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蝗災
大唐,我的姑姑是長孫 作者: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叮,激勵大唐群臣,達成成就‘群體buff’,獎勵龍井植株。
“陛下”,長孫衝拱拱手,麵色沉重,“還有一件大事。”
眾人很少見過長孫衝如此慎重的表情,隨即也安靜了下來。
李世民擺了擺手,示意他往下講。
“我最近想看一看鄉下的農戶的鴨鵝,長的怎麽樣了,發現鴨鵝都在刨土吃。”長孫衝看向李世民。
“刨土吃?”李世民蹙了蹙眉,“繼續說。”
“我把泥土翻開一看,裏麵好多棕黑色,橢圓球的物體。”長孫衝的聲音也隨之沉重,“我有八成把握能確定是蝗蟲卵。”
蝗災在中國是一大嚴重災害,從春秋到民國年間的兩千多年間,一共發生過蝗災將近八百次次,平均下來每三年就有一次蝗災。
這還不算唐朝以前,因為曆史原因,而沒有記錄到的蝗災很多蝗災,所以又有人從宋朝成立後開始統計,不到一千年的時間裏,蝗災高達六百餘次。
而且蝗災的威力比起旱災和水災,有時候還猶有過之。
舊唐書曾如是記載:田稼既盡,至於野草樹葉細枝亦盡。
在地方縣史中還曾記載過蝗蟲大軍饑不擇食,殺害農家飼養的豬與蝗群吃人等事件。
不過蝗蟲並非捕食性動物,這類時間應當是誤記,但也足以說明,蝗災在人民心中的恐怖程度。
李世民霍然起身目光灼灼的看向長孫衝,眾人也是隨著李世民的視線看過去,這一刻他們是多麽希望長孫衝笑嘻嘻說一句,‘哈哈哈,上當了吧,我騙你們的’,然後大家把他摁住暴揍一頓,事情就這樣結束了。
但長孫衝挺起身子,筆直的看向李世民,正如剛才慷慨激昂的將大家擰成一股繩一般。
看著長孫衝這樣子,眾人明白,一切已成定局。
身為禦史台的一把手,魏征臉色變換了一會,拱拱手說道:“請陛下下罪己詔。”
“請陛下下罪己詔。”一眾文臣的拜道。
能出現這一幕主要是因為一個人,便是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推行者,董仲舒。
他提出了一套“天人感應學說”,認為蝗災是皇帝、朝廷的惡政導致。
於是上天專門派出蝗蟲來到人間,對皇帝、朝廷實施懲罰。
受董仲舒的影響,後麵很多皇帝和官員便以祈禱,來代替滅蝗措施。
甚至到了唐玄宗年間,有一年山東鬧蝗災,宰相姚崇主張趕緊捕殺蝗蟲,還遭到一位叫盧懷慎的人強烈反對,此人說‘蝗是天災,豈可製以人事?’
李世民將手攥的緊緊的,自己玄武門事變的血腥味還沒散去,如今又來了蝗災,是真的上天真的覺得自己得位不正嗎?
可這大唐明明是自己打出來的,自己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哪裏弱於自己的那位哥哥?長子次子就那麽重要嗎。
這一刻,李世民的心的受到了深深的自我懷疑。
“不行”,長孫衝拱拱手道,“罪己詔不能下。”
這一刻李世民感覺長孫衝的全身散發著光芒,這就是天使吧,李世民感歎。
“可……”魏征也糾結,畢竟李世民寬釋自己,又實行仁政,這些都是自己看得到的,可這個蝗災又是怎麽迴事?
“如果,陛下下了罪己詔,蝗災沒了,這還好說。”長孫衝頓了頓,沉聲道,“可如果下了罪己詔,蝗災還是沒停呢?”
“春季幹旱,夏季蝗災,這又下了罪己詔,結果最後又……”長孫衝話沒說完,但眾人已經明白,如果處理不當,那可比渭水之盟還要來的兇險。
上天都不原諒的皇帝,這可……
崔旺拱拱手出列道:“可蝗災乃是上天派來的懲罰,陛下乃是九五至尊,聖明非凡,相信陛下隻要肯認真罪己,上天一定會原諒的,”
“天子者,爵稱也。王者父天母地,為天之子也。”,長孫衝說道,“身為父母怎麽可能與孩子置氣。”
“臣縱觀史書,每年旱災後必有蝗災。”長孫衝朗聲道,“比起懲罰,臣認為更是一種考驗。”
“肯定是上天因為有這麽一個出色的孩子而開心,便想著鍛煉一下孩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陛下已經挺過了第一關旱災,下麵第二關蝗災,怎麽可能知難而退,直接下罪己詔認輸呢?”
“要知道,之前的朝廷,都是看見便認輸、求饒。”
“可今天我們大唐,皇帝與我們這些身為臣子之人,戮力同心,一起對抗蝗災,隻要我們挺了過去。”
“那我們就是……”
“就是什麽?”眾人聽著眼神發亮。
“秦皇漢武略輸文采,漢高魏武稍遜文騷,一代天驕,三國群雄,隻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李世民想的是嬴政、劉徹等千古一帝的名字。
百官們想的是張良、郭嘉、衛青等青史留名、威名赫赫的人物,這一刻,所有人的心氣都被提了上來。
“我們大家都是想努力創造功績的,都是有著雄心壯誌的。”
“現在大唐給了我們平台,上天又給了我們考驗,機會就擺在眼前,並且人人都有,隻要努力,不放棄,就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我們是大唐的未來,我們是大唐的主心骨,我們要腳踏實地,我們要著眼未來,想想我們最初的夢想,捫心問問自己你們完成了嗎。”
長孫衝熟練的畫起大餅,畢竟上輩子吃了太多,終於輪到自己給別人畫大餅了,怎能不多畫點,讓他們吃的飽飽的。
“你們就不想青史留名、你們就不想成為族譜第一頁,你們就不想”長孫衝指向一旁的史官道。
“讓他們記錄下來,貞觀二年,大唐初期,大唐聖上與百官眾誌成城,抵禦打敗了蝗災,為以後的千萬世,樹立起了偉岸的榜樣,讓蝗災從天災到稀鬆平常的小事?”
“在場官員也被後世尊稱為黃金一代。”
“陛下”,長孫衝拱拱手,麵色沉重,“還有一件大事。”
眾人很少見過長孫衝如此慎重的表情,隨即也安靜了下來。
李世民擺了擺手,示意他往下講。
“我最近想看一看鄉下的農戶的鴨鵝,長的怎麽樣了,發現鴨鵝都在刨土吃。”長孫衝看向李世民。
“刨土吃?”李世民蹙了蹙眉,“繼續說。”
“我把泥土翻開一看,裏麵好多棕黑色,橢圓球的物體。”長孫衝的聲音也隨之沉重,“我有八成把握能確定是蝗蟲卵。”
蝗災在中國是一大嚴重災害,從春秋到民國年間的兩千多年間,一共發生過蝗災將近八百次次,平均下來每三年就有一次蝗災。
這還不算唐朝以前,因為曆史原因,而沒有記錄到的蝗災很多蝗災,所以又有人從宋朝成立後開始統計,不到一千年的時間裏,蝗災高達六百餘次。
而且蝗災的威力比起旱災和水災,有時候還猶有過之。
舊唐書曾如是記載:田稼既盡,至於野草樹葉細枝亦盡。
在地方縣史中還曾記載過蝗蟲大軍饑不擇食,殺害農家飼養的豬與蝗群吃人等事件。
不過蝗蟲並非捕食性動物,這類時間應當是誤記,但也足以說明,蝗災在人民心中的恐怖程度。
李世民霍然起身目光灼灼的看向長孫衝,眾人也是隨著李世民的視線看過去,這一刻他們是多麽希望長孫衝笑嘻嘻說一句,‘哈哈哈,上當了吧,我騙你們的’,然後大家把他摁住暴揍一頓,事情就這樣結束了。
但長孫衝挺起身子,筆直的看向李世民,正如剛才慷慨激昂的將大家擰成一股繩一般。
看著長孫衝這樣子,眾人明白,一切已成定局。
身為禦史台的一把手,魏征臉色變換了一會,拱拱手說道:“請陛下下罪己詔。”
“請陛下下罪己詔。”一眾文臣的拜道。
能出現這一幕主要是因為一個人,便是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推行者,董仲舒。
他提出了一套“天人感應學說”,認為蝗災是皇帝、朝廷的惡政導致。
於是上天專門派出蝗蟲來到人間,對皇帝、朝廷實施懲罰。
受董仲舒的影響,後麵很多皇帝和官員便以祈禱,來代替滅蝗措施。
甚至到了唐玄宗年間,有一年山東鬧蝗災,宰相姚崇主張趕緊捕殺蝗蟲,還遭到一位叫盧懷慎的人強烈反對,此人說‘蝗是天災,豈可製以人事?’
李世民將手攥的緊緊的,自己玄武門事變的血腥味還沒散去,如今又來了蝗災,是真的上天真的覺得自己得位不正嗎?
可這大唐明明是自己打出來的,自己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哪裏弱於自己的那位哥哥?長子次子就那麽重要嗎。
這一刻,李世民的心的受到了深深的自我懷疑。
“不行”,長孫衝拱拱手道,“罪己詔不能下。”
這一刻李世民感覺長孫衝的全身散發著光芒,這就是天使吧,李世民感歎。
“可……”魏征也糾結,畢竟李世民寬釋自己,又實行仁政,這些都是自己看得到的,可這個蝗災又是怎麽迴事?
“如果,陛下下了罪己詔,蝗災沒了,這還好說。”長孫衝頓了頓,沉聲道,“可如果下了罪己詔,蝗災還是沒停呢?”
“春季幹旱,夏季蝗災,這又下了罪己詔,結果最後又……”長孫衝話沒說完,但眾人已經明白,如果處理不當,那可比渭水之盟還要來的兇險。
上天都不原諒的皇帝,這可……
崔旺拱拱手出列道:“可蝗災乃是上天派來的懲罰,陛下乃是九五至尊,聖明非凡,相信陛下隻要肯認真罪己,上天一定會原諒的,”
“天子者,爵稱也。王者父天母地,為天之子也。”,長孫衝說道,“身為父母怎麽可能與孩子置氣。”
“臣縱觀史書,每年旱災後必有蝗災。”長孫衝朗聲道,“比起懲罰,臣認為更是一種考驗。”
“肯定是上天因為有這麽一個出色的孩子而開心,便想著鍛煉一下孩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陛下已經挺過了第一關旱災,下麵第二關蝗災,怎麽可能知難而退,直接下罪己詔認輸呢?”
“要知道,之前的朝廷,都是看見便認輸、求饒。”
“可今天我們大唐,皇帝與我們這些身為臣子之人,戮力同心,一起對抗蝗災,隻要我們挺了過去。”
“那我們就是……”
“就是什麽?”眾人聽著眼神發亮。
“秦皇漢武略輸文采,漢高魏武稍遜文騷,一代天驕,三國群雄,隻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李世民想的是嬴政、劉徹等千古一帝的名字。
百官們想的是張良、郭嘉、衛青等青史留名、威名赫赫的人物,這一刻,所有人的心氣都被提了上來。
“我們大家都是想努力創造功績的,都是有著雄心壯誌的。”
“現在大唐給了我們平台,上天又給了我們考驗,機會就擺在眼前,並且人人都有,隻要努力,不放棄,就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我們是大唐的未來,我們是大唐的主心骨,我們要腳踏實地,我們要著眼未來,想想我們最初的夢想,捫心問問自己你們完成了嗎。”
長孫衝熟練的畫起大餅,畢竟上輩子吃了太多,終於輪到自己給別人畫大餅了,怎能不多畫點,讓他們吃的飽飽的。
“你們就不想青史留名、你們就不想成為族譜第一頁,你們就不想”長孫衝指向一旁的史官道。
“讓他們記錄下來,貞觀二年,大唐初期,大唐聖上與百官眾誌成城,抵禦打敗了蝗災,為以後的千萬世,樹立起了偉岸的榜樣,讓蝗災從天災到稀鬆平常的小事?”
“在場官員也被後世尊稱為黃金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