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一束光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飛升 作者:寒廬煮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璁雖有疑惑,但也立刻從腰間摘下錢袋,從錢袋中取出一枚銅錢遞了過去。
富家公子此刻已經迴過神來,看向張璁的眼神中隱約還帶著幾分畏懼。
可又觀察到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楚言身上,心中不由冷哼,“故弄玄虛,自作聰明!”
心中雖是如此想,他還是悄悄地往楚言的方向瞟了幾眼。
國子監的學生,大都穿的是生員服。
頭戴軟巾,腰係垂帶,身著襴衫。
大明開國之初,太祖移風易俗,全麵恢複漢唐服飾。
他從麵料樣式,尺寸,顏色四個方麵,確定了一套森嚴的服飾等級製度。
不同等級的人隻能使用本等級的服飾,如果稍加逾越,就會嚴懲不貸。
綾羅、錦繡這樣的高級麵料,更是隻有王公貴族和職官才能使用。
此時大明已到中期,一些規矩也漸漸鬆弛甚至無人理會,不然單憑富家公子身上的這一套綾羅,最少也要挨上二十棍。
楚言雖然穿著一身襴衫,風姿卻不減分毫。
他接過銅幣便將其放到左手,微微抬頭望向上方的屋頂,似乎是在估計著什麽。
片刻工夫,隻見他屈指一彈。
“啪”
銅幣與瓦片碰撞的聲響在學堂內迴蕩。
眾人還在吃驚之中,他又將手向左前方一伸,等大家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已經將銅幣還給了張璁。
“先生,物歸原主。”
張璁猛地從座位上起身,下意識地接過銅幣,目光卻一動不動,看著那斜斜射進來的光柱。
那光,熱烈而又溫暖。
“先生,我用一束光,可否裝滿這學堂?”楚言笑著將手一揮。
張璁不禁撫須而笑,激動、欣慰,期許,種種心情在心間交雜,最終化成一句慨歎。
“明光一束,朗照大千!”
“裝得滿!”他的嘴咧得很大,發自內心地大笑。
有句話他沒有說完,此刻隻是在心中默默念叨。
“明光一束,朗照大千,自此星夜皆明!”
張璁笑聲還未褪去,一陣劈裏啪啦的掌聲隨即響徹學堂。
學生們由衷地感到佩服,買柴買草這樣的點子他們想不出來,但自認為隻是沒想到。
如果給他們時間迴去調查調查,或者做好準備,想要答得完全倒也不難。
可是,“借光”就難了!
打破思維的慣性,開辟出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
從0到1的突破,看似尋常卻最為困難,但也隻有這樣的突破,才能推動曆史和世界向前發展。
張璁看著依舊麵容淡淡的楚言,腦海中下意識地浮現了朱厚熜的身影。
“諸君,楚言這一枚銅錢砸得好啊!”
張璁指著屋頂射下的光柱,沉聲道:“題目中所問用三百文錢買何物,裝滿一間大屋,而楚言所答用光!”
他喟歎道:“世人皆知草木竹石為物,光豈非物乎?”
他眼含深意地看向眾人,隨即向前跨了一步朝著楚言的方向一躬。
楚言有些詫異,趕忙上前想要將他扶住。
“這一揖,你當得!”張璁的語氣無比堅決,後者聞言也隻能作罷。
學堂眾人皆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堂堂的禮部尚書,竟然會對一個學子行禮。
他們雖然欽佩楚言異想天開的思路,但更震驚張璁的舉動。
十多年來的理學熏陶,名教灌輸,尊卑有序的觀念已經深入骨髓。
張璁肅聲道:“學無先後,達者為師,孔聖尚且言說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更何況我張璁。”
他將聲音一下子提高,向眾人問道:“楚言所為,可算解了此題?”
“算!”眾人異口同聲且幹脆果斷。
“那更改孔聖名號,是否也是禮法所需?”
“嗯”
眾人低頭陷入沉思,但之前根深蒂固的想法,此刻卻隱隱約約有了一些動搖。
給孔聖封號的本意是什麽?不就是為了宣揚孔子大義,不就是為了維護禮法正統!
而此刻他們細細想來,將孔子改稱為至聖先師,是否動搖了禮法?
是否真的讓孔子的地位下降了?
沒有!
這樣的舉動,反而抬高了孔子的地位,將他從供上神壇的帝王,變成了有血有肉的“老師”。
假如孔子在世,最希望聽到世人對自己的稱唿,也許仍是那一聲“夫子!”
張璁趁熱打鐵,“諸君都是讀過禮法典籍的,自周朝時至我大明,千年以來禮法雖多有改動,但其本質卻始終如一。”
他大聲喝問道:“以爾等之學識思考,這聖號該不該改?”
“清濁有異,黑白不同,是對是錯必須要分個清楚!”他將眉毛一挑,“沒有挑明的錯誤就不是錯嗎?約定俗成的錯誤就不是錯嗎?難道有錯不該改嗎?”
“改!”郭岩一聲大吼,滿臉憋得通紅,他隻覺得熱血奔湧急需向外發泄。
學堂詭異地陷入了片刻安靜,隨即又是一陣笑聲。
郭岩眼睛睜得大大的,對眾人的反應頗為不解,他側過身看向楚言,卻隻發現對方也在笑。
有了郭岩的一番意外之舉,反倒是讓一眾學子認清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沒有提前約定,眾人紛紛執禮一揖,正色道:“學生受教!”
……
下課之後,張璁和楚言一前一後走在國子監外的林道上。
“瑾瑜啊!來國子監就讀可還習慣?”
“這夥食吃得習慣嗎,如果吃不習慣還是來我家吧!”
楚言聽著張璁一句接一句地問話,一股暖意湧上心頭。
他輕聲道“師父,我一切安好。”
“好啊,一切無恙就好。”張璁滿臉笑容。
看著喜形於色的老師,楚言卻不免有些擔憂。
他看到禮法更易背後那即將到來的滔天風暴。
準確地來說,是隱藏在禮法之下,那深沉得可怕得能將一切都給凍結的鎖鏈!
這是一股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力量,隱藏在每一個人的心裏,卻牢牢地控製著人們的舉動。
即使他來自一個科技超越人們想象的時代。
他緩緩吐了口氣,心情不免有些壓抑。
無論這科技如何發展,總有些東西在重複地上演。
楚言不知道張璁是否看到了禮法背後那隻恐怖的巨獸,但他明白自己的老師絕不會選擇放棄。
雖然來到這個世界之初,他對一切都感到無比地漠然,甚至視生命如草芥,無法融入這個世界。
如果不是遇到了張璁,他可能會選擇在那個雨夜結束生命離開這個世界。
但現在,因為許多人許多事,他才開始逐漸與這個時代共情了。
“陛下要設立三宮,我猜測肯定會對科舉動手,到時候你就能一展所學。”
“如今朝政紛繁複雜,連我都看不清楚,你呆在國子監不要到處走,這裏還很安全。”
“國子監內學生成分複雜,能交到朋友就交,交不到就算了。”
“我看到郭岩就很好,雖然呆頭呆腦舉止衝動,但有一顆赤子之心。”
……
張璁絮絮叨叨,言語雖然平淡樸實,話裏話外卻都是對楚言的關切。
他沒有妻兒,已經將楚言看成了自己的兒子。
雖然從認識楚言的第一天起,他就知曉對方可能有著不簡單的來曆。
但那又如何?
“我隻知道,楚言是我張璁的徒弟!”他心想。
“師父!”楚言猛地抬頭剛想說話,卻被張璁搖頭製止。
他沉聲道:“你的機會不在現在,不要去想那麽多,天塌下來了有我們這些高個子。”
他笑了兩聲,又晃了一下胳膊,“你師父我這身骨頭還能再撐幾年,最少為你們年輕人掃除障礙。”
他抬頭望向遠方的皓日,自語道:“我相信陛下,也相信自己,禮爭一定會成功!”
話鋒一轉,張璁便又問道:“我聽王夫子提起,你對格物二字頗有一番見地,不妨和我聊聊……”
二人身影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了青翠的林間。
富家公子此刻已經迴過神來,看向張璁的眼神中隱約還帶著幾分畏懼。
可又觀察到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楚言身上,心中不由冷哼,“故弄玄虛,自作聰明!”
心中雖是如此想,他還是悄悄地往楚言的方向瞟了幾眼。
國子監的學生,大都穿的是生員服。
頭戴軟巾,腰係垂帶,身著襴衫。
大明開國之初,太祖移風易俗,全麵恢複漢唐服飾。
他從麵料樣式,尺寸,顏色四個方麵,確定了一套森嚴的服飾等級製度。
不同等級的人隻能使用本等級的服飾,如果稍加逾越,就會嚴懲不貸。
綾羅、錦繡這樣的高級麵料,更是隻有王公貴族和職官才能使用。
此時大明已到中期,一些規矩也漸漸鬆弛甚至無人理會,不然單憑富家公子身上的這一套綾羅,最少也要挨上二十棍。
楚言雖然穿著一身襴衫,風姿卻不減分毫。
他接過銅幣便將其放到左手,微微抬頭望向上方的屋頂,似乎是在估計著什麽。
片刻工夫,隻見他屈指一彈。
“啪”
銅幣與瓦片碰撞的聲響在學堂內迴蕩。
眾人還在吃驚之中,他又將手向左前方一伸,等大家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已經將銅幣還給了張璁。
“先生,物歸原主。”
張璁猛地從座位上起身,下意識地接過銅幣,目光卻一動不動,看著那斜斜射進來的光柱。
那光,熱烈而又溫暖。
“先生,我用一束光,可否裝滿這學堂?”楚言笑著將手一揮。
張璁不禁撫須而笑,激動、欣慰,期許,種種心情在心間交雜,最終化成一句慨歎。
“明光一束,朗照大千!”
“裝得滿!”他的嘴咧得很大,發自內心地大笑。
有句話他沒有說完,此刻隻是在心中默默念叨。
“明光一束,朗照大千,自此星夜皆明!”
張璁笑聲還未褪去,一陣劈裏啪啦的掌聲隨即響徹學堂。
學生們由衷地感到佩服,買柴買草這樣的點子他們想不出來,但自認為隻是沒想到。
如果給他們時間迴去調查調查,或者做好準備,想要答得完全倒也不難。
可是,“借光”就難了!
打破思維的慣性,開辟出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
從0到1的突破,看似尋常卻最為困難,但也隻有這樣的突破,才能推動曆史和世界向前發展。
張璁看著依舊麵容淡淡的楚言,腦海中下意識地浮現了朱厚熜的身影。
“諸君,楚言這一枚銅錢砸得好啊!”
張璁指著屋頂射下的光柱,沉聲道:“題目中所問用三百文錢買何物,裝滿一間大屋,而楚言所答用光!”
他喟歎道:“世人皆知草木竹石為物,光豈非物乎?”
他眼含深意地看向眾人,隨即向前跨了一步朝著楚言的方向一躬。
楚言有些詫異,趕忙上前想要將他扶住。
“這一揖,你當得!”張璁的語氣無比堅決,後者聞言也隻能作罷。
學堂眾人皆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堂堂的禮部尚書,竟然會對一個學子行禮。
他們雖然欽佩楚言異想天開的思路,但更震驚張璁的舉動。
十多年來的理學熏陶,名教灌輸,尊卑有序的觀念已經深入骨髓。
張璁肅聲道:“學無先後,達者為師,孔聖尚且言說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更何況我張璁。”
他將聲音一下子提高,向眾人問道:“楚言所為,可算解了此題?”
“算!”眾人異口同聲且幹脆果斷。
“那更改孔聖名號,是否也是禮法所需?”
“嗯”
眾人低頭陷入沉思,但之前根深蒂固的想法,此刻卻隱隱約約有了一些動搖。
給孔聖封號的本意是什麽?不就是為了宣揚孔子大義,不就是為了維護禮法正統!
而此刻他們細細想來,將孔子改稱為至聖先師,是否動搖了禮法?
是否真的讓孔子的地位下降了?
沒有!
這樣的舉動,反而抬高了孔子的地位,將他從供上神壇的帝王,變成了有血有肉的“老師”。
假如孔子在世,最希望聽到世人對自己的稱唿,也許仍是那一聲“夫子!”
張璁趁熱打鐵,“諸君都是讀過禮法典籍的,自周朝時至我大明,千年以來禮法雖多有改動,但其本質卻始終如一。”
他大聲喝問道:“以爾等之學識思考,這聖號該不該改?”
“清濁有異,黑白不同,是對是錯必須要分個清楚!”他將眉毛一挑,“沒有挑明的錯誤就不是錯嗎?約定俗成的錯誤就不是錯嗎?難道有錯不該改嗎?”
“改!”郭岩一聲大吼,滿臉憋得通紅,他隻覺得熱血奔湧急需向外發泄。
學堂詭異地陷入了片刻安靜,隨即又是一陣笑聲。
郭岩眼睛睜得大大的,對眾人的反應頗為不解,他側過身看向楚言,卻隻發現對方也在笑。
有了郭岩的一番意外之舉,反倒是讓一眾學子認清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沒有提前約定,眾人紛紛執禮一揖,正色道:“學生受教!”
……
下課之後,張璁和楚言一前一後走在國子監外的林道上。
“瑾瑜啊!來國子監就讀可還習慣?”
“這夥食吃得習慣嗎,如果吃不習慣還是來我家吧!”
楚言聽著張璁一句接一句地問話,一股暖意湧上心頭。
他輕聲道“師父,我一切安好。”
“好啊,一切無恙就好。”張璁滿臉笑容。
看著喜形於色的老師,楚言卻不免有些擔憂。
他看到禮法更易背後那即將到來的滔天風暴。
準確地來說,是隱藏在禮法之下,那深沉得可怕得能將一切都給凍結的鎖鏈!
這是一股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力量,隱藏在每一個人的心裏,卻牢牢地控製著人們的舉動。
即使他來自一個科技超越人們想象的時代。
他緩緩吐了口氣,心情不免有些壓抑。
無論這科技如何發展,總有些東西在重複地上演。
楚言不知道張璁是否看到了禮法背後那隻恐怖的巨獸,但他明白自己的老師絕不會選擇放棄。
雖然來到這個世界之初,他對一切都感到無比地漠然,甚至視生命如草芥,無法融入這個世界。
如果不是遇到了張璁,他可能會選擇在那個雨夜結束生命離開這個世界。
但現在,因為許多人許多事,他才開始逐漸與這個時代共情了。
“陛下要設立三宮,我猜測肯定會對科舉動手,到時候你就能一展所學。”
“如今朝政紛繁複雜,連我都看不清楚,你呆在國子監不要到處走,這裏還很安全。”
“國子監內學生成分複雜,能交到朋友就交,交不到就算了。”
“我看到郭岩就很好,雖然呆頭呆腦舉止衝動,但有一顆赤子之心。”
……
張璁絮絮叨叨,言語雖然平淡樸實,話裏話外卻都是對楚言的關切。
他沒有妻兒,已經將楚言看成了自己的兒子。
雖然從認識楚言的第一天起,他就知曉對方可能有著不簡單的來曆。
但那又如何?
“我隻知道,楚言是我張璁的徒弟!”他心想。
“師父!”楚言猛地抬頭剛想說話,卻被張璁搖頭製止。
他沉聲道:“你的機會不在現在,不要去想那麽多,天塌下來了有我們這些高個子。”
他笑了兩聲,又晃了一下胳膊,“你師父我這身骨頭還能再撐幾年,最少為你們年輕人掃除障礙。”
他抬頭望向遠方的皓日,自語道:“我相信陛下,也相信自己,禮爭一定會成功!”
話鋒一轉,張璁便又問道:“我聽王夫子提起,你對格物二字頗有一番見地,不妨和我聊聊……”
二人身影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了青翠的林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