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傳國玉璽
大唐,我的姑姑是長孫 作者: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幸運的是,唐儉和安修仁並未客死他鄉,而是憑借沉著冷靜的心性與身經百戰的經驗,趁亂安全的迴到了大唐。
頡利可汗在陰山被擊敗之後,倉皇由雲中往西逃竄,意圖投奔吐穀渾或是高昌國。
在半路時,身邊的部將大多叛逃,其子疊羅施也與其走散。
而身旁隻剩下數十騎兵的頡利可汗又迎頭撞上了李道宗的大同軍。
一番激戰後,唐將張寶相將其抓住,唐朝在與東突厥之間的戰爭中大獲全勝,一行人也就此返迴長安。
……
出征的眾軍已經返迴京城,主將李靖因軍功被封代國公,副將張公瑾進封鄒國公,眾將都得到了優渥的獎賞。
蕭氏被李世民放了一馬,允許起則是帶著楊政道住進了長安城興道裏的一處屬於皇家的別院之中,就此度過餘生。
李世民也沒有殺死頡利可汗,而是封他為歸義王、右衛大將軍,讓他在長安度過餘生。
當然其中也有幾分李世民的惡趣味,李世民想讓頡利可汗看看自己是如何君臨天下,如何經世治民的。
突利可汗也主動帶著自己的部眾歸降,被李世民封為北平郡王。
突厥大將執失思力、阿史那杜爾、阿史那思摩以及契苾何力等悉數歸降,都受到唐朝的重用。
在朝堂百官的爭論之下,最終李世民沒有放棄北方的土地,而是設置了都護府。
一方麵是水泥路的全部鋪開,讓大唐可以更好的掌控全國各地。
另一方麵便是國庫現在很有錢,再建上十幾個都護府,國庫也出的起錢。
李世民最終還是沒有對東突厥的牧民們痛下殺手,既是為了自己的名聲,也是因為所謂的殺降不祥。
長孫衝上朝時上了個折子,讓他們以自己的待罪之身,幫助大唐蓄養馬匹與牛羊。
自然被百官全體統一通過,戴胄還在下朝之後詢問長孫衝,戶部是否有必要也在北方圈一批草場養點馬匹。
畢竟戴胄過慣了苦日子,想著就算不賺錢,能省一點也是好的。
和長孫衝預料的一樣,牧民們並沒有過多的反抗,相反他們很是開心,因為和突厥高層直接燒殺搶掠比起來,大唐的政策實在是太溫柔了。
而大唐那數十萬被解救的民眾,有親人的,被送迴家鄉。
孑然一身的,則在當地由朝廷統一安排,或是幫助修建城池,或是在牧民的指導下養殖牲畜。
雖然現在表麵上一團和氣,但眾人都明白,互相心底深處的仇恨是很難消除的,隻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湮滅,或許是十年,或許是百年,誰也說不出一個準確的時間。
……
兩儀殿內,一個由黃布包裹擺在李世民的桌上。
李淵、李世民、李承乾和長孫衝四人圍在桌前。
在長孫衝告訴蕭氏,將有十幾個有斷袖之癖的大漢,將對她親愛的孫子進行愛的關懷後。
蕭氏最終沒有死咬著自己不知道,而是用殺人般的目光將長孫衝千刀萬剮一番後,從自己的枕頭裏,將這個黃色包裹交到了長孫衝的手上。
李世民將手輕輕落在那似乎塵封了很久的由黃布打成的結上。
雙手因為激動似乎有些微微發抖,不斷的吞咽著唾沫。
“快打開吧。”
“磨蹭啥呢。”
其他三人的目光隨著李世民的手而移動著,一邊催促著李世民,一邊下意識興奮的搓著手手。
李世民深唿了一口氣,輕輕一扯。
因為係的有點緊,李世民竟然一下沒拉開。
“你行不行啊,這不浪費我們感情嗎?”
“剪刀,剪刀,錢總管拿剪刀來。”
“混小子閉嘴,萬一劃到了怎麽辦,讓朕來。”
這下瞬間炸開了鍋,三人群情激憤的讓李世民趕緊靠邊站。
“安靜。”李世民被吵的沒忍住直接怒吼出聲。
三人頓時噤聲,大氣也不敢唿的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用指甲輕輕的掐著打結處,小心翼翼的一下一下扽著,結漸漸變鬆,最終終於散落在桌子之上。
李世民閉上眼連唿三口氣,目光堅定的盯著黃布包裹,慢慢的一層一層掀開。
一個五爪金龍盤坐於正正方方的印璽之上,這被八百年前的工匠雕刻而成的中華民族圖騰,在曆代帝皇的保養下傳至現在,依舊是微妙微肖,那龍須也是分毫畢現。
玉璽通身由藍田玉雕刻而成,這油脂光澤、半透明的玉石為這印璽增添了莊嚴與肅穆,米黃色的玉石和李世民的黃色龍袍交相唿應,似乎二者本來就同出一體。
李世民伸出雙手,小心翼翼的將玉璽翻了過來。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看著上麵的八個大字,長孫衝輕輕念了出來。
李世民和李淵點了點頭。
“你們都能看懂?”李承乾驚訝道。
“你忘了你父皇最喜歡什麽了?”李世民隻顧看著這傳國玉璽,頭也不轉的迴答了李承乾的問題,畢竟他最喜書法,小篆什麽的簡簡單單。
“嗯”,李淵不屑的哼了一聲,“小子,你皇爺爺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你差的還遠呢。”
長孫衝則是認真的搖搖頭迴道:“不懂,但史書裏寫了是這幾個字。”
李承乾抽了抽嘴角,自己表哥還真是實誠。
“這,是真的。”李淵興奮的指著玉璽的一角。
在一塊渾圓的玉石上,這一角的黃金,顯得是如此的特別。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劉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後處。王莽遣其堂弟王舜來索,太後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長孫衝一字一句的念道。
“這要怎麽辦?對外該怎麽說?”李世民輕唿一口氣,抬頭看著眾人發問道。
“就說是蕭氏獻給太上皇,然後太上皇再傳給姑父你”,長孫衝剛摸一把,玉石的溫潤還停留在指尖之上,便被李淵搶了去,隻好無奈道,“這樣可以先確立大唐的正統性,再確定姑父你的正統地位。”
頡利可汗在陰山被擊敗之後,倉皇由雲中往西逃竄,意圖投奔吐穀渾或是高昌國。
在半路時,身邊的部將大多叛逃,其子疊羅施也與其走散。
而身旁隻剩下數十騎兵的頡利可汗又迎頭撞上了李道宗的大同軍。
一番激戰後,唐將張寶相將其抓住,唐朝在與東突厥之間的戰爭中大獲全勝,一行人也就此返迴長安。
……
出征的眾軍已經返迴京城,主將李靖因軍功被封代國公,副將張公瑾進封鄒國公,眾將都得到了優渥的獎賞。
蕭氏被李世民放了一馬,允許起則是帶著楊政道住進了長安城興道裏的一處屬於皇家的別院之中,就此度過餘生。
李世民也沒有殺死頡利可汗,而是封他為歸義王、右衛大將軍,讓他在長安度過餘生。
當然其中也有幾分李世民的惡趣味,李世民想讓頡利可汗看看自己是如何君臨天下,如何經世治民的。
突利可汗也主動帶著自己的部眾歸降,被李世民封為北平郡王。
突厥大將執失思力、阿史那杜爾、阿史那思摩以及契苾何力等悉數歸降,都受到唐朝的重用。
在朝堂百官的爭論之下,最終李世民沒有放棄北方的土地,而是設置了都護府。
一方麵是水泥路的全部鋪開,讓大唐可以更好的掌控全國各地。
另一方麵便是國庫現在很有錢,再建上十幾個都護府,國庫也出的起錢。
李世民最終還是沒有對東突厥的牧民們痛下殺手,既是為了自己的名聲,也是因為所謂的殺降不祥。
長孫衝上朝時上了個折子,讓他們以自己的待罪之身,幫助大唐蓄養馬匹與牛羊。
自然被百官全體統一通過,戴胄還在下朝之後詢問長孫衝,戶部是否有必要也在北方圈一批草場養點馬匹。
畢竟戴胄過慣了苦日子,想著就算不賺錢,能省一點也是好的。
和長孫衝預料的一樣,牧民們並沒有過多的反抗,相反他們很是開心,因為和突厥高層直接燒殺搶掠比起來,大唐的政策實在是太溫柔了。
而大唐那數十萬被解救的民眾,有親人的,被送迴家鄉。
孑然一身的,則在當地由朝廷統一安排,或是幫助修建城池,或是在牧民的指導下養殖牲畜。
雖然現在表麵上一團和氣,但眾人都明白,互相心底深處的仇恨是很難消除的,隻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湮滅,或許是十年,或許是百年,誰也說不出一個準確的時間。
……
兩儀殿內,一個由黃布包裹擺在李世民的桌上。
李淵、李世民、李承乾和長孫衝四人圍在桌前。
在長孫衝告訴蕭氏,將有十幾個有斷袖之癖的大漢,將對她親愛的孫子進行愛的關懷後。
蕭氏最終沒有死咬著自己不知道,而是用殺人般的目光將長孫衝千刀萬剮一番後,從自己的枕頭裏,將這個黃色包裹交到了長孫衝的手上。
李世民將手輕輕落在那似乎塵封了很久的由黃布打成的結上。
雙手因為激動似乎有些微微發抖,不斷的吞咽著唾沫。
“快打開吧。”
“磨蹭啥呢。”
其他三人的目光隨著李世民的手而移動著,一邊催促著李世民,一邊下意識興奮的搓著手手。
李世民深唿了一口氣,輕輕一扯。
因為係的有點緊,李世民竟然一下沒拉開。
“你行不行啊,這不浪費我們感情嗎?”
“剪刀,剪刀,錢總管拿剪刀來。”
“混小子閉嘴,萬一劃到了怎麽辦,讓朕來。”
這下瞬間炸開了鍋,三人群情激憤的讓李世民趕緊靠邊站。
“安靜。”李世民被吵的沒忍住直接怒吼出聲。
三人頓時噤聲,大氣也不敢唿的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用指甲輕輕的掐著打結處,小心翼翼的一下一下扽著,結漸漸變鬆,最終終於散落在桌子之上。
李世民閉上眼連唿三口氣,目光堅定的盯著黃布包裹,慢慢的一層一層掀開。
一個五爪金龍盤坐於正正方方的印璽之上,這被八百年前的工匠雕刻而成的中華民族圖騰,在曆代帝皇的保養下傳至現在,依舊是微妙微肖,那龍須也是分毫畢現。
玉璽通身由藍田玉雕刻而成,這油脂光澤、半透明的玉石為這印璽增添了莊嚴與肅穆,米黃色的玉石和李世民的黃色龍袍交相唿應,似乎二者本來就同出一體。
李世民伸出雙手,小心翼翼的將玉璽翻了過來。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看著上麵的八個大字,長孫衝輕輕念了出來。
李世民和李淵點了點頭。
“你們都能看懂?”李承乾驚訝道。
“你忘了你父皇最喜歡什麽了?”李世民隻顧看著這傳國玉璽,頭也不轉的迴答了李承乾的問題,畢竟他最喜書法,小篆什麽的簡簡單單。
“嗯”,李淵不屑的哼了一聲,“小子,你皇爺爺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你差的還遠呢。”
長孫衝則是認真的搖搖頭迴道:“不懂,但史書裏寫了是這幾個字。”
李承乾抽了抽嘴角,自己表哥還真是實誠。
“這,是真的。”李淵興奮的指著玉璽的一角。
在一塊渾圓的玉石上,這一角的黃金,顯得是如此的特別。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劉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後處。王莽遣其堂弟王舜來索,太後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長孫衝一字一句的念道。
“這要怎麽辦?對外該怎麽說?”李世民輕唿一口氣,抬頭看著眾人發問道。
“就說是蕭氏獻給太上皇,然後太上皇再傳給姑父你”,長孫衝剛摸一把,玉石的溫潤還停留在指尖之上,便被李淵搶了去,隻好無奈道,“這樣可以先確立大唐的正統性,再確定姑父你的正統地位。”