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名帖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飛升 作者:寒廬煮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晚陽漸西。
寧中神色有些拘謹地,出現在了張豐山的府邸外。
他身為國子監的教習,能平安無事站了十多年位子,又豈是不明局勢之人。
得罪當朝尚書,無論什麽理由,都足夠他喝一壺的了。
“老先生?”
他默默地念叨了一句,不覺汗已濕透衣裳。
在京城官場,社交自有一套禮儀。
一個老字,不是誰都能稱的。
如今滿朝朱紫,也隻有內閣的幾位閣老和掌印太監才能稱為老先生。
堂堂尚書稱唿他一個連九品都算不上的小官為老先生!
這不是殺人誅心又是什麽?
他深吸了一口氣神色一換,便敲開了張豐山家的大門。
仆人熟悉地接過他的拜帖,便將他引到一旁的偏房等候。
張豐山悠閑地將手中的茶碗放下,才不緊不慢的端詳起了手上的拜帖。
這帖子不過兩指寬,用的是白鹿紙,上麵寫道:“晚生拜見……”
他看了看,便隨意地用茶碗將拜帖壓住,吩咐管家道:“讓寧中來大堂見我”
管家聞言轉身便離開了,張豐山卻微微眯住了眼睛。
他從袖子中掏出了另外一封拜帖,三指寬,白錄羅紋箋。
士人最重名聲,尋常來往名帖用的也不過是白鹿紙。
隻有朝廷的奏本才用得上白錄羅紋箋。
可惜這頂好的名帖,卻被人視之如草芥。
他將手攥緊,手中的名帖也被捏得皺巴巴,“唐伯虎,你可真是不識抬舉!”
眼中閃過一道厲色,他冷哼道:“有感於你的才華,我本想給你一個自救的機會,可惜你不珍惜呀!”
梁次攄托他對付唐伯虎,最好讓對方身敗名裂。
可他張豐山是誰?
怎麽會看不出對方的算計,不過想把他拖下水,讓他離不開對方的這艘船。
他已經派人打聽過了,唐伯虎得了陛下青眼,甚至幾日前還拜訪了王陽明。
如今即將到國子監擔任司監。
他本想和對方求一幅畫,借此拉近關係,調解唐伯虎與梁次攄的關係。
可……
唐伯虎實在太狂了!
想到此處,他一抖衣袖便徑直朝大堂而去。
張豐山坐在東側的紫檀太師椅上,斜對角則是有些拘謹的寧中。
“晚生寧中,拜見恩師”
他說著便雙手高舉過,行了一個深揖。
張豐山微微抬手示意,便開門見山地問道“確認楚言和張璁的關係了嗎?”
“二人名為師生,實則情同父子!”
“好!”張豐山嘴角出現了一絲莫名的笑意。
他緊接著追問道:“國子監的學生如何?”
寧中不假思索地答道:“少年意氣,自以為是,像這樣的人最容易被煽動。”
他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其中一些達官顯貴之後,不乏飛揚跋扈之人。”
張豐山點了點頭,緩緩從座位上起身,指著寧中身上的衣服感慨道:“寧中啊,當初你進京參加科舉,穿的也是這一套。”
“十年,這一晃十年過去了。”
寧中臉上露出一股不忿,一股子邪火在心底燒起。
十年了,他和張璁同為二甲進士,一個卻成了二品尚書,一個卻默默無語。
忌妒,或者說是對命運的不甘,那熊熊的火焰燒得他五髒六腑都要癟下去。
張璁不認識他,他卻對這個名字記憶深刻。
他們兩個隻差了兩個名次,兩個!
張豐山不動聲色地看了寧中一眼,將對方的一切都看在眼裏。
有弱點好,有弱點就容易變成手上的刀。
“唉,這些年苦了你了,老師我也有責任!”
他痛心疾首般錘了自己胸口幾下,最後輕聲道:“我用這張老臉厚顏替你討了個差事,下個月到吏部考公司去當個司員。”
“吏部!”寧中語氣不覺有幾分顫抖,他猜到了張豐山會對他有所補償。
可任憑他想破腦袋也猜不到,會是吏部這樣一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吏部,六部之長!
整個大明六部權力最重的地方。
“老師”寧中的語氣中多出了幾分感激,他此刻倒是真的感覺張豐山是為自己下了功夫。
他做勢就要跪下,好在張豐山眼疾手快將他攙住。
“為師的一點心意罷了,要好好幹!”
寧中哽咽地答道:“學生無以迴報,日後定將以老師馬首是瞻。”
……
寧中走後,張豐山迅速收迴了臉上的笑容。
“利益,才是這世間亙古不變的真理!”
他迴到書房,開始準備布局。
以國子監學生,京城百姓為棋子,給唐伯虎送一份大禮!
“唐伯虎,救得了百姓救得了自己嗎?”
他一揮毫又寫了幾封密信。
你救了百姓,那就讓百姓來殺你吧!
“哈哈哈”
又過了半響,他將一切安排好,才緩緩打開了友人的書信。
“天助我也!”他放聲大笑。
張豐山眼神中出現了赤裸裸的渴望,一種骨子裏對權力的渴望。
但很快他就冷靜了下來,自嘲道:“寧中,老師我和你是同一種人。”
他在心裏補充了一句,“隻是我比你手段高明,心更狠!”
嚴嵩被貶官三級,如今要帶領江南文壇來京城跪諫!
蔣冕到江南督察鹽稅案,鹽商們已經被整得苦不堪言。
他目光一沉,看上了手上的另一封信。
“東廠太監黃錦,仗著自己是皇帝近衛奉旨查案,已經拿下了蘇州好幾位大員,蘇州官場人人自危。”
“狼煙四起,眾人圍而攻之,陛下你該如何應對呢?”
他轉身看了看牆上的一幅字帖,那字帖裏藏了一個日期。
“十二月的驚雷,要炸了!”
正當他陷入美好的遐想,甚至看到了自己登閣立政。
管家的一聲驚唿,把他喊迴了現實。
“老爺,書生們又堵在門口了!”
“……”
“把門給我關上”他從牙縫裏吐出幾個字。
皇帝命他主管孔子易號,即使他再不情願也隻能接受。
想他一個鐵杆的理學門人,如今卻被幾個破落書生圍追!
“幾位退休官員又來了,老爺!”
他在心中暗罵了幾聲皇帝,但也隻能忙不迭地堆著笑臉迎了出去。
張豐山中的皇帝,此刻倒饒有興致地看著錦帕上的一隻獅子貓
寧中神色有些拘謹地,出現在了張豐山的府邸外。
他身為國子監的教習,能平安無事站了十多年位子,又豈是不明局勢之人。
得罪當朝尚書,無論什麽理由,都足夠他喝一壺的了。
“老先生?”
他默默地念叨了一句,不覺汗已濕透衣裳。
在京城官場,社交自有一套禮儀。
一個老字,不是誰都能稱的。
如今滿朝朱紫,也隻有內閣的幾位閣老和掌印太監才能稱為老先生。
堂堂尚書稱唿他一個連九品都算不上的小官為老先生!
這不是殺人誅心又是什麽?
他深吸了一口氣神色一換,便敲開了張豐山家的大門。
仆人熟悉地接過他的拜帖,便將他引到一旁的偏房等候。
張豐山悠閑地將手中的茶碗放下,才不緊不慢的端詳起了手上的拜帖。
這帖子不過兩指寬,用的是白鹿紙,上麵寫道:“晚生拜見……”
他看了看,便隨意地用茶碗將拜帖壓住,吩咐管家道:“讓寧中來大堂見我”
管家聞言轉身便離開了,張豐山卻微微眯住了眼睛。
他從袖子中掏出了另外一封拜帖,三指寬,白錄羅紋箋。
士人最重名聲,尋常來往名帖用的也不過是白鹿紙。
隻有朝廷的奏本才用得上白錄羅紋箋。
可惜這頂好的名帖,卻被人視之如草芥。
他將手攥緊,手中的名帖也被捏得皺巴巴,“唐伯虎,你可真是不識抬舉!”
眼中閃過一道厲色,他冷哼道:“有感於你的才華,我本想給你一個自救的機會,可惜你不珍惜呀!”
梁次攄托他對付唐伯虎,最好讓對方身敗名裂。
可他張豐山是誰?
怎麽會看不出對方的算計,不過想把他拖下水,讓他離不開對方的這艘船。
他已經派人打聽過了,唐伯虎得了陛下青眼,甚至幾日前還拜訪了王陽明。
如今即將到國子監擔任司監。
他本想和對方求一幅畫,借此拉近關係,調解唐伯虎與梁次攄的關係。
可……
唐伯虎實在太狂了!
想到此處,他一抖衣袖便徑直朝大堂而去。
張豐山坐在東側的紫檀太師椅上,斜對角則是有些拘謹的寧中。
“晚生寧中,拜見恩師”
他說著便雙手高舉過,行了一個深揖。
張豐山微微抬手示意,便開門見山地問道“確認楚言和張璁的關係了嗎?”
“二人名為師生,實則情同父子!”
“好!”張豐山嘴角出現了一絲莫名的笑意。
他緊接著追問道:“國子監的學生如何?”
寧中不假思索地答道:“少年意氣,自以為是,像這樣的人最容易被煽動。”
他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其中一些達官顯貴之後,不乏飛揚跋扈之人。”
張豐山點了點頭,緩緩從座位上起身,指著寧中身上的衣服感慨道:“寧中啊,當初你進京參加科舉,穿的也是這一套。”
“十年,這一晃十年過去了。”
寧中臉上露出一股不忿,一股子邪火在心底燒起。
十年了,他和張璁同為二甲進士,一個卻成了二品尚書,一個卻默默無語。
忌妒,或者說是對命運的不甘,那熊熊的火焰燒得他五髒六腑都要癟下去。
張璁不認識他,他卻對這個名字記憶深刻。
他們兩個隻差了兩個名次,兩個!
張豐山不動聲色地看了寧中一眼,將對方的一切都看在眼裏。
有弱點好,有弱點就容易變成手上的刀。
“唉,這些年苦了你了,老師我也有責任!”
他痛心疾首般錘了自己胸口幾下,最後輕聲道:“我用這張老臉厚顏替你討了個差事,下個月到吏部考公司去當個司員。”
“吏部!”寧中語氣不覺有幾分顫抖,他猜到了張豐山會對他有所補償。
可任憑他想破腦袋也猜不到,會是吏部這樣一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吏部,六部之長!
整個大明六部權力最重的地方。
“老師”寧中的語氣中多出了幾分感激,他此刻倒是真的感覺張豐山是為自己下了功夫。
他做勢就要跪下,好在張豐山眼疾手快將他攙住。
“為師的一點心意罷了,要好好幹!”
寧中哽咽地答道:“學生無以迴報,日後定將以老師馬首是瞻。”
……
寧中走後,張豐山迅速收迴了臉上的笑容。
“利益,才是這世間亙古不變的真理!”
他迴到書房,開始準備布局。
以國子監學生,京城百姓為棋子,給唐伯虎送一份大禮!
“唐伯虎,救得了百姓救得了自己嗎?”
他一揮毫又寫了幾封密信。
你救了百姓,那就讓百姓來殺你吧!
“哈哈哈”
又過了半響,他將一切安排好,才緩緩打開了友人的書信。
“天助我也!”他放聲大笑。
張豐山眼神中出現了赤裸裸的渴望,一種骨子裏對權力的渴望。
但很快他就冷靜了下來,自嘲道:“寧中,老師我和你是同一種人。”
他在心裏補充了一句,“隻是我比你手段高明,心更狠!”
嚴嵩被貶官三級,如今要帶領江南文壇來京城跪諫!
蔣冕到江南督察鹽稅案,鹽商們已經被整得苦不堪言。
他目光一沉,看上了手上的另一封信。
“東廠太監黃錦,仗著自己是皇帝近衛奉旨查案,已經拿下了蘇州好幾位大員,蘇州官場人人自危。”
“狼煙四起,眾人圍而攻之,陛下你該如何應對呢?”
他轉身看了看牆上的一幅字帖,那字帖裏藏了一個日期。
“十二月的驚雷,要炸了!”
正當他陷入美好的遐想,甚至看到了自己登閣立政。
管家的一聲驚唿,把他喊迴了現實。
“老爺,書生們又堵在門口了!”
“……”
“把門給我關上”他從牙縫裏吐出幾個字。
皇帝命他主管孔子易號,即使他再不情願也隻能接受。
想他一個鐵杆的理學門人,如今卻被幾個破落書生圍追!
“幾位退休官員又來了,老爺!”
他在心中暗罵了幾聲皇帝,但也隻能忙不迭地堆著笑臉迎了出去。
張豐山中的皇帝,此刻倒饒有興致地看著錦帕上的一隻獅子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