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承露盤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飛升 作者:寒廬煮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厚熜下了早朝,就直奔乾清宮而來。
他走到紫宸台上,黃錦在前推開乾清宮右殿的大門。
朱厚熜隨即邁步入內,來到東側一個黃花梨的大木桌前。
桌子上整齊地堆滿了畫紙,還有特製的毛筆和染料,當然最顯眼的是幾把尺規。
朱厚熜熟練地將黃花梨桌左側的一遝圖紙拿了出來,繼續前幾日未完成的設計。
麥福也緩步走了進來,手中托盤上放著天藍色的蓮花琉璃盞。
琉璃盞內是光祿司剛做好的解暑龜苓膏,黑色的果凍狀膠體與天藍色的杯盞形成強烈的對比。
再加上最上方泛著淡黃的蜂蜜,散發著誘人的香甜。
麥福將托盤放在右側的一張紫檀木小桌上,輕聲道:“主上,天氣酷熱難耐,適宜飲用消暑良品。”
“先放下。”
朱厚璁提著朱筆,在圖紙上落下最後一筆。
他滿意地點了點頭,笑道:“這樣的建築,才能稱得上一國的最高學府!”
“陛下所言甚是,古時有稷下學宮,為天下學子心所向往之地。”麥福笑道:“這新修建的國子監,也必將成為大明學子心中的聖地!”
朱厚熜緩緩搖頭,目光悠長地看向遠處。
“新東西就該有新氣象,以後就要稱之為學宮了!”
他起身又從桌案上的圖紙中拿出了幾幅較大的,將其平鋪在黃花梨木桌上。
“麥大伴,這是朕為三宮的規劃,來看看不妨給朕提提建議。”
“主上說笑了,主上的想法自然是極好的!”
麥福幾步走到桌子的一側,目光定定看在圖紙上,過了片刻他感慨道:“臣見到這樣的建築圖紙,也不免生出想要再為學子的想法。”
“陛下之作巧奪天工啊!”
黃錦聞言也湊過來看了幾眼,立刻就被這些圖紙給震驚住了。
桌上所繪的不僅有平麵圖,還有朱厚熜用顏色渲染出的效果圖。
當然,這些圖紙很大一部分都是參考了《太平升仙道》中的記載,每個建築都各有妙用。
朱厚熜對這些建築進行了微調,增加了部分大明的特色。
他信手拿起桌上的琉璃盞,輕輕挖了一小勺龜苓膏放在嘴裏。
龜苓膏本身的味道略微帶一點中草藥特有的苦味,吃下之後就會迴甘。
但如果配上蜂蜜,那就別有一番滋味。
滑嫩而略帶冰涼的膠狀物在口腔內嚼碎,朱厚熜忍不住又吃了一小口。
待天藍色杯壁內最後一點黑色膠狀物消失,朱厚熜將蓮花琉璃盞放下。
轉身向麥福問道:“麥大伴,先前王尚書所說,已經安排天寶司的官員進行培訓,不日就將派往山東,如今此事進展如何?”
麥福沉吟片刻,答道:“明日之後,這些新上任的官員就將趕赴山東了。”
“嗯”朱厚熜點了點頭,目光不經意地掠過前清宮,梁柱上的雕畫。
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繼而向黃錦問道:“萬歲山上的陶碗凝結的露水,如今可有異相否?”
黃錦皺著眉頭,迴了一句。
“主上派臣看管石碗,臣所幸無事便到那裏轉轉,由此發現了露水的規律。”
“這露水在四個不同的時刻,會呈現不同的規律,正午時分與子夜時分,凝結的露水分別呈金黃和銀白二色。”
他頓了頓,繼續言道:“白晝與黑夜交替之時,為朱中帶紫之色,黑夜與白晝交替之時,為青中泛藍之色。”
“這露水一般會到達的1\/3處,再多就不會增長!”
黃錦冷峻的臉上也是透露出一絲疑惑,自從來京之後升任司禮監秉筆大太監,他也曾見過許多奇珍異寶。
可如這般神奇的,卻是一件也無。
更何況這件寶貝本身的來曆就非同一般,是當年洪武皇帝隨身之物。
太宗奉天靖難闖入南京之際,連玉璽都沒有顧得上,就去搜尋這個陶碗。
“哦”朱厚熜眼含精光,笑問道:“這露水有何功效?”
“主上沒有言語,臣不敢妄動!”黃錦老老實實地答道。
“陛下先前派人探查,倒是從幾位道長口中得到了一二消息。”
黃錦緩聲道:“漢武帝在建章宮前,設金銅仙人承露盤,想借此承接天露,好長生不老。”
他的臉上閃過一絲遲疑,但還是繼續言道:“長生不老是真是假還未可知,但天露卻是非同一般的功效。”
“月露者色如中秋之月,聞之心曠神怡,服用之後可安神定魄,於入定有大用!”
“日露者烈如正午之陽,人不可輕服,須與月露混合,有洗經伐髓之能!”
麥福補充了一句:“承露盤分為月盤和日盤,想必也是由此而來。”
朱厚熜點點頭,心中卻是思慮良多。
漢武帝的承露盤,在他看來可不僅僅是為了求仙了道那麽簡單。
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承露盤也是一件承運之器。
一定還有著,不為後人所知的神秘功能。
此時,他也不免對陶碗凝結的露水有些好奇,又看了看屋外的日光。
他隨即邁步向乾清宮外走去,想去萬歲山上一探究竟。
白日裏的紫禁城顯得空曠寂靜,宮女太監們行走都有規定的路線,誰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朱厚熜沿著中軸線一路向後而去,他坐在步輦上向沿途掃視。
陽光的照耀下,宮殿顯得越發地威嚴,整齊而又規律地樓閣排布,充滿著一種節奏的韻律感。
大殿上方的琉璃瓦,被巧妙地排布了銅質網線,而線頭又被連接到地下,最終匯集到奉天殿。
奉天殿則幹脆都鋪上了銅瓦,朱厚熜甚至有些期待雷雨的天氣,能夠見識一下傳說中雷火煉殿的奇觀。
每座大殿旁除了有禁軍把守,還有額外配置的五人一組的防火衛隊——司耀。
朱厚熜步輦所過之處,見到的人紛紛拱手行禮。
很快,一行人就來到了萬歲山下。
萬歲山是一座人工山,因為皇朝的風水格局為四象鎮守。
北麵為玄武,則需要有一座山鎮守,就將挖掘紫禁城筒子河,以及太液池南海的泥土堆積到了後方。
萬歲山由此形成,因此又名鎮山。
朱厚熜抬頭看去,隻見層巒疊翠樹木蔥鬱,整座山就仿佛寶塔一般矗立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
他走到紫宸台上,黃錦在前推開乾清宮右殿的大門。
朱厚熜隨即邁步入內,來到東側一個黃花梨的大木桌前。
桌子上整齊地堆滿了畫紙,還有特製的毛筆和染料,當然最顯眼的是幾把尺規。
朱厚熜熟練地將黃花梨桌左側的一遝圖紙拿了出來,繼續前幾日未完成的設計。
麥福也緩步走了進來,手中托盤上放著天藍色的蓮花琉璃盞。
琉璃盞內是光祿司剛做好的解暑龜苓膏,黑色的果凍狀膠體與天藍色的杯盞形成強烈的對比。
再加上最上方泛著淡黃的蜂蜜,散發著誘人的香甜。
麥福將托盤放在右側的一張紫檀木小桌上,輕聲道:“主上,天氣酷熱難耐,適宜飲用消暑良品。”
“先放下。”
朱厚璁提著朱筆,在圖紙上落下最後一筆。
他滿意地點了點頭,笑道:“這樣的建築,才能稱得上一國的最高學府!”
“陛下所言甚是,古時有稷下學宮,為天下學子心所向往之地。”麥福笑道:“這新修建的國子監,也必將成為大明學子心中的聖地!”
朱厚熜緩緩搖頭,目光悠長地看向遠處。
“新東西就該有新氣象,以後就要稱之為學宮了!”
他起身又從桌案上的圖紙中拿出了幾幅較大的,將其平鋪在黃花梨木桌上。
“麥大伴,這是朕為三宮的規劃,來看看不妨給朕提提建議。”
“主上說笑了,主上的想法自然是極好的!”
麥福幾步走到桌子的一側,目光定定看在圖紙上,過了片刻他感慨道:“臣見到這樣的建築圖紙,也不免生出想要再為學子的想法。”
“陛下之作巧奪天工啊!”
黃錦聞言也湊過來看了幾眼,立刻就被這些圖紙給震驚住了。
桌上所繪的不僅有平麵圖,還有朱厚熜用顏色渲染出的效果圖。
當然,這些圖紙很大一部分都是參考了《太平升仙道》中的記載,每個建築都各有妙用。
朱厚熜對這些建築進行了微調,增加了部分大明的特色。
他信手拿起桌上的琉璃盞,輕輕挖了一小勺龜苓膏放在嘴裏。
龜苓膏本身的味道略微帶一點中草藥特有的苦味,吃下之後就會迴甘。
但如果配上蜂蜜,那就別有一番滋味。
滑嫩而略帶冰涼的膠狀物在口腔內嚼碎,朱厚熜忍不住又吃了一小口。
待天藍色杯壁內最後一點黑色膠狀物消失,朱厚熜將蓮花琉璃盞放下。
轉身向麥福問道:“麥大伴,先前王尚書所說,已經安排天寶司的官員進行培訓,不日就將派往山東,如今此事進展如何?”
麥福沉吟片刻,答道:“明日之後,這些新上任的官員就將趕赴山東了。”
“嗯”朱厚熜點了點頭,目光不經意地掠過前清宮,梁柱上的雕畫。
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繼而向黃錦問道:“萬歲山上的陶碗凝結的露水,如今可有異相否?”
黃錦皺著眉頭,迴了一句。
“主上派臣看管石碗,臣所幸無事便到那裏轉轉,由此發現了露水的規律。”
“這露水在四個不同的時刻,會呈現不同的規律,正午時分與子夜時分,凝結的露水分別呈金黃和銀白二色。”
他頓了頓,繼續言道:“白晝與黑夜交替之時,為朱中帶紫之色,黑夜與白晝交替之時,為青中泛藍之色。”
“這露水一般會到達的1\/3處,再多就不會增長!”
黃錦冷峻的臉上也是透露出一絲疑惑,自從來京之後升任司禮監秉筆大太監,他也曾見過許多奇珍異寶。
可如這般神奇的,卻是一件也無。
更何況這件寶貝本身的來曆就非同一般,是當年洪武皇帝隨身之物。
太宗奉天靖難闖入南京之際,連玉璽都沒有顧得上,就去搜尋這個陶碗。
“哦”朱厚熜眼含精光,笑問道:“這露水有何功效?”
“主上沒有言語,臣不敢妄動!”黃錦老老實實地答道。
“陛下先前派人探查,倒是從幾位道長口中得到了一二消息。”
黃錦緩聲道:“漢武帝在建章宮前,設金銅仙人承露盤,想借此承接天露,好長生不老。”
他的臉上閃過一絲遲疑,但還是繼續言道:“長生不老是真是假還未可知,但天露卻是非同一般的功效。”
“月露者色如中秋之月,聞之心曠神怡,服用之後可安神定魄,於入定有大用!”
“日露者烈如正午之陽,人不可輕服,須與月露混合,有洗經伐髓之能!”
麥福補充了一句:“承露盤分為月盤和日盤,想必也是由此而來。”
朱厚熜點點頭,心中卻是思慮良多。
漢武帝的承露盤,在他看來可不僅僅是為了求仙了道那麽簡單。
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承露盤也是一件承運之器。
一定還有著,不為後人所知的神秘功能。
此時,他也不免對陶碗凝結的露水有些好奇,又看了看屋外的日光。
他隨即邁步向乾清宮外走去,想去萬歲山上一探究竟。
白日裏的紫禁城顯得空曠寂靜,宮女太監們行走都有規定的路線,誰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朱厚熜沿著中軸線一路向後而去,他坐在步輦上向沿途掃視。
陽光的照耀下,宮殿顯得越發地威嚴,整齊而又規律地樓閣排布,充滿著一種節奏的韻律感。
大殿上方的琉璃瓦,被巧妙地排布了銅質網線,而線頭又被連接到地下,最終匯集到奉天殿。
奉天殿則幹脆都鋪上了銅瓦,朱厚熜甚至有些期待雷雨的天氣,能夠見識一下傳說中雷火煉殿的奇觀。
每座大殿旁除了有禁軍把守,還有額外配置的五人一組的防火衛隊——司耀。
朱厚熜步輦所過之處,見到的人紛紛拱手行禮。
很快,一行人就來到了萬歲山下。
萬歲山是一座人工山,因為皇朝的風水格局為四象鎮守。
北麵為玄武,則需要有一座山鎮守,就將挖掘紫禁城筒子河,以及太液池南海的泥土堆積到了後方。
萬歲山由此形成,因此又名鎮山。
朱厚熜抬頭看去,隻見層巒疊翠樹木蔥鬱,整座山就仿佛寶塔一般矗立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