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自己鑄錢?
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 作者:阿斯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按照你的估計,這種火炮每個月能造幾門”
張小白對於試驗的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自然得關心一下量產的問題。
“由於之前不確定火炮是否合用,所以沒有準備太多的泥坯,前兩個月,每個月能鑄4門”,工匠師傅說道。
“這幾門都是用泥坯作模鑄出來的?”,張小白指了指已經打出裂紋的火炮。
工匠師傅點了點頭,“是的,您說的那種用鐵做模子的方式,我們也試了試,難度不大,隻不過當時火炮還未定型,所以現在還沒有合用的鐵模子”
用泥坯作模子是這個時代比較通行的方式,當初去克洛德的造炮工坊,見識過那些工匠用泥坯作模。
選用的都是膠粘性極好的膠泥,經過多次揉捏踩踏,使之成為熟泥,其實就是更加的柔軟,表皮也更加的細膩,這樣鑄造出來的器具,表層才會更加平整。
但是這種膠泥製成的泥坯,有一個非常嚴重的缺點,那就是工時很長。
製成泥坯之後,需要晾曬月餘才能徹底幹透,然後才能用來澆鑄火炮。甚至有的時候,天氣不好還可能需要晾曬更長時間。
這種晾曬過程是無法縮短的,由於這種膠泥的特性,水汽本身就不易穿透。
而經過加工的熟泥,表層更加細膩,就算是用火烘烤,很多時候也就是表皮幹了,但是芯裏還是濕的,這些都是澆鑄時的大忌。
極易造成泥坯裂縫開口,或者澆鑄時水汽侵蝕鑄件,造成炮管沙眼。
對於火炮來講,沙眼和裂縫都代表著失敗。
所以,張小白之前才和工匠師傅們講過鐵模的概念,在他的記憶中,鑄炮是可以用鐵模的。
隻不過,鐵模這個概念居然早就有了,在大明就有鐵模鑄造的手藝,隻不過那一般是用來鑄造農具的,他們還沒有鑄過炮,所以隻能逐步嚐試著去做。
“現在定型了,就按照這個火炮的形式,先造200門吧”,張小白手一拍,直接確認生產訂單。
200門重炮,這才是個開始。
就算經過升級的巨蟹號,減少了重型火炮配置的數量,可那最多也就裝備6-8條船而已,對於張小白來講,這才哪到哪啊。
“輕型子母炮的鑄造呢?那個產量如何?”,除了需要給新式戰船配置火炮之外,張小白的老式魚字號,也到了需要更換火炮的時候。
經曆過訓練、戰鬥以及海水洗禮,火炮不免有些損傷,如果條件允許,張小白自然希望能夠統一換裝一部分。
否則不知道什麽時候,這些對敵的火炮,就得先把自己人給傷了。
“那些輕型火炮簡單,我們已經試著用鐵模鑄過幾門,效果還不錯,接下來每個月都能生產20門左右”,談到自己的優勢領域,工匠師傅的表情自然輕鬆不少。
張小白點了點頭,這個數字夠用了,平均每個月可以換裝一條船,“這個數字是源自於人手還是銅料的產量?”
“都要,之前人手也不多,銅料產量也不夠,既要鑄炮,又要生產一部分銅具對外出售,所以……”,工匠師傅話沒說完,隻不過大家都明白,“以後肯定能好一點了,最近礦上來了不少人,產量正在往上走”
“行,那你們忙吧,船上帶來了不少好酒,待會兒大家可以好好喝一頓,慶祝一下”,老板來工地視察,肯定得帶點慰問品。
張小白了解完自己需要的信息,就沒再多待,轉身出了工坊。
“大人,這上好的銅料用來鑄炮,實在是太浪費了”,盧師爺今天跟著過來,一直在旁聽,這還是頭一次發表意見。
“我也知道用鐵料也可以鑄炮,而且要便宜上不少,可這鐵炮不如銅炮結實,發射的次數多了,鐵炮更易炸裂”,張小白一邊走,一邊隨口解釋道。
“哦,原來還有這個不同”,盧師爺恍然大悟般點了點頭。
“其實也是因為咱們這裏有銅金礦,而沒有鐵礦,鐵料還得從外麵買,算下來也省不了幾個錢”,張小白笑了笑,他們也一直派人在探索周邊的地形,但是一直沒有發現鐵礦。
“盧師是有什麽想法嗎?不妨說出來,大家探討一下”
盧師爺平時很少主動提什麽建議,一直都是輔佐張小白做一些文案性的工作,今天這麽突然一開口,張小白自然要多問一嘴。
“其實也沒什麽特別的,就是最近看市麵上銅錢一直不太夠用,很多時候買個不怎麽值錢的東西,付錢的時候得把銀幣剪碎”,盧師爺斟酌了一下,“既然咱們自己有銅料,為何不鑄一批銅錢呢”
“鑄銅錢?”,張小白一愣,這個問題,他還真沒有想過。
他這兩年在北港或者箕港,都是自己的地盤,或者說各項產業都是自己家的,根本沒怎麽逛街。
除了自家的用來發工資的錢庫,他還真沒有怎麽關注過市麵上的銅錢流通。
“對,鑄錢,我聽說在大明也有不少商賈錢莊,在私底下鑄錢,成色不一,但都可以在市麵上使用”,盧師爺肯定的點了點頭。
私鑄官錢自然是違反朝廷禁令的,可這年頭,朝廷管不到的地方多了去了,大家在這海外本身就已經違了禁令,自然也就不在乎多上一條了。
張小白想了想,“走,迴去問問這些師傅們,鑄錢麻不麻煩”
“鑄錢很簡單,比鑄炮簡單多了”,一位工匠師傅聽了張小白的問題,很自信的迴道。
“簡單?有多簡單?”,張小白還真沒見識過鑄錢。
工匠師傅沒有第一時間迴答,而是從身上掏出個小錢袋,伸手掏了一把,“大人請看”
一小把銅錢,張小白沒太明白,從上麵取過一個看了看,“洪武通寶,洪武年鑄的銅錢”
“您再看看著這一個”,工匠師傅從手中撿起另一枚,遞給了張小白。
“也是洪武通寶,什麽意思?”,張小白抬頭看向工匠師傅,還是有些不明白。
張小白對於試驗的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自然得關心一下量產的問題。
“由於之前不確定火炮是否合用,所以沒有準備太多的泥坯,前兩個月,每個月能鑄4門”,工匠師傅說道。
“這幾門都是用泥坯作模鑄出來的?”,張小白指了指已經打出裂紋的火炮。
工匠師傅點了點頭,“是的,您說的那種用鐵做模子的方式,我們也試了試,難度不大,隻不過當時火炮還未定型,所以現在還沒有合用的鐵模子”
用泥坯作模子是這個時代比較通行的方式,當初去克洛德的造炮工坊,見識過那些工匠用泥坯作模。
選用的都是膠粘性極好的膠泥,經過多次揉捏踩踏,使之成為熟泥,其實就是更加的柔軟,表皮也更加的細膩,這樣鑄造出來的器具,表層才會更加平整。
但是這種膠泥製成的泥坯,有一個非常嚴重的缺點,那就是工時很長。
製成泥坯之後,需要晾曬月餘才能徹底幹透,然後才能用來澆鑄火炮。甚至有的時候,天氣不好還可能需要晾曬更長時間。
這種晾曬過程是無法縮短的,由於這種膠泥的特性,水汽本身就不易穿透。
而經過加工的熟泥,表層更加細膩,就算是用火烘烤,很多時候也就是表皮幹了,但是芯裏還是濕的,這些都是澆鑄時的大忌。
極易造成泥坯裂縫開口,或者澆鑄時水汽侵蝕鑄件,造成炮管沙眼。
對於火炮來講,沙眼和裂縫都代表著失敗。
所以,張小白之前才和工匠師傅們講過鐵模的概念,在他的記憶中,鑄炮是可以用鐵模的。
隻不過,鐵模這個概念居然早就有了,在大明就有鐵模鑄造的手藝,隻不過那一般是用來鑄造農具的,他們還沒有鑄過炮,所以隻能逐步嚐試著去做。
“現在定型了,就按照這個火炮的形式,先造200門吧”,張小白手一拍,直接確認生產訂單。
200門重炮,這才是個開始。
就算經過升級的巨蟹號,減少了重型火炮配置的數量,可那最多也就裝備6-8條船而已,對於張小白來講,這才哪到哪啊。
“輕型子母炮的鑄造呢?那個產量如何?”,除了需要給新式戰船配置火炮之外,張小白的老式魚字號,也到了需要更換火炮的時候。
經曆過訓練、戰鬥以及海水洗禮,火炮不免有些損傷,如果條件允許,張小白自然希望能夠統一換裝一部分。
否則不知道什麽時候,這些對敵的火炮,就得先把自己人給傷了。
“那些輕型火炮簡單,我們已經試著用鐵模鑄過幾門,效果還不錯,接下來每個月都能生產20門左右”,談到自己的優勢領域,工匠師傅的表情自然輕鬆不少。
張小白點了點頭,這個數字夠用了,平均每個月可以換裝一條船,“這個數字是源自於人手還是銅料的產量?”
“都要,之前人手也不多,銅料產量也不夠,既要鑄炮,又要生產一部分銅具對外出售,所以……”,工匠師傅話沒說完,隻不過大家都明白,“以後肯定能好一點了,最近礦上來了不少人,產量正在往上走”
“行,那你們忙吧,船上帶來了不少好酒,待會兒大家可以好好喝一頓,慶祝一下”,老板來工地視察,肯定得帶點慰問品。
張小白了解完自己需要的信息,就沒再多待,轉身出了工坊。
“大人,這上好的銅料用來鑄炮,實在是太浪費了”,盧師爺今天跟著過來,一直在旁聽,這還是頭一次發表意見。
“我也知道用鐵料也可以鑄炮,而且要便宜上不少,可這鐵炮不如銅炮結實,發射的次數多了,鐵炮更易炸裂”,張小白一邊走,一邊隨口解釋道。
“哦,原來還有這個不同”,盧師爺恍然大悟般點了點頭。
“其實也是因為咱們這裏有銅金礦,而沒有鐵礦,鐵料還得從外麵買,算下來也省不了幾個錢”,張小白笑了笑,他們也一直派人在探索周邊的地形,但是一直沒有發現鐵礦。
“盧師是有什麽想法嗎?不妨說出來,大家探討一下”
盧師爺平時很少主動提什麽建議,一直都是輔佐張小白做一些文案性的工作,今天這麽突然一開口,張小白自然要多問一嘴。
“其實也沒什麽特別的,就是最近看市麵上銅錢一直不太夠用,很多時候買個不怎麽值錢的東西,付錢的時候得把銀幣剪碎”,盧師爺斟酌了一下,“既然咱們自己有銅料,為何不鑄一批銅錢呢”
“鑄銅錢?”,張小白一愣,這個問題,他還真沒有想過。
他這兩年在北港或者箕港,都是自己的地盤,或者說各項產業都是自己家的,根本沒怎麽逛街。
除了自家的用來發工資的錢庫,他還真沒有怎麽關注過市麵上的銅錢流通。
“對,鑄錢,我聽說在大明也有不少商賈錢莊,在私底下鑄錢,成色不一,但都可以在市麵上使用”,盧師爺肯定的點了點頭。
私鑄官錢自然是違反朝廷禁令的,可這年頭,朝廷管不到的地方多了去了,大家在這海外本身就已經違了禁令,自然也就不在乎多上一條了。
張小白想了想,“走,迴去問問這些師傅們,鑄錢麻不麻煩”
“鑄錢很簡單,比鑄炮簡單多了”,一位工匠師傅聽了張小白的問題,很自信的迴道。
“簡單?有多簡單?”,張小白還真沒見識過鑄錢。
工匠師傅沒有第一時間迴答,而是從身上掏出個小錢袋,伸手掏了一把,“大人請看”
一小把銅錢,張小白沒太明白,從上麵取過一個看了看,“洪武通寶,洪武年鑄的銅錢”
“您再看看著這一個”,工匠師傅從手中撿起另一枚,遞給了張小白。
“也是洪武通寶,什麽意思?”,張小白抬頭看向工匠師傅,還是有些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