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大唐,我的姑姑是長孫 作者: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一晃來到八月。
“陛下,那些人不願將兒童歸還給他們的親生父母,說孩子是他們買的。”房玄齡出列拱手道,“官府也不好采取強硬措施。”
“那就用金帛贖”,李世民揮揮手,阻止了正想說話的戴胄,“這錢從內帑出。”
“陛下”,長孫衝出列道,“臣以為,應修訂律法,增添買賣同罪,正所謂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正因為有了這些想要買孩子的人,才會有人販子這種行當,如果沒人買,那怎會有人偷孩子呢。”
程咬金朝著長孫衝的肩膀拍了一巴掌,感覺這小子說的太對了。、
是的,長孫衝聽說最近有大事發生,就開始上朝,想湊湊熱鬧,不過是混在武將堆裏,每天袖子裏帶著不少零食,程咬金和尉遲恭兩人最近也蹭了不少。
“陛下,臣認為這個條律應該讓長孫大人仔細修改,對人販子的懲罰一定要得當,如果太輕就起不到懲罰的效果,如果太重,臣怕他們被抓住後惱羞成怒,直接對孩子下死手,此次難度艱巨啊。”
“而且臣認為,應當盡快下手,解決此事,每一個孩子都承載著一個家庭的願景,孩子們也是大唐未來的希望,多一個孩子的正常長大,大唐國力也會隨之增強一份。”
“臣認為應當讓長孫大人夙夜不寐,撰寫條例,將此事處理完畢,如此要緊之事,想必長孫大人是不會介意加一次班的。”
“臣也會幫助通知他的子嗣,送些生活用品到宮中,供長孫大人取用。幫忙告知長孫大人的夫人讓他 不必為此擔心,臣雖年少,但一些小事還是能做的。”
李世民點點頭,轉頭看向長孫無忌道:“長孫愛卿,這條法規由你修訂,增添好後,盡快告知天下。”
顯然,長孫衝後麵幾句被他選擇性的忽略了。
“你最近幹啥了?”房玄齡捅了捅一臉漆黑的長孫無忌。
“我最近也沒啥事,就天天督促他抄四書五經。”長孫無忌咬著牙迴道,“還是我心軟了,以後翻倍。”
“臣遵旨。”長孫無忌拜道。
“陛下,突利可汗向我大唐求援,臣請戰。”身為兵部尚書的杜如晦出列拜道。
突利可汗,姓阿史那氏,名什缽苾,是東突厥始畢可汗之子 。
武德二年,始畢可汗病逝後,他因年紀尚輕未能繼任汗位,而由其叔父俟利弗設繼位,號處羅可汗。
武德四年,處羅可汗去世,他的另外一位叔父咄苾繼位,號頡利可汗。
頡利可汗即位後,任命他為小可汗,號突利可汗,居突厥東部。 但由於突利可汗征稅無定規,因此下屬有怨心。所以薛延陀等部都歸附唐朝。頡利可汗派突利可汗前往討伐他們,突利可汗大敗,其兵眾騷亂離散,頡利可汗將他囚禁鞭打,很久才釋放他。
從此突利可汗便對自己這個叔父有了不少的恨意,如今也想取而代之,於是便私下派使臣向李世民求援。
渭水之盟的恥辱擺在眼前,一幫武將紛紛請纓出戰,太極殿變得如同菜市場一般嘈雜。
可是,總有幾個為了自己的清高,而放棄國家臉麵的儒生,比如……
“陛下”,禮部的陳姓一位老人出門拜道,“我大唐乃是天之上國,怎麽興修這兵伐之事,有傷天和啊。”
“那突厥屢次犯我河山,燒殺搶掠,你是眼瞎了?”尉遲恭這個暴脾氣,怎麽能忍得下來?立刻反唇相譏。
“粗俗,粗俗。”這個姓陳的老梆子搖了搖頭,他才不在意所謂的邊境居民,他隻在意自己的名聲,以一人之力,避免了這麽大的戰爭,這將是多麽宏大的功績,想想,他已經心中開心起來。
看著這個老梆子完全不在意的一幕,尉遲敬德也是怒了,正欲上前好好和他掰扯掰扯,被秦瓊拽了下來,又朝著長孫衝的屁股上踹了一腳,示意他去解決。
“學生曾遇見過一個從邊境逃到京城的百姓。”長孫衝雖然冷靜,語氣中沒有一絲波瀾,但眼裏那止不住怒火卻熊熊燃燒起來。
“他告訴我胡人們有一種特別美味的牲畜,味道鮮美名叫兩腳羊,而且這種羊還有很多種類哦。”長孫衝繼續淡淡說到,臉上竟還漏出了一絲微笑。
可這微笑確實看著這位名叫陳銘的老儒生忍不住抖了一抖,眼底深深的寒意讓他不寒而栗。
“老瘦男子謂之饒把火。”
“小兒唿為和骨爛。”
“夫人少艾者名為不羨羊。”
“又通目為兩腳羊。”
這些最初被記載在宋朝莊綽的《雞肋編》中,不過被長孫衝提前拿過來引用了。
一時之間大殿裏氣氛異常的安靜,怒火、惡心亦或是戰栗的情緒交織在一起。
程咬金憤怒的臉上帶著幾分蒼白,因為他剛剛和尉遲敬德說過,打突厥的時候要搶一點這種美味的牲畜,留在自己家裏飼養,並供食用。
看著眾人又帶著幾分惡心的臉龐,長孫衝知道,剛才個程咬金有一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陛下,臣請戰。”
武將們齊齊單膝下跪。
文臣們也攥緊了拳頭,聽聞如此話語也是一臉的群情激憤。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長孫衝一步一句,詩詞念完剛好走到陳銘的麵前,雖然身高不高,但在百官的眼裏,他的身形早已比陳銘偉岸。
陳銘哇的一口老血吐出,他知道自己不僅沒有達成什麽宏願,而且這首足以流傳千古的詩,更是把他死死的釘在了恥辱柱上。
“拉下去”,李世民擺了擺手,“他這官也不用當了,迴家養老吧。”
“突厥勢大,我們應從長計議”,李世民站起身,聲音傳遍了整個太極殿,“但必定讓他們血債血償。”
“血債血償。”眾人齊聲道,這一刻,無論是世家還是勳貴,在此刻擰成了一股繩。
“陛下,那些人不願將兒童歸還給他們的親生父母,說孩子是他們買的。”房玄齡出列拱手道,“官府也不好采取強硬措施。”
“那就用金帛贖”,李世民揮揮手,阻止了正想說話的戴胄,“這錢從內帑出。”
“陛下”,長孫衝出列道,“臣以為,應修訂律法,增添買賣同罪,正所謂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正因為有了這些想要買孩子的人,才會有人販子這種行當,如果沒人買,那怎會有人偷孩子呢。”
程咬金朝著長孫衝的肩膀拍了一巴掌,感覺這小子說的太對了。、
是的,長孫衝聽說最近有大事發生,就開始上朝,想湊湊熱鬧,不過是混在武將堆裏,每天袖子裏帶著不少零食,程咬金和尉遲恭兩人最近也蹭了不少。
“陛下,臣認為這個條律應該讓長孫大人仔細修改,對人販子的懲罰一定要得當,如果太輕就起不到懲罰的效果,如果太重,臣怕他們被抓住後惱羞成怒,直接對孩子下死手,此次難度艱巨啊。”
“而且臣認為,應當盡快下手,解決此事,每一個孩子都承載著一個家庭的願景,孩子們也是大唐未來的希望,多一個孩子的正常長大,大唐國力也會隨之增強一份。”
“臣認為應當讓長孫大人夙夜不寐,撰寫條例,將此事處理完畢,如此要緊之事,想必長孫大人是不會介意加一次班的。”
“臣也會幫助通知他的子嗣,送些生活用品到宮中,供長孫大人取用。幫忙告知長孫大人的夫人讓他 不必為此擔心,臣雖年少,但一些小事還是能做的。”
李世民點點頭,轉頭看向長孫無忌道:“長孫愛卿,這條法規由你修訂,增添好後,盡快告知天下。”
顯然,長孫衝後麵幾句被他選擇性的忽略了。
“你最近幹啥了?”房玄齡捅了捅一臉漆黑的長孫無忌。
“我最近也沒啥事,就天天督促他抄四書五經。”長孫無忌咬著牙迴道,“還是我心軟了,以後翻倍。”
“臣遵旨。”長孫無忌拜道。
“陛下,突利可汗向我大唐求援,臣請戰。”身為兵部尚書的杜如晦出列拜道。
突利可汗,姓阿史那氏,名什缽苾,是東突厥始畢可汗之子 。
武德二年,始畢可汗病逝後,他因年紀尚輕未能繼任汗位,而由其叔父俟利弗設繼位,號處羅可汗。
武德四年,處羅可汗去世,他的另外一位叔父咄苾繼位,號頡利可汗。
頡利可汗即位後,任命他為小可汗,號突利可汗,居突厥東部。 但由於突利可汗征稅無定規,因此下屬有怨心。所以薛延陀等部都歸附唐朝。頡利可汗派突利可汗前往討伐他們,突利可汗大敗,其兵眾騷亂離散,頡利可汗將他囚禁鞭打,很久才釋放他。
從此突利可汗便對自己這個叔父有了不少的恨意,如今也想取而代之,於是便私下派使臣向李世民求援。
渭水之盟的恥辱擺在眼前,一幫武將紛紛請纓出戰,太極殿變得如同菜市場一般嘈雜。
可是,總有幾個為了自己的清高,而放棄國家臉麵的儒生,比如……
“陛下”,禮部的陳姓一位老人出門拜道,“我大唐乃是天之上國,怎麽興修這兵伐之事,有傷天和啊。”
“那突厥屢次犯我河山,燒殺搶掠,你是眼瞎了?”尉遲恭這個暴脾氣,怎麽能忍得下來?立刻反唇相譏。
“粗俗,粗俗。”這個姓陳的老梆子搖了搖頭,他才不在意所謂的邊境居民,他隻在意自己的名聲,以一人之力,避免了這麽大的戰爭,這將是多麽宏大的功績,想想,他已經心中開心起來。
看著這個老梆子完全不在意的一幕,尉遲敬德也是怒了,正欲上前好好和他掰扯掰扯,被秦瓊拽了下來,又朝著長孫衝的屁股上踹了一腳,示意他去解決。
“學生曾遇見過一個從邊境逃到京城的百姓。”長孫衝雖然冷靜,語氣中沒有一絲波瀾,但眼裏那止不住怒火卻熊熊燃燒起來。
“他告訴我胡人們有一種特別美味的牲畜,味道鮮美名叫兩腳羊,而且這種羊還有很多種類哦。”長孫衝繼續淡淡說到,臉上竟還漏出了一絲微笑。
可這微笑確實看著這位名叫陳銘的老儒生忍不住抖了一抖,眼底深深的寒意讓他不寒而栗。
“老瘦男子謂之饒把火。”
“小兒唿為和骨爛。”
“夫人少艾者名為不羨羊。”
“又通目為兩腳羊。”
這些最初被記載在宋朝莊綽的《雞肋編》中,不過被長孫衝提前拿過來引用了。
一時之間大殿裏氣氛異常的安靜,怒火、惡心亦或是戰栗的情緒交織在一起。
程咬金憤怒的臉上帶著幾分蒼白,因為他剛剛和尉遲敬德說過,打突厥的時候要搶一點這種美味的牲畜,留在自己家裏飼養,並供食用。
看著眾人又帶著幾分惡心的臉龐,長孫衝知道,剛才個程咬金有一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陛下,臣請戰。”
武將們齊齊單膝下跪。
文臣們也攥緊了拳頭,聽聞如此話語也是一臉的群情激憤。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長孫衝一步一句,詩詞念完剛好走到陳銘的麵前,雖然身高不高,但在百官的眼裏,他的身形早已比陳銘偉岸。
陳銘哇的一口老血吐出,他知道自己不僅沒有達成什麽宏願,而且這首足以流傳千古的詩,更是把他死死的釘在了恥辱柱上。
“拉下去”,李世民擺了擺手,“他這官也不用當了,迴家養老吧。”
“突厥勢大,我們應從長計議”,李世民站起身,聲音傳遍了整個太極殿,“但必定讓他們血債血償。”
“血債血償。”眾人齊聲道,這一刻,無論是世家還是勳貴,在此刻擰成了一股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