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納米國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再這樣下去,頂多再撐一個月。
到時候,整個大明將麵臨糧食短缺的危機。
在代王府,玉米已經完全成熟。
望著眼前幾十畝的玉米,朱桂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這些玉米足有幾萬斤。
加上國庫剩下的糧食,撐到明年春天應該沒問題。
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得趕緊堵住洪水。
否則,糧食再多也撐不了太久。
好在老天爺還算給麵子。
幾天後,雨終於停了。
這讓治水工作進展得更加順利。
“大家加把勁,就差這一小塊了。”
大臣在現場高聲喊道。
經過幾天的努力,洪水終於被控製住了。
但國庫裏的糧食隻剩一半了。
正當宮中的大臣為糧食發愁時,朱桂突然出現在皇宮。
“糧食問題現在可以解決了。”
“各位大臣還記得我幾個月前帶迴來的種子嗎?”
“經過這幾個月的種植,我們收獲了幾萬斤玉米,撐到明年春天應該不成問題。”
朱桂自豪地說。
朱元璋一聽,表情立刻激動起來。
“不僅如此,我已經向大漢和歐洲請求糧食援助,估計這幾天就能到。”
朱桂接著說。
話音剛落,皇宮裏一片寂靜。
大臣們沒想到,從歐洲帶迴的種子竟發揮了這麽大作用。
沒有這些種子,他們恐怕難以支撐。
朱元璋尷尬地看著朱桂。
好在他當初沒拒絕朱桂種玉米的提議。
現在糧食問題解決了。
但這場洪水卻是誰也沒料到的。
畢竟,誰能想到幾個月後黃河會決堤?
這下,大臣們開始誇讚朱桂的遠見卓識。
幾天後,大漢和歐洲的糧食運到了。
足足有幾十萬斤糧食。
足夠他們撐到明年夏天。
到時候,自己種的糧食也該成熟了。
“朱桂怎麽這麽有預見性?”
“先是提出種玉米,緊接著黃河就決堤了。”
“這一切就像是老天爺故意幫他似的,真是讓人摸不透。”
朱棣疑惑地說。
他們不知道朱桂有個競爭係統。
隻能把這些,歸結為老天爺的安排。
“看來連老天爺都在幫他,我們哪是他的對手?”
朱樉也說。
不過,他們也隻能嘴上說說。
朱桂要想繼承皇位,還得朱元璋點頭。
就算他自己再有能力,沒有朱元璋的同意,還是繼承不了皇位。
表麵上,朱元璋看似很賞識朱桂。
但內心深處,卻十分不滿。
其他皇子已經徹底沒落,朱元璋也不想把皇位傳給朱桂。
經過幾個月的忙碌,鐵路建設徹底完成了。
現在,大明與大漢、歐洲的聯係更加緊密。
一些歐洲的風俗和物品也傳到了大明。
雙方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響著。
“你還別說,這歐洲來的東西看著就是新鮮。”
如今,歐洲大陸那頭也是亂糟糟的。
有的國家咽不下自家平原被占的這口氣。
特別是被外來的國家占了,心裏更不是滋味。
一時間,大家都琢磨著要把那片平原奪迴來。
不光這樣,納裏比亞和裏昂之間的梁子越結越深。
納裏比亞非得讓裏昂給個說法不可。
可這時的裏昂國,早就元氣大傷了。
平原來的那一仗,讓它損失慘重。
甚至,整體國力還不如現在的科威特。
這一切,都讓裏昂對大明恨得牙癢癢。
裏昂國國王下定決心,要讓大明付出應有的代價。
但眼下最關鍵的是,他得想好下一步怎麽走。
“瞧瞧裏昂國那樣子,竟然被外來國家揍成這樣。”
“還連累了納裏比亞國,看他們以後還怎麽囂張。”
納米國國王在一旁偷著樂。
納米國可是歐洲實力最強的國家。
雖說裏昂和納米國實力接近,但總歸還是差點意思。
這一迴,國力更是徹底不如納米國了。
不過話又說迴來,身為歐洲的老大哥,這也忍不了。
雖然看不上那塊平原,但也不能讓外人占了便宜。
不過,納米國國王倒也不急。
能這麽輕鬆打敗納裏比亞國,
看來還是有點本事的。
得先探探虛實再說。
“報!有外來國家的人來訪!”
軍營裏,一名士兵跑進馬將軍的帳篷報告。
馬將軍一聽,立馬起身迎客。
他心裏明白,對方肯定是來摸底的。
想看看占領這片平原的勢力究竟如何。
但這都在朱桂的預料之中。
臨走前,他就讓馬將軍把所有武器都藏起來。
隻有這樣,來打探的人才看不出門道。
納米國的使者見軍營裏沒什麽特別的,不禁有些好奇。
這個傳說中打敗納裏比亞的勢力,看起來也不怎麽樣嘛。
難道說,納裏比亞國現在這麽弱了?
“敢問貴國是哪方神聖?讓我也了解一下。”
馬將軍笑眯眯地問。
一番翻譯後,知道了對方的來曆。
馬將軍沒想到,
第一個上門的竟是歐洲最強的國家。
看來之前的事確實引起了不少波瀾。
了解了一圈,確實沒發現什麽稀奇古怪的東西。
於是,使者匆匆離開了。
“奇怪,他們到底是怎麽打敗納裏比亞國的?”
“這事兒真是讓人費解。”
納米國國王疑惑地說。
另一邊,馬將軍已派人將這事匯報給了大明。
“殿下真是有遠見,果然有別的國家派人來刺探情況。”
“但他們啥也沒看出來,也不知道我們真正的實力。”
迴來報告的士兵說。
這當然,都在朱桂的算計之中。
不過,既然有國家來試探自己實力,說明他們也不太樂意。
往後要想徹底擁有自己的地盤,
還得經過更多國家的點頭。
怎麽說呢,他們畢竟是外來勢力。
要站穩腳跟,就得先征得原住國的同意。
這是基本的禮數。
否則,以後麻煩事少不了。
“這樣,這邊事情一處理完,我就親自過去。”
“到時候親自拜訪幾個國家。”
“你先迴去讓馬將軍做準備,多打聽些別國的情況。”
朱桂這麽一說,士兵點點頭。
隨即,又踏上了返迴歐洲的列車。
處理完大明的事,朱桂馬上動身去了歐洲。
這事不能再拖了。
得趕緊展現誠意,這樣才能更容易獲得其他國家的認可。
到時候,整個大明將麵臨糧食短缺的危機。
在代王府,玉米已經完全成熟。
望著眼前幾十畝的玉米,朱桂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這些玉米足有幾萬斤。
加上國庫剩下的糧食,撐到明年春天應該沒問題。
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得趕緊堵住洪水。
否則,糧食再多也撐不了太久。
好在老天爺還算給麵子。
幾天後,雨終於停了。
這讓治水工作進展得更加順利。
“大家加把勁,就差這一小塊了。”
大臣在現場高聲喊道。
經過幾天的努力,洪水終於被控製住了。
但國庫裏的糧食隻剩一半了。
正當宮中的大臣為糧食發愁時,朱桂突然出現在皇宮。
“糧食問題現在可以解決了。”
“各位大臣還記得我幾個月前帶迴來的種子嗎?”
“經過這幾個月的種植,我們收獲了幾萬斤玉米,撐到明年春天應該不成問題。”
朱桂自豪地說。
朱元璋一聽,表情立刻激動起來。
“不僅如此,我已經向大漢和歐洲請求糧食援助,估計這幾天就能到。”
朱桂接著說。
話音剛落,皇宮裏一片寂靜。
大臣們沒想到,從歐洲帶迴的種子竟發揮了這麽大作用。
沒有這些種子,他們恐怕難以支撐。
朱元璋尷尬地看著朱桂。
好在他當初沒拒絕朱桂種玉米的提議。
現在糧食問題解決了。
但這場洪水卻是誰也沒料到的。
畢竟,誰能想到幾個月後黃河會決堤?
這下,大臣們開始誇讚朱桂的遠見卓識。
幾天後,大漢和歐洲的糧食運到了。
足足有幾十萬斤糧食。
足夠他們撐到明年夏天。
到時候,自己種的糧食也該成熟了。
“朱桂怎麽這麽有預見性?”
“先是提出種玉米,緊接著黃河就決堤了。”
“這一切就像是老天爺故意幫他似的,真是讓人摸不透。”
朱棣疑惑地說。
他們不知道朱桂有個競爭係統。
隻能把這些,歸結為老天爺的安排。
“看來連老天爺都在幫他,我們哪是他的對手?”
朱樉也說。
不過,他們也隻能嘴上說說。
朱桂要想繼承皇位,還得朱元璋點頭。
就算他自己再有能力,沒有朱元璋的同意,還是繼承不了皇位。
表麵上,朱元璋看似很賞識朱桂。
但內心深處,卻十分不滿。
其他皇子已經徹底沒落,朱元璋也不想把皇位傳給朱桂。
經過幾個月的忙碌,鐵路建設徹底完成了。
現在,大明與大漢、歐洲的聯係更加緊密。
一些歐洲的風俗和物品也傳到了大明。
雙方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響著。
“你還別說,這歐洲來的東西看著就是新鮮。”
如今,歐洲大陸那頭也是亂糟糟的。
有的國家咽不下自家平原被占的這口氣。
特別是被外來的國家占了,心裏更不是滋味。
一時間,大家都琢磨著要把那片平原奪迴來。
不光這樣,納裏比亞和裏昂之間的梁子越結越深。
納裏比亞非得讓裏昂給個說法不可。
可這時的裏昂國,早就元氣大傷了。
平原來的那一仗,讓它損失慘重。
甚至,整體國力還不如現在的科威特。
這一切,都讓裏昂對大明恨得牙癢癢。
裏昂國國王下定決心,要讓大明付出應有的代價。
但眼下最關鍵的是,他得想好下一步怎麽走。
“瞧瞧裏昂國那樣子,竟然被外來國家揍成這樣。”
“還連累了納裏比亞國,看他們以後還怎麽囂張。”
納米國國王在一旁偷著樂。
納米國可是歐洲實力最強的國家。
雖說裏昂和納米國實力接近,但總歸還是差點意思。
這一迴,國力更是徹底不如納米國了。
不過話又說迴來,身為歐洲的老大哥,這也忍不了。
雖然看不上那塊平原,但也不能讓外人占了便宜。
不過,納米國國王倒也不急。
能這麽輕鬆打敗納裏比亞國,
看來還是有點本事的。
得先探探虛實再說。
“報!有外來國家的人來訪!”
軍營裏,一名士兵跑進馬將軍的帳篷報告。
馬將軍一聽,立馬起身迎客。
他心裏明白,對方肯定是來摸底的。
想看看占領這片平原的勢力究竟如何。
但這都在朱桂的預料之中。
臨走前,他就讓馬將軍把所有武器都藏起來。
隻有這樣,來打探的人才看不出門道。
納米國的使者見軍營裏沒什麽特別的,不禁有些好奇。
這個傳說中打敗納裏比亞的勢力,看起來也不怎麽樣嘛。
難道說,納裏比亞國現在這麽弱了?
“敢問貴國是哪方神聖?讓我也了解一下。”
馬將軍笑眯眯地問。
一番翻譯後,知道了對方的來曆。
馬將軍沒想到,
第一個上門的竟是歐洲最強的國家。
看來之前的事確實引起了不少波瀾。
了解了一圈,確實沒發現什麽稀奇古怪的東西。
於是,使者匆匆離開了。
“奇怪,他們到底是怎麽打敗納裏比亞國的?”
“這事兒真是讓人費解。”
納米國國王疑惑地說。
另一邊,馬將軍已派人將這事匯報給了大明。
“殿下真是有遠見,果然有別的國家派人來刺探情況。”
“但他們啥也沒看出來,也不知道我們真正的實力。”
迴來報告的士兵說。
這當然,都在朱桂的算計之中。
不過,既然有國家來試探自己實力,說明他們也不太樂意。
往後要想徹底擁有自己的地盤,
還得經過更多國家的點頭。
怎麽說呢,他們畢竟是外來勢力。
要站穩腳跟,就得先征得原住國的同意。
這是基本的禮數。
否則,以後麻煩事少不了。
“這樣,這邊事情一處理完,我就親自過去。”
“到時候親自拜訪幾個國家。”
“你先迴去讓馬將軍做準備,多打聽些別國的情況。”
朱桂這麽一說,士兵點點頭。
隨即,又踏上了返迴歐洲的列車。
處理完大明的事,朱桂馬上動身去了歐洲。
這事不能再拖了。
得趕緊展現誠意,這樣才能更容易獲得其他國家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