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泉州鋪商
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 作者:阿斯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進入晉江水道,上溯十多裏便是泉州府城,盡管是逆水行船,可在東南海風的吹拂下,倒也不費多少力氣。
隻不過,隨著不斷深入內陸,水道在慢慢變窄。
同時越來越多的平底小船,或是擺渡行人,又或是走短途的貨船,劃著長槳搖著櫓,不慌不忙的晃著。
百十尺的海船,在浩瀚的大洋之上,算不得什麽大物件,隨便怎麽浪,有的是空間騰挪,可進了這內陸水道,就顯得有些拘謹。
費爾南不得不下令收起半帆,將船速降下來。
兩條輕帆快船穩健地越過一條條小船,不斷穿插前行,高高的船舷,聳立的白帆,引來了一片好奇地目光。
按照引水員小狗子所說,一般情況下,凡外來商船,沿晉江、破腹溝、水關,濠溝可直達城內市舶司碼頭。
很顯然,張小白他們不屬於一般情況,盡管已經是換了小號的輕帆船,可對於城內水道來講,依舊太大了,沒有騰挪的餘地,因此城外碼頭就是終點了。
剩下的那點路,步行也可,換成沿途看到的那種小烏篷船也行。
府城外的碼頭比起石湖碼頭,還要更加熱鬧幾分,密密麻麻的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大船,都是和張小白他們一樣,跑海路的大船,也隻能到此為止。
除了泉州海麵常見的,底尖上闊、昂首而口的福船之外,還有浙江等地常見的方頭方尾,船舷低平的沙船,也有頭尖體長、略顯小巧的廣船,甚至張小白還發現了一艘方正平闊的樓船,不知道這是近海蹭過來的,還是遠洋闖過來的。
此刻而言,不管是哪裏來的貨船,都對張小白一行充滿了好奇,各個船頭都開始有管事的站了出來,仔細打量,小聲探討。
不管是之前見過,或是頭一次見這種船型、帆型,此刻卻是有一個共識,這船少見。
船少見,貨大概也少見,或許會有奇貨。
“阿竹,去把那些騾馬車全都叫過來,看到軟轎也都叫過來”
船還沒有停穩,許三爺便叫過許竹一通交待。
碼頭距離最近的城門不過兩裏路,走路其實也能過去,隻是帶著一群女眷不太方便,而且也不符合身份,哪怕這個身份,並不打算張揚。
通商碼頭,自然少不了市舶司和督餉官差,由若阿金帶著石湖碼頭出具的船由勘驗,上前交涉了一番,倒是不用重複繳稅。
隻不過同樣被叮囑了幾句,最主要的便是不得私下易貨。
凡海外來貨,在泉州市舶司管理之下,隻能交易給本地鋪商,由本地鋪商麵向大明國內其他商家、百姓散貨出貨。
像什麽開個海外商品推介會之類的,想都不要想。
就算要舉辦,也隻能是關起門來,麵向大商家的內部交流會,想要直接和大明百姓交易,門都沒有。
好在市舶司也沒打算,讓一家商鋪壟斷海上貿易。
隻要是正常向市舶司備案的鋪商,都可以獲得貿易許可,買賣自由,別忘了交稅就行。
沒說的,天底下最勤快、最熱情的一批人裏,絕對少不了商人的身影。
認識不認識,都不影響大家湊上來打個招唿。
若阿金剛將官差打發走,早就等急了各家管事,立刻圍了上來。尤其是若阿金一副夷人打扮,卻會說一口大明官話,絕對是溝通的最佳人選。
“在下姓趙,玉華堂的掌櫃,敢問貴方從何而來”
“有香料、藥材嗎?我們順裕行照單全收,價格好說,老字號了,泉州城裏隨便打聽”
……
嘰嘰喳喳一片,頓時將若阿金埋沒了,他那早就練得純熟的漢話技能,此刻突然失靈了,腦子裏完全反應不過來。
“請問是新航線商會的船嗎?不知來的是哪位大人?是弗蘭克男爵大人還是阿爾弗雷斯閣下?”
突然人群中傳來了幾個熟悉的詞語,若阿金頓時眼睛一亮,立刻雙手抱拳,高聲喊道,“正是新航線商會,請問是哪位朋友?”
隨著若阿金報出名號,嘰嘰喳喳的聲音頓時安靜了下來,大家搶生意歸搶生意,基本的素質還是有的,而且一直這麽亂,大家都沒法做生意。
一個三十出頭的男子,從眾人身後擠了過來,“在下福昌行衛子明,之前和貴商會做過幾次交易,算是老朋友了”
說著便湊到若阿金身前,小聲接了一句,“北港也有我們的鋪麵”
若阿金了然的點了點頭,“原來是福昌行的掌櫃,還請稍等片刻”,然後抬頭對著眾商家說了聲抱歉,“初來乍到,諸事未定,暫時無法接待諸位”
“諸位可以留下名帖,改日一定登門拜訪”
大家也都知道,碼頭上不是談事的地方,不過是為了搶個先機而已,眼下先機肯定是沒了,隻能先留下名帖,過後再努力。
不過,還是有聽清了掌櫃,對剛才那人喊的,那個什麽‘新航線商會’和‘弗蘭克男爵’暗自記了下來,轉身趕緊派人去打聽。
‘福昌行’他們有的是知道一些的,外來的商戶,雖然現在也算是,泉州府鋪商中的一員,在本地卻是沒多少底蘊人脈,等了解清楚之後,再下手搶生意,也來得及。
衛子明站在若阿金身旁,陪著笑臉,對離去的眾人拱了拱手。
“衛掌櫃是吧?不知貴商號在北港的商鋪,具體是哪一家?”,若阿金沒有第一時間帶衛子明上船,而是再次確認的問道。
“臨江主街的第二家鋪麵就是,鋪子前掛著兩串彩錦燈籠,主做鬆江棉布、絲帛還有茶葉”
“哦~,有印象了,有印象了”
若阿金平日沒少在北港的商街,做商業調查。雖然記不住,北港每一家商行的名字,可是像這種有著明顯印記的商行,多少還是有些印象的。
尤其是這種,能在北港臨江主街排前的鋪麵,大多都是北港的老商戶。
“我是若阿金,負責此次船隊貿易事宜,你之前見過弗蘭克男爵大人”
“原來是若阿金大人,之前弗蘭克男爵大人,負責裏斯本遠洋船隊,有幸打過幾次交道,此次大明開埠,弗蘭克男爵大人沒來嗎?他之前還一直說,要再來大明看看呢”
“弗蘭克男爵另有要事,走吧,隨我上船,有位大人要向您請教一下”
“客氣了,不知是去見哪位大人?”,衛子明一邊抬腿踩上橋板,一邊隨口問道。
“也是一位男爵,你或許也見過”
“我見過?北港,許督?”
……
隻不過,隨著不斷深入內陸,水道在慢慢變窄。
同時越來越多的平底小船,或是擺渡行人,又或是走短途的貨船,劃著長槳搖著櫓,不慌不忙的晃著。
百十尺的海船,在浩瀚的大洋之上,算不得什麽大物件,隨便怎麽浪,有的是空間騰挪,可進了這內陸水道,就顯得有些拘謹。
費爾南不得不下令收起半帆,將船速降下來。
兩條輕帆快船穩健地越過一條條小船,不斷穿插前行,高高的船舷,聳立的白帆,引來了一片好奇地目光。
按照引水員小狗子所說,一般情況下,凡外來商船,沿晉江、破腹溝、水關,濠溝可直達城內市舶司碼頭。
很顯然,張小白他們不屬於一般情況,盡管已經是換了小號的輕帆船,可對於城內水道來講,依舊太大了,沒有騰挪的餘地,因此城外碼頭就是終點了。
剩下的那點路,步行也可,換成沿途看到的那種小烏篷船也行。
府城外的碼頭比起石湖碼頭,還要更加熱鬧幾分,密密麻麻的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大船,都是和張小白他們一樣,跑海路的大船,也隻能到此為止。
除了泉州海麵常見的,底尖上闊、昂首而口的福船之外,還有浙江等地常見的方頭方尾,船舷低平的沙船,也有頭尖體長、略顯小巧的廣船,甚至張小白還發現了一艘方正平闊的樓船,不知道這是近海蹭過來的,還是遠洋闖過來的。
此刻而言,不管是哪裏來的貨船,都對張小白一行充滿了好奇,各個船頭都開始有管事的站了出來,仔細打量,小聲探討。
不管是之前見過,或是頭一次見這種船型、帆型,此刻卻是有一個共識,這船少見。
船少見,貨大概也少見,或許會有奇貨。
“阿竹,去把那些騾馬車全都叫過來,看到軟轎也都叫過來”
船還沒有停穩,許三爺便叫過許竹一通交待。
碼頭距離最近的城門不過兩裏路,走路其實也能過去,隻是帶著一群女眷不太方便,而且也不符合身份,哪怕這個身份,並不打算張揚。
通商碼頭,自然少不了市舶司和督餉官差,由若阿金帶著石湖碼頭出具的船由勘驗,上前交涉了一番,倒是不用重複繳稅。
隻不過同樣被叮囑了幾句,最主要的便是不得私下易貨。
凡海外來貨,在泉州市舶司管理之下,隻能交易給本地鋪商,由本地鋪商麵向大明國內其他商家、百姓散貨出貨。
像什麽開個海外商品推介會之類的,想都不要想。
就算要舉辦,也隻能是關起門來,麵向大商家的內部交流會,想要直接和大明百姓交易,門都沒有。
好在市舶司也沒打算,讓一家商鋪壟斷海上貿易。
隻要是正常向市舶司備案的鋪商,都可以獲得貿易許可,買賣自由,別忘了交稅就行。
沒說的,天底下最勤快、最熱情的一批人裏,絕對少不了商人的身影。
認識不認識,都不影響大家湊上來打個招唿。
若阿金剛將官差打發走,早就等急了各家管事,立刻圍了上來。尤其是若阿金一副夷人打扮,卻會說一口大明官話,絕對是溝通的最佳人選。
“在下姓趙,玉華堂的掌櫃,敢問貴方從何而來”
“有香料、藥材嗎?我們順裕行照單全收,價格好說,老字號了,泉州城裏隨便打聽”
……
嘰嘰喳喳一片,頓時將若阿金埋沒了,他那早就練得純熟的漢話技能,此刻突然失靈了,腦子裏完全反應不過來。
“請問是新航線商會的船嗎?不知來的是哪位大人?是弗蘭克男爵大人還是阿爾弗雷斯閣下?”
突然人群中傳來了幾個熟悉的詞語,若阿金頓時眼睛一亮,立刻雙手抱拳,高聲喊道,“正是新航線商會,請問是哪位朋友?”
隨著若阿金報出名號,嘰嘰喳喳的聲音頓時安靜了下來,大家搶生意歸搶生意,基本的素質還是有的,而且一直這麽亂,大家都沒法做生意。
一個三十出頭的男子,從眾人身後擠了過來,“在下福昌行衛子明,之前和貴商會做過幾次交易,算是老朋友了”
說著便湊到若阿金身前,小聲接了一句,“北港也有我們的鋪麵”
若阿金了然的點了點頭,“原來是福昌行的掌櫃,還請稍等片刻”,然後抬頭對著眾商家說了聲抱歉,“初來乍到,諸事未定,暫時無法接待諸位”
“諸位可以留下名帖,改日一定登門拜訪”
大家也都知道,碼頭上不是談事的地方,不過是為了搶個先機而已,眼下先機肯定是沒了,隻能先留下名帖,過後再努力。
不過,還是有聽清了掌櫃,對剛才那人喊的,那個什麽‘新航線商會’和‘弗蘭克男爵’暗自記了下來,轉身趕緊派人去打聽。
‘福昌行’他們有的是知道一些的,外來的商戶,雖然現在也算是,泉州府鋪商中的一員,在本地卻是沒多少底蘊人脈,等了解清楚之後,再下手搶生意,也來得及。
衛子明站在若阿金身旁,陪著笑臉,對離去的眾人拱了拱手。
“衛掌櫃是吧?不知貴商號在北港的商鋪,具體是哪一家?”,若阿金沒有第一時間帶衛子明上船,而是再次確認的問道。
“臨江主街的第二家鋪麵就是,鋪子前掛著兩串彩錦燈籠,主做鬆江棉布、絲帛還有茶葉”
“哦~,有印象了,有印象了”
若阿金平日沒少在北港的商街,做商業調查。雖然記不住,北港每一家商行的名字,可是像這種有著明顯印記的商行,多少還是有些印象的。
尤其是這種,能在北港臨江主街排前的鋪麵,大多都是北港的老商戶。
“我是若阿金,負責此次船隊貿易事宜,你之前見過弗蘭克男爵大人”
“原來是若阿金大人,之前弗蘭克男爵大人,負責裏斯本遠洋船隊,有幸打過幾次交道,此次大明開埠,弗蘭克男爵大人沒來嗎?他之前還一直說,要再來大明看看呢”
“弗蘭克男爵另有要事,走吧,隨我上船,有位大人要向您請教一下”
“客氣了,不知是去見哪位大人?”,衛子明一邊抬腿踩上橋板,一邊隨口問道。
“也是一位男爵,你或許也見過”
“我見過?北港,許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