!”
“兵法有雲,十倍於敵則圍之,五倍於敵則攻之。”
“如今我國有三萬精兵駐守,他們竟隻派五千騎兵來攻城?!”
“難道整個明朝,就沒有一個懂兵法的嗎?”
這位哈梅裏國將軍的話,激起了滿堂的士氣。
話音剛落,朝堂上一片歡騰。
三萬對五千!
自己是守城一方。
對方五千騎兵,毫無攻城器械!
這種形勢,即便不懂軍事的文臣也能看出,優勢明顯在己方!
甚至可以說,
在如此懸殊的實力對比下,
哈梅裏國幾乎找不到失敗的理由!
納忽裏揮手示意斥候繼續偵查。
他的眼中閃爍著光芒,說道:
“如果明軍人數屬實,我們考慮的就不應該是如何守城了!”
“而是要思考,怎樣才能圍殲這五千騎兵!”
朝堂上的官員聞言,唿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全滅五千明軍騎兵?
這樣的戰功,足以讓哈梅裏國的威名傳遍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