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我會在裏麵等他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名人再多,這麽一想,也就不奇怪了。
陶光嘯壓根兒沒把眼前這位管仲和曆史上的那位偉人聯係起來。
這念頭,說出去怕是得被人笑話,以為他魔怔了。
正當前排二人聊得火熱,後座的兩位也沒閑著,開始了他們的對話。
朱桂接上了朱棣之前提到的老朱可能屬意朱允炆的話題:“其實,父皇讓朱允炆來大同跟我學習那會兒,我就隱約有這感覺了。”
這話從朱桂嘴裏說出來,水分自然不少。早在他來到這個世界,甚至更早,在朱標去世後,朱允炆作為帝國太子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不過,這理由編得倒也隨意,沒什麽破綻。
朱棣聽了一愣:“原來你那時候就察覺了?”
朱允炆被老朱派去大同學習,在很多人眼裏,不過是老朱放出的煙霧彈。
加上朱允炆學成歸來,隻會開挖掘機,顏麵盡失,加之庶長子的身份,眾人普遍認為老朱絕不會讓他繼承大明太子之位。
朱棣原先也是這麽想的,畢竟朱標雖嫡長子早逝,但還有嫡次子在。
然而,朱棣被朱元璋召見後,老朱話裏話外透露,隻要朱棣努力,未來有望成為帝國太子,繼承大明江山。
他還提到了,將來若朱標不在,朱棣作為叔叔要多關照朱標的子女,比如朱允炆。
朱棣一聽,熱血沸騰,當場表態,絕不辜負父皇厚望。朱元璋又輕描淡寫地提了句,朱桂近來勢頭正旺,盡管朱棣有冒領軍功之舉,但他依然看好朱棣。
言下之意,若朱棣想當太子,朱桂便是最大的競爭對手。
朱棣當時激動不已,恨不得掏出心肝表明忠心。
畢竟,這是大明皇帝朱元璋,自己的父親,親口承諾他有成為太子的可能。
這餅畫得太大,連一向冷靜的朱棣也難以自持,更加堅定了與朱桂一較高下的決心。
可當他走出皇宮,冷風吹過,猛然清醒,意識到這不過是老朱的空頭支票。
自己近來無功有過,老朱怎會突然說他有機會當太子?
這不是明擺著畫餅充饑嗎?
用太子之位吊著他,而老朱帶著朱允炆坐鎮中央,看他們在外鬥得不可開交,相互製衡?
這背後,恐怕都是老朱的精心布局。
以往,這些手段多用於朝臣,如今卻用在了兒子們身上。
特別是朱桂在壽宴上大出風頭,老朱當眾誇讚,轉頭卻又私下慫恿其他皇子與朱桂相爭。
朱棣想明白了這一層,心情愈發沉重。
從老朱的角度,這做法合情合理。
朱桂勢力膨脹,成了不穩定因素,壽宴上的誇獎是真的,之後的算計也是真的。
這些布局,旨在藩王中培養一股能製約朱桂的力量,以防萬一。
不能說朱元璋對朱桂全無情分,按他過去的作風,若真不顧父子情,解決不穩定因素的方式會更為直接——斬草除根,而非暗中製衡。
朱棣意識到自己不過是枚棋子,於是轉而向朱桂示好。
“那你打算怎麽辦?”朱棣問出了心中的疑惑,臉上滿是好奇。畢竟,朱桂是藩王中實力最強的,若朱標真逝,老朱不從藩王中選太子,而是在孫輩中挑選,必然引起藩王不滿。
屆時,朱桂作為最強者,很可能被迫成為藩王的代言人,向老朱表達不滿。
“還能咋辦?坐著看唄!”朱桂笑答,未正麵迴應,卻似乎透露出不願多談的態度。
但緊接著,他又認真說道:“父皇的決定,我們無權幹涉,隻能遵從,做好份內之事。”
這話看似廢話,實則精髓在於四個字:靜觀其變。
朱棣聞言,先是一愣,隨即細細品味,覺得不無道理。朱元璋向來意誌堅定,一旦決定,少有人能改。
特別是關乎皇儲的大事,既然他心意已決,讓朱允炆接班,誰也無法逆轉。
如此一來,與其徒勞掙紮,不如靜待時局變化。
“言之有理。”朱棣讚同地點了點頭。
他找朱桂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擺脫成為他人棋子的命運。
他不願與朱桂的爭鬥淪為他人眼中的鬧劇,哪怕那個旁觀者是老朱也不例外。
一番交談後,朱棣的目的已然達成。
小轎車緩緩停在了藩王們的居所前。
陶光嘯攙扶著朱棣下車,而朱桂則在住所門口發現了等候多時的鄭道傳。
此時,作為朝鮮使者的鄭道傳正站在庭院門口四處張望,顯然在期待某人的到來。
“代王殿下!您總算迴來了!”
見到朱桂,鄭道傳頓時喜形於色,快步迎了上去。
接著,他拿出幾件精心挑選的寶物贈予朱桂,並解釋道:
“有幾位外國使臣希望能見您一麵,這些都是他們送上的見麵禮,我已經代為收下,並告訴他們能否相見全憑代王您的意願,他們並無異議。您看是否願意挑選幾位會麵?”
這話自然是針對帖木兒帝國及爪哇等國的使臣而言。
鄭道傳留下了一些禮物,但把品質最佳的幾件全都留給了朱桂,正是剛剛呈上的那些。
“都有哪些國家的使節?”朱桂先是一愣,隨即問道。
目前,在大明,朱桂能做的最多就是在商業上有所發展。尤其是在引起朱元璋警惕的情況下,若再加強軍事力量,恐怕老朱不會僅僅滿足於製衡自己了。
而商業再發達,在真正的戰爭麵前也隻是待割的韭菜,因此朱桂認為加強軍事力量仍是必要的。
鑒於大明眼下錦衣衛遍布各地,選擇在漠北草原、西域各國或其它國家的駐軍,似乎是個不錯的策略。
基於這樣的考慮,朱桂想了解哪些國家適合作為依附的對象。
“迴殿下,大國如帖木兒帝國,小國則有占城、爪哇、西洋、南安、真臘等……”鄭道傳列舉了一連串國家的名字。
朱桂立刻捕捉到了一個關鍵信息——帖木兒帝國,一個位於東察合台汗國更西的國度。
據他所知,若想攻打歐洲大陸,必須途徑帖木兒帝國,甚至可以說,帖木兒帝國本身就已近在歐洲邊緣。
陶光嘯壓根兒沒把眼前這位管仲和曆史上的那位偉人聯係起來。
這念頭,說出去怕是得被人笑話,以為他魔怔了。
正當前排二人聊得火熱,後座的兩位也沒閑著,開始了他們的對話。
朱桂接上了朱棣之前提到的老朱可能屬意朱允炆的話題:“其實,父皇讓朱允炆來大同跟我學習那會兒,我就隱約有這感覺了。”
這話從朱桂嘴裏說出來,水分自然不少。早在他來到這個世界,甚至更早,在朱標去世後,朱允炆作為帝國太子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不過,這理由編得倒也隨意,沒什麽破綻。
朱棣聽了一愣:“原來你那時候就察覺了?”
朱允炆被老朱派去大同學習,在很多人眼裏,不過是老朱放出的煙霧彈。
加上朱允炆學成歸來,隻會開挖掘機,顏麵盡失,加之庶長子的身份,眾人普遍認為老朱絕不會讓他繼承大明太子之位。
朱棣原先也是這麽想的,畢竟朱標雖嫡長子早逝,但還有嫡次子在。
然而,朱棣被朱元璋召見後,老朱話裏話外透露,隻要朱棣努力,未來有望成為帝國太子,繼承大明江山。
他還提到了,將來若朱標不在,朱棣作為叔叔要多關照朱標的子女,比如朱允炆。
朱棣一聽,熱血沸騰,當場表態,絕不辜負父皇厚望。朱元璋又輕描淡寫地提了句,朱桂近來勢頭正旺,盡管朱棣有冒領軍功之舉,但他依然看好朱棣。
言下之意,若朱棣想當太子,朱桂便是最大的競爭對手。
朱棣當時激動不已,恨不得掏出心肝表明忠心。
畢竟,這是大明皇帝朱元璋,自己的父親,親口承諾他有成為太子的可能。
這餅畫得太大,連一向冷靜的朱棣也難以自持,更加堅定了與朱桂一較高下的決心。
可當他走出皇宮,冷風吹過,猛然清醒,意識到這不過是老朱的空頭支票。
自己近來無功有過,老朱怎會突然說他有機會當太子?
這不是明擺著畫餅充饑嗎?
用太子之位吊著他,而老朱帶著朱允炆坐鎮中央,看他們在外鬥得不可開交,相互製衡?
這背後,恐怕都是老朱的精心布局。
以往,這些手段多用於朝臣,如今卻用在了兒子們身上。
特別是朱桂在壽宴上大出風頭,老朱當眾誇讚,轉頭卻又私下慫恿其他皇子與朱桂相爭。
朱棣想明白了這一層,心情愈發沉重。
從老朱的角度,這做法合情合理。
朱桂勢力膨脹,成了不穩定因素,壽宴上的誇獎是真的,之後的算計也是真的。
這些布局,旨在藩王中培養一股能製約朱桂的力量,以防萬一。
不能說朱元璋對朱桂全無情分,按他過去的作風,若真不顧父子情,解決不穩定因素的方式會更為直接——斬草除根,而非暗中製衡。
朱棣意識到自己不過是枚棋子,於是轉而向朱桂示好。
“那你打算怎麽辦?”朱棣問出了心中的疑惑,臉上滿是好奇。畢竟,朱桂是藩王中實力最強的,若朱標真逝,老朱不從藩王中選太子,而是在孫輩中挑選,必然引起藩王不滿。
屆時,朱桂作為最強者,很可能被迫成為藩王的代言人,向老朱表達不滿。
“還能咋辦?坐著看唄!”朱桂笑答,未正麵迴應,卻似乎透露出不願多談的態度。
但緊接著,他又認真說道:“父皇的決定,我們無權幹涉,隻能遵從,做好份內之事。”
這話看似廢話,實則精髓在於四個字:靜觀其變。
朱棣聞言,先是一愣,隨即細細品味,覺得不無道理。朱元璋向來意誌堅定,一旦決定,少有人能改。
特別是關乎皇儲的大事,既然他心意已決,讓朱允炆接班,誰也無法逆轉。
如此一來,與其徒勞掙紮,不如靜待時局變化。
“言之有理。”朱棣讚同地點了點頭。
他找朱桂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擺脫成為他人棋子的命運。
他不願與朱桂的爭鬥淪為他人眼中的鬧劇,哪怕那個旁觀者是老朱也不例外。
一番交談後,朱棣的目的已然達成。
小轎車緩緩停在了藩王們的居所前。
陶光嘯攙扶著朱棣下車,而朱桂則在住所門口發現了等候多時的鄭道傳。
此時,作為朝鮮使者的鄭道傳正站在庭院門口四處張望,顯然在期待某人的到來。
“代王殿下!您總算迴來了!”
見到朱桂,鄭道傳頓時喜形於色,快步迎了上去。
接著,他拿出幾件精心挑選的寶物贈予朱桂,並解釋道:
“有幾位外國使臣希望能見您一麵,這些都是他們送上的見麵禮,我已經代為收下,並告訴他們能否相見全憑代王您的意願,他們並無異議。您看是否願意挑選幾位會麵?”
這話自然是針對帖木兒帝國及爪哇等國的使臣而言。
鄭道傳留下了一些禮物,但把品質最佳的幾件全都留給了朱桂,正是剛剛呈上的那些。
“都有哪些國家的使節?”朱桂先是一愣,隨即問道。
目前,在大明,朱桂能做的最多就是在商業上有所發展。尤其是在引起朱元璋警惕的情況下,若再加強軍事力量,恐怕老朱不會僅僅滿足於製衡自己了。
而商業再發達,在真正的戰爭麵前也隻是待割的韭菜,因此朱桂認為加強軍事力量仍是必要的。
鑒於大明眼下錦衣衛遍布各地,選擇在漠北草原、西域各國或其它國家的駐軍,似乎是個不錯的策略。
基於這樣的考慮,朱桂想了解哪些國家適合作為依附的對象。
“迴殿下,大國如帖木兒帝國,小國則有占城、爪哇、西洋、南安、真臘等……”鄭道傳列舉了一連串國家的名字。
朱桂立刻捕捉到了一個關鍵信息——帖木兒帝國,一個位於東察合台汗國更西的國度。
據他所知,若想攻打歐洲大陸,必須途徑帖木兒帝國,甚至可以說,帖木兒帝國本身就已近在歐洲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