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應該不會讓對方輕易得手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有他能跟人家聊得來,看看人家來幹啥?”
朱元璋吩咐。
旁邊的太監聽了,立刻給王府掛了電話。
“行,我這就去。”
說完,朱桂掛了電話。
隨即坐上飛機,飛去了京城。
一個多時辰,就到了皇宮。
進宮前,朱桂瞅見那些穿著奇裝異服的人。
根據長相,大概猜出他們是哪路神仙。
可能是北美洲那邊的。
要說是歐洲的,可能就不會坐著船來訪了。
不過朱桂也發現,對方手裏拿著像火槍的東西。
雖然樣子和自家做的不太一樣。
但還是能認出來。
“看樣子北美洲的國家也發展得挺快嘛。”
朱桂心裏想著。
後來,他就邁開步子快步走向皇宮。
給朱元璋行了禮後,朱桂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外國客人。
“請問,貴國是來自何方呢?”
“這次來訪我國,是有什麽特別的原因嗎?”
朱桂問到。
這話一出,那外國國王臉上馬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他有些難以置信,竟然有人會說和自己一樣的語言。
而且說得還這麽流利。
讓他不由得懷疑,這人是不是以前自己國家的?
不過,他的疑問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您不必這麽驚訝,我就是在這個國家出生長大的。”
“以前也去過別的國家,所以對你們的語言還算熟悉。”
“您不用太過驚奇。”
朱桂解釋說。
聽了這話,那位國王微微點頭。
隨後,雙方開始友好地交談起來。
那外國國王心中滿是好奇。
既然這位十三皇子住的地方離皇宮這麽遠,
怎麽能在一小時內就趕到皇宮呢?
這似乎有點不合常理。
聽到對方的疑問,朱元璋得意地笑出了聲。
“哈哈,這都得歸功於十三皇子啊。”
朱元璋的話,由朱桂翻譯給了對方。
“哦?是您的功勞?能否為我解開心中的疑惑?”
對方問到。
這時的朱桂心裏滿是無奈。
這事應該是大明朝的機密,不應該隨便告訴別人。
而朱元璋此時已被自豪衝昏了頭腦。
他讓朱桂把事情的原委說了出來。
不僅如此,還想帶對方去親眼看看。
麵對父皇的命令,朱桂沒辦法拒絕。
於是,在朱元璋的帶領下,他們走出了皇宮。
很快,他們就來到了飛機停放的地點。
並且讓那國王登上了飛機。
望著眼前這個龐然大物,國王的臉色滿是震驚。
“我的天哪!這真是人類能造出來的嗎?”
“沒想到這個國家的實力如此強大。”
“我一定要想辦法得到這個東西的設計圖,哪怕要發動戰爭也在所不惜。”
國王心裏暗暗發誓。
參觀結束後,他給出了高度的評價。
看到對方臉上那震驚的表情,
朱元璋心裏別提有多得意了。
而一旁的朱桂,臉上卻寫滿了憂慮。
沒想到父皇現在竟然完全失去了警覺。
這麽輕易就讓對方看見了國家的秘密。
但朱桂心裏也明白,
對方肯定會想方設法得到設計圖。
因此,必須要有所防範。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朱元璋讓他們參觀了大明朝的各種發明。
很多都是對方從未見過的。
經過這幾天的觀察,
對方國王心裏已經有了初步的盤算。
這些天來,他們沒見一個士兵攜帶火槍。
說明這個國家的軍事力量並不特別強大。
除了某些技術他們沒有,
至於軍事方麵,應該不及自己的國家。
既然如此,那就沒什麽好怕的了。
幾天後,他們離開了大明朝。
“父皇,兒臣總感覺有什麽不對勁。”
對方離開後,站在旁邊的朱桂說。
聽了這話,朱元璋有些不解。
但很快,他也明白了朱桂的言下之意。
“你是說,朕不該讓他們看這些東西。”
“應該藏拙,保留實力,對吧?”
朱元璋說道。
朱桂雖然沒說什麽,但還是輕輕點了點頭。
這讓朱元璋徹底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多麽無知。
如果因為過早顯露實力,
導致對方對大明朝毫無顧忌,
說不定會讓大明朝麵臨一場嚴峻的挑戰。
想到這裏,朱元璋有些懊悔。
但現在後悔已經無濟於事。
畢竟,事情已經發生。
朱元璋終於明白,當初朱桂為什麽阻止自己。
都怪那時被自豪蒙蔽了心智。
否則,絕不可能這麽快暴露自己的實力。
“不過父皇也不用太過擔心。”
“他們參觀的隻是交通工具,還沒真正了解我們的軍事實力。”
“這一切都是兒臣事先安排好的。”
朱桂接著說。
“此話怎講?十三你安排了什麽?”
朱元璋一臉疑惑。
在朱桂前往皇宮之前,他已經給李將軍打了電話,
讓他將所有火槍類武器都藏起來,
軍營裏隻留下冷兵器。
幸虧自己事先留了個心眼,
否則,大明朝的軍事實力就徹底暴露了。
到時候,對方如果想侵略,一定會有所提防。
得知此事,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
“還好十三你想得周到。”
朱元璋心裏鬆了一口氣。
但接下來,必須加強海邊的防禦。
隨即,派出幾支部隊駐守在海岸線上。
現在他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做好防禦準備。
另一邊,那位國王已經打定了主意。
既然對方的軍事實力不如自己,
那就沒什麽可顧慮的了。
大明朝的那些交通工具,更是讓他們眼饞不已。
如果能得到設計圖,
對他們國家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利益。
到時候,也不再害怕任何一個國家。
“傳達我的命令,立即集結軍隊。”
“一個月後,向大明朝進發!”
國王鄭重地說。
瞬間,國內的軍隊迅速行動起來。
他們短時間內就集結了二十艘船隻,
並動員了十萬大軍。
每個士兵手裏都配備了一支火槍。
在國王心裏,他必須在這次侵略中徹底展現實力,
這樣才能讓對方感到恐懼,
以後也不敢輕易反抗。
大明朝這邊,也在強化海邊的防禦工作。
在長江和黃河的入海口,都部署了上萬士兵。
海岸上還架起了上百門火炮。
“海邊的防禦工事已全部完成。”
朱元璋吩咐。
旁邊的太監聽了,立刻給王府掛了電話。
“行,我這就去。”
說完,朱桂掛了電話。
隨即坐上飛機,飛去了京城。
一個多時辰,就到了皇宮。
進宮前,朱桂瞅見那些穿著奇裝異服的人。
根據長相,大概猜出他們是哪路神仙。
可能是北美洲那邊的。
要說是歐洲的,可能就不會坐著船來訪了。
不過朱桂也發現,對方手裏拿著像火槍的東西。
雖然樣子和自家做的不太一樣。
但還是能認出來。
“看樣子北美洲的國家也發展得挺快嘛。”
朱桂心裏想著。
後來,他就邁開步子快步走向皇宮。
給朱元璋行了禮後,朱桂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外國客人。
“請問,貴國是來自何方呢?”
“這次來訪我國,是有什麽特別的原因嗎?”
朱桂問到。
這話一出,那外國國王臉上馬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他有些難以置信,竟然有人會說和自己一樣的語言。
而且說得還這麽流利。
讓他不由得懷疑,這人是不是以前自己國家的?
不過,他的疑問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您不必這麽驚訝,我就是在這個國家出生長大的。”
“以前也去過別的國家,所以對你們的語言還算熟悉。”
“您不用太過驚奇。”
朱桂解釋說。
聽了這話,那位國王微微點頭。
隨後,雙方開始友好地交談起來。
那外國國王心中滿是好奇。
既然這位十三皇子住的地方離皇宮這麽遠,
怎麽能在一小時內就趕到皇宮呢?
這似乎有點不合常理。
聽到對方的疑問,朱元璋得意地笑出了聲。
“哈哈,這都得歸功於十三皇子啊。”
朱元璋的話,由朱桂翻譯給了對方。
“哦?是您的功勞?能否為我解開心中的疑惑?”
對方問到。
這時的朱桂心裏滿是無奈。
這事應該是大明朝的機密,不應該隨便告訴別人。
而朱元璋此時已被自豪衝昏了頭腦。
他讓朱桂把事情的原委說了出來。
不僅如此,還想帶對方去親眼看看。
麵對父皇的命令,朱桂沒辦法拒絕。
於是,在朱元璋的帶領下,他們走出了皇宮。
很快,他們就來到了飛機停放的地點。
並且讓那國王登上了飛機。
望著眼前這個龐然大物,國王的臉色滿是震驚。
“我的天哪!這真是人類能造出來的嗎?”
“沒想到這個國家的實力如此強大。”
“我一定要想辦法得到這個東西的設計圖,哪怕要發動戰爭也在所不惜。”
國王心裏暗暗發誓。
參觀結束後,他給出了高度的評價。
看到對方臉上那震驚的表情,
朱元璋心裏別提有多得意了。
而一旁的朱桂,臉上卻寫滿了憂慮。
沒想到父皇現在竟然完全失去了警覺。
這麽輕易就讓對方看見了國家的秘密。
但朱桂心裏也明白,
對方肯定會想方設法得到設計圖。
因此,必須要有所防範。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朱元璋讓他們參觀了大明朝的各種發明。
很多都是對方從未見過的。
經過這幾天的觀察,
對方國王心裏已經有了初步的盤算。
這些天來,他們沒見一個士兵攜帶火槍。
說明這個國家的軍事力量並不特別強大。
除了某些技術他們沒有,
至於軍事方麵,應該不及自己的國家。
既然如此,那就沒什麽好怕的了。
幾天後,他們離開了大明朝。
“父皇,兒臣總感覺有什麽不對勁。”
對方離開後,站在旁邊的朱桂說。
聽了這話,朱元璋有些不解。
但很快,他也明白了朱桂的言下之意。
“你是說,朕不該讓他們看這些東西。”
“應該藏拙,保留實力,對吧?”
朱元璋說道。
朱桂雖然沒說什麽,但還是輕輕點了點頭。
這讓朱元璋徹底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多麽無知。
如果因為過早顯露實力,
導致對方對大明朝毫無顧忌,
說不定會讓大明朝麵臨一場嚴峻的挑戰。
想到這裏,朱元璋有些懊悔。
但現在後悔已經無濟於事。
畢竟,事情已經發生。
朱元璋終於明白,當初朱桂為什麽阻止自己。
都怪那時被自豪蒙蔽了心智。
否則,絕不可能這麽快暴露自己的實力。
“不過父皇也不用太過擔心。”
“他們參觀的隻是交通工具,還沒真正了解我們的軍事實力。”
“這一切都是兒臣事先安排好的。”
朱桂接著說。
“此話怎講?十三你安排了什麽?”
朱元璋一臉疑惑。
在朱桂前往皇宮之前,他已經給李將軍打了電話,
讓他將所有火槍類武器都藏起來,
軍營裏隻留下冷兵器。
幸虧自己事先留了個心眼,
否則,大明朝的軍事實力就徹底暴露了。
到時候,對方如果想侵略,一定會有所提防。
得知此事,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
“還好十三你想得周到。”
朱元璋心裏鬆了一口氣。
但接下來,必須加強海邊的防禦。
隨即,派出幾支部隊駐守在海岸線上。
現在他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做好防禦準備。
另一邊,那位國王已經打定了主意。
既然對方的軍事實力不如自己,
那就沒什麽可顧慮的了。
大明朝的那些交通工具,更是讓他們眼饞不已。
如果能得到設計圖,
對他們國家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利益。
到時候,也不再害怕任何一個國家。
“傳達我的命令,立即集結軍隊。”
“一個月後,向大明朝進發!”
國王鄭重地說。
瞬間,國內的軍隊迅速行動起來。
他們短時間內就集結了二十艘船隻,
並動員了十萬大軍。
每個士兵手裏都配備了一支火槍。
在國王心裏,他必須在這次侵略中徹底展現實力,
這樣才能讓對方感到恐懼,
以後也不敢輕易反抗。
大明朝這邊,也在強化海邊的防禦工作。
在長江和黃河的入海口,都部署了上萬士兵。
海岸上還架起了上百門火炮。
“海邊的防禦工事已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